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1.134 M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6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6)页,1.13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acf4eb76d7c2977df3e432c93a8c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上)高2025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考古学者在大汶口文化的一些大墓中发掘出了棺椁,还有大批的随葬品,最多的有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和白陶及石质,骨质的工

具,装饰品,甚至还有刻花的骨梳和象牙雕筒等工艺品;而葬在同一墓地的其他墓葬几乎一无所有。这反映出A.贫富悬殊的现象B.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C.阶级压迫的现实D.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些大墓中发掘出了棺椁,还有大批

的随葬品,最多的有180多件”“而葬在同一墓地的其他墓葬几乎一无所有”可知,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随葬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A项正确;大汶口文化只能反映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排除B项;墓葬的信息不

能体现阶级压迫的史实,排除C项;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论语·学而篇》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以“孝”为立人之本,最终形成以孝悌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仁道原则。这反映出孔子主张()A.国家秩序需要

明确尊卑等级B.仁爱思想观念以孝悌为基础C.社会结构应该保留血缘纽带D.儒家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孔子是在论证“仁爱”与“孝悌”的关系,他认为孝悌是“仁之本”,这反映出孔子主张仁爱思想观念以孝悌为基础,故本题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

现国家秩序需要明确尊卑等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社会结构问题,排除C项;“儒家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3.战国时期,传说中的“五帝”世系纷杂;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

中,将其描述成从黄帝开始的嫡系世系传承。司马迁意在A.强调文化同源B.提倡“独尊儒术”C.解决王国问题D.突出“天人感应”【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司马迁驳斥“五帝”世系纷杂的说法,提出“五帝”嫡系世系传承,以此强调中华民族文化同源,故选A;董仲舒提倡“

独尊儒术”,而材料未涉及儒学地位问题,故排除B;“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材料未涉及王国问题,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天人关系,故排除D。4.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法门寺工程、长安塔等都是出自著名建筑设

计大师张锦秋的手笔,有人说她复原了西安城的“盛唐风貌”。下列有关“盛唐风貌”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文化繁荣B.生产进步文化专制C.文景之治开元盛世D.政治清明思想保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安城的“盛唐风貌”体现出唐朝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文化繁荣开放,A项正确;唐朝社会生活相对宽松,没有出现文化专制,排除B项;“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期,排除C项;唐代思想开放、中外交流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5.明朝实行海禁,滨海人民“生路”被断。嘉靖年间

(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表明()A.对外贸易税收是明朝主要财源B.开关就能确保沿海局势的安定C.海禁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D.海

禁阻断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明朝实行海禁使沿海人民的“生路”被断,沿海一带出现的“海寇、海商集团”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海禁政策的实行,同时“海禁愈严,贼伙愈盛”,这使得有识之士认识到海禁政策之下商人会变成海寇,开放海禁会使海寇变回商人,由此可见海禁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的需要,C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明朝的财政来源,排除A项;沿海局势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题干只提到开放海禁能够使迫于生计由商人转为海寇的人变回商人,但倭寇、西方殖民者并不会因为开放海禁而减少,排除B项;海禁并未禁止官方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6.明末清初,在苏杭丝织业、广东佛山铸铁业

、四川煮盐业等行业中,从业者大多可以与作坊主“同坐共食”,并无主仆名分。由此可知,这些行业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生产规模扩大C.经营形式得到创新D.经济效益提升【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中的“从业者大

多可以与作坊主“同坐共食',并无主名分”可知,在苏杭丝织业、广东佛山铸铁业、四川煮盐业等行业中,从业者与作坊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产规模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从业者与作坊主人身关系松弛不能说明行业经营形式创新和经济效益提升,排除C、D两项。故选A项。7.鸦片战争

期间,清宗室贵族耆英在奉天积极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之后,耆英在江南整军经武,提出“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海防变革举措与思想。上述材料可以说明()A.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B.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C.清廷军

事思想深受西方影响D.洋务派海防实践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期间。该材料讲述鸦片战争前后耆英的海防思想,从材料中“严守口岸”、“水陆并重”、“改

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信息可看出,在鸦片战争后的海防观念中已经存在现代化战略的要素,B项正确;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A项;C选项深受西方军事思想影响,与时代不符,排除C项;耆英不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排除D项。故选B项。8.1908年,清政府

批准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的奏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与萍乡煤矿合并扩充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发行股票,此后公司多次发行股票。该股票的发行()A.改变了洋务企业的性质B.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局C.有

利于该企业的持续发展D.开辟民办企业发展新途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08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股票的发行表明企业已经进行股份制运作,为企

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资金,C项正确;发行股票并未改变汉冶萍公司由政府控制的企业性质,排除A项;发行股票有利于解决而非解决了资金困局,排除B项;汉冶萍公司属于官办而非民办企业,排除D项。故选C项。9.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颁布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

女婚姻应遵循个人自由意志原则。此后,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下表。这主要体现出陕甘宁边区()年份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件数7077125242203173133A.民众权利意识加强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C.民事判决更加合理D.女性受教育

的程度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39-1945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婚姻条例颁布后,陕甘宁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反映边区民众婚姻自由的意识加强,A项正确;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与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关系不大,排除B项;解除婚约案件数量上升是因为反对包办婚姻的人增加,而非判决更加合理,排除C项;解除婚约案件数量上升与民众观念进步有关,不仅仅与女性受教育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6年毛泽东提出“中

间地带”理论,认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过一年后毛泽东转而认同“两大阵营”理论,并进而在1949年提出“一边倒”政策。1954年毛泽东又重申“中间地带”理论。毛泽东外

交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基于A.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中苏两国关系的演变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1946年,二战已经结束,但中国还没有解放,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理论,有利于团结团结欧、亚、非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反帝

反封建斗争;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国际的关系紧张,毛泽东转而认同“两大阵营”理论;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1954年毛泽东又重申“中间地带”理论,淡化了意识

形态的影响,有利于拓展中国的外交,摆脱美苏的控制和威胁;因此,材料体现了毛泽东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外交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信息,排除B;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变化不仅仅依据中苏关系的变化,排

除C;材料反映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变化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11.1959年春天,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南屏镇的容国团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夺得新中国在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其照片登上《人民画报》封面(见下图)。周总理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

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乒乓球热随之迅速风靡全国。容国团夺冠()《人民画报》1959年6月1日封面A.反映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提高B.使乒乓球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项目C.大大提高了新

中国的国际地位D.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59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容国团夺冠体现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展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D项正确;容国团夺冠体现竞技

体育而非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提高,排除A项;容国团夺冠前就已经有世乒赛,也即乒乓球很早就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项目,排除B项;容国团夺冠和新中国体育事业成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国际地位主要取决于国家实力

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容国团夺冠“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12.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从1999年实

施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到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功显示出我国()A.已经独步世界航空业领域B.国际空间合作能力不断加强C.自主创新和制造实力增强D.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年以来的中国。材料主要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载人航空事业的发展,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表明我国自主创新和制造实力的增强,C项正确;虽然中国载人航天成功但并非世界首次,不能体现“独步”,排除A项;材料未谈到

国际空间合作,排除B项;中国载人航空事业不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13.古典时代的希腊,许多雕塑都摆放在城邦的公共场所,私人房屋没有用雕塑品装饰的习惯。神庙、竞技场等建筑宏伟而精美,私人居所简陋而朴素。该现象反映出()A.希腊化时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B.希腊公民的个性受到

神学束缚C.希腊人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D.古希腊建筑设计遵循等级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古典时代的希腊,相比于私人居所,更注重神庙、竞技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反映了希腊人重视城邦公共生活,C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希腊建筑融合了多元文化特征,排除A项;希腊文明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和出发点,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个性受到神学束缚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14.1297年,

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欧洲大陆北部筹划反法联盟。部分英国贵族拒绝应召服役及缴纳赋税,并集结大量军事力量对抗王室,王室被迫妥协,反对派贵族进而要求王室承诺此次征税不会成为先例,再次强调征税的“公议许可”原则等。这一事件()A.反映了英

国王权与贵族的矛盾B.标志“王在法下”原则的确立C.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D.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衰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3世纪(英国)。英国贵族拒绝按照国王的要求应召服役及缴纳赋税,反

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A项正确;1215年英格兰颁布了《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排除B项;王权与贵族的斗争与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关系不大,排除C项;13世纪英国封建制度处于相对稳固的事情,加速衰落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A项。1

5.1911年,美国考古学家宾厄姆发现了安第斯高峰之间遗存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并带走了大量的遗骨、青铜器和壶钵陶器等诸多文物。比利时画家埃尔热受启发创作了经典漫画《丁丁历险记·太阳神的囚徒》,独特有趣的当地风情和神秘曲折的故事情节引发了世界各地人民对古代美洲文

明的广泛关注。这体现了()A.新航路开辟以来古文明的双重境遇B.美洲的古代文明是完全独立的体系C.艺术创作对古文明宣传的重大意义D.早期殖民活动具有破坏性和残暴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加)。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材料讲述了对印加文明的发现、文物被带走和艺术作品宣传,既有对文明的破坏,也有对文明的宣传,A项正确;完全独立太绝对,排除B项;“艺术创作对古文明宣传的重大意义”只是片

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材料除了说明早期殖民活动具有破坏性和残暴性,也讲到了建设性的一面,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A项。16.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等地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

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到18世纪,北美已经有西西里岛、蛋壳、红、白等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A.改变了土著的饮食习惯B.便利了西方的殖民活动C.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手段D.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北美)。据材料“‘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到18世纪,北美已经有西西里岛、蛋壳、红、白等几种小麦”并结合基础

知识可知,物种的洲际传播尤其是粮食作物的传播与种植,为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B项正确;材料中的物种传播的服务对象是欧洲殖民者而非美洲土著居民,排除A项;殖民扩张的手段是暴力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材料没有明确具体的殖民手段,排除C项;近代化一般

是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等,材料没有明确近代化的任何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17.阎照祥所著的《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总之,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当国王有权根据个人好恶任免大臣时,还不会出现两党制度下的责任内阁。所谓内阁制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材料说明()

A.内阁制度根本就不存在B.内阁制度的发展受国王影响较大C.内阁就是两党的行政机构D.君主专制是内阁制的最大障碍【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所谓内阁制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可以看出内阁制度的存在,只是这种制度还没成熟,排除

A;英国的两党制出现于19世纪中期,排除C;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根据“当国王有权根据个人好恶任免大臣时,还不会出现两党制度下的责任内阁”可以看出内阁制度的发展受国王影响较大,故

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18.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由于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集中表现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条件所达到的非人性的顶点,而同时不仅在理论上意识到了这种损失,而且还直接被无法再回避的、无法再掩饰的、绝对不可抗拒的贫困

/所逼迫而产生了对这种非人性的愤慨,所以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据此,马克思旨在强调工人阶级()A.面临着残酷剥削压迫B.必须武装革命夺取政权C.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D.有彻底革命的阶级意

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世界。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恶化到非人性的角度,现实面前无产阶级意识到必须要解放自己,这实际上体现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D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表

象,材料本质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没有明确表达无产阶级必须武装革命夺取政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排除C项。故选D项。19.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在1897年声称:“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

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该言论()A.凸显了民众的参战热情B.反映了列强的实力差距C.体现了德国的扩张野心D.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答案】C【解析】的【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

9世纪(德国)。根据材料“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别的国家主要是指“英国和法国”,“阳光下的地盘”主要是指殖民地,德意志统一以及第二次工业

革命使德国经济得到发展,希望能确立自己的欧洲霸权地位,夺得更多的殖民地,这一言论体现了德国的扩张野心,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和抢夺海外殖民地有关,与战争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列强之间的实力,排除B项;德国想要争夺更多海外殖民地,与英国等殖民国家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一战,材料

中的言论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0.1918年夏,苏俄政府为了集中力量粉碎敌人绞杀新生人民政权的企图,实行了某种经济政策。但该政策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表现出社会主义初期实践在模式选择上的幼稚性。这一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

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苏俄)。据本题材料“为了集中力量粉碎敌人绞杀新生人民政权的企图”“社会主义初期实践”可知,这一政策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据所学,1918年——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战争的胜利,A项正确;据所学,新经济政策在1921年开始实行,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社会主义工业化是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目的是建立工业化强国,排除C项;据所学,1927年底,根据

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大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1.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

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A.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B.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C.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D.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

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8—1939年的英国。根据材料“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

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及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民众参加战争博物馆人数众多,了解关于应对战争威胁的一些措施,这体现出民众对即的将爆发的战争的担忧,C项正确;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

协的政策。“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与全民社会动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2.冷战初期,美国在与苏联争夺外层空间的第一个回合失败后,媒

体几乎众口一词地把矛头对准了学校教育的失败,呼吁教育改革。经过对苏联教育的考察,美国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加强自然科学教学和职业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由此可见()A.指令性计划更利于教育发展B.冷战的重

点转向教育领域C.美苏冷战进入到白热化阶段D.冷战思维向社会领域渗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初期(美苏)。根据材料可知,冷战初期,美国在外太空争夺战处于落后地位,民众普遍认为是

教育制度失败的结果,进而实行教育改革,这表明冷战思维在社会教育领域的渗透,D项正确;没有对比,不能说明“指令性计划更利于教育发展”,排除A项;美国重视教育,不能说明“冷战的重点转向教育领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美苏冷战的白热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3.表3是20世纪50、6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内容。据表格内容,可知各国的改革()波兰建立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实行土地改革: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工业化。匈牙利以联盟政策取代当时已呈现的多党制;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革

新取代高度集权的单一经济模式。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多层次的社会所有制,更有效地参加国际分工,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A.最终导致东欧剧变B.提供经济建设经验C.没有取得任何成效D.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东欧。材料表明东欧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可知各国改革提供经济建设经验,B项正确;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材料体现的是改革的积极影响,排除A项;根据所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排除C项;根据所学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没有违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24.面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全球化浪潮,诺贝尔奖得主阿

玛蒂亚·森认为“反全球化并不是真正地反对全球化,而是反对某种同他们的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如: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作者意在表达()A.价值观的差异不可能调和B.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拉大C.应

坚持全球化的正确方向D.反全球化符合时代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反对某种同他们的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如: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由于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反全球化现象,反全球化的行为,这些反全球化的人或者国家反对的不是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利益不均的民族主义的全球化,因此要应坚持全球化的正确方向,C项

正确;A项说法错误,价值观的差异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反全球化,而不是全球化的影响,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反全球化并不符合时代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2分)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快速发展,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治理方式逐渐式微,乡里制度逐步向地方基层政权转化。战国初期,由于郡县制度尚未形成,乡直接向国君负责。战国中后期,随着郡县在各诸侯国推行,国君开始将乡里制度移入县

制内。至战国末年,逐渐将原来不同层级、不同名称的基层政权组织统一为以县统乡、以乡治里的两级制基层政权组织体系。——摘编自孙平《我国古代农村三位一体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材料二县始终是地方基本治理单位,历代王朝对百姓的控制主要通过县

级政权展开,所谓“六部之事系于一人”。劝农桑被历代王朝列为县级政权的“百政之首”,不少县官在劝农桑方面尽职尽力。各类民、刑案件必须先赴县衙投诉,县衙不能无故拒绝受理。县级政权还负责捕盗和维持社会治安,战时守卫本土。历代县衙还是国家赋税的直接征收者。历代统治者还

把县级学校当作县政和基层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材料三柳宗元指出:“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乡里虽属地缘性的社区组织,但乡里之中相当多部分是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血缘群体,由于宗族内部的贫富分化,族长常常兼宗法地

主和乡里头目于一身。他们把官府赋予的行政权力与自身的族权结合起来。他们秉承官府的政令,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等事宜,还代表乡民与官府交涉有关事情。乡里保甲组织还有以礼俗乡约教化民众的职能。因乡规

乡约多由乡民讨论制定,比较结合本地实际,且寓官府政令于教化之中,容易增强乡民认同感。——摘编自李治安等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治理方式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县的治理与

乡里自治的区别和联系。【答案】(1)变化:从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地方治理变为县治与乡里自治相结合的地方治理。(2)区别:县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治理,贯彻政府的法律和意志;而乡里是具有地域特征的社会组织,与乡民联系紧

密。联系:乡里积极配合县的施政,在县与乡民之间起到纽带作用;县通过乡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提高基层治理能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变化:据材料“以宗法制度为基

础的治理方式逐渐式微,乡里制度逐步向地方基层政权转化。……统一为以县统乡、以乡治里的两级制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得出从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地方治理变为县治与乡里自治相结合的地方治理。【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区别:据材料“县始终是地方基本治理单位,历代

王朝对百姓的控制主要通过县级政权展开”得出县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治理,贯彻政府的法律和意志;据材料“乡里……属地缘性的社区组织……秉承官府的政令,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等事宜”得出而乡里是具有地域特征的社会组织,与乡民联系紧密。联系:据材料

“(乡里)秉承官府的政令,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等事宜,还代表乡民与官府交涉有关事情”,并结合所学得出乡里积极配合县的施政,在县与乡民之间起到纽带作用;县通过乡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提高基层治理能力。26.[粮食危机与苏区建设]材料一1927年八七会

议后,中共发动黄安(今红安)、麻城起义,逐渐建立起以大别山为中心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见图4),该根据地自成立伊始,就深受粮食匮乏之困扰。1930年1月,中共鄂豫边特委报告说:“赤区粮食先被军队烧了大半”,该报告还提到,土豪劣绅带领土匪军队、清乡团

压迫民众,“在光、麻、安三县被反动威胁不能归家的在三千人以上,跑在苏维埃区域不能归家的统计在三万人以上”。——摘编自黄志高《地缘·粮食·革命:鄂豫皖苏区的际遇与困境》材料二鄂豫皖苏区高度重视粮食危机,1931年6月,皖西北特委第十四次常委扩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指出。“党和

苏维埃必须领导苏区群众参加生产。使群众认识到劳动才有饭吃,使苏区粮食能自己求其解决,才是巩固苏区最好的办法"。与此同时,苏区设立粮食管理机构,加强粮食运输,开展粮食救济,管控粮食流通,保障伤病兵的粮食供给以及提供金融支持来改进粮食管理。此外,苏区积

极动员农民进行斗争,如潜山县的农会与当地地主豪绅也就稻价议定展开了斗争。——摘编自张雷《鄂豫皖苏区粮食危机问题研究(1927—193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鄂豫皖苏区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鄂豫皖苏区应对粮食危机的举措并分

析其意义。【答案】(1)原因:①鄂豫皖苏区多山地丘陵,耕地资源相对有限。②国民党对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③地主等封建阶级对农民剥削和压榨。④民众因战乱流徙影响生产。(2)举措:①积极动员民众进行粮食生产。②设置粮食管理机构,加强粮食管理。③动员农

民,组织农会与地主豪绅展开斗争。①开展军事反围剿,打破经济封锁。意义:①有效缓解了鄂豫皖苏区粮食危机,促进了该地区农业发展。②巩固了鄂豫皖根据地,为其他根据地的建设提供借鉴。③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实践,有利于民主革命

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赤区粮食先被军队烧了大半”、“土豪劣绅带领土匪军队、清乡团压迫民众,“在光、麻、安三县被反动威胁不能归家的在三千人以上,跑在苏维埃区域不能归家的统计在

三万人以上”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鄂豫皖苏区多山地丘陵,耕地资源相对有限。国民党对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地主等封建阶级对农民剥削和压榨。民众因战乱流徙影响生产。【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举措:根据“党和苏维埃必须领导苏区群众参加生

产。使群众认识到劳动才有饭吃,使苏区粮食能自己求其解决,才是巩固苏区最好的办法”、“苏区设立粮食管理机构,加强粮食运输,开展粮食救济,管控粮食流通,保障伤病兵的粮食供给以及提供金融支持来改进粮食管理。此外,苏区积极动员农民进行斗争”可知,鄂豫皖苏区应对粮食危机的举措主要是积

极动员民众进行粮食生产。设置粮食管理机构,加强粮食管理。动员农民,组织农会与地主豪绅展开斗争。开展军事反围剿,打破经济封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效缓解了鄂豫皖苏区粮食危机,促进了该地区农业发展。巩固了鄂豫皖根据地,为其他根据地的建设提供借鉴。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实践,有利于民主革命

的发展。27.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拉丁美洲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协同其他政府和私人团体,利用广播、出版印刷和电影等宣传媒介

,在拉美国家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并对纳粹的宣传活动予以反击。美国对拉美的文化外交,促进了美国文化外交手段中文化宣传政策和文化交流政策的结合。——摘编自郑欣然《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外交》材料二在拉丁美洲地区,美国学校起步比较早,影响深远。美国学校是美国全球布局的一支“隐性”力量,服

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些美国学校早期主要是由美国的教会组织、在拉美的美国商业企业或社会团体等创建。一个目的是为暂时居住在拉丁美洲的美国青少年儿童提供一个与美国国内教育水平相匹敌的教育项目。另一个目标是使拉丁美洲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国家继续学习英语,同时要求掌握的英语知识和使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在美

国上大学或生活所需的双语能力。——摘编自王金兰《二战后美国在拉美开办美国学校的背景及特点分析》的材料三在文化上,为了与前苏联宣传抗衡以及消除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巴西的文化影响,美国的公共信息、文化交流和教育援助项目等有效地促进了美国文化

价值观、思想、标准和生活方式在巴西的广泛传播。美国政府在战后初期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让巴西按照美国确定好的方向发展,致使巴西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拉美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是“有形”的,见效快,但很容易导致变化也快,甚至是“可逆转”的。而文

化的影响却是“无形”的,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大大有助于文化输出国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摘编自王晓德《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拉美独立后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并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时期美国对拉美开展文化外交的目

的。(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在拉美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影响。【答案】(1)政策:“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目的:抵制纳粹势力在拉美的文化渗透;宣传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2)影响:美式价值观在拉美推广,拉美逐渐“

美国化”;巩固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客观上有利拉美教育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便于美国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实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拉丁美洲。第一小问政策,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拉美地区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

策”。第二小问目,根据材料一“并对纳粹的宣传活动予以反击”可知,抵制纳粹势力在拉美的文化渗透;根据材料一“促进了美国文化外交手段中文化宣传政策和文化交流政策的结合”可知,宣传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根据材料二“美国学校

是美国全球布局的一支‘隐性’力量,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可知,美式价值观在拉美推广,拉美逐渐“美国化”;根据材料三“在文化上,为了与前苏联宣传抗衡以及消除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巴西的文化影响,美国的……

生活方式在巴西的广泛传播”可知,巩固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根据材料二“同时要求掌握的英语知识和使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在美国上大学或生活所需的双语能力”可知,客观上有利拉美教育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根据材料三“会大大有助于文化输出国实现其政治和经

济利益”可知,便于美国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实现。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上述材料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推行的某些重大政策的年代尺。的请你根据这一年代尺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解说词由标

题、正文、总结构成,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标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竞争中相互借鉴。20世纪以来,两种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显著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相互借鉴,不断完善。在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放弃了放任自由政策,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二战后,英国推行国有化政策与法国的经济发展计划,都是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某种学习与借鉴。苏俄内战后,列宁采取的“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市场与货币,允许私营企业与外资活动;二战后

,苏联赫鲁晓夫为苏联模式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南斯拉夫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这些都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有益经验的学习。通过在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借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

家分别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做出了调节和改善,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解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