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东辽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5)页,484.3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109c04a9356d27688759d52d9e306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盟校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
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公元前2万年前后,近东地区发生了一次经济革命:当地人从对单一的蹄类哺乳动物的猎取,扩大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广
泛开拓,这是包括了大大小小的野鸟类、鱼、无脊椎动物,具有决定意义的野果、坚果等野生植物的可食性第一次得到验证。这次经济革命()A.推动了狩猎经济的形成B.反映了近东农业的起源C.奠定了定居生活的基础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2.亚历山大在远征中,身先士卒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强行把自己代人当地的文化中,同时还把古希腊的文明因子嫁接到被他征服的各个地区。亚历山大此举旨在()A.提高自身涵养B.促进文化交融C.强化帝国统治D.推广希腊文化3.西欧封建庄园里有着明确的分工,农奴负责农业生产,工匠负责手工制作,管家负责庄园的日常管理。这种分工模式维持
着庄园的正常运转。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庄园()A.具有较强的开放性B.加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4.8世纪下半叶,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将翻译希腊典籍列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工程。到第七任哈里发马蒙(813—833
年在位)时期,阿拉伯翻译运动达到顶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基本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据此可知,阿拉伯翻译运动()A.凸显了阿拉伯文化的领先地位B.旨在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C.极大地推动了政府的科技创新D
.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5.据史书记载,阿兹特克人将可可豆和棉织品作为货币使用。当时约有70种不同类型的商人,他们形成一个特殊阶层,住在城市的特定区域。这反映出阿兹特克社会()A.商人成为统治阶级B.农产品高度商品化C
.城市建筑水平高超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6.15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学者托斯堪内里告诉哥伦布说:“我把发现香料的那些地区叫‘西方’,虽然它们通常被称为‘东方’。”并在附上的地图中标明,从里斯本往西航行到中国约11000公里,在这中间横躺着
日本和安蒂利亚(传说中大西洋上的岛屿)。材料可以用于说明()A.好望角被发现的原因B.大帆船贸易的路线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7.如表为16—17世纪有关经纬度测定的大事年表。由此可知()时间国家事迹16世纪末西班牙费利佩三世悬赏1万克劳银币给任何能比过去航行测速器更好
的测定方位法17世纪前期荷兰国王提供3万佛罗林付给确立远海航行中经纬度的发明者17世纪后期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建立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特别指定皇家天文学家弗莱姆斯蒂德要用天文观测方法来确定经纬度A.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B.专制王权助推新航路的开辟C.国家力量主导科学革命进
程D.殖民扩张激发航海技术创新8.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一场革命。康德认为,启蒙的核心在于鼓励人们勇敢地思考,并不盲从于外部的指导或规定,这种思考的勇气可以使人们摆脱迷信和偏见。在此,康德()A.否认盲从引导社会发展B.反对
一切形式的思辩C.主张群体行为合作协同D.推崇人的独立与思考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国王试图否决一项得到下议院和上议院多数支持的法案。最符合英国宪制运作方式的是,国王()A.有权否决任何形式法案B.需尊重多数议员
意愿C.可以通过公投决定法案D.需要获得内阁的支持10.19世纪末,美国福特公司的艾弗里和威廉·克兰两个技师设计出一条装配线,他们把工人固定在一个地点操作,让一辆辆汽车沿着传送带通过。这种方法装配一辆汽
车只需93分钟,原来则需要12小时18分钟。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科学与技术融合度日益紧密B.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发生变革C.美国民众时间观念日益增强D.资本家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11.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公社社员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展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
,然而,公社最终还是失败了。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缺乏正确的领导和策略B.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C.不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D.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12.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包括资产阶级革命在内的一切类型的社会革命,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俄国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制度”。该观点意在说明俄国十月革命()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B.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C.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13.如表所示为19世纪末法国、葡萄牙、英国的殖民计划。这反映出当时(
)计划名称主要内容法国“2S”计划以西非的塞内加尔作为起点,东非的法属索马里作为终点,将两点之间的地区作为其开辟殖民地的主要目标。葡萄牙“2O”计划将南部非洲的莫桑比克与西南部非洲的安哥拉相连,将大西洋与印度
洋沿岸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英国“2C”计划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A.列强在非洲殖民争夺激烈B.非洲的领土被瓜分完毕C.欧洲与非洲关系得以缓和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4.1895年4月,提拉克在《狮报》上发表文章,呼吁人们捐款来纪念西瓦吉(18世纪推翻大
莫卧儿帝国的印度民族英雄),并强调西瓦吉纲领的核心不在于宗教,而在于反抗暴政。提拉克此举意在()A.削弱本国封建势力B.摒弃传统宗教陋习C.推翻法国殖民统治D.唤起民众民族意识15.1922年5月2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
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这一举措有助于()A.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B.苏俄农业的恢复和发展C.推动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D.保证苏俄工业
化的开展16.1925年,印尼传播和阅读得比较广泛是苏根达尔作的题为《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情况以及组织工作和策略的报告提纲》的报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但成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和干部的读物。由此可推知()A.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必然失败B.印尼人民
排斥马列主义革命理论C.印尼共产党推动革命发展困难D.荷兰殖民者对印尼进行高压统治17.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幅宣传画。对该宣传画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当时()A.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已近结束B.中国抗战国际影响力扩大C.美国利用中国进行反苏反共D.
西方国家认可中国大国地位18.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时期的美国逐渐退出越南战争,并保持在欧洲的驻军优势。同时,尼克松政府继续展开东西方的对话与接触,用军控协议限制苏联军备。由此可见,当时美国()A.主动迎合
多极化趋势B.强化对苏联的“和平演变”C.将冷战重心转向欧洲D.全球争霸战略有所调整19.1968年,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在全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获得显著增长,英国为17%,西德为22.7%,意大利为28%,
法国为33.5%。美国国内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1929年的10%增长到1981年的25%。这说明当时欧美国家()A.基础设施成为投资重点B.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强化C.内部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所有制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20.20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明确指出,要增加社会主义企业的自主性,保障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计划性,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营的方法并使之现代化。南斯拉夫则提出要建立“自治型”市场的的社会主义模式,
发展民主,实行工人自治。这说明东欧国家的改革旨在()A.消除意识形态影响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式D.巩固与苏联的关系21.20世纪50年代埃及共和国成立后,纳赛尔总统成为埃及新的政治秩序的中枢,控制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议会名为最
高立法机构,却依附于总统。“内阁成员仅仅充当听众的角色,只有纳赛尔是发言人”。这可用于说明此时埃及()A民主政治名存实亡B.共和政体成效显著C殖民秩序根深蒂固D.政治转型任重道远22.21世纪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这些国家普遍要求增加
国际规则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制定权,同欧美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反映了()A.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崛起D.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移位23.如图所示为1991—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总额情况(单位:亿美元)。对此解读
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风险减弱B.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确立C.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24.“(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
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创建经济共同体B.解决民族矛盾C.谋求和平与发展D.淡化各国利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罗马帝国时代,拉丁语成为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语言。公元5世纪后期以来,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族,也有匈奴族、突厥族等)相互混血,拉丁语、西欧各地区的..的本地语言和蛮族语言互相影响、融汇,
逐渐形成罗曼斯语族的各语种。6、7世纪以后,拉丁语在西欧各蛮族国家逐渐脱离了口语,受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东罗马与西欧蛮族国家争夺地中海霸权等复杂因素影响,拉丁语在东地中海地区也逐渐脱离了口语。在查士丁
尼统治时期,6世纪20—30年代编纂的《民法大全》,由四部文献组成,前三部用拉丁文,最后编成的一部《新律》则用希腊语。所以东罗马帝国这个带有拉丁味的国家也被时人和后人更多地称为带有希腊味的拜占庭帝国。——摘编自张箭《论古代
中世纪的世界通用语》(1)根据材料,概括公元5—7世纪东罗马帝国疆域内语言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7世纪东罗马帝国疆域内语言变化的原因。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班牙帝国的崛起最
早影响到的是美洲,由于新兴的大西洋贸易,美洲出现了城市格局的重大变化。珍宝船队的建立和美洲白银的发现使这里成为西班牙帝国非常倚重的地方,利马便是受西班牙影响并由其建造的一个典型城市。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美洲的城市是由本土的印第安人建造的
,如特诺奇蒂特兰、库斯科等,并且形成了本土的区域结构。西班牙人征服这里之后形成了墨西哥城和利马两大中心城市,分别代表新西班牙和秘鲁两大总督区,尤其是利马,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材料二:在西班牙帝国的殖民统治下,墨西哥城和利马这两座城市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西班牙帝国的城市改造很大程度上
是将自身形象投射到殖民地上的,从16世纪中期起,马德里便取代巴利亚多利德成为帝国首都,并且开始了从中世纪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变。这种改造经验在向外殖民过程中也被带到殖民地城市,体现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影响,但同时在城市改造中也要注重殖民地城市的特定环境,从而创造出适合其发展的城市模
式。——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明《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城市——以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为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班牙帝国在美洲建造城市的历史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帝国对近代美洲城市发展的影响。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际联盟是
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实践。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筹建国联的过程中,战败的德国,革命的苏俄一直被排斥,除少数几个西方大国外,广大中、小国家对于国联的一切重大事务只有极少发言权。国联盟约虽然作出了对侵略国家实行制裁的一般规定,却并没有对
“侵略”“侵略者”作出明确的阐释,也没有就采取制裁行动的程序与步骤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摘编自杨和平《国际联盟的历史方位》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所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就是在战争结束前夕先后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几个国际文书基
础上建立的、以《联合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国际社会建立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形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确认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摘编自钱文荣《战后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际联
盟“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作出合理解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新秩序形成的背景及《联合国宪章》的意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关于亚太地区的合作关系,太平洋沿岸国家提出了以下几种各具特色的构想,如表所示。序号模式类型基本内容1美国的“蝴蝶
模式”这只蝴蝶的头部在北美洲,美国本土是中枢神经系统,身体躯干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发育成熟的蛹体再生成翅膀,呈“两翼齐飞”状,也就是说,一方面“从文化渊源和思想感情角度而言”,决不放弃与欧洲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美国的未来指向太平洋-亚洲地区”。此外,美
国把战略重点放在振兴国内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分享亚太经济景气的目标上2日本的“雁行模式”“雁队”由日本排头,“四小龙”紧随其后,东盟为第三序列,在此基础上对外发散,北面以“日本海经济区”为依托,辐射
中国东北、朝鲜、韩国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南面则以“印支大陆开发计划”为着眼点,辐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中国华南地区3马来西亚的“项链模式”集团成员以东亚、东南亚地区各国为主,不包括美国和大洋洲国家。此集团目标在于促进区内贸易的发展,同关贸总协定原则保持一致。合作伙伴
关系平等,没有“大脑”,也不需要“领头雁”,每个成员都是一颗珍珠,靠着联盟的线索串在一起,形成彼此依存的利害关系注:越南、老挝、柬埔寨分别于1995年、1997年、1999年加入东盟。——摘编自王逸舟《亚太经济合作:思路、条件及大国关系》(199
4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盟校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
历史纲要》(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公元前2万年前后,近东地区发生了一次经济革命:当地人从对单一的蹄类哺乳动物的猎取,扩大到种类繁多的
动植物的广泛开拓,这是包括了大大小小的野鸟类、鱼、无脊椎动物,具有决定意义的野果、坚果等野生植物的可食性第一次得到验证。这次经济革命()A.推动了狩猎经济的形成B.反映了近东农业的起源C.奠定了定居生活的基础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万年前后(近东地区)。据材料“当地人从对单一的蹄类哺乳动物的猎取,扩大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广泛开拓”,可以看出,近东地区从单一蹄类哺乳动物的猎取,扩大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广泛开拓,拓宽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有利于文
明的发展进步,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并不只是对狩猎经济的影响,还包括植物种植、捕鱼等的发展,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近东农业的起源信息,排除B项;材料突出猎取种类的拓宽,并不能说明定居生活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亚历山大在远征中,身先士卒地
了解当地的文化,强行把自己代人当地的文化中,同时还把古希腊的文明因子嫁接到被他征服的各个地区。亚历山大此举旨在()A.提高自身涵养B.促进文化交融C.强化帝国统治D.推广希腊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在亚洲扩张时,宣称自己是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崇尚东方宫廷礼节服饰,要当地人对他敬若神明等举措,旨在强化帝国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亚历山大此举旨在提高自身涵养,排除A项;亚历山大促
进促进文化交融只是材料的现象,并非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本题材料没有讲述亚历山大推广古希腊文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欧封建庄园里有着明确的分工,农奴负责农业生产,工匠负责手工制作,管家负责庄园的日常管理。这种分工模式维持着庄园的正常运转。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庄园(
)A.具有较强的开放性B.加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西欧封建庄园里有着明确
的分工,农奴负责农业生产,工匠负责手工制作,管家负责庄园的日常管理”和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D项正确;中世纪的欧洲
庄园具有封闭性,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阶层流动无关,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化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4.8世纪下半叶,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将翻译希腊典籍列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工程。到第七任哈里发马蒙(813—833年在位)时期,阿拉伯翻译运
动达到顶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基本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据此可知,阿拉伯翻译运动()A.凸显了阿拉伯文化的领先地位B.旨在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C.极大地推动了政府的科技创新D.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下半叶(阿拉伯)。据材料可知,8—9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翻译活动,翻译了大量古希腊的典籍,这些典籍的翻译有利于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其他地区文化的信息,凸显不出阿拉伯文化的领先地位,排除
A项;阿拉伯翻译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阿拉伯文化水平,巩固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而不是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判断不出这些古希腊典籍就是科技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5.据史书记载,阿兹特克人将可可豆和棉织品作为货币使用。当时约有70种不同类型的商人,他们形
成一个特殊阶层,住在城市的特定区域。这反映出阿兹特克社会()A.商人成为统治阶级B.农产品高度商品化C.城市建筑水平高超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据材料“阿兹特克人将可可豆和棉织品作为货币使用。当时约有70种不同类型的商人,他们形成一个特殊阶层,住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可知,阿兹特克文明中,使用固定物品充当货币,有不同
类型的商人,有相应的阶层,说明该文明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D项正确;仅从材料,并不能判定商人成为统治阶级,排除A项;“高度商品化”,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城市建筑水平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6.15
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学者托斯堪内里告诉哥伦布说:“我把发现香料的那些地区叫‘西方’,虽然它们通常被称为‘东方’。”并在附上的地图中标明,从里斯本往西航行到中国约11000公里,在这中间横躺着日本和安蒂利亚(传说中大西洋上的岛屿)。材料可以用于说明()A.好望角被发现的原因B.大帆船贸易的路线C.欧洲
贸易中心的转移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后期(欧洲)。托斯堪内里向哥伦布提供的关于西方和东方的称呼,以及地图中标明的从里斯本
往西航行到中国的距离和中间可能存在的岛屿等信息,这些信息为哥伦布等航海家提供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想象空间,激发了他们探索新航线的欲望和勇气,可以用于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D项正确;好望角是向东的航线,与材料中航线的方向不符,排除A项;大帆船贸易主要是指16世纪中期至
19世纪,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贸易,材料中未涉及大帆船贸易的路线,排除B项;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材料主要是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的条件和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为16—17世纪有关经纬度测定大事年表。由此可知()时间国家事迹的16世纪末西班牙费利佩三世
悬赏1万克劳银币给任何能比过去航行测速器更好的测定方位法17世纪前期荷兰国王提供3万佛罗林付给确立远海航行中经纬度的发明者17世纪后期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建立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特别指定皇家天文学家弗莱姆斯蒂德要用天文观测方法来确定经纬度A.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是必然的B.专制王权助推新航路的开辟C.国家力量主导科学革命进程D.殖民扩张激发航海技术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末以来,是西方大力推动海外殖民扩张的阶段,经纬度测定技术是海外殖民扩张进行航行定位的重要技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世纪末至17世纪后期,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很重视经纬度测定技术,这体现出殖民扩张对航海技术
创新的影响,D项正确;15世纪末,大航海时代就已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制王权,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的技术创新也谈不上科学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8.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一场革命。康德认为,启蒙的核心在于鼓励人们勇敢地思考,并不
盲从于外部的指导或规定,这种思考的勇气可以使人们摆脱迷信和偏见。在此,康德()A.否认盲从引导社会发展B.反对一切形式的思辩C.主张群体行为合作协同D.推崇人的独立与思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启蒙的核心在于鼓励人们勇敢地思考,并不盲从于外部的指导或规定,这种思考的勇气可以使人们摆脱迷信和偏见”体现的是康德主张人应该独立思考
、理性判断,强调的是理性主义,D项正确;否认盲从引导社会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思辨也是理性主义的表现,康德并未反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康德主张群体行为合作协同的说法,排除C项。故选D项。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
立后,国王试图否决一项得到下议院和上议院多数支持的法案。最符合英国宪制运作方式的是,国王()A.有权否决任何形式法案B.需尊重多数议员意愿C.可以通过公投决定法案D.需要获得内阁的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
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议会是权力的中心,因此国王试图否决一项得到下议院和上议院多数支持的法案,需要赢得多数议员的支持,B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受限制,无权权否决任何
形式法案,排除A项;议会可以通过公投决定法案,排除C项;内阁的权力来源议会,排除D项。故选B项。10.19世纪末,美国福特公司的艾弗里和威廉·克兰两个技师设计出一条装配线,他们把工人固定在一个地点操作,让一辆辆汽车沿着传送带通过。这种方法装配一辆汽车只需93分钟,原来则需要12小时18分钟。由此
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科学与技术融合度日益紧密B.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发生变革C.美国民众时间观念日益增强D.资本家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美国)。根据材料“他们把工人固定在一个地点操作,让一辆辆汽车沿着传送带通过。这种方法装配一辆汽车只需93分钟,原来则需要12小时18分钟”可知,福特公司对于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进行了改进,从而
使得汽车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排除A项;美国民众时间观念日益增强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并不能根据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发生变革就断定资本家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排除D项。故选B项。1
1.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公社社员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展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然而,公社最终还是失败了。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缺乏正确的领导和策略B.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C.不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D.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
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公社社员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展现出了高度的热的情和责任感,然而,公社最终还是失败了”和所学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仍然处于上升期,其中缺乏有
力的政党组织、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战略失策等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说明巴黎公社不具备成功的条件,C项正确;缺乏正确的领导和策略、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说法不全面,排除A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非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排除D项。故选C项。12.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包括资产阶级革命在内的一切类型的社会革命,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俄国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制度”。该观点意在说明俄国十月革命()A.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B.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C.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俄国)。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
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制度,可见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新制度的创建,并不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排除A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只是表象,也并不是材料
最想要说明的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说法绝对化,革命后仍有封建残余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13.如表所示为19世纪末法国、葡萄牙、英国的殖民计划。这反映出当时()计划名称主要内容法国“2S
”计划以西非的塞内加尔作为起点,东非的法属索马里作为终点,将两点之间的地区作为其开辟殖民地的主要目标。葡萄牙“2O”计划将南部非洲的莫桑比克与西南部非洲的安哥拉相连,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英国“2C”计划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A.列强在非洲殖民争夺激烈B.非洲的领土被瓜分完毕的C.欧洲与非洲关系得以缓和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世界)。根据材料“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塞内加尔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葡萄牙将南部非洲的莫桑比克与西南部非洲的安哥拉相连”等信息可知,这时期英、法、葡等都提出了在非洲大陆纵横交错的殖民计划,反映的实质问
题是在侵略非洲问题上列强争夺激烈,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英法葡为侵略非洲而各自提出的殖民计划,不能得出非洲的领土被瓜分完毕,排除B项;此种计划背景下,欧洲与非洲的关系不可能得以缓和,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世界殖
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14.1895年4月,提拉克在《狮报》上发表文章,呼吁人们捐款来纪念西瓦吉(18世纪推翻大莫卧儿帝国的印度民族英雄),并强调西瓦吉纲领的核心不在于宗教,而在于反抗暴政。提拉克此举
意在()A.削弱本国封建势力B.摒弃传统宗教陋习C.推翻法国殖民统治D.唤起民众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印度)。根
据材料“1895年4月,提拉克在……而在于反抗暴政”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提拉克强调西瓦吉纲领的核心不在于宗教,而在于反抗暴政,其目的是想通过此举来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D项正确;1895年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而
不是本国的封建势力,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并不是摒弃传统宗教陋习,排除B项;1895年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并不是法国,排除C项。故选D项。15.1922年5月2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
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这一举措有助于()A.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B.苏俄农业的恢复和发展C.推动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D.保证苏俄工业化的开展【答
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苏俄。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苏俄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中允许出租土地、使用雇佣劳动,给予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和经济的形式,
这都是放松了对社会经济的管控,给了农民更大的自由,从而有利于苏俄农业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苏俄没有能够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排除A项;1922年是苏俄国内战争胜利以后,排除C项;这一举措是为了发展苏俄的农业,并不是为了保证苏俄工业化的开展
,排除D项。故选B项。16.1925年,印尼传播和阅读得比较广泛的是苏根达尔作的题为《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情况以及组织工作和策略的报告提纲》的报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但成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和干部的读物。由此可推知()A.印尼反对荷兰大起
义必然失败B.印尼人民排斥马列主义革命理论C.印尼共产党推动革命发展困难D.荷兰殖民者对印尼进行高压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亚洲。根据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但
成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和干部的读物”可知,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在印尼传播范围有限,仅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和干部的读物,说明的是印尼共产党推动革命发展困难,C项正确;1926年
11月12日,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印尼人民对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荷兰殖民者对印尼的镇压,排除D项。故选C项。17.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幅宣传画。对该宣传画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当时()A.世界
反法西斯斗争已近结束B.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扩大C美国利用中国进行反苏反共D.西方国家认可中国大国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二战时期的世界。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抗战就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和所学可知,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扩大,B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是在1945年,
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性,非反苏反共,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大国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8.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时期的美国逐渐退出越南战争,并保持在欧洲的驻军优势。同时,尼克松政府继续展开东西方的对话与接触,用军控协议限制苏联军备。由此可
见,当时美国()A.主动迎合多极化趋势B.强化对苏联的“和平演变”C.将冷战重心转向欧洲D.全球争霸战略有所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进入苏攻美守的时
期。美国由于长期陷于越战,加上1973年的石油危机,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加上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动摇,不得不对国家战略进行调整,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止苏联扩张和维护自身地位。退出越南战争、展开东西方的对话与接触、与苏联达成军控协议都是上述战略调整的体现,D项正确;美国
试图建立自身主导的单极世界,不会主动迎合多极化,排除A项;“和平演变”指的是西方国家通过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文化渗透,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冷战期
间美国一直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并未发生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19.1968年,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在全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获得显著增长,英国为17%,西德为22.7%,意大利为28%,法国为33.5%
。美国国内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1929年的10%增长到1981年的25%。这说明当时欧美国家()A.基础设施成为投资重点B.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强化C.内部贫富分化现象严重D.所有制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美)。根据材料“英国为17%,西德为22.7%,意大利为28%,法国为33.5%。美国国内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1929年的10%增长到1981年的25%”可知,
二战后,欧美国家国有化程度提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加强,这说明欧美国家强化了对于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基础设施的投资,排除A项;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的结论,排除C项;所有制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说法绝对化,尽管部分实行国有,但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占
主导,排除D项。故选B项。20.20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明确指出,要增加社会主义企业的自主性,保障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计划性,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营的方法并使之现代化。南斯拉夫则提出要建立“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民主,实行工
人自治。这说明东欧国家的改革旨在()A.消除意识形态的影响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式D.巩固与苏联的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东欧国家)。据
材料“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明确指出,要增加社会主义企业的自主性,保障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计划性,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营的方法并使之现代化。南斯拉夫则提出要建立‘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民主,实行工人自治”,可知东欧国家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以探索本国独立发展的道
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项正确;东欧国家的改革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排除A项;据材料“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明确指出,要增加社会主义企业的自主性,保障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计划性,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营的方法并使之现代化”可知,
匈牙利强调了计划经济,没有设想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式,排除C项;东欧国家的改革要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21.20世纪50年代埃及共和国成立后,纳赛尔总统成为埃及新的政治秩序的中枢,控制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议会名为最高立法机构,却依附于总统
。“内阁成员仅仅充当听众的角色,只有纳赛尔是发言人”。这可用于说明此时埃及()A.民主政治名存实亡B.共和政体成效显著C.殖民秩序根深蒂固D.政治转型任重道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埃及)。据材料可知,埃及共和国成立后,埃及总统权力过大,控制国家各个方面,体现了埃及政治模式带有专制色彩,这说明埃及当
时虽然成立了共和国,但并未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埃及政治转型任重道远,D项正确;埃及当时这一现象并不能表明埃及民主政治名存实亡,排除A项;共和政体成效显著的表述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殖民秩序的信息,且当时埃及早已摆脱殖民统治,排除C项
。故选D项。22.21世纪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这些国家普遍要求增加国际规则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制定权,同欧美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反映了()A.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崛起D
.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移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世界)。据本题材料“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这些国家普遍要求增加国际规则的知情权
、话语权和制定权,同欧美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概括得出结论是: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了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却并没有提到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的内容,排除A项;只是以中
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的崛起,却不能证明所有的发展中国全面崛起,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到了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并没有提到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移位,排除D项。故选B项。23.如图所示为1991—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总额情
况(单位:亿美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风险减弱B.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确立C.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1
—2000年(世界)。根据图片数据可知,从1991—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总额整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不断得到发展,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深
入发展并不会减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失控风险,排除A项;仅根据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排除B项;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4.“(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
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创建经济共同体B.解决民族矛盾C.谋求和平与发展D.淡化各国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西欧)。据材料“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的对抗”和“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可知,其核心思想为用利益与合作替代冲突与对抗,来谋求和平与发展,C项
正确;创建经济共同体只是方式,不是核心意思,排除A项;解决民族矛盾不是核心意思,排除B项;创建共同体是为了更好的维护西欧各国整体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罗马帝国时代,拉丁语成为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语言。公
元5世纪后期以来,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族,也有匈奴族、突厥族等)相互混血,拉丁语、西欧各地区的本地语言和蛮族语言互相影响、融汇,逐渐形成罗曼斯语族的各语种。6、7世纪以后,拉丁语在西欧各蛮族国家逐渐脱离了
口语,受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东罗马与西欧蛮族国家争夺地中海霸权等复杂因素影响,拉丁语在东地中海地区也逐渐脱离了口语。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6世纪20—30年代编纂的《民法大全》,由四部文献组成,前三部用拉丁文,最后编成的一部《新律》则用希腊语。所以东罗马帝国这个带有拉丁味的国家也被时人
和后人更多地称为带有希腊味的拜占庭帝国。——摘编自张箭《论古代中世纪的世界通用语》(1)根据材料,概括公元5—7世纪东罗马帝国疆域内语言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7世纪东罗马帝国疆域内语言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拉丁语逐渐与西欧各地区的本地语言和蛮族语言相
互影响、融汇,形成罗曼斯语族的各语种;拉丁语在西欧各蛮族国家逐渐脱离口语;拉丁语在东地中海地区也逐渐脱离口语;东罗马帝国从带有拉丁味更多地被称为带有希腊味。(2)原因: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相互混血,促进了语言的融合
;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的争夺以及东罗马与西欧蛮族国家对地中海霸权的争夺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东罗马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使得希腊语的地位相对上升;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发生了改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
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5—7世纪东罗马帝国。变化:据材料“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族,也有匈奴族、突厥族等)相互混血,拉丁语、西欧各地区的本地语言和蛮族语言互相影响、融汇,逐渐形成罗曼斯语族的各语种”可知,拉丁语逐渐与西欧各地区的本地语言和蛮族语言相互
影响、融汇,形成罗曼斯语族的各语种;据材料“6、7世纪以后,拉丁语在西欧各蛮族国家逐渐脱离了口语”可知,拉丁语在西欧各蛮族国家逐渐脱离口语;据材料“拉丁语在东地中海地区也逐渐脱离了口语”可知,拉丁语在东地中海地区也逐渐脱离口语;据材料“所以东罗马帝国这个带有拉丁味的国家也被时人
和后人更多地称为带有希腊味的拜占庭帝国”可知,东罗马帝国从带有拉丁味更多地被称为带有希腊味。【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5—7世纪东罗马帝国。原因:据材料“公元5世纪后期以来,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族,也有匈奴族、突厥族等)相互混血”可知,
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相互混血,促进了语言的融合;据材料“受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东罗马与西欧蛮族国家争夺地中海霸权等复杂因素影响”可知,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的争夺以及东罗马与西欧蛮族国家对地中海霸权的争夺等政治因素的影响;据材料“由四部文献组成,前三部
用拉丁文,最后编成的一部《新律》则用希腊语。所以东罗马帝国这个带有拉丁味的国家也被时人和后人更多地称为带有希腊味的拜占庭帝国”可知,东罗马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使得希腊语的地位相对上升;结合所学可知,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发生了改变。26.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班牙帝国的崛起最早影响到的是美洲,由于新兴的大西洋贸易,美洲出现了城市格局的重大变化。珍宝船队的建立和美洲白银的发现使这里成为西班牙帝国非常倚重的地方,利马便是受西班牙影响并由其建造的一个典型城市。在西班牙人到来
之前,美洲的城市是由本土的印第安人建造的,如特诺奇蒂特兰、库斯科等,并且形成了本土的区域结构。西班牙人征服这里之后形成了墨西哥城和利马两大中心城市,分别代表新西班牙和秘鲁两大总督区,尤其是利马,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材料二:在西班牙帝国的
殖民统治下,墨西哥城和利马这两座城市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西班牙帝国的城市改造很大程度上是将自身形象投射到殖民地上的,从16世纪中期起,马德里便取代巴利亚多利德成为帝国首都,并且开始了从中世纪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变。这种改造经验在向外殖民过程中也被带到殖
民地城市,体现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影响,但同时在城市改造中也要注重殖民地城市的特定环境,从而创造出适合其发展的城市模式。——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明《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城市——以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为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西班牙帝国在美洲建造城市的历史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帝国对近代美洲城市发展影响。【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西班牙人对美洲的探索和征服;西班牙对美洲金银等贵金属的掠夺;大
量西班牙人涌入美洲;西班牙为扩大和巩固自己在美洲势力范围。(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积极影响:推动了美洲近代城市的发展;提升了美洲城市的规模和基础设施;使利马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纽。(答出两点即可)消极影响:破坏了本土印第安人原有的城市文化和传统;大量资源
被运往西班牙,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期的殖民统治抑制了本地城市自主发展。(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洲。根据“由于新兴的大西洋贸易,美洲出现了城市格局的重大变化。珍宝船队的建立和美洲白银的发现使这里成为西班牙帝国非常倚重的地方,利马便是受西班牙影响
并由其建造的一个典型城市”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班牙帝国在美洲建造城市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西班牙人对美洲的探索和征服;西班牙对美洲金银等贵金属的掠夺;大量西班牙人涌入美洲;西班牙为扩大和巩固自己在美洲势力范围。【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美洲。西班牙帝国对近代美洲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西班牙人征服这里之后形成了墨西哥城和利马两大中心城市,分别代表新西班牙和秘鲁两大总督区,尤其是利马,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
纽”、“在西班牙帝国的殖民统治下,墨西哥城和利马这两座城市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西班牙帝国的城市改造很大程度上是将自身形象投射到殖民地上的”得出积极影响主要是推动了美洲近代城市的发展;提升了美洲城市的规模和基础设施;使利马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
要枢纽。带来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破坏了本土印第安人原有的城市文化和传统;大量资源被运往西班牙,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期的殖民统治抑制了本地城市自主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际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实践。这个
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筹建国联的过程中,战败的德国,革命的苏俄一直被排斥,除少数几个西方大国外,广大中、小国家对于国联的一切重大事务只有极少发言权。国联盟约虽然作出了对侵略国家实行制裁的一般规定,却并没有对“侵略”“侵略者”作出明确的阐
释,也没有就采取制裁行动的程序与步骤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的——摘编自杨和平《国际联盟的历史方位》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所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就是在战争结束前夕先后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几个国际文书基础上建立的、以《联合
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国际社会建立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形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确认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摘编自钱文荣《战后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作出合理解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新秩序形成的背景及《联合国宪章》的意义。【答案】(1)解释:战败的德国、革命的苏俄一
直被排斥,中、小国家几乎没有发言权,缺乏普遍性;国际联盟形成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
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仅摘抄材料,缺乏概括的酌情给分)(2)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对德、日等法西斯的惩处;联合国的成立;世界和平运动高涨;人们对二战的反思。(答出两点即可)意义:发展和完善了集体安全机制;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了国
际法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世界)。合理解释:据材料一“战败的德国、革命的苏俄一直被排斥在外”可知,德
国、俄国被排斥在外;据材料一“广大中、小国家对于国联的一切重大事务都极少有发言权”可知,中、小国家几乎没有发言权,缺乏普遍性;据材料一“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一个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侵略’、‘侵略者’做出明确
的阐释,也没有就采取制裁行动的程序与步骤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成为英法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
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所留下的最宝贵遗产,……以《联合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
对德、日等法西斯的惩处;根据材料二“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国际社会建立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形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确认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联合国的成立;世界和平运动高涨
;人们对二战的反思。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国际社会建立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形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发展和完善了集体安全机制;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2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关于亚太地区的合作关系,太平洋沿岸国家提出了以下几种各具特色的构想,如表所示。序号模式类型基本内容1美国的“蝴蝶模式”这只蝴蝶的头部在北美洲,美国本土是中枢神经
系统,身体躯干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发育成熟的蛹体再生成翅膀,呈“两翼齐飞”状,也就是说,一方面“从文化渊源和思想感情角度而言”,决不放弃与欧洲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美国的未来指向太平洋-亚洲地区”。此外,美国把战略重点放在振兴国内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分享亚太经济景
气的目标上2日本的“雁行模式”“雁队”由日本排头,“四小龙”紧随其后,东盟为第三序列,在此基础上对外发散,北面以“日本海经济区”为依托,辐射中国东北、朝鲜、韩国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南面则以“印支大陆开发计划”为着眼点,辐射越南、
老挝、柬埔寨和中国华南地区3马来西亚的“项链模式”集团成员以东亚、东南亚地区各国为主,不包括美国和大洋洲国家。此集团目标在于促进区内贸易的发展,同关贸总协定原则保持一致。合作伙伴关系平等,没有“大脑”,也不需要“领头雁”,每个成员都是一颗珍
珠,靠着联盟的线索串在一起,形成彼此依存的利害关系注:越南、老挝、柬埔寨分别于1995年、1997年、1999年加入东盟。——摘编自王逸舟《亚太经济合作:思路、条件及大国关系》(1994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
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利益提出各具特色的亚太合作模式。阐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亚太地区的相关国家基于各国切身利益提出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冷战结束后,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试图
构建单极世界的同时,也重视发展区域集团。美国提出的“蝴蝶模式”强调以自身为核心,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事宜。鉴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集团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较强的日本也希望凭借自身优势主导亚太地区发展,进而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最终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马
来西亚的“项链模式”体现了部分发展中国家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满,力图通过平等的伙伴关系来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它们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主张域内国家密切合作,在遵守共同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各国间的经
济交流与联系。美国、日本及马来西亚等国提出的亚太合作模式,尽管各具特色,但都反映了区域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总之,内容各异的亚太合作模式与提出国的具体诉求和国家利益有密切关系。当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上述模式都彰显了区域
经济合作对域内国家或地区具有重要价值。【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美国的‘蝴蝶模式’”“日本的‘雁行模式’”“马来西亚的‘项链模式’”和所学可知,亚太合作模式和各国国情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拟定
论点为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利益提出各具特色的亚太合作模式。关于阐释可从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合作模式的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形成、不同国家形成的不同模式等角度进行分析,突出国情对亚太合作模式的影响,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
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