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4)页,199.35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ea2c6fc387551ca9b8f6191afd056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树德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期4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周王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被封为诸侯,称别子。诸侯的职位由其嫡长子、嫡长孙继承,诸侯别子被封为卿大夫。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始于西周B.王位继承打破了世袭制C.规范了
宗族内部秩序D.保证了政权的持久稳定2.《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
了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3.宋代流行“榜下捉婿”,即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苏东坡有诗云:“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王安石也说,“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理学思想成熟B.商品经济繁荣C.社会阶层流动D.女性地位提高4.1718年,历经十年实地测量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完成,“镌以铜版,藏内府”。此次实测,规模之大、测量之精确在当时世界制图史上遥遥领先
,还为“地球椭圆说”提供了最早的实证。据此可知,《康熙皇舆全览图》A.展示了统一王朝的盛大气魄B.开启了地理实测的先河C.掀起了社会使用地图的热潮D.推动了长途贩运的发展5.1861年,在上海成立了由外籍人士
担任总管的海关总税务司署,掌管全国海关关税、行政及关员任免等事务,归总理衙门管辖。1865年清政府令司署迁至北京,这一迁址表明当时A.西方列强加强了资本输出B.国家主权意识显著增强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政府主导了洋务运动6.有
学者发现,甲午战争中制约中国取胜的因素很多,具体可包括:一缺独立的后勤体系,二无高效的军事指系统,三无及时的情报网络,四是派系之争和留存实力的私心,这些方面的因素说明A.清政府在战前全面落后日本B.军事落后是失败的根本原因C.清政府缺少战前的准备
工作D.清末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7.1900年6月,清政府向英、法、德、俄等十一国宣战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当即表示拒绝承认其有效性,随后与外国领事展开交涉,并达成一系列协议。此事件A.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权威B.保证了河北、山东地区的稳定C.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表明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8.下表为1860—1865年清朝满汉总督、巡抚的比例情况,据此可知年代满汉总督比例(年代)满汉巡抚比例18605:518606:918615:518614:1118624:618622:1318633:718
631:1418642:818640:1518651:918650:15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重大改变B.清朝政治权力结构变化C.汉族地主官僚主导内政外交D.战争促进满汉民族融合9.到了20世纪头十年,一般来说,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尽管人
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但没有人会对上述国家建设的目标提出诘难。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加强中央集权是当时多数人的共识B.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C.清政府被社会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D.民族振兴是社会各层的共同呼声10.大革命失败后,人们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感到
困惑。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中国社会史大论战,论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中国社会发展史问题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这场论战A.促使知识界在理论上达成共识B.使中共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有利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1.从1931年开始,介绍“民族英雄”的报刊杂志和历史书籍大量问世。如刘觉所编著的《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中郑重写明:“本编所列民族英雄,不限于汉族,凡满蒙回藏,对外有功绩者,亦并载叙”。这一看法A.表明家国意识开始形成B.彰显了民族危机下的时代精神C
.推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D.说明全民族抗战迎来重要转机12.中共某次会议强调全党同志要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中心任务是恢复发展生产,否则,“党和人民就不能维持政权,就会站不住脚,就会要失败”。此次会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新民
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B.社会主义革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C.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取得完全胜利D.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家全面的展开13.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
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毛主席的讲话意在强调A.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B.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D.及时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14.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中央人民政府A.接受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B.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C.依据1954年《宪法》履行职权D.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高二历史2021-04阶考第1页共3页15.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
、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16.李永炽在《西方
历史的瞬间》写到:“希腊人对神殿等公共建筑极其用心;留下许多壮丽的建筑物,对自己的住处却如此漠不关心”。这说明当时A.希腊人人文思想淡薄B.公民责任影响日常生活C.追求精神丰富为目标D.基督教要求“信仰得救”17.古希腊伯
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了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由此可见A.历史发展存在必然性B.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命运C.历史具有不可预测性D.偶发事件影响历史进程18.法学家西塞罗对于城邦国家、
民族差别是漠不关心的。在他看来,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自然幸福的渴望,只有在全体人类合理的、平等的交往中才能实现。这一观点A.传承发展了理性思想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以维护共和制为目标D.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19.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否决了下
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议会改革未能实现目标20.“光荣革命”后,针对高级官员的不法行为,英国逐步形成了由下院提出弹
劾案、上院审判弹劾案的弹劾制度。1864年起,英国议会废弃这种监督方式,代之以下院发起的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程序,其目的是促使内阁辞职。这种监督机制的转变表明英国A.君主立宪制仍未最终确立B.民主运行机制有所完善C.政治传统得到了部分恢复D.政府完全听命于
下议院21.美国建国时,立宪者不赞成复制罗马宪政,反对行政人员和法官由人民每年选举产生,主张总统任期4年,参议员任期6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A.注重国家稳定B.大小州的矛盾尖锐C.总统权力扩大D.人民主
权意识强化22.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含蓄承认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这体现出法国A.议会拥有较大权
力B.封建势力存在复辟可能C.总统权力受到限制D.党派竞争激化社会矛盾23.德国在1871年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加强了普鲁士王朝和容克在德国的统治;又依靠强大的中央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
策措施,消除了德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将德国带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这表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A.为德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B.实现了德国社会的长治久安C.顺应了德国发展的现实需要D.推动了德国政治民主化进程24.《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出版了1000多个版本,被译成200多种文字,成为迄今为
止发行量最大并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于A.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B.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C.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断衰落D.其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
规律25.巴黎公社委员会成立后,所有日常事务都要通过全体成员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抉择: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一切公务人员均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罢免。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发展了资本主义民主C.试图建立服务型
政府D.确立起无产阶级专政26.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将理论设定的“世界革命”称作“世界革命I”,而将实际改变世界格局的“世界革命”称作“世界革命II”。显然,讨论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其视角应该定位于“世界革命II”。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十月革命A.建立了世界第一个
无产阶级政权B.粉碎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统治C.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D.推动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27.1959年,美国在莫斯科举行了一场国家展览会,展览的主题被确定为“选择和表达的自由”,展览强调“各种货物和观念的自由流动是美国文化和经济成就的源泉”,将自己描
绘为“进步的、有生命力的、自由的、爱好和平的”。美国开办展览会的主要动机是A.宣传美国的消费观念B.反击斯大林对资本主义的歪曲C.实现东西方贸易自由D.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28.下表为1952年美国对外援
助资金项目表(单位:万美元)。据此可知地区军事援助资金经济和技术援助资金合计欧洲502800102200605000近东和非洲396251600055625亚洲和太平洋地区535252375077275对联合国朝鲜重建署捐款4500美
洲各共和国381521255940A.美国军事扩张步伐加快B.马歇尔计划进一步推广C.美苏对抗形式出现变化D.冷战中心地带在欧洲29.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组织(部分)。如表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60年代A.世界政治格局逐步发生变化B.能源合作是国际合作的
主流C.全球有序贸易新时期的开启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巨大挑战30.下列是美国《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机构词汇1988年1993年百分变化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40%“西方”3687+142%A.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B.美
国主流媒体与政府意识出现不同步现象C.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D.东西方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呈现缓和高二历史2021-04阶考第2页共3页第II卷(非选择题)材料二二、非选择题(共40分)根据《临时约法》宪法由国会制定的规定,1913年4月8日国会正式召开后,便按照国会组织法,31.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由两院各选30人为宪法起草委员,负责宪法起草。天坛被选作会场,起草工作历时三月,完成全稿,称材料一《天坛宪法草案》。从内容上看,《天坛宪草》较之《临时约法》有所改进,赋予行政首脑对于国会的
解雍正帝否认《春秋》有“尊王攘夷”“华夷之辨”的内容,认为《春秋》大义在于扶植纲常、辨定名散权,但《天坛宪草》在对《临时约法》做出部分修改的同时,依然保留国会对于行政首脑任命官员的分,故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提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接着,雍正同意权,继续实施责任内阁
制,与袁氏之意相忤,袁乃授意各省督军及民政长官出面反对,有谓宪法草帝又分析了历史上一统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案“比较《临时约法》弊害尤深”之语。尽管宪法草案全案也经过三读,初步完成
了宪章条文的草拟和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雍正帝的“大一统”思想是在清朝国力日益强盛审议,却一直没能公布。以后,随着袁世凯解散国会,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也随之流产。
的形势下,与汉族士人反清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包含着维护清朝统治地位的动机。这种新的“大——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一统”理论,使清帝以天下之主自居,不容忍任何分裂割据现象,因
而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摘编自刘泽华《中国古代的“大一统”论与“正统”观念》材料二罗马帝国边缘省份对于中央的离心力巨大,于是帝国后期出现四帝共治、东西分裂的政治割裂。帝国覆灭后,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成
了人们心灵的慰藉,这本是欧洲文明又一次统合的契机。然而,11(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失败的原因。(6分)世纪,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与东正教两个相互拆台与对立的宗教派别。16世纪
的宗教改革又让一大批民族国家逐步兴起,将世俗政权凌驾于宗教权力之上。还有来自南方的伊斯兰势力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这种外部力量威胁为欧洲内部多元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契机。——摘编自王凯迪《历史上的欧洲为何难以走向统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雍正帝提出“大一统”理论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影响。(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同中国古代“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政治的不同,并简析11—16世纪欧洲难以实现统一的原因。(1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
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词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鳌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
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
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高二历史2021-04阶考第3页共3页树德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期4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C2.D3.C4.A5.C6.D7.
A8.B9.D10.D11.B12.A13.B14.B15.C16.B17.D18.A19.B20.B21.A22.A23.C24.D25.C26.C27.D28.D29.A30.D31.(1)时代背景:清朝前期盛世局面出现国力强盛;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影响深远;平定西北部叛乱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满汉矛盾仍然尖锐。(1点2分,3点6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影响:“大一统”思想有利于消除汉族上人的反清思想,加强君主专制,巩固清朝统治;“大一统”思想强调中外一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的发展;推动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近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定型奠定基础。(1点2分,2点4分,3点7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共7分)(2)不同:罗马帝国地方权力较大,中央政府对于边缘省份的控制
力弱;后期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缺乏统一的思想基础;国家治理重视法律。(1点2分,3点6分,共6分)原因:基督教分裂,形成相互对立的宗教派别;近代欧洲一大批民族国家崛起;外部势力威胁因素(或外部干扰势力)促进内部多元势力崛起。(1点2分,3点6分,共6分)32.(1)特点:兼顾各政
治派别的利益、相互妥协;灵活变通并适时修改。(4分)影响:使法国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有利于推动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但共和政体尚不稳固,还需要共和派长期斗争。(2分)(2)原因:袁世凯谋求独裁统
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宪法在政体规划上的缺陷;政治斗争激烈,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等。(6分,每点2分,任答3点)高二历史2021-04阶考第4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