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PDF
  • 阅读 1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33.676 K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1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pdf,共(5)页,233.67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2ebd3248adc890221edc63a635cb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2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ADBACCCDBDCACDABBABD1.【答案】D【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

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说明病毒必须依赖细胞生存,A正确;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运动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正确

;人的生殖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人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可见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正确;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物质,没有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2.【答案】A【解析】A项,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生物,必须寄生在活

细胞内才能繁殖,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故A项描述错误。B项,变形虫、草履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摄食、运动、分裂等,具有简单的应激性,故B项描述正确。C项,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完成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应激性,这些基本的生命运

动由经过分化的不同细胞分工,并密切合作来得以进行,故C项描述正确。D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所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故D项描述正确。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描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

为A。3.【答案】D【分析】本题通过实验考查学生对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还原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而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

紫色;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中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详解】依题意可知: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没有加入相应的试剂,2号试管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和斐林试剂,没有水浴加热,所以1、2、3、5号试管中不能发

生反应,则呈现出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4号试管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和斐林试剂,并且水浴加热,因此呈现砖红色;6号试管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和双缩脲试剂,所以呈现紫色。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4.【答案

】B【解析】A项,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故A错误;B项,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故B正确;C项,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故C错误;D项,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多个科学家相

继研究完成,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5.【答案】A【解析】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两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DNA等,体现了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

性,故A正确;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即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故B错误;C.颤蓝细菌与发菜均是原核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中均含光合色素,均不含叶绿体,故C错误;D.原核细胞的拟核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原核细胞的拟核没有核膜,除此之外,原核细胞的拟核DNA裸露,不形成染色质,故D错误6.【答案】C2【解析】A.越冬的植物体内结合水和自由

水的比值上升,有利于抵抗干旱、寒冷等不利环境,A正确;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因此,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可以作为良好的溶剂,有利于细胞中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B正确;C.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

系统的稳定,C错误;D.不同生物体、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往往不同,一般来说水生生物含水量较陆生生物高,年幼的个体比年老的个体含水量多,一般为60%~95%,D正确。故选C。7.【答案】C【解析】A、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分析图1可知A含量最多,其次是B,因此如果图1表示细胞

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A正确;B、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的C、H,因此如果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B正确;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指组成细胞的元素

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没有细胞特有的元素,而不是指化学元素的含量,C错误;D、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此如果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为蛋白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等,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A项错误;

“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项错误;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C项正确;P和S均属于大量元素,D项错误。9.【答案】D【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详解】A、框图①内的烟草花

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且酵母菌是真菌,为真核生物,A错误;B、框图②内的蓝细菌能进行光合成作用,是生产者,B错误;C、框图④内的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是自养生物,可进行细胞分裂,C错误;D、框图③内的酵母菌、蓝细菌、衣

藻和金鱼藻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所不同,D正确。故选D。10.【答案】B【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磷、硫;糖类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绝

大部分含有硫,DNA、RNA、ATP和磷脂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氮、磷,另外需要抓住题干信息中“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详解】A、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同时

根据题干可知,砷元素可以代替磷元素,说明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碳、氢、氧、氮、砷、硫,A正确;B、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中代替磷元素,B错误;C、由于题干已强调“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

砷之所以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本材料“颠覆”了教材的个别说法,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D正确。故选B。11.【答案】

D【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为C、H、O、N、P、S。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其它均为异养型生物。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2、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营寄生生活的原生动物

,为真核生物,异养类型。【详解】A、青蒿属于植物,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均为C、H、O、N、P、S,A错误;B、青蒿属于自养型生物,疟原虫属于异养型生物,B错误;C、疟原虫和青蒿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C错误;3D、疟原虫即属于

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青蒿属于个体层次,他们在生命系统中结构层次不同,D正确。故选D。12.【答案】C【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

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在四个实验中,只有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其他三个实验都不需要加热,A正确;B、四个实验鉴定用的主要化学试剂依次是: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碘液,B正确;C、鉴定

可溶性还原性糖和蛋白质,都使用NaOH和CuSO4溶液,前者先混合后使用,后者先加NaOH溶液,形成碱性环境,后滴加CuSO4溶液,所以使用方法不同,C错误;D、在四个实验中,鉴定的都是细胞中的化学成分,所以一般应先提取组织样液或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

胞中的物质出来,D正确。故选C。13.【答案】ACD【分析】病毒一般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具有严谨的结构,营寄生生活,通过侵染宿主细胞增殖,离开活细胞后不能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引起的病毒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A正确;B、病

毒只能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具上增殖,B错误;C、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C正确;D、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正确。故选ACD。14.【答案】AB【解析】A、先在低倍镜下

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A正确;B、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正确;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C错误;D、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D错误。故选AB。15.【答案】B【解

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细胞内钙浓度最高时,肌肉力量不是最大,A错误;肌肉细胞力量在60ms时最大,此时钙离子浓度由7.8下降至2.2,因此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含量下降。B正确;题干信息显示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不能显示参与人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

C错误;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肌肉细胞收缩力量先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然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D错误。16.答案ABD解析自由水容易失去,玉米幼苗在晾晒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自由水在细胞中以游离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项正

确;结合水是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是细胞的重要成分,不容易损失,含量稳定,步骤二损失的主要是结合水,B项正确;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容易燃烧,步骤三损失的是构成细胞的有机物,C项错误;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与生物的抗逆性有关,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玉米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高,抗逆性强,D项

正确。17.【答案】(1)b和c乙“长度/宽度”(2)6(3)D(4)C(5)逆时针【分析】高倍镜的使用方法:①移: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②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③调:调细准焦螺旋,调大光圈;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放大的是长

或宽,而不是面积。(1)a、b是目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c、d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而b、c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由于高倍物镜c镜头长,因而所以距离切片较近,为图1中的乙所示;是指长度、宽度都放大了

(2)物镜由10×转换为40×,说明放大倍数提高的4倍,即长度、宽度都放大了4倍,所以充满视野的面积放大了4×4=16倍,因而可观察到的细胞为:96/16=6个。(3)动装片,异物不移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异物仍然存在,说明异物也不在物镜上;若异物存在于光圈上,则只会是视野变暗,而不

会成像,是看不到的;综合分析,异物最可能在目镜上,故选D。(4)由视野(1)到视野(2),是把细胞甲放大后再进行的观察。首先需要在低倍镜下将观察对象甲移至视野中央,因4而第一步是⑤;接着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所以第二步是④;然后通过调节光圈,将视野

调亮,所以第三步是③;最后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观察的视野更清晰,所以第四步是②。综上所述,正确的操作步骤应当为⑤④③②。故选C。(5)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

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18.【答案】(1)有无核膜(成型的细胞核)(2)B、E拟核细胞和个体(少答不给分)(3)细胞膜(4)藻蓝素(5)水华【分析】分析题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适用于观察DNA和RN

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是蓝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D是血细胞;E是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1)科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

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B(蓝细菌)、E(细菌),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既属于细胞层次

,也属于个体层析。(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有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4)蓝细菌细胞内有藻蓝素。(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过度繁殖导致形

成水华现象。19.【答案】双缩脲试剂稀蛋清淀粉酶斐林试剂(或碘液)淀粉淀粉酶苏丹Ⅲ(苏丹Ⅳ也给分)洗去浮色【解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

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详解】(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四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是还原糖,能

与斐林试剂反应,故只能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能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稀蛋清溶液和淀粉酶溶液。(2)由于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而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可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

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淀粉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由于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淀粉酶溶液。20.【答案】(1)参与物质组成或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2)结合水参与许多生化反应(3)生长发育状况相同饲喂等量的不含钙的饲料甲组小鼠表现正常,乙组小鼠出现肌肉抽搐现象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解析】(1)碳酸钙

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参与物质组成或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2)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许多生化反

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3)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因素变量原则,同时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故要验证“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这一论题,采用了小白鼠进行试验。①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

分成甲乙两组;②甲组小鼠饲喂适量含钙的饲料;乙组小鼠饲喂等量的不含钙的饲料;④预期实验现象:甲组小鼠表现正常,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现象;实验结论: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

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8675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