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478.000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7)页,47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42042ee602cb019471e1eb65f0e362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渭滨区2017-2018-2高一年级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

第一次分裂末期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说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1:1,说明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已经处于后期。【详解】AC、根据分析可知,

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可排除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AC均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亦无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2.如

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的AB段产生的原因相同B.甲乙两图中的BC段可能处同一个细胞分裂时期C.图乙中

FG段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D.乙图EF段可与甲图DE段时期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

末期。分析乙图:A点之前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段包括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图甲中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由1增加至

2,其原因是发生了DNA的复制,图乙中的AB段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由2增加至4,其原因是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A错误;B、图甲中BC段存在染色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乙图中的BC段表示有丝

分裂后期,两者不可能处同一个细胞分裂时期,B错误;C、图乙中F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乙图中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甲图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和末期,D错误。故选C。3.如果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

、ABC【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

,但只有2种基因型。【详解】由题意中,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Cc,不考虑交叉互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BC和abc、ABc和abC、Abc和aBC或者是AbC和aBc,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种,

为ABC和abc或ABc和abC或Abc和aBC或AbC和aBc。故选A。4.如图为正常情况下某种二倍体生物的一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图②之前的时期可能发

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C.图③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A、图①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图②之前的时期为四分体时期,可能发

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B正确;C、图③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D、图④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

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判断各个细胞所处的时期,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5.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①DNA复制②纺锤体出现③联会④基因重组⑤着丝点分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④【答案】C【解析】【

详解】①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②正确;③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错误;④自然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④错误;⑤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⑤正确。故选C

。【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

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

期减II后期6.艾弗里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②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③S型菌的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④S型菌的多糖与R型菌混合培养,预期培养结果依次是()A.R型菌、R型菌、S型菌和R型

菌、R型菌B.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R型菌C.R型菌、R型菌、R型菌、S型菌和R型菌D.R型菌、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答案】D【解析】【分析】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路: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RNA、脂质等一一提纯,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

,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通过实验发现S型细菌的DNA能使R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先做了以下四步实验:①对S型细菌的物质提取分离得到蛋白质、多糖和DNA;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R型菌落;③S型细菌

荚膜的多糖+R型活菌→R型菌落;④S型细菌的DNA+R型活菌→S型菌落+R型菌落;⑤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只有R型菌落。【详解】①S型菌的DNA+DNA酶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由于DNA酶能将S型菌的DNA水解

,使其失去功能,所以培养液中只有R型菌;②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能使部分R型菌发生转化,所以培养液中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③S型菌的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培养液中只有R型菌,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S型菌的多糖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培养液中只有

R型菌,说明多糖不是遗传物质。故选D。7.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搅拌能使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用35S标记的一组实

验,部分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5SD.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中【答案】D【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用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

离,B错误;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中不可能检测到35S,C错误。由于32P标记的DNA分子进入了细菌,所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

分布于试管的沉淀物中,D正确。【点睛】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不清1、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2)侵染细菌2、实验结果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

—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8.下列与DNA分子的结构和生物遗传物质种类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DNA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别是指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方式的不同B.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数、磷

酸数和脫氧核糖数都是偶数C.细胞核内的DNA为链状结构,拟核内的DNA为环状结构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不同DNA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别是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而磷酸和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A项

错误;B、双链DNA分子是由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三部分构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和脫氧核糖数都等于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相关数目×2,所以都是偶数,B项正确;C、原核细胞拟核中的DNA为环状结构,而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DNA为

链状结构,C项正确;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项正确。故选A。9.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52%,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和G分别占该单链的24%和22%,则该DNA分子的另

一条单链中,A和C占这一单链的百分比是()A.24%和22%B.30%和24%C.22%和30%D.26%和24%【答案】A【解析】【详解】已知DNA分子中,G和C占全部碱基的52%,即C+G=52%,则C=G=26

%、A=T=50%﹣26%=24%,又已知一条链的碱基中,A占24%,C占22%,即A1=24%、C1=2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4%,同理C2=22%。故选A。【点睛】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

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

出双链DNA中的A和C分别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A和C分别所占的比例。10.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原料、主要场所及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依次分别为()①脱氧核苷酸②核糖核苷酸③氨基酸④细胞核⑤细胞膜⑥核糖体⑦A与T配对、G与C配对

⑧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配对⑨A与U配对、G与C配对A.①②③、④④⑥、⑦⑧⑨B.②①③、④⑤⑥、⑦⑧⑨C.③②①、④⑤⑥、⑦⑨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答案】A【解析】【详解】DNA复制形成D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场所是细胞核,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是A与T、G与

C配对,转录是DNA一条链形成信使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场所是细胞核,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是A与U、T与A、G与C配对,翻译是信使RNA与转运RNA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场所是核糖体,碱基互

补配对的原则是A与U、G与C配对,所以A选项正确。故选A。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可作为推断其基因型是纯合体的依据B.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则可推断双亲是显性纯合体C.生物后代出现隐性性

状则其显性亲本一定是杂合体D.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则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显性杂合体【答案】B【解析】【分析】杂合子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2种,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隐性性状的

基因型1隐性纯合子。【详解】A、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其基因型即为隐性纯合,A正确;B、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显性性状,因此不能说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则可推断双亲是显性纯合体,B错误;C、若是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其隐性

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其显性亲本一定含有隐性基因,即为杂合子,C正确;D、如果生物是显性性状,则该生物可能的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

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性状表现B.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C.人的白化病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D.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酶的基因错误表达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

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的表现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A正确;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B正确;C、人的白化病是因为控

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化成黑色素引起,C正确;D、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因为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与酶无关,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白化病属于基因对性状

控制的间接途径,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属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再根据题意作答。13.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图中,一定不属于色盲遗传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等

特点,且父亲正常女儿肯定正常,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详解】据图分析,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能属于色盲遗传,A错误;图中母亲和儿子都有病,父亲和女儿都正常,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遗传病可能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不能排除色盲的遗传,C错误;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不可能属于色盲的遗传,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判定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口诀为:“无

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14.高茎豌豆间的杂交,F1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F1中全部高茎与F1矮茎进行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5:3B.2:1C.6:

1D.5:1【答案】B【解析】【详解】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

d(矮茎)=1:2:1,F1中全部高茎产生的配子D:d=2:1,F1中矮茎产生的配子全为d,因此F1中全部高茎与F1矮茎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和dd,且比例为2:1,因此后代高茎:矮茎=2:1,故B正确。故选B。15.在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定律的相关实验中,

下列比例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B.—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C.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D.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

为3:1:3:1【答案】D【解析】【详解】A、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A项正确;B、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B项正确;C、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

得到的F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C项正确;D、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D项错误。故选D。16.下表列出了一对纯合豌豆杂交,F2中的部分个体基因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配子YRYryRyrYR①②YyRrYr③yR

yr④A.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①②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④>①D.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答案】D【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①(YYRR)的概率为1/16;②(YYRr)的概率为2/16;③(YyRr)的概率为4/16;④(yyRr)的概率为2/16。亲本的性状为YYRR和yyrr或YYrr和yyRR,后代重组性状占3/8或5/8。【详解】A、由孟德尔两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知F2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A正确;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正确;C、依据表格知,①②③④的基因型依次

为YYRR、YYRr、YyRr、yyRr。它们在F2中出现的概率依次为1/16、2/16、4/16、2/16,故①②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③>②=④>①,C正确;D、由F2产生的配子类型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Rr,但亲本类型不能确

定:假如亲本是YYRR和yyrr,则重组类型为:Y_rr(1/16YYrr、2/16Yyrr)+yyR_(1/16yyRR、2/16yyRr),则占总数的3/8;假如亲本是YYrr和yyRR,则重组类型为:Y_R_(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1/16

yyrr,占总数的5/8。所以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或5/8,D错误。故选D。17.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

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知:F2的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9:3:3:1,所以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灰

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A_B_),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aabb),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aB_、A_bb),F1为双杂合子(AaBb)。【详解】A、两对等位基因杂交,F2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最

少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错误;B、F1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_,aaB_),故后代为两种表现型,B错误;C、F2出现性状分离,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灰色大鼠中有1/9的为纯合体(AABB)

,其余为杂合,C错误;D、若黑色大鼠的基因型是aa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D正确。故选D。18.已知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和乙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A.DdRrB.ddRRC.ddRrD.Ddrr【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

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后得F1基因型为DdRr,图2中高秆:矮秆=(75+25):(75+25)=1:1,抗病:易感病=(75+75):(25+25)=3:1。,所以控制高矮的杂交组合为Dd╳dd,控制抗病

和易感病的杂交组合为Rr╳Rr,因此可推知玉米丙的基因型为ddRr。故选C。【点睛】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依据柱形图中各表现型的比例判断亲本基因型。19.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只

有当A、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一亲本紫花植株与另一亲本白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8,白花植株占5/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aBb×AabbAABb×aabbB.AaBb×aaBbAaBB×AabbC.AaBb×aabbAa

BB×AabbD.AaBb×AabbAaBb×aaB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只有当A、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所以紫花的基因型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详解】一亲本紫花植株与另一亲本白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8,即为1/

2×3/4,所以为亲本基因组合为Aa×Aa,Bb×bb,或Aa×aa,Bb×Bb,故亲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分析四个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一个患该病的男子与一个正常的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最合理的指导是()A.不要生育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C.只生男孩D.只生女孩【答案】C【解析】【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少于女性,父病女必病,

母正常子必正常,正常的个体为隐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详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则他们的女儿

均患病,儿子均正常,所以这个家庭选择生育男孩。故选C。21.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④我国科

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①正确;采

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②正确;太空椒是诱变育种的成果,原理是基因突变,③错误;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属于无性繁殖技术,其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④错误。因此

,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殖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C.同一个染色体组内部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最多【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

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A、四倍体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消失,B错误;C、同一个染色体组内没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最多,D错误。故选C。23.如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C.图中交叉互换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D.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的概念与过程常以图

像的形式为依托进行考查。熟记并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要点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详解】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C项正确;A与a所在的染色单体发

生了交叉互换,其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B项错误;B与b所在的染色单体未发生交叉互换,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项正确。24.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

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

生变异的大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25.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双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

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C.双亲表现正常,生出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零D.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必定产生2n种配子【答案】D【解析】【分析】1、伴X显性遗

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都是患者,正常男性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详解】A、双亲正常,生有一患病女儿,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女患者的儿子都患病,因此如果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

,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B正确;C、色盲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女色盲的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父亲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就为患者,因此父亲正常,女儿也正常,C正确;D、在通常情况下,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故选D。26.在下图所示的遗传病系谱图中,最可

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的口诀如下: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皆病为伴性,女病父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皆病为伴性,儿病母正

非伴性。【详解】系谱图中的男性都是患者,而患者都是男性,所以最可能属于伴Y遗传,A错误;女性患者的儿子有正常个体,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所以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B错误;双亲正常,但有患病儿子,属于隐性

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C正确;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D错误。27.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

3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其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同时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是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根据体内含有核酸的种类可以把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详解】A、大肠杆菌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B、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故选B。28.下列

关于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是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④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

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⑥生物多样的最直观的表现是遗传多样性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⑥【答案】C【解析】【详解】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①项正确;②基因重组发生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子房和花药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是体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②项正确;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

突变,故③项错误;④假设只考虑A、a这一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是指AA、Aa、aa三种基因型各自的频率,基因频率是指A和a两个基因各自的频率,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例如某种群有32%AA、36%Aa、32%aa,该种群基因频

率是50%A和50%a,种群中个体自由交配时,会得到子代25%AA、50%Aa、25%aa,此时子代的基因频率还是50%A和50%a没发生变化,故④项错误;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主要有三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生产实践中的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单倍体

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变异,故⑤项正确;⑥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而遗传多样性是

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故⑥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

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B【解析】突变和基因

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进化了,B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进化的几个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30.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A.30%B.40%C.60%D.75%【答案】C【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60%,aa的个体占10%,因此A基因的基因频率=30%+1/2×60%=6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

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0分)31.豌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表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1紫花×白花40

14052白花×白花08073紫花×紫花1240413(1)由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2)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3)第1个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

_____________(用A和a表示),子代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4)第3个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用A和a表示),子代的紫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3(2).紫(3).1(4).Aa和aa(5).12(6).Aa和Aa(7).13【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组合1杂交结果为子代接近紫花:白花=1:1,为测交组合,无法判断显隐关系,但可确定双亲为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组合2子代全为白花,

无法判断;组合3中亲本都是紫花,子代接近紫花:白花=3:1,为典型的性状分离现象,可推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亲本紫花均为杂合子,子代基因型比例为1:2:1。【详解】(1)由表中第3个组合实验可知紫花显性性状。(2)表中第1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3)第1个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

子组成是Aa和aa,子代Aa和aa各占一半,即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4)第3个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和Aa,子代的紫花占34,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3,杂合子占23。【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根据表格中子代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32.请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DNAα链①CGβ链TACmRNAAUCtRNA反密码子②氨基酸(密码子)甲硫氨酸(AUG)组氨酸(1)填写表格中以下内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遗传信息由DNA→mRNA的过程叫_______

_;表格所示该过程进行的模板链是DNA的_____链。(3)遗传信息由mRNA→氨基酸(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表格中组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4)研究表明,基因一方面通过控制_________直

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1).T(2).UAC(3).转录(4).α(5).核糖体(细胞质)(6).CAC(7).蛋白质的结构(8).酶的合成

【解析】【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分析题图:根据mRNA链中第2个碱基U可知

,转录的模板链为α链,则①为碱基T,则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AUG,②为UAC,第二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CAC,据此答题。【详解】(1)由分析可知,①为碱基T,②为UAC。(2)遗传信息由DNA→mRNA的过程叫转录。根据mRNA链中第2个碱基U可知,转录的模板链为α链。(3

)遗传信息由mRNA→氨基酸(蛋白质)的过程叫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DNA的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合成组氨酸的DNA模板链碱基为GTG,则组氨酸的密码子是CAC。(4)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包括: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比较基础,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3.下面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上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

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图中a、i、j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所示细胞中有____

____条染色单体,几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4)将上图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答案】(1

).bef(2).初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4).精细胞(5).8(6).2(7).1∶2(8).a→c→g→i→d→h→j;【解析】【分析】分析细胞分裂图:a处于四分体时期,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f处于有丝分裂末期,g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雄性动物),h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i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j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图像有b(有丝分裂中期)、e(有丝分裂后期)、f(有丝分裂末期)。(2)由于g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雄性动物,故图中a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i细

胞为次级精母细胞,j细胞为精细胞。(3)据图可知:图c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2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4)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上图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的正确分裂顺序为:a→c→g→i→d→h→j。【点睛】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并理

解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明辨各细胞分裂示意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4.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F2中重组类型占____

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重组类型占____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双显性个体占________。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F1代都是显性性状。现选用以下三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如下结果:品种①

×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0︰1︰0品种②×F1→全部为黄圆品种③×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0︰1︰0请分析上述结果,写出这三个品种的基因型(假设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

_【答案】(1).14(2).38或58(3).18(4).116(5).yyRR(6).YYRR(7).YyRR【解析】【分析】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绿色皱粒豌豆→F1:均为黄色圆粒,其自交产生的F2: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同时孟德尔还

做了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的结果相同。2、测交实验过程:F1黄色圆粒×纯种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详解】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1基因型为YyRr,其共产生YR、Yr、yR、yr4种雄配子或雌配子,F2代共有3×3=9种基因型,F2

代里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1/2=1/4;F2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中重组类型占3/8或5/8;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重组类型占2÷16=1/8;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双显性个体YYRR占1/4×1/4=1/16。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进行杂

交,F1代都是显性性状YyRr,现选用以下三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如下结果:品种①×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0:1:0,黄色:绿色=1:1,全部是圆粒,则①yyRR;品种②×F1→全部为黄圆,两对基因都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则②YYRR;品种③×F1→黄圆:黄皱:绿圆

:绿皱=3:0:1:0,黄色:绿色=3:1,全部是圆粒,③YyRR。【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这就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相关细节,掌握测交实验的过程、现象及意义,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5.近百年来,果蝇由于容易饲养且繁殖速度快,因而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方面。下图为果蝇染色体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可知,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体细胞中最多含有X染色体_

____条。(2)若基因H、h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H、h的遗传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______(是/否)与性别相关联。(3)正常状态下,若用32P标记一个具有增殖能力的果蝇体细胞的所有DNA分子双链,再将其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

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_____。【答案】(1).XX(2).4(3).遵循(4).是(5).16条【解析】【分析】图中左侧为雌果蝇,其中包括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X);右侧为雄果蝇,其中包含三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XY)。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但存在XY的同源区段,此区段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详解】(1)由图可知,雌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组成相同,为XX,体细胞中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的X染色体最多,有4条X染色体。(2)等位基

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3)用32P标记一个具有增殖能力的果蝇体细胞的所有DNA分子双链,再将其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16条染色体全部被32P标记。【点睛】本题考查了伴性遗

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得类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6.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①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②甲品种×乙品种→F

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③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④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将该基因转入乙种生物→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个体。(1

)属于杂交育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①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3)若用方法③培育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与方法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4)③、④两种方法依据的遗传学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用方法⑤培育抗虫棉,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2).诱变育种(人工诱变育种)(3).缩短育种年限(缩短育

种时间)(4).染色体变异(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解析】【分析】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如(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等诱发变异)然后选育成新品种。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

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方法:杂交→自交→选优。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方

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多倍体育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

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详解】(1)由分析可知②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2)①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3)方法③为单倍体育种,与②育种结果都是要纯合体,但是单倍体育

种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4)④属于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5)⑤为基因工程育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掌握5种育种方式,正确辨析,综合分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