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33.896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3)页,33.8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1a658163ac1c8c623378570855195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中一年级升级考试语文2020年7月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均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

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行,无论“四书”或“十三经”,都将《论语》编选其中,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张之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

注本,事倍功半。”要在从古至今如此众多的典籍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部《论语》读本,实非易事。周志文《论语讲析》(下简称《讲析》)一书,在对《论语》原文进行注释、语译的基础上,融汇古今,结合人生阅历与审美情趣对《论语》的人文精神,孔子的道德美学加以讲析,既具备专业性解

读,又富有艺术性启发,是一部难得的《论语》普及读物。《讲析》特别注意《论语》与《礼记》等文献的联系,在注释《论语》中,屡屡引据《礼记》相关记载印证。如:解析“道干乘之国”之“千乘”,除指“一千辆兵车”外,尚有《礼记·王制》“土方百里”之义。对《乡党》“朋友死,无所归”的讲析

中,据《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对“宾客至,无所馆”的处理方式加以解读。这种对《论语》中礼制、礼义的探索,是以往《论语》译注本较为忽视的地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讲析》提出“孔子的道德是一种美学”,“《论语》值得做更多的美学探

索”《述而》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舜时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感慨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讲析》结合孔子曾自述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来阐明孔子的艺术涵养,使其超拔了实际生活的一切苦难。“没有美学的道德只是制约,有美学的道德便是生活”,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论语》常被定义为只是一

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书,是高高在上的圣贤语录。但在《讲析》的解读中,我们逐渐发觉《论语》的亲和性,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平常话,孔子跟弟子的生活,也是很平常的生活,孔子的道德思想、人文关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世事变幻,但人情依旧,孔子所讲述的道理、抒

发的感悟,依然可以指导我们解决当下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体会人生百态寻求内心的安定与充实。引导读者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产生富于感性的思考与体悟,这是《讲析》最大的特色。杨伯峻《论语译注》、孙钦善《论语注译》

注解简明,译文流畅,也是十分优秀的普及读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妨从最通俗易懂且贴近当今社会生活,更宜让人产生共鸣的全文译注讲读本入手,选取周志文《论语讲析》、孙钦善《论语注译》、杨伯峻《论语译注》三书,依照注释与白话译文通读《论语》全文,即可对《论

语》有整体的认识。读了这些注译本,如果还想对《论语》有更多了解,孙钦善《论语本解》《论语新注》、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蒋绍愚《论语研读》、钱穆《论语新解》均可深入学习。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想对《论语》中有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就离不开古代学者的《

论语》注本,这些注本蕴含着前代学者对《论语》的理解和认知。在现代普及读本阅读基础上,由近及远,向上追溯程树德《论语集释》、刘宝楠《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何晏与邢昺《论语注疏》、皇侃《论语义疏》等著作,同时参考杨树达《论语疏证》,可以让我们对《论语》进行更加深入

的研究,从而对孔子的形象以及《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得出更为深刻的理解。(摘编自侯婕《读<论语>该从何起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讲析》一书,读者会发觉《论语》的亲和性,它不再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书和高高在上的圣贤语录。B.作为《论语》的

普及读物,《论语讲析》一书的难得之处是既具备专业性解读,又富有艺术性启发。C.读《论语》都应从周志文《论语讲析》、杨伯峻《论语译注》、孙钦善《论语注译》这三本优秀普及读本起步。D.文中程树德、刘宝楠、朱熹、何晏与

邢昺、皇侃等的著作,阅读难度依次加大,适合做进行深入研究的读物。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读《论语》该从何起步的话题,重点推介了优秀普及读物《论语讲析》。B.文章第二段论证了《讲析》的特色,是按照从次要特色到主要特色的顺序推进的。C.文章较多引

用了《礼记》中的文字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论语讲析》的特点。D.文章按开始学习、更多了解到专门研究的逻辑顺序推介有关《论语》阅读的书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一书从古至今的注本很多,找对适合自己的注本对于阅读者来说非常重要。B.张之洞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

无功。”这与文中推介《论语》注本的理念是相通的。C.好的《论语》注本都应该引导读者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产生富于感性的思考与体悟。D.若要对《论语》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就不可不读古代学者的《论语》注本(二)文学类文本

阅读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4-7题。进入朱以撒院子里有一棵朴树,明显是从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已经显出苍老之相。为了防止倒伏,工人们在树干上钉了许多大钉子,以便木桩撑住。几次下来,一个树干就集中了不少锋利的钉子。早先叫了工人来拔过一次钉子,无奈扎得太深,有一

枚钉子的头拔了出来,身子却永远留下里边。这让我很不舒服。一日,见到一架木梯,便找来羊角锤、老虎钳,由自己来处理钉子问题。当几枚钉子成功地取出,从高处扔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从摇摇晃晃的木梯下到地面,不禁满心欢喜。如果不是一个人感同身受觉得疼痛,对一棵树表示怜悯,那么这棵朴树至死都是身怀钉

子。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逐渐壮大,使钉子越发渺小。钉子是最易于进入对方内部的一种物质,它尖锐、坚硬,一有来自外在的力量,就突兀而起,紧紧咬住一个地方不放,而要拔出来又特别困难。也许那个钉钉子的人也觉得不妥,想着日后要把它拔出

来,但时日一过,往往忘得一干二净。今日的木匠已经不是鲁班的传人了,他们荒疏了榫卯的组合功夫,总要借助钉子。打钉机一梭子过去,木板就相拥在一起,这真的加快了工作进度。早先请一个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里拐弯歪瓜裂枣般的木头疙瘩扔给他,让他做这个做那个。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

惜一枚小小的钉子,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才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卷一支烟,吸着。钉子是机械的产物,各种形式的钉子天文数字般地生产,天文数字般的房屋正在装修,如果像旧日木匠那般,速度会慢得让人受不了——尽管慢生活会使人

放松,但走慢到做了两年还没完结,就会让人怀疑慢生活的合理性。现在参观一些古建筑,讲解员说木料的组合找不出一枚钉子,参观者并不为之感动,并不觉得因此就有美感——他们对两种材料如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在意,更不以为

榫卯组合是一门艺术。如此,钉子的盛世就到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用钉子——一枚小小的钉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体钻入墙里,仅仅露出一个头,就可以挂一个沉沉的镜框,或者一袋重物。一堵墙就是一个储存器。钉子不占地面,又远离了地面的潮湿,使人觉得再方便、巧妙不过。人们会根据物的重量来选择钉子的承

受度,粗细和长短是有比例的,各有不同的功能。会用钉子的人,分寸感很强,否则,不是太长打穿,就是太短不起作用。那时每家都有一把羊角锤,正面钉进去,反面拔出来。当人们拿起锤子时,钉子的价值就产生了。和钉子不同的是螺丝钉,它不是直接进入的,而是借助螺丝刀,螺旋式

地进入。与普通钉子不同,它以慢速度进入,更坚韧有力,更有耐性,绝不迁移。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中进展的人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了特定的意味。我几十年间服务于一个单位,不生游移之心

,其中也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它肯定了这个职业的价值,自行其道,是很有乐趣的。如今,时日匆匆,把这种观念吹老了。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

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驻足。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了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以前我觉得树木是大地的钉子。它的生长是天意的,也许是风把种子刮到这里,或者飞鸟把粪便中的种子排

泄到那里。它们生长起来后,抽枝散叶越发茂盛,风雨是撼不动的。就算雷劈火烧,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来我的想变了拔——钉子的人来,先挖坑,接着动用吊车,即便一棵树再蟠龙奇崛,虬干坚实,也抵不过吊臂的伟力,有如旱地拔葱,那些隐秘的地下根须,带着泥块,裸露在眼前此时,任由人去摆弄了。当然

,大地最大的钉子是建筑,无数的水泥桩钉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许多高层在这些桩上矗立起来,可打星月。这些巨大的钉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还有拥挤、嘈杂,尤其是它的坚硬,使城市的柔和大为削弱,婉曲不再。人们在坚硬中生,坚硬中长、长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见了电梯作垂

直起降的坚硬气味,也习以为常。外出,到偏僻山乡欣赏老房子,全木质结构,气息安和,让人觉得和祖先近了,说好啊好啊。可是黄昏来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来,没有人愿意住下,觉得还是城里的坚硬更让人快活。我少年时,脚板被钉子扎过。当时没有穿鞋,光着脚到处奔跑,有时被锈蚀的钉子扎

了,更多的时候是被到处疯长的植物刺痛的,奔跑时一脚踩下,尖锐的刺立即进入皮囊。人顿时哭叫起来。时至今日,有时手不经意抚过,里面一阵痛楚。不由得想到立足的大地,有多少坚硬的钉子正在深深地钉进去,又有多少钉子,正在拔出来。夜静更深,万籁阒寂之际,我

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选自《散文》,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为朴树取出钉子,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对拔钉子的满心欢喜。B.文章第一自然段,既照应标题,又自然地引出下文。C.在大多数人眼里,榫卯工艺已经跟不上现代

生活的节奏。D.作为文章的线索,“钉子”引发了作者丰富的联想。5.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6.作者写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7.试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意蕴。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执着者张丽①时隔十年,我再次因为残疾教师王新来到笔架村。当年,我那篇《十

年坚守,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新闻发表后,默默无闻的王新变成了省道德模范,我也因此被领导赏识进了城。②两次去笔架村,见的是同一个人,心境却截然相反。那时我二十出头,才在乡政府当通讯干事不久,梦想着妙笔生花,一鸣惊人。大清早在笔架

村书记的带领下,翻越八座大山,走过几十道山岭,才在傍晚时分抵达。③夕阳的余晖把群山抹上了一层金色,散落的泥巴土屋零零星星从密林里冒出来,蓦然一看,像是插在山腰上的几只狼毫。学校在一处开阔地上,有四间土砖墙教室。书记介绍,笔架村

方圆十多里,山高石头多,难得有块地势平坦的地。这房子是李先念带领下的新四军第五师建的,做过后方医院。王新师范学校毕业后来支教,当上了几十个娃娃的孩子王,他的腿就是在冰天雪地里为救学生被野猪追赶咬伤的。④孩子王正在上课,他一只手拐,一只手执粉笔,背影在低矮的课桌前单薄得像悬挂的毛笔

。我问他,别的老师来了又走你怎么能在山里扎根呢?他回答,因为这里贫穷,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我不能眼看孩子們当睁眼睛,一辈子困在山里……⑤自那以后,我格外关注王新。听说他娶了一个山里妹子,媳妇每天帮他接送学生,

还为留校的学生洗衣做饭烧水;他一个人教5个年级,难得片刻休息;他教过的学生陆陆续续有20多个考上了大学;笔架村也被列入省市扶贫重点村,建了新学校,修了公路。教育局、民政局、残联、义工联……总有单位和个人去送温暖。⑥新修的公路沿山势盘旋,左

边是山,右边是悬崖绝壁,我的车不时与私家车、公共汽车相遇。陪同我的乡干部说,这路修到村口和学校了,到乡里县里的班车一天十多趟。我把车停在校园里,种种疑虑涌上心头。王新出现在眼前,已是两鬓斑白。他并不带我们参观新的校舍,而是请我们去活动室坐坐。⑦活动室

很干净,有办公桌也有棋牌桌。他边给我们泡茶边说:“我知道你们的来意,咱们是老熟人,我直接交底——这学校有名无实,没有学生。”茶雾袅袅飘散,暮色四合,远山如黛,这样的坦白开场让我无言以对。王新像是自言自语:“城里教学好,娃娃们都跟爸妈在城里读书,有福啊

!”我越发困惑,问道:“没有学生?你还保留学校,接受扶贫资金,岂不是……”他摇头叹气,“我并不想欺骗。娃娃们走了,学校空了,我拿退休金落得清闲自在。可有人要把学校拆了建祠堂,我哪能愿意?你还记得那篇《为了最后的坚守》吧?”我当然记得,写的是王新

为了两个山里娃不辍学,仍然窝在笔架村教书。文章煽情,连教育局长都感动了,特批过一笔教育经费。“那也是我造假!你看,村里路路通,年轻人一个个像燕子往城里飞,赚了钱在城镇买房安家,老屋空了巢,哪还有学生在这里读书?”他顿了下继续说,“那俩学生是

我的孙子,我强留他们读书,并让人去宣传,才保住了学校。”⑧“你可真行!”我由衷地插了一句。王新苦笑道:“难哪!孙子去年上初中走了,我想学校空着不是个事,就和书记商量,让村里的孤寡老人住进来,可吃住得有钱。要是把学校废了,我也失去宣传

利用价值,资金从哪儿来?”我接茬说:“把空置的学校变养老院,挪用教育资金养老,难怪有人举报你弄虚作假!”我把举报信递过去。王新看完,脸涨得通红,急急地说:“这个举报人就是想拆学校建祠堂的,不能让他得逞,学校一定得保住!”我瞅着

王新——这个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山,处处为山民着想的执着者,暗暗为他担忧,就问:“你就不怕处分?”“咋不怕?担心得很哪,可这事不做不行!好在山高皇帝远,又有书记支持,总能化险为夷。这一年扶贫干部来得多,大多到乡里搞

个捐赠仪式就收场。难得有进村的,书记带着转悠,搞点野味忽悠走。连写报道的也只听听汇报,哪像你恁认真……”⑨王新的话让我无语。他看我的脸色沉重,更加着急地恳求:“刘记者,咱村能得到上级扶持是享你的福。这次,你可不能太执着。笔

架村以前穷,男人娶不上媳妇,现如今仅老光棍就有14个。有的从来没出过山,苦了一辈子,老了没个亲人,咱不能不管吧?你要笔下留情啊,不能让学校没了!⑩窗外群山莽莽,雾霭沉沉,我心潮起伏。脑子里翻滚出一个又一个新闻标

题:《大山里的老年学校》(笔架村最后的乡村教师》《空校,不空心》《执着者》……(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局、民政局、残联、义工联……总有单位和个人去送温暖。”这既昭示了社会的大爱精神,也说明了王新给笔架村

带来的影响。B.那篇《为了最后的坚守》的相关内容,是王新为了保住学校造的假,他不想将学校改建成祠堂,而是让村里的孤寡老人有个安居之所。C.“扶贫干部难得有进村的”“连写报道的也只听听汇报”,这反映了当时扶贫干部及记者的浮夸的工作作风,揭示了某些社会问题。D.“我”“两次去笔架村,见的

是同一个人,心境却截然相反”,这其中截然相反的心境分别是“兴奋、激动”和“沉重、疑虑”。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③段中写“我”第一次到笔架村时所看到的环境,笔法细腻,形象生动地突显了笔架村的贫穷、闭塞。B.“一只手拄拐,一只手执粉笔”“背影像悬挂的毛笔”,使

用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再现了王新上课的具体情景。C.小说以“脑子里翻滚出一个又一个新闻标题:……”结尾,能引起读者对王新人生故事深入的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D.小说第⑦⑧段主要写人物语言,通过人物对话侧面交待了与王新有关的背后

的故事,丰富了人物形象和小说的情节。10.小说中的“王新”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述。11.“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愔儿童时,口若不

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暐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

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愔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愔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①毕而城陷由是转大

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愔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愔从兄..幼卿

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愔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愔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愔存,遣愔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

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节选自《北齐书·杨愔传》,有删改)【注

】①燎:祭祀的名称。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B.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

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C.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愔出/D.时邺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

自愔出/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

史学和文学名著,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C.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则是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D.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即堂

兄。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愔年少沉稳。他小时候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受到叔父的赞扬。B.杨愔颇有智谋。他的堂兄被杀,于是他也因到底心中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扔进水中假装投水自尽,然后改变姓名

,隐居起来。C.杨愔有治国之才。他被皇帝委以重任,在执掌国家大政要务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他都用心把它们安排得井井有条。D.杨愔重义轻利。他在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就把赏赐分给族人。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6—17题。武昌阻风①(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注】①阻风:被风阻滞。晓过鸳湖①(清)查慎行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注】①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城南,离查慎行的家乡只几十里地。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

当的一项是A.古人多以水喻思,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方诗即景取喻,显得更加自然贴切,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B.“与君尽日闲临水”中的“君”,既可以理解为同船的友人,也可以理解为船,无论是谁,在此都无关紧要,

诗人整日临水,心绪别有寄托。C.查诗中的“绿”字表现力极强,用以比喻碧绿的湖水,和“涨”字结合在一起,富有动感,引发想象。D.两首诗首句都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但春风在诗人眼中的情义却不相同,一者挽留诗人,一者催人启程。17.

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此外,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的尾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

句是:“,。”(2)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句以浮云侧面衬托山之高;李白《蜀道难》首段中,“,”两句用他物侧面衬托山势之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3)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表现景美、人美、酒美却不能与亲人相伴

的遗憾,颇有柳永“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的两个词句是:“,”三、名著阅读19.《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

鬓冷活三径露,葛中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第Ⅱ卷表达题四、写作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写作。回首曾经的岁月,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难以忘怀的出游

经历或与他人交往的故事……请以你的若干出游经历或数次与人交往过程为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文章。要求以回忆时的思绪为行文线索,夹叙夹议,有详有略;要把所见所闻写得具体可感,并从中体现出你的趣味和品位;开头或结尾最好能有抒情的语句,且能融入全文不显突兀;注

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濮阳市2020年高一升级试题答案语文1.B(3分)(A项“它不再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书”错。C项“都应从”错。D项“阅读难度依次加大”,属无中生有。)2.C(3分)(文中较多引用的《礼记

》中的文字是事实论据而非道理论据。)3.C(3分)(文章并不是说所有“好的《论语》注本”都必须引导读者产生富于感性的思考与体悟。)4.A(3分)(“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对拔钉子的满心欢喜”错误。)5.(6分)①本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细节描写(或动

作描写),并多用短句,②生动表现了木匠工作的精细及其对榫卯组合技术的娴熟,③表达了木匠工作后的轻松、对自己技艺的自得以及作者对木匠高超技艺的赞赏。6.(3分)写孔夫子在周游列国奔走之后,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是为了说明人不一定像螺丝钉一样

,仅仅钉在一处,不断地弃旧迎新,也是可以的。7.(8分)①通过评述现代木匠用钉子替代榫卯结构的现象,表达对传统手工技艺没落的伤感。②通过对树木疼痛的感同身受的描写,表达对自然遭受人类伤害行为的同情,以及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不满

。③通过现实生活中人们身心不一的表现,表达作者对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的向往。④对非自然的城市生活的排斥和回归生命本身的反省与思考。(每点2分,共8分)8.A(3分)(A项中“也说明了王新给笔架村带来的影响”错,应为“也说明了我那篇文章给笔架村带来的影响”。)9.D(3分)(“侧面交待”错,应为“

直接交代”)10.(8分)①文中“这个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山,处处为山民着想的执着者”等处写其执着,有信念;②“一个人教5个年级”、“不能眼看孩子们当睁眼瞎”等处写其不怕苦,有担当;③“老了没个亲人,咱不能不管吧”等处写其善良,有爱心;④“强留他们读

书,并让人去宣传”等处写其善权变,为留住学校不惜造假。(每点2分,共8分)11.(6分)①“我”作为故事的叙述人,起到了串连情节的作用;②“我”作为记者进行的前后两次采访,增强了人物、事件的真实感,易于感染读者;③“我”要去调查王新被举报的原因,由此生发的所思所感,深化

了小说的主题。(每项2分,共6分)12.D(3分)(句中“神武”作后句的主语,应在前面断开;“草创”一个固定意思,不要断开;“文檄教令”单独成句,应作后句的主语。)13.A(3分)(A项,古代的富者居于闾右,贫者居于闾左;“闾左”才是代指贫苦人民。如《陈涉世家》中有“发闾左逋戍渔阳”。)14.B

(3分)(“弃衣冠于水滨”是将自己的衣帽放在岸边,而非“扔进水中”。)15.(10分)(1)(5分)人们见了,无不敬重、惊异,有见识的人大都用前程远大这样的话称赞他。(译对“敬”“以”“许”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2)(杨愔)遭受家祸,自行按礼制守丧,吃的只不过是

加盐的米饭罢了,由于过分悲伤以致瘦骨嶙峋。(译出“离”即遭受、“盐米”即加盐的米饭、“骨立”即瘦骨嶙峋各1分,大意对2分,共5分。)16.C(3分)(C项“比喻”错误,“绿”是借代碧绿的湖水,以颜色词代

指名物词。)17.(8分)(1)两首诗都抒发了对故乡浓厚的热爱、依恋之情。(2分)(2)方诗尾句:乐景反衬哀情,明明是心中有无穷归思,有无尽乡愁,根本无心欣赏柳絮飞花,他却说贪看飞花忘却愁,抒情委婉曲折。(3分)(若答“正话反说”亦可给分)(3)查诗尾句:“过”字用语精妙,既是船过,也是香过

,更是情过,诗人把带着泥土芳香的油菜花味突现出来,写出了对家乡最独特的感受,这花味唤起了诗人浓厚的乡情,引人遐思。(3分)18.(6分)(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共6分)19.(6

分)贾探春贵为贾府小姐,聪慧多才、性情刚毅,却又因并非嫡出而心有不平,故常表现为才高气傲、藐视世俗,平素追求也是朴而不俗。因此,所作《簪菊》一诗,不吟咏女子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这就自然体现出贾探春豪爽通达、高傲超

俗的个性气质。评分说明:结合原著探春身世等内容分析且基本正确,3分;点明探春个性气质且符合人物本身,3分。意思对即可。20.(60分)请参照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参考译文:的杨愔,字遵彦,是弘农华阴人。杨愔儿童时,口好象不能说话,但风度沉稳敏锐,出入

乡里,从来不曾轻浮。六岁时学史书,十一岁学《诗》《易》,喜好《左氏春秋》。杨愔一家四世同堂,家里很热闹,兄弟入学的有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果实落地,众小孩都争抢,杨愔却颓然独坐。他的叔叔名叫杨暐,正好进入学馆,见

到杨愔的样子大为惊奇,回头对宾客说:“此儿恬淡自如,得我家门风。”等到长大,风采聪明卓异,容貌举止很好。人们见了,无不敬重、惊异,有见识的人大都用前程远大这样的话称赞他。孝昌初年,他的父亲杨津担任定州刺史,杨愔

也随父赴任。凭军功被任命为羽林监,被赐予爵位魏昌男,没有就任。等到中山被杜洛周陷害,全家被囚抓。不久,洛周灭亡,又被葛荣抓获,葛荣想把女儿嫁给他,又用伪职逼迫他担任。杨愔就托病拒绝,暗地里含牛血数合,在众人中吐血,仍然假装不会说话

。葛荣信以为真,就罢手了。当时邺地尚未攻下,神武皇帝(高欢)命杨愔作祭天文,祭祀完毕后,攻下邺地,从此转任大行台右丞,当时皇朝霸业刚刚开始,军国事务众多,各种文书教令从杨愔那里发出。(杨愔)遭受家祸,自行按礼制守丧,吃的只不过是加盐的米饭罢了,由于过分悲伤以致瘦骨嶙峋

。神武皇帝怜悯他,一直开解安慰。等到韩陵之战,杨愔每次冲锋在前,朋友同僚都惊讶感叹说:“杨氏一介儒生,现在却成为武士,仁者必勇,此话不假。”杨愔堂兄杨幼卿担任岐州刺史,因为直言忤逆了皇帝的旨意被杀。杨愔听说后悲痛恐惧,因悲痛过度发病,于是以办私事的名义请假去雁门温汤养病。郭秀向来妒忌他的

才能,于是写信恐吓他,劝他逃亡。杨愔就扔掉衣帽于水边好象投水自杀的样子,隐姓埋名,潜入光州,然后向东进入田横岛,用讲诵授业作为生计。神武帝知道杨愔的下落后,派杨愔堂兄宝猗写书安慰劝说,仍然派光州刺史奚思业,令

他查访,以礼相待。神武帝见到他后大悦,委以重任,把庶女嫁他。等到位居宰相,居于权力中枢,千头万绪,安排得井井有条。自从居大位后,杨愔杜绝私交。轻财重义,前后得到的赏赐,积累巨万,他都分给九族,书箧之中,只有书籍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被孝昭帝所杀,时年五十。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