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0)页,14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0db3cc6cb33e1719b27119043f2b3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青铜农具D.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
耕的开始推广应用,汉朝时期出现了耦犁和二人一牛的犁耕法,并推广到全国,从此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选D;A是奴隶社会的耕作方式,排除;B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排除;C是奴隶社会使用的工具,排除。2.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战国
商鞅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出现C.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D.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根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周王所有。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3.司马迁在《史记》记载:“……蜀守(李)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
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此“渠”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大运河【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蜀守(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可知,此“渠”指的是都江堰,故A正确;郑国渠、白渠是在关中地区,故BC错误;大运河贯通于隋朝,《史记》中不可能记载,故D
错误。4.古代欧洲称中国为Seres,现代英文称中国为China。据说这与中国传统手工业闻名于世有关。你认为与之相关的传统手工业是A.青铜业、冶铁业B.制瓷业、棉织业C.丝织业、制瓷业D.造纸业、采煤业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Seres,源自希腊语言丝,从汉语丝的音转化的Ser,作为对中国的称呼,China原意为瓷器,现代英文称中国为China。所以与两者相关的传统手工业是丝织业和制瓷业,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
案为C选项。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其主要依据之一是()A.流通领域出现最早的纸币B.大批工商业市镇迅速兴起C.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答案】A【解析】【分析】
【详解】纸币的出现是宋代商业上的最突出的成就。BCD三项历史现象均出现于明清时期。故答案选A。6.资本主义性质的丝织业手工工场的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本质上是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B.雇佣与被雇佣C.机工
依附于机户D.支配与被支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选B;A是说明他们的关系,排除;机工与机户不是依附关系,C错误
;机户于机工是雇佣关系,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D错误。7.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B.奢侈之风污染社
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晋商致富之后转而参与科举考试做官,并大规模的兴建田宅而没有将财富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
,这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答案选C,AB两项与题意要求无关,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8.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这句话
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专卖制度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可知,这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C正确;专卖制度指的是国家对某些特定产品的产运销全过程或部分环节实行垄断经营的制度,故A错误;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是不
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故B错误;海禁政策指的是严格禁止国人出海,严格限制外商来华的政策,故D错误。9.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不包括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C.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D.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
学可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A、C、D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致使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入侵,国内小农经济繁荣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牢固,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B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10.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集权政治制度的影响B.多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C.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D.铁器和牛耕的长期使用【答案
】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且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实现自给自足,具备一定劳动工具、劳动力和土地就可以顽强存在,这就使得中
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故选C;A是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多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促进民族融合,不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B错误;D是自然经济的一种主要耕作方式,不能决定封建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排除。11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④推动商品输出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依据材料“一个将要
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来看,西方人认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符合题意;②传播天主教“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来看,西方人认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传播了天主教,符合题意;③材料未体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掠夺金银财富,排除;④材料
未体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推动商品输出,排除。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2.下列开辟新航路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达·伽马到达印度④麦哲伦环球航行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②①【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年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由此可知,开辟新航路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故B正确,ACD
错误。13.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
差异,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14.英国在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曾经先后打败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B.荷兰、法国、葡萄牙C.
葡萄牙、法国、西班牙D.西班牙、荷兰、法国【答案】D【解析】【详解】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7世纪英国打败了荷兰,18世纪打败法国,最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的主要途径是A.开辟新航路B.殖民扩张与掠夺C.开展工业革命D.改进交通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故B正确;开辟新航路、开展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的基础,故AC错误;改进交通工具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故D错误。16.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
汽机的发明中【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有关工业革命的史实。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明了手摇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有发明、制造机器。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
为“工业革命”。因此工业革命的变化首先从棉纺业开始,选择答案C选项。17.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之叙述,最为准确的是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D.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本质特点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故D正确;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雇佣关
系取代师徒关系不符合史实,故ABC错误。18.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垄断的目的是追求高额利润C.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D.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进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集中产生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加强经营管理水平,以便加强竞争,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是对垄断的正确表述
,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工具革新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了火车机车,美国人富尔顿研制了
汽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出汽车,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由此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工具革新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国家是美国,故B正确;英国、法国、德国不符合史实,故ACD错误。2
0.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
组织。二者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B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排除BCD项。21.导致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石油消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B.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
工具的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柴油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内燃机应用到交通运输行业,推动了汽车、飞机
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产生,因此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与煤炭资源是否枯竭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但不是唯一,故C选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石油消费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而不是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故D选项错误。22.《中国通史》记载:道光二十六年,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出现了“…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外国棉布大量输入C.农民需求大量减少D.自然灾害破坏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根据“道光二十六年”可知识鸦片
战争后,外国棉布大量输入导致的,故选B;材料“……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反映的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题目是问的原因,A错误;材料的反映的是土布销量大减,不能说明农民需求布大量减少,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然灾害的信息,D错误。23.洋
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发昌机器厂【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是轮船招商局,故A正确;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是军用工业,故BC错误;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错误。2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影
响表述错误的是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B.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C.主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2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兴起的条件是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随着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以及在外商和洋务
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之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东南沿海地区产生,①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官僚资本主义产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时间不符,②排除,BCD错误。故选A。26.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
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民
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来看,这反映了封建主义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民族资本主义春天到来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西方列强始终在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点睛】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现象把握历史本质。27.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
风气忽开,大为变更,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际,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促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辛亥革命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
碍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897年”“风气忽开,大为变更,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等信息可知,正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工业的
初步发展,才有“如此之速者”,故B正确;戊戌变法此时还没有开始,排除A;辛亥革命是1911年,排除C;D项是在一战期间,排除。28.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
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政府的措施【答案】C【解析】1914-1920年正好是一战及其战后初期,这时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还对中国进行加工订货,所以出现进口货物减少而出口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处
于题干所述时间段的末期,故不是其主要原因,所以排除A;中国民众抵制的仅仅是日货,不会导致其他国家货物减少进口,更不会导致中国出口数量的大增,故排除B;中国政府对民族工业采取的措施促进了其发展,但是其影响没有这么大,故排除D。29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展品在此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有()①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③美国出于扶植民国政府的需要的结果④中国希望振兴实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一战期间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美国没有扶持民国政府。通过排除法,所以选D。30.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探索计划经济发展道路。其实施的历史条件是:A.轻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C.农耕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D.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答
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为此,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因此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后,探索计划经
济发展道路,其实施的历史条件是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D。3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1954年宪法的颁布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D项正确;ABC不是其标志,排除。3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的比重应适当D.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答案】A【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当时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把众多人集合起来加入人民公社,属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A项正确
;B不符合人民公社化特点;C是一五计划的教训;D是大跃进教训。33.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
”的错误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持续了整整10年,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政治、经济等各项社会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故D正确;1957年-1958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持续了1年,该运动中针对极少数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进行斗争,但被某些人严重扩大化,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并非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错误;
1958年-196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然而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间比“文革”短,且影响力不及“文革”,故B错误;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
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1958年在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非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故C错误。34.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达到11.67万亿
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
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到2003年经济取得迅速发展,D符合题意。故应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
的决策·成就3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D.为了调整生产
关系以发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可知,二者均是对生产
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可知D项正确。A项不符合事实,1953年时,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项“性质完全相反”的解读具有片面性,二者的土地制度仍然属于集体土地所有制。C项表述错误,不符合“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50年代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6.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
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我国的开放。我国开放的时间是1979年。B项不是它的
背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是1984年。C项在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项是在1984年之后。所以选A。37.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B.经济特区的设立C.浦东
的开放开发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1990年浦东的开发。所以选C;A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上海浦东并非经济特区,排除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是2001年,排除D。故选C。38.“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
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
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时间1992年,《春天的故事》讲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是要冲破计划于市场观念束缚,故选择B项;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文章;C和D均是改革开放初期文章,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邓小平南方谈话。39.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这主要表达了作者()A.对社会物质生活中的媚外倾向的批评B.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的痛恨C.对统治阶级攀比浮华的
风气的鄙视D.对传统士大夫空谈误国的反思【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讽刺近代社会上的崇洋媚外的现象,批评当时的人们只知道在物质生活在效仿西方,而不关心国家的海防,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没
有体现作者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的痛恨,排除B项;材料中所涉及的没有特指是哪一个阶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空谈误国,排除D项。40.从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中不能得出的认识是1985年1990年1995年199
9年2000年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799647762233216429316823381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0
5691572383513526483585007互联网用户(户)————723130145189021717A.报纸是最早的大众传媒媒介B.电台广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普及C.电视节目制作内容越来越丰富D.互联网的普及削弱了其他媒介的
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可知,1985年以来报纸总印数、广播节目制作时间、电视节目制作时间、互联网用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表格数据中互联网用户后来居上,提升幅度最大,但是也没有削弱了其他媒介的地位,故
D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报纸是最早的大众传媒媒介,故A不符合题意;电台广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普及,故B不符合题意;电视节目制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故C不符合题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41小题20分,第42
小题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上商品转运繁忙的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
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这一生产模式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鸦片战争后开始
瓦解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3)根据材料三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间?并回答那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
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2)新特点:①专业化城市出现;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黄金时期:1912—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国初年)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
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⑤实业救国的推动【解析】【详解】(1)“生产模式”,由材料一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可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等角度说明。“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角度分析。(2)“新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
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上商品转运繁忙的码头汉口等地”得出:专业化城市出现;由材料信息“织机逾百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时间”,根据材料三图示的信息可知,近代民族资本
主义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1912—1918年。“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等角度分析。42.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
,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三: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
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混浊不堪。请回答:(1)“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
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3)材料三图片所示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被大量开发使用的能源依次是什么?(4)就材料四中的现象,发表你的见解。【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特征:以欧洲为中心,雏形开始出现。(2)地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根源:工业
革命完成。(3)左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下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煤炭、电力、石油。(4)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进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试题解析:(1)根据时间
信息1500年,及材料中的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可联系到世界市场相关知识,因此这件事为新航路开辟。关于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可从世界工厂这一角度去回答,工业生产能力最强。在
世界贸易上,占世界贸易的主导地位。而出现的根源,抓住时间19世纪40年代及经济根源,可从经济方面答出工业革命。(3)图一的图片为汽船,这是以蒸汽为动力的,所以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图二为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所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
,这就推动了煤炭的使用。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标志,这就促进了电力的使用,此外内燃机的使用推动了石油的使用。(4)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在反映工业革命在进行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出现。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因此,可这样回答:生
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进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成果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