【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18)页,1.55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306633d12f7df197753d2cbb03ddfb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铁人中学2018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1.周代实行典型的世卿世禄制度,亲亲、尊尊、贵贵,完全合一,世代承袭。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周代始终把“亲亲”放在第一位
。由此可知,周代A.奴隶主贵族把持了国家各级政权B.完全剥夺了平民参与政治的权利C.国家统治形式呈现出宗法化特征D.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密切地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中周代实行世卿世禄制,并且在选官中始终把“亲亲”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周代选官以宗亲为先,说明国家统治
形式呈现出宗法化特征,故C正确。题中周代把“亲亲”放在选官制度的首位只能说明周代选官注重亲缘关系,体现的是国家的宗法化,并不是强调奴隶主贵族把持国家各级政权,故A错误。题中“周代始终把‘亲亲’放在第一位”只能说明周代选官
非常注重亲缘关系,并不能说明完全剥夺平民参与政治的权利,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题中周代实行世卿世禄制,并且在选官中始终把“亲亲”放在第一位只能体现周代的宗法化特征,并未体现分封制相关信息,故D错误。2.《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
,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A.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C.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D.废除了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方进的命运来看,他前期受到皇帝重用,位高权重。但是一旦触怒皇帝,则很难容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
没有突出宰相受到皇权的制约;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误,丞相的废除是在明朝时期。3.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说
明了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AC不是该诗反映的本质,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联系清朝军机处设立的意义分析解答。4.公元前425年上演的《阿卡奈人》戏剧中写到,“我们定好了今天开公民大会,而这个会场却还是空空如也。大家还在市场里蹭来蹭去,躲避那条涂着赭石粉的赶人索”。公元前392年上演的《公民大会妇女》则提到,当妇女女扮男装参加公民大会
达到开会的法定人数时,真正的雅典男性们抱怨自己来得太晚了,没有领到薪水。材料反映出当时雅典A.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B.人文精神已深入人心C.城邦凝聚力日渐削弱D.民主体制潜藏着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包含两层材料,其主旨分别是:公民参与公民大会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公民大
会变成了获取薪水的途经,失去了参与城邦民主的热情。因此,可知城邦民主体制潜藏着危机,选项D正确。材料中提到,妇女需要女扮男装,方可参与公民大会,因此可知妇女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选项A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人文精神和城邦凝聚力的信息,选项
B和C错误。5.有学者在《英国史》中这样解释某历史事件:“此次国会之重握大权,乃由于辉格及托立两党的协调,而不像40年前完全凭一党的武力来取得,故局面可以持久。至于两党之所以能有协调,则由于詹姆斯二世的无状”。他论说的史事A.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B.使克伦威尔被拥立为终身护国公C.奠定了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法律基础D.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答案】A【解析】英国议会于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将詹姆斯二世赶下台,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夫妇共同统治英国,从而国王获得权力的方式不再是“君权神授”,因此这一史事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故答案为A项。克伦威尔已于1
658年死去,排除B项;《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排除C、D项。6.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
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A.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不平等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略的影
响。从材料中的内容可知,西方的侵略在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材料“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所以应选A。考点:不平等条约和多元史观点评:对同一历史事件,史观不同
,表述就不一样。中国近代史的考查多用到近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又叫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
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7.五四运动后,中国舆论界出现了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的论争。到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
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务乃至奉献的言论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出现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国民党钳制言论自由C.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D.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
化、个人为团体服务和奉献言论成为舆论主导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是当时的时代主题,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20世纪3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要矛盾不符,A项错误;国民党钳制言论自由、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与讲究个人为“团结服务”的“奉献”精神成为主流价值观不符,BD两项错误。8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该会议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答案】B【解
析】由题干描述工作重点主要是肃清反动派,并尽力恢复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主要是为了筹备新中国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由“肃清反动派”可以看出此时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之初;C项错误,
人民代表大会制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错误,材料中只是体现工作重点没有体现工作成果。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
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准确反映了中国坚持A.“不结盟”政策B.多边外交政策C.对抗美国政策D.睦邻友好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
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0.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A.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
主化进程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D.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出席联大,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故A选
项正确。材料仍处于两极格局时期,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事务,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并未发生质变,故B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故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选项错误。11.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
),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日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日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A.存在农业雇佣关系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计岁而受值者”“
计时而受值者”说明农村存在农业雇佣关系,因此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题干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排除;D错在“根本”两字,过于绝对。12.《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
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说明华夷思想根深蒂固,所以答案选B。材料体现的是华夷观念,不是好客之道,不选
A。材料没有反映海禁政策的松弛,不选C。材料只是描述了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不能体现中外贸易盛况,不选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经济政策•闭关锁国13.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
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上述主张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C.直接导致了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重的挑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
代荷兰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荷兰殖民扩张的内容特征和,近代早期列强殖民扩张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荷兰具备对外殖民扩张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所以,他们会提倡海上自由,主要是为自己在海上进行殖民扩张和贸易运输服务,这就为荷兰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
由,正确答案为A。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应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B错误。使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直接因素,是荷兰海上商业贸易发达,不符合题意,C错误。17世纪初当时的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海上的殖民霸权,D错误。14.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童工和女工是雇主眼中“忙碌
”“勤劳”和“有用”的人,同时分析了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工厂工人的构成情况(如下表)。这种构成A.说明英国重视技术工人的家族传承B.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C.反映出当时成年劳动力的严重匮乏D.说明农业吸引劳动力能力超过工业【答案】
B【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英国雇主使用童工和女工非常普遍。这有利于雇主降低成本和扩大利润,也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人技术的代际传承,A项排除;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不是成年劳动力缺
乏,而是扩大剥削的需要,C项排除;材料只提供工厂工人的年龄和性别方面的信息,没有体现农业和工业的工人人数,无法比较,D项排除。15.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
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A.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B.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C.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和“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场
”,说明中国近代企业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中的“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来看,不能得出资金少、规模小的结论,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来看,并非生产商品对外销售,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6.下图是1953
年创作的宣传画《农业机械化是我们的希望》。据此可知,当时()A.传统耕作方式仍在延续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C.农民支持家庭联产承包D.农业集体化出现“浮夸风”【答案】A【解析】【详解】由宣传画“《农业机械化是我们的希望》”可知当时农业机械化尚未实现,即传统耕作方式仍在延续,故
选A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是在1956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1978年,农业集体化出现“浮夸风”是在1958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17.1933年,美国矿工联合会派出组织人员到全国各矿区宣传,其口号是“总统要求你们参加工会”,美国工会的会员数,由1
933年的297万人,增为1934年的361万人。这反映了A.罗斯福新政消除了劳资双方的矛盾B.《全国劳工关系法》保护了工人利益C.经济危机使罗斯福政府成了工人阶级的代表D.《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工人的热烈响应【答案】D【解析】【详解】罗斯福新政于1933
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从材料信息来看,美国工会会员数的大幅增加,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工人的热烈响应。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全国劳工关系法》于1935年通过,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政府仍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18.1956年11月,
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下列各项对材料的
理解正确的是A.美苏争霸让苏联人民遭受痛苦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C.人民对赫鲁晓夫表达不满D.苏联政府公信力出现危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时间是在1956年,内容是“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但是“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本身是矛盾的,所以是反
映苏联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较大,但是没有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所以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
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B.
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干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二战
”后推行霸权主义,导致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说明战后的经济规则仍受美国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国操控,排除A项;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
规范世界贸易,排除C项;国际贸易组织的流产是各国利益协调不一致导致的,排除D项。20.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逆全球化口号,2018年7月6日,美
国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A.存在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B.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C.逆全球化趋势是历史的必然D.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干中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美国总统特
朗普推出逆全球化口号”等信息可以看出,说明经济全球化遭遇到与利益相悖群体的抵抗,在全球化进程中存在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故答案为A项。题干体现不出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排除B项;全球化趋势是历史的必然,逆全球化只是阻碍因素,排除C项;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并未形成,排除D项。【点睛】推理(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
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21.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孔孟A.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B.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D.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答案】B【解析
】题目中的信息“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修文德”“孟子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分别体现了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以德治民”和“仁政”的核心理念,故AD两项的表述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法家学说逐渐成为当时
的核心价值观。这表明倡导“仁”的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实现统一的需要。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C项,故选B。22.“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中的“异质”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C.蕴含了近代“民主、法制”思想D.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政体【答案】B【解析】由材料“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可知,在明
清之际出现了与宋明理学不同的内容,那就有可能是当时社会出现新的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材料中的“异质”体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所以答案选B。明清之际的儒学并没有彻底否定传统儒学,依然是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排除A;明清之际的儒学具有思想
启蒙作用,但是其维护着依然是封建制度,不能说近代“民主、法制”思想,所以排除CD。2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具有世俗化的倾向的《清明上河图》和《蒙娜丽莎》,创作的共同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社会思潮的变化和社会上层的倡导只适用于《蒙娜丽莎》,传统文化的影响只适用于《清明上河图》,B
CD三项说法都不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24.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B.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C.国家权力应相
互制约与平衡D.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的“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体现的是要确立社会契约,“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则是体现“
集合体”是要保证个体的权利,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和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排除AC;D的表述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25.中医学历史上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发展高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中问世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唐宋年间文化言论自由时
写就的《千金方》等针对性极强的医学经典,再到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盛极一时的《本草纲目》等医书的诞生。这说明A.中医药学发展服务于农耕经济B.政治局势影响中医学的发展C.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D.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医学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是同步的
,由此可见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农耕经济发展情况,选项A排除;战国时期动乱、唐宋明清政局稳定,中医药学在这两个时期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无法得出政局影响中医学发展的结论,选项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医学的传播而是中医药学的发展,
选项D偷换概念,排除。26.“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磁感
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革命C.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分析】略【详解】相对论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理论飞跃,电子计算机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第三
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飞跃,故D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出现是在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排除A;电磁感应理论不属于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排除B;内燃机不是科学革命的内容,排除C。2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
义”。日本全面侵华后,胡适说:“当今之世,日寇欺人太甚,再这样下去,国将不国,还谈什么研究问题、科教救国!当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全国同心,把日寇赶出中国!”胡适思想的变化A.反映了其思想摇摆不定前后矛盾B.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C
.因阶级立场的变动而发生改变D.具有合乎社会环境需要的合理性【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胡适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说明其根据社会环境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故D正确;A说法本身不正确,
排除;胡适思想的转变是受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不是自由主义的体现,故B不正确;胡适始终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其阶级属性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2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人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质疑,认
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在“左”的积习束缚下,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中国发展的脚步迟缓下来。这表明,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需要进一步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
左”的积习束缚下,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中国发展的脚步迟缓下来”中可以看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旧思想阻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这说明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故D项正确;A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排除;B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C项是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的中心环节,排除。【点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左”的积习束缚下,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中国发展的脚步迟缓下来”是关键信息。29.邓小平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
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倾向”。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指示精神的是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八亿人口八个戏”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要活跃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而“八亿人口八个戏”则是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现状的生动描绘,不符合双百方针的精神内涵,答案选C,ABD三项与材料涵义相符但与题中要求不符。考点:“双百”方针点评: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材料反映了“双百”方针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对其含义的理解,当然也应该关注此时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之
间的本质差别。30.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我从未通过想象创作出什么东西来,我只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我所熟悉的材料,那时才能创造出好东西。”下列作品属于这种创作理念的是A.《悲惨世界》B.《西风颂》C.《红与黑》D.《等待戈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
“只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我所熟悉的材料”可知,果戈里的语言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故选C;《悲惨世界》《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只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我所熟悉的材料”,联系所学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分析解答。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探索即开始
于1979年参加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1992年,我国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确立了基本药物的遴选,其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更新一次;1
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协调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200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的政策,并通过将药品价格印在药品最小包装
盒上来规范流通环节。——摘编自《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渐进主义改革框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答案】(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传统基本
药物制度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改革开放;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2)内容:制定法律制度保障;实现基本药物生产和单独定价;定期更新基本药物目录;规范流通环节。【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开始于1979年参加WHO
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我国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确立了基本药物的遴选,其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结合文革后实行改革开放并积极参加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民生活需要进行分析即可。(2)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协调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的政策,并通过将药品价格印在药品最小包装盒上来规范流通环节。”进行归纳概括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内容。32.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材料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初,英国经济拮据,王国耗尽财源,贵族贫穷没落,却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物价昂贵,酒肉和衣服滞销;内部互相倾轧,对外与法国和苏格兰同时作战,唯一的盟友西班牙由于宗教问题对新政权产生了怀疑,矛盾重重。英国丧失了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彻底沦为“海岛”国家,时刻面临
海上入侵。掌握权力的女王把焦点转向海洋,制定了对外扩张政策,从财政和法律上支持海军建设;组建皇家海军,充分利用民间航运以及海盗的力量;培养海军人才,变革和创新装备和战术等。但皇家海军中募兵官借助征兵中饱私囊,海军官员间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底层的水手遭到剥前,生活艰苦。总体上讲
,这一时期的海军建设契合了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激发了英国传统的海洋意识,掀起了整个国家走向海洋的热情。——摘编自孙学美《伊丽莎白一世与英国崛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丽莎白一世积极发展海军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伊丽莎白一世海军建设的影响。【答案】(1)背景:政府财政危机;国内经济困境;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出现;面临外部侵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激发了民族意识。(2)积极影响: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了英国的海外贸易,推动了海上霸权的确立;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基;调动民众在海洋利用中的积极性;激发了英国传统的海洋意识。消极影响:刺激了向外殖民侵略,损害了亚非拉美殖民地人民的利益;由于封建因素的制约,海军建设仍存在局限性。【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伊丽莎白一世积极发展海军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伊丽莎白一世积极发展海军的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国经济拮据,王国耗尽财源,贵族贫穷没落,却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时刻面临海上入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
有关内容来回答。(2)伊丽莎白一世海军建设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充分利用民间航运以及海盗的力量”“培养海军人才,变革和创新装备和战术等”“这一时期的海军建设契合了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激发了英国传统的海洋意识,掀起了整个国家走向海洋的热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政策的
积极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皇家海军中募兵官借助征兵中饱私囊,海军官员间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底层的水手遭到剥削,生活艰苦”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回答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