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共(8)页,1.55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01cedaa559764347e222be3dc5a47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民乐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Ⅰ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了前代某工具:竖轮之傍架一立轴,立轴上有上下大小两个卧轮,上面卧轮轮齿与竖
轮轮齿咬接。水流冲击下面的小卧轮转动,上面的卧轮随转,带动竖轮,从而刮水上岸。文中描述的工具是()A.水排B.水转翻车C.戽斗D.风力水车2.西汉农书《氾胜之书》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即是要及时耕作,改良土壤,重视肥料和保墒灌溉,及早中耕,及时
收获。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3.明代小说《醒世恒言》卷十八记载:嘉靖年间,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家中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人家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这反映了()A.官营手工工厂的兴盛B.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工业革命技术的交流传播4.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
,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C.科学技术不断进步D.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明代江南地区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也普遍种植桑、麻、棉花和果木等经济作物。万历以来
人们用尤墩布为暑沫,极轻美,争购之,有的市镇郊区广开暑袜店,合郡男妇农闲时皆以做袜为生。这表明江南地区()A.农民运用多种经营方式生产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得到改变C.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社会阶层的流动在不断加快6.
“大街小程叫卖食品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市。”上述现象最早有可能出现在()A.西汉长安B.唐前期的洛阳C.北宋开封D.清朝北京7.《清世宗实录》中记载:“农为
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其主张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A.“重商主义”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
自由放任”政策8.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资本主义萌芽B.取消外交活动C.禁绝海外贸易D.控制中外接触9.中国古
代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私有B.小农经济C.朝代更迭D.精耕细作10.《百度百科》中对于新航路的开辟的描述;是指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
的运动,历经多人努力,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新通道。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经济因素是其开辟的根本推动力B.寻找通往东方的商路是其主要原因C.东方富甲天下是其开辟的根本原因D.航海家冒险探索精神是其重要因素11.地理大发现后,中国的丝绸与瓷器工艺品和制作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其他艺术(如中国装潢与
建筑等)也陆续传到欧洲。与此同时,原产美洲的作物近三十种引种到中国,欧洲传教士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天文、历法的知识。这反映新航路开辟()A.实现了物种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B.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物质文化的交流C.推动
了中国人近代海洋意识的形成D.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12.“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
②④D.①③④13.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D.垄断组织
的扩张14.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5.《大
国崛起》解说词说道:“……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以上材料表
明()A.市场扩大,产品供不应求B.市场需求刺激生产领域的革命C.市场扩大,需大量劳动力D.纺织领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16.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
有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这说明英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D.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17.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是源于()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B.内燃机的
发明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垄断组织的产生18.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
名。这一变化说明()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19.鸦片战争后,茶和丝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湖南、福建
、浙江等地开始大规模种茶,还设立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对外贸易占据优势D.西方经济侵略日益加重20.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社会性。右侧漫画(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
”的纸条粘在墙上)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1.李鸿章认为,要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必先求富,而后出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创办安庆内军械所C.开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22.史学界认为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依据是()A.由清政府的专门机构总理衙门承办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D.最先创办了新式学校23.1873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
,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该材料适用于研究()A.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经营状况B.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的意图C.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爱国华侨“实业救国"满腔热情24.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战前(1914年8月)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
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高涨D.中国民族轻工业的长足发展25.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滯留在宜昌的大批企业、人员及物资,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耗时数天,转移物资
和人员到四川,完成入川任务。此举被誉为“中国实业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此事件的意义是()A.民族工业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B.使日军速战速亡中国的计划破产C.为到来的持久抗战提供物质基础D.不利于沿海工业的整体协调发展26.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
,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A.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B.对工商业进行调整C.制定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
略D.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7.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8.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过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
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运动中C.“大跃进”运动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29.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
.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3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当时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
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31.1990年,邓小平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
搞起来是一条捷径”。当时“把上海搞起来”的具体措施是()A.推行土地改革B.实行“一国两制”C.开发开放浦东D.设立自由贸易区32.1952年4月,周恩来总理指出:“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正因为没有改变对外关系的性质和原则,中国不能真正摆脱
国际势力的控制,从而导致争取民族彻底独立和解放的革命目标无法实现。“据此,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
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影响中国战略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美
关系正常化C.经济建设的需要D.日本和欧洲崛起34.1950年美国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二战后生活。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影片意在()A.赞扬民众建设
家园的热情B.反映美苏两极格局对峙C.唤起民众对战争的反思D.宣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级分化已经消失。”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崭新的世界
政治格局”准确的解释应该是()A.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形成B.两极格局被三个世界所取代C.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不结盟运动开始出现Ⅱ卷二.材料题3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
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子布,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材料二……(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
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札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札花机,座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
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织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5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依据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十九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6分)3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探
险到1433年由于明朝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为什么停止正如为什么会使它们首先开始那样,至今仍是个谜。但是,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能够发布对其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只有一些相对抗的民族君主国,它们在海外冒险事业方面
互相竞争着,而且,没有任何帝国当权者阻止它们这样做。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有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要实施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的。此外,欧洲有与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欧洲对
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材料二欧洲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一个牟利的欲望和机会、一个使牟利得以实现的社会和体制结构。如果当时欧洲有什么感到完全不能理解的,那就是: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
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为何是由宫廷太监而不是由合股公司组织和领导;为何返航时带回的是供帝国朝廷观赏的斑马、鸵乌和长颈鹿;而不是投入国内市场、可产生利润的货物;为何接到中国皇帝的命令便会完全地、无可挽回地停止。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
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5世纪中西航海的不同结局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5世纪中西航海的不同结局带来的影响。(7分)民乐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36.(15分)(1)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分)特点: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任答四点得4分.也可以答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分散性)(2)变化:资本主义生产萌芽
;依据:产生了雇佣关系。(4分)(3)条件: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浪潮。(每点3分共6分)37.(15分)(1)结局:中国航海突然停止(海禁);西方致力于航海
和扩张。(2分)原因:中国:君主专制的影响;商人地位低下;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海禁的束缚;自给自足,缺乏经济动力。(3分,任答三点即可)西方:君主致力于海外冒险和竞争;商人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高;商品经济发展;欧洲有贸
易传统:欧洲人有较强的追逐利润的欲望;(3分,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中国: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丧失了面向海洋发展的机遇,失去了参与世界竞争的主动权;导致了中国的落后。(3分)西方: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逐步成为密不可分的整
体;一定程度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2345678910BCCAACBDAA11121314151617181920BCADBABCAB21222324252627282930CBAACCDCDB313
2333435CA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