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答案.doc,共(6)页,2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d53ef6ab50954560b39f8a94ef78a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要求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A不符合题意;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即两对相对性状各自有显隐性关系,B不符合题意;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为
避免自然条件下自花传粉,需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不符合题意;由于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一样,故显性亲本不一定作为父本,隐性亲本不一定作为母本,D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所以要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
”,应该选择I和Ⅱ装置。3.答案:C解析:相同父母的后代往往在性状表现上有些差异,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不可能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自然选择是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环境的选择作用使生物性状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重组导
致后代出现多种基因型和表现型。染色体变异频率同样较低,且会对个体造成严重影响。故选C。4.答案:B解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A细胞内含有两个四分体,即两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项正确;C细胞中
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故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和4个DNA分子,B项错误;D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II中期,可以是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C项正确;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且细胞质
不均等分裂,应为初级卵母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的过程,D项正确。5.答案:C解析:由于减数分裂,导致不同的配子遗传物质存在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这样使后代具有多样性,后代的遗传性状并不都与亲
本相同,C项错误。6.答案:B解析:在无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精子,A错误;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精子,因此三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产生2、4或6种精子,B正确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种精子,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最多能形成2种精子,C错误;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种精子,则三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最多能形成3种精子,D错误。7.答案:D解析: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
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
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
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8.答案:A解析: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一个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自由组合,故图中的A、a与D、d以及B、B与C、c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符合题意。9.答
案:B解析: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者与女性发病率相等,A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B正确。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率,C错误。白化病属于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错误。1
0.答案:B解析:杂交1和杂交2互为正反交,由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知与该鸟类眼色遗传有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项错误;杂交1中,甲为雄性(ZZ)乙为雌性(ZW),D项错误;若杂交1中甲、乙的基因型如C项,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不同,C项错误;若杂交1中甲、乙的基因型为a
aZBZB、AAZbW,则后代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表现型相同,B项正确。11.答案:B解析: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错误;无论
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仅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12.答案:B解析: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而不能
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且能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B正确;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C错误;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
测到35S,只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但不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及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T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大肠杆菌,而不
能侵染肺炎双球菌,A错误;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在宿主活细胞中进行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合成mRNA和蛋白质,以实现增殖,B错误;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被32P标记,T2噬菌体寄生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中,利用宿主的32P合成噬菌体的
核酸,C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其核酸为RNA,增殖时发生逆转录过程,T2噬菌体的核酸DNA,D错误。14.答案:A解析:A=x,所占比例为y,则碱基总数量为x/y;C+G=x/y-A-T=x/y-2x,则C=G=x[1/(2y)-1];嘌呤数与嘧啶数之比是1;G的比例为(1
-2y)/215.答案:B解析: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含有4个等位基因,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A错误、B正确;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
含有4个等位基因,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C、D错误。16.答案:D解析:图示中一条染色体含多个基因,呈线性排列。图示中的基因是DNA上一段段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染色体不是基因的唯一载
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的存在。17.答案:B解析:①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故①正确;②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故②错误;③信使RNA能与核糖体结合,用于合成蛋白质,故③错误;④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产生RNA
,故④正确;⑤转运RNA上一端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故⑤错误;⑥DNA分子在复制时,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故⑥正确.故选:B18.答案:C解析:题图显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有差异,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
达,体现了细胞分化的本质,A项正确;5种细胞中都有相关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中有RNA聚合酶参与,说明5种细胞中都有RNA聚合酶,基因b在5种细胞中都表达了,故其可能是控制R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B项正确;细胞
2和4中mRNA有2种不同,而3和4中mRNA有4种不同,C项错误;5种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故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通常是相同的,D项正确。19.答案:B解析:—条多肽链的合成由一个核糖体完成,转录产物有mRNA、tRNA、rRNA三种,故转录产物不一定都作为翻译的模板;转录和翻译都发生了
碱基互补配对,但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同,转录过程中有T和A的配对,翻译过程没有。20.答案:B解析:由题干知,A=19%、C=26%、G=32%,推出U=2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逆转录得到的DNA链中,T1=19%,A1
=23%,则另一条链中A2=19%,则A=(A1+A2)/2=21%。21.答案:C解析:题干指出突变体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可推知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的酶的活性丧失,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
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B正确;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时,大肠杆菌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的酶和催化合成氨基酸乙所需的酶活性依然丧失,不能得到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C错误;由于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
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长出大肠杆菌(X)的菌落,说明大肠杆菌(X)能合成两种氨基酸,故可推知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D正确。22.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图示中
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能称为等位基因,A项错误;由图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项正确;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C项错误;图示中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可能传给下一代个体,D项错误。23.答案:C解析:①过程是让两纯合亲
体杂交,所以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②过程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B正确;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
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正确。24.答案:D解析: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但是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确定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的患
者家系进行调查。25.答案:D解析:妻子色盲,丈夫正常,女儿一定正常,儿子一定色盲,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妻子正常,但可能携带色盲基因,丈夫色盲,女儿和儿子均可能色盲,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26.答案:B解析:所选的原始
材料应分别具有某种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A项正确;直接用于扩大栽培的个体除了性状上符合要求外,还要能稳定遗传,B项错误;杂交育种的过程是杂交一次,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
合要求的类型,再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性状不再分离为止,C、D项正确。27.答案:C解析:分析可知,图示为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基因工程中基因与运载体的重组不仅需要DNA连接酶,还需要限制
性核酸内切酶,C错误。28.答案:C【解析】解:A、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B、③中的变异是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C、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缺失或重复,C正确;D、图①属于交叉互换,图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互
换,属于易位,D错误。故选:C。29.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36=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2×0.8=0.32,A正确;显性基因
的基因频率小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B错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C错误;若A的基因频率变化为0.4,则a的基因频率为0.6,表现为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个体(AA、
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D错误。30答案:C解析: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是变异个体,A错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
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错误;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由此可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
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二、非选择题31、(1)有丝;染色体(2)e、b(3)a、d、e;④⑤⑥(4)a、d、e(5)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3
2、(1)BByy;bbyy(2)1/4;1/3(3)实验步骤:①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F1种子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结果预测:①F1种子长成的植株颖色全为黄颖;bbYY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颖色既有黄颖又有白颖,且黄颍:白颖=3:1;
bbYy(①②答案可互换)33、(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2)反向平行;互补;(3)①②③⑤⑦⑧;1:8;(4)15·(a/2-m)34、(1)酶;原料;(2)核糖;尿嘧啶(U);(3)中心法则
;逆转录酶;①③⑤35、(1)单倍体;花药离体培养;(2)基因重组;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幼苗或萌发的种子;有丝分裂前期;有;(4)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磷酸二酯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