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6.41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d8e80ab75b9aaf298bfaa2f9d17c8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
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
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
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
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材料二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
神的特质。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
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
,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
,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
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
,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
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
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材料三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
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
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
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传统美学观把对
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3.下
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
的标志。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A3.A4.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然后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②运用了大量的理论论证、引用论证(或答“道理论证”)。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时,作者引入并阐释了很多传统文化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③运用了举例论证。点明中国文化和
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5.①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
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②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③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工作,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与科技
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错误。结合材料一开头“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就是
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分析,缺少限制范围“一般观念上都”,选项表述绝对。C.“不是征服自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强调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选项缺少“片面”,表述绝对,曲解文意。D.“其内涵
有相同性”错误。结合材料二第六段“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分析,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B.“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错误。材料一结尾段说“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
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将“已然”当“未然”,原文“纳入了”“成为”应该是已然,选项中是“纳入”“将成为”,时态有误。C.“‘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错误。
原文材料二倒数第三段说“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混淆了“历史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D.“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错误。结
合材料二结尾段“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
的一些内容”分析,原文没有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应该是“主流价值”。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能力。材料三观点是“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B.主
要讲传统文化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创新。C.主要讲不同文化的冲击干扰等。D.民族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有A项是从信息化数字化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作答的。故选A。【4题详解】的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结合“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分析,
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结合“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分析,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分析,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
关联以及传播方式。论证方法,运用了大量的理论论证、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结合“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运用因果论证进行道理分析,阐明应该多方研究,认识中国文化。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分析,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时,作者引入并阐释了很多传统文化名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结合“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等分析,运用举例论证,点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
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原文“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
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运用民间喜闻
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根据材料三原文“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可知,保护传
承传统文化应当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根据材料二原文“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
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转化工作,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不见的藏品(德国通货膨胀时期的故事)茨威格①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37个年头
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事情。自从我们钞票的价值就像逸散的煤气荡然无存以来,古玩交易市场那些暴发户们突然对古旧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这帮家伙突如其来的狂热的抢购欲望,让我几乎被洗劫一空。我羞
愧难当,真想关门停业。②我不由想到把过去的旧账本拿出来翻一翻,兴许能找出几个昔日的老主顾,从他们那儿弄回几件副本呢。其实这些旧账本也告诉不了我什么东西,因为大部分老主顾早就被迫把他们的收藏拍卖掉了,或者早已去世。然而,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们最早的老主顾写来的信件。这位滑稽可笑、节约成癖的老
兵,作为一位古代版画艺术的收藏家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雅不俗的艺术品味。我将其近60年的订单慢慢地加以整理,发现他的收藏品早就价值连城了。尽管如此,自从1914年以来,他再也没有寄来过
订单了。③我毫不费劲地找到了他的住所——简陋的乡村楼房的三层楼上,告诉老人恰好路过这里,顺便拜访一下他——我们这个字号的多年老主顾、德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约定下午三点以后来看藏画。④午饭过后,一个衣着朴素的姑娘找到我,说是我的老主顾赫尔瓦特
的女儿。她涨红着脸,显得十分局促与尴尬。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来意:原来在大战过后,老人已经完全失明。当时物价飞涨,单凭老人微薄的退休金,根本无法应付一家人的日常开销,甚至温饱都不够。不得已,母女俩只好背着老人把他的藏
品卖掉。而为了不被这可怜的失明老人知道,为了让他继续维持他那每天都要花费几小时的“看”画的乐趣,也为了老人能够不知晓真情继续快乐地活下去,她们只好用一些仿制品和空白页来填充画框,瞒过老人。老人女儿的话使我感动万分,我决定对老人守口如瓶,并尽力配合他。⑤我们登上楼梯,正要
推开门时,就已听到从客厅里面传来老人洪亮的声音:“进来!进来!”凭着盲人敏感的听觉,他肯定在我们上楼时就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了。“赫尔瓦特今天一个中午根本睡不着,为了急于要把他的宝贝给您看。”老妇人微笑着对
我说。她女儿的一个眼色已经使她明白我的态度,并让她放下心来了。桌上一大堆画夹已经摊开,等着人去看。⑥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
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⑦“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
——他把画页翻了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图章。”⑧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
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
色。⑨“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
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
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画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
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总算找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⑩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
行大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
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老人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
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肆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
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
—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回头却看见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
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1914年以来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飞涨和老人再没给“我”寄来过订单,为后文老人藏品的荡然无存埋下伏笔。B.老收藏家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一张根本不存在
的画,还用手指着画上的图章。虽然这让“我”“毛骨悚然”,但仍愿意配合,是因为“我”想赚钱的商人本性。C.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后一边尽力维持家庭的生计,一边依然小心翼翼、艰难地呵护着老人心中的艺术世界。D.失明老人发现《安提俄珀》画纸的异常这一情节展现了他敏
感的艺术鉴赏力,暗示了这幅藏品对他的重要性。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和茹志娟《百合花》都是反战小说,虽没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但都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重大主题。B.小说中语言、动作
、神态等多种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失明老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他对自己藏品的狂热喜爱。C.小说以“我”的见闻和感受讲述了失明的老收藏家对艺术的执着和坚守,“我”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人物。D.结尾窗口老人“高高兴兴的笑脸”与大街上人群的“愁眉苦
脸”形成对比,反映精神的寄托能消解现实的严酷。8.“我”的心理随着老人鉴赏名画的过程逐步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9.小说标题“看不见的藏品”具有多层含义,请结合文中内容具体分析。【答案】6.B7.A8.①老人热情的举动、专注的神情,让“我”觉得很惊讶。②在老人的痴迷与画
夹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惧,有点慌乱。③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④告别老人后,“我”的心里充满羞愧与敬畏。9.①表面上指收藏家
因眼盲而“看不见”收藏品;②收藏家面对藏品时的幸福和快乐;③文中昭示着人性中善良与高贵的情操。【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是因为‘我’想赚钱的商人本性”说法有误,“我”愿意这么做,完全是
因为“老人女儿的话使我感动万分,我决定对老人守口如瓶,并尽力配合他”,这里体现的是“我”的善良。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本文和茹志娟《百合花》都是反战小说”错误。《百
合花》不是反战小说,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
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结合“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
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可知,老人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老人热情的举动、专注的神情,让“我”觉得很惊讶。结合“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
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可知,看见老人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国章,令人感觉到毛骨悚然,因此“我”不禁产生了有点恐怖的心理,并因此感觉嗓子眼堵得厉害,最终只能慌乱地
向老人的女儿眼神求助。由此可知:在老人的痴迷与画夹的空空如也前,“我”心生恐惧,有点慌乱。结合“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
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可知,老人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我决定扮演好我的角色。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结合“
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我恍恍惚惚地摸索
着走下楼梯,心里十分羞愧,又充满了敬畏之情。告别老人后,“我”的心里充满羞愧与敬畏。【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标题内涵的能力。探究小说的题目的内涵,要在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看其有无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小说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看标题有无揭示主题和暗示作者创
作意图的作用。小说题为“看不见的珍藏”,结合原文“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很
容易知道这一标题的表层意义:表面上指收藏家的妻女因生活所迫卖掉了他的所有藏品,他却一无所知,导致他对着根本不存在的藏品热情奔放地夸耀。结合文中“而为了不被这可怜的失明老人知道,为了让他继续维持他那每天都要花费几小时的‘看’画的乐趣,也为了老人能够不知晓真
情继续快乐地活下去,她们只好用一些仿制品和空白页来填充画框,瞒过老人”“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等可知,老收藏家在谈到自己的藏品时异常兴奋,遇到
能倾听自己讲解的古董商时,好像遇到了知己,表现了收藏家面对珍藏时的幸福和快乐。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们生活艰困,为一日三餐而忙碌,可是,像收藏家这样的,可以吃的、穿的,可以把生存的标准降到最低,只要心中还有着对艺术的挚爱,就拥有
活下去的希望与快乐。可见,作者在这里所指的“看不见的藏品”,不仅指老人肉眼看不到那些版画藏品这件事,还指代普通人都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收藏家面对藏品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藏品。从“我”因为“老人女儿的话使我感动万分,我决定对老人守口如瓶,并尽力配合他”的行为以及最后“我”的心理活动
“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可以看出文中也体现了“我”的善良。而综合全文,人性中善良与高贵的情操也是作者想要展现的“看不见的藏品”。二、古代诗文阅读(3
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
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乙)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
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
,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夫圣,孔子不居。”(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填涂。无
若宋人A然B宋人有闵C其苗之D不长而揠之者E芒芒然F归G谓H其人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体,指四肢,与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意思相同。B.事,指侍奉、赡养,与“民之从
事”(《老子》)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子,指对人的尊称。如“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吾子”指对友人的尊称。D.病,指担心、忧虑,与“贼人以利其身”(《墨子》)中的“贼”字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B.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乙文中对于所养之“气
”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并借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
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4.试概括两则材料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观点。【答案】10.BEG11.D12.C13.(
1)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2)助长浩然之气的做法,相当于把禾苗拔高,不仅没有益处,却又去伤害禾苗。14.(1)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提出“四端”说——仁、义、
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2)靠平时不断积累来培养浩然之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要像宋国的某个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忧他家的禾苗生长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无若宋人”,“无”是状语,“若”是谓语,“宋
人然”是宾语,其中“然”是“……的样子”,不能与“宋人”断开,B处断开;“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为定语后置句,“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作“宋人”的定语,E处断开;“芒芒然归”,省略主语“宋人”,“芒芒然”是状语,“归”是谓语,“谓”是下
句谓语,G处断开。故BE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就像有四肢一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B.正确。侍奉、赡养。/事情。句
意: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老百姓做事。C.正确。的D.错误。名词作形容词,疲惫、疲倦。/名词作动词,伤害。句意:今天累极了。/伤害别人来对自己有利。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错。应该是“形象地说明了浩然之气要日积月累而非一朝一夕之功”。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内交”,结交;“要誉”,博取名誉;“乡党”,同乡,乡邻。(2)“助”,助长;“……者也”
,判断句式;“揠”,拔;“非徒”,不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可知,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
由“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
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知,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2)由“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可知,靠平时不断积累来培养浩然之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参考译文:(甲)孟子说:每个
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
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
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
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乙)公孙丑问:“请问夫子所擅长的是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可以明辨是非善恶之言,我善于养护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浩然之气是何意?”孟子说:“难以说清
楚。它作为一种气来说,可谓最广大而且最刚健,用正直之道而养护却不去妨害,那么,可以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来说,与道义相匹配;如果没有这种浩然之气,就会内心空虚而气不足。内心不要忘记,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像宋国的某个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忧
他家的禾苗生长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太劳累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快步赶到了田地之中去观看,禾苗却干枯了。天下不去揠苗助长的人很少见了。助长浩然之气的做法,相当于
把禾苗拔高,不仅没有益处,却又去伤害禾苗。”(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老师既然说擅长识别言论,)那么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吧?”孟子说:“岂敢!怎么能这
么说呢!当初子贡向孔子询问说:‘夫子已经可以说是圣人了吧?’孔子说:‘要说是圣人,那么,我能力不足,我只是学习的时候不满足,行教化的时候不敢说疲倦。’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
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一、二句表面上看纯属写景,实际上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
所谓景中有情。B.“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风波骤起,和“五岭逶迤腾细浪”所传递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C.三、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天气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D.“准拟”
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愿望,即定要登上岳阳楼望洞庭湖的风光,去听听“水晶宫”传出的《霓裳》曲。16.作者张孝祥是南宋豪放词派的奠基人之一,本词虽不是豪放词的经典之作,但其语言风格已有豪放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分析。【答案】15.D16.张孝祥的语言风格已呈现豪放的特点:①描景境界开阔
。“十里”写出湖面宽广,“满载”和“平铺”相对,写出了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平铺十里之外,场景开阔。②抒情积极豪放。词中作者用积极乐观、广阔的胸襟来面对风波险阻,抒发了一种旷达豪迈之情,旷达亦是豪放的体现。(或答出作者有坚定的信念准能登上岳阳楼赏洞
庭湖美景的豪迈之气也可)③运用奇妙的想象,词人将大风所阻想象为“波神”留他赏夕阳;将波涛声,想象成龙宫里奏响的《霓裳》曲,这奇妙的想象也是豪放词在语言风格的一个特点。【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曲解原文,“水晶宫
里奏《霓裳》”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浪涛声音比喻成《霓裳》曲,写出了波涛声的美妙动听,而非去听听“水晶宫”传出的《霓裳》曲的意思。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本词豪放之风一方面体现于语言浅近平直,摄取内容题材不受限,境界开阔,是典型的诗文笔法,“满载一
船秋色,平铺十里风光”直接点名描写对象在户外,写的是词人外出游玩的所见所感,突破了词作意境婉约的局限,且场景开阔,行文直白措辞简易;另一方面体现在情感抒发上,上片的“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讲天气乍变,行船受阻,但词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以
幽默的笔法反衬出此刻安闲自在的心境,乐观豪迈不言而喻;接着下片又有“今宵露宿何妨”,明明是无可奈何的停船处境,却被词人轻描淡写地带过,充分体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豁达胸襟,足以说明本词基调的豪迈奔放。想象奇妙。“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
起鱼鳞般的波纹;“水晶宫里奏《霓裳》”美妙的波涛声仿佛在水晶宫里奏起《霓裳曲》,驰骋想象,造景奇特,照应“波神”,眼前似乎是水府鱼宫伴着秋风,轻打着木船,发出阵阵声响,就像是水族们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美妙动听。(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_______
_________”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情怀,或暗含淡泊
隐逸的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莫使金樽空对月④.江畔何人初见月⑤.人生在世不称意⑥.明朝散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谁家今夜扁
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弘毅、匏、樽、畔、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
,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
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
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18.下列语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B.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C.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D.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
只是它纤细的指尖。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B.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
地乱说一通。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D.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20.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
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答案】18.B19.D20.①三个重叠词语“牢牢”常常”轻轻”与“牢”常”轻”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②“牢牢”是牢固的意思,比“牢”的程度更甚,能突出家的踏实感之重。
③“常常”是经常的意思,比“常”频率更高,突出了妈妈的叮咛、唠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④“轻轻”是轻微之意,突出了家给我的踏实感被颠覆的偶然性,颠覆在不经意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以“礼貌而轻柔”形容风,赋予其人的特点,
为比拟。B.把“身影”比作“手”,为比喻。C.以“撑起双臂”“举起”描述楼房,赋予其人的特点,为比拟。D.以“招手”“纤细的指尖”描述树枝,赋予其人的特点,为比拟。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表示递进。B.对前文内容的总结。C.表示转折D.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牢牢”“常常”“轻轻”,与“牢”“常”“轻”相比,使用了双音节叠音词,词
义上有一种强调突出的作用。形式上,双音节叠音词比单音节词语音韵更和谐,有韵律美。具体而言,“牢牢”是牢固的意思,结合语境“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可知,“牢牢”比“牢”词义上更加强调牢固,使用“牢牢”更能突出回家的踏实感。“常常”是经常的意思,
比“常”频率更高,结合语境“妈妈就常常唠叨”可知,“常常”比“常”更能突出妈妈的叮咛、唠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轻轻”是轻微之意,结合语境“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可知,“轻轻”比“轻”更强调
轻微,突出了家给我的踏实感那么轻易就被颠覆,更能突出家给我的踏实感被颠覆的偶然性,颠覆在不经意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关于吃饭大家都只知道,不吃早饭是慢性自杀,不吃
午饭下午上班没劲,①?有人认为,不吃晚饭好处太多了,有人推崇“过午不食”的养生方式。②?其实晚餐和另外两餐一样,都能为人体提供营养和能量,不管你吃不吃晚饭,胃酸都照常分泌,长期不吃晚饭,体内胆汁、胃酸分泌,没有可供分解的食物,就会出
现逆流,损伤胃黏膜。《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推荐一日三餐能量占比是3:4:3,晚餐和早餐提供一样多的能量,重要性三餐均等。短时间不吃晚餐,能量摄入减少,确实会出现体重降低,但是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其他不良后果。当然,③。比如午餐吃太多,且运动量较
少,就可以适当减少晚饭的量或不吃;还有习惯早睡的人,可以执行“过午不食”的养生理念,晚饭和睡觉如果间隔不超过3小时,那么进食反而有可能会影响睡眠;另外身体严重肥胖的人,在减肥初期,可以减少进食的量,来控制体
重,在体重降低到适宜范围,就可以加强运动量,也可以适当恢复晚餐。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
变原意。。【答案】21.①那不吃晚饭呢;②不吃晚饭真的好吗;③有些情况可以不吃晚饭。22.短时间不吃晚餐,由于能量摄入减少,确实会出现体重降低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
能力。①前文说“不吃早饭是慢性自杀,不吃午饭下午上班没劲”,后文是说有人认为不吃晚饭有好处,此处是问句,应填:那不吃晚饭呢。②前文说“有人认为,不吃晚饭好处太多了”,此处是问句,引起下文对不吃晚饭的探讨,应填:不吃晚饭真的好吗。③
“当然”说明下文是补充说明,“比如午餐吃太多,且运动量较少,就可以适当减少晚饭的量或不吃;还有……”列举什么情况可以不吃晚饭,应填:有些情况可以不吃晚饭。【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
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能量摄入减少”偷换概念,导致主语前后不一致,应在“能量”前面加介词“由于”,使前后陈述主体保持一致;第二处“确实会出现体重降低”成分残缺,应该在“降低”后加“的效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要求写作。有人说,书要多读,因为只有多读才能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也有人认为,读书贵精不在多,因为精读才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途径。以上观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给出了两个读书的方式,多读和精读。正如材料所说,多读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多读书可以开拓视野,让我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了解到许多
新的事物、观点和思想。多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多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多读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但不是只有多读才能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精读也是很好的读书
方式。精读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所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可以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这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精读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客观上讲,精读则读不多,多读则
读不精;但多读和精读并不矛盾,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多读和精读要根据情况来定,我们不妨保证多读,古今中外,各个专业的书最好都有涉及,横向拓宽视野。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再选择某个领域进行深度阅读,纵向加深。不同种类的书籍采取精读
和多读的阅读方式也应不同。总之,读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为我们的人生铺下坚实的基础。写作时,可以就精读或多读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也可以辩证看待精读和多读,从二者的统一性角度阐述精读和多读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阅读
方法,不能割裂来看,应在合适的时候和不同的需要情况下自由选择。文章应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充分说理。通过“不读”和“精读”“多读”进行对比论证,以增强说服力,号召如今忙碌的人们静下来读书。立意:1.多读扩展知识
面,提升阅读水平。2.精读让阅读深入其中,独享其乐。3.精读和多读都是我们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