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727 M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7)页,1.72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e2097c36d798ac12dd78d48e94577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1.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太阳能路灯B.燃煤锅炉C.行驶中的汽车D.地热发电【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能量来源。【详解】太阳能路灯是直接利用太阳能,A是;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

而形成的,在地质历史时期之前,由于植物利用太阳辐射,经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植物体中,故图B燃烧的锅炉中煤的能源来是自太阳辐射能,B是;图C行驶中的汽车燃油也是转化的太阳能,C是;图D中地热发电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D不是,D符合题意。故选D。太阳活

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信鸽迷途③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3.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A.澳大利亚B.巴西C.加拿大D.意大利【答案】2.A3.C【解析】【分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发脾气”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信号减弱或中断。可能发生手机用户

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①正确。干扰地球磁场,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可能使信鸽迷途,②正确。地球只有两极的夜空产生极光,③错误。固定电话是有线电话,信号不会中断,④错误。A正确,BCD错。故选A。【3题详解】旅

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是极光现象,能看到的国家应位于极圈内,最可能是加拿大,北极圈穿过领土北部,C正确。巴西、澳大利亚、意大利在极圈外,看不到极光现象,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熟记即可。下图为“太阳直射点

周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A.南极圈出现极昼B.北极圈出现极昼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昼夜平分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其昼越长【答案】4.B5.D6.A【解析】【4题详解】B位于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

点这一天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夏半年,A错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B正确;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没有关系,C错误;只有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D错误。故选B。【5题详解】C位于赤道,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时为北

半球的秋分日,该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两极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故选D。【6题详解】D位于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1月初到达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以这一天

地球公转速度将变快,A正确,B错误;地球自转速度不受公转速度变化的影响,C错误;该日北半球纬度越高其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A。2019年11月25日9时18分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此次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幔B.地壳C.内核D.外核8.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

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7.B8.A【解析】【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厚薄不一,陆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洋壳较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同时位

于陆壳处,说明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B正确。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之下,即地面以下33千米之下,地核位于地面以下2900千米以下,分为内核和外核,A、C、D均错误。故选B。【8题详解】本小题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

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快,一般纵波传到地表和横波传到地表间隔约12秒。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只有当横波传到地表时,建筑物才会大量倒塌,这也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时期。由此判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

异,故选A。9.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详解】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吸收减少,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大气吸收能力降低,B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C错误;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加,D错误。故选B。10.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

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下题。下图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可知,甲为“珠穆朗玛峰”,为板块碰撞形成,乙为“三峡”,为流水

侵蚀作用形成,丙为“桂林山水”,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丁为“黄河壶口瀑布”,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故选C。根据等压线形势图,能判断天气系统。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参观气象站时截取的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若图中M地盛行西北风,N地盛行西南风,则()A.甲

地为北半球的气旋,乙地为北半球的反气旋B.a、b两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a虚线处C.图中P、Q两地,位于阴雨区的是P地D.图中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N地12.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则M地易出现的灾害是()①沙尘暴②台风③春旱④

暴雨⑤寒潮⑥伏旱A.①③⑤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⑥【答案】11.C12.A【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知识和气象灾害,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11题详解】根据材料M地盛行西北风,N地盛行西南风

,可知甲为高压(反气旋),乙为低压(气旋),a为脊线,b为槽线,锋面形成在b槽线附近;P地位于冷锋附近,多阴雨天气;N地等压线较M地稀疏,风力较小。故选C。【12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甲地是高压,我国北方地区4月出现了高压控制,降水量小,因此易出现沙尘暴,

春旱,倒春寒灾害性天气。所以选A。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3.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14.图示现象

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答案】13.A14.C【解析】【13题详解】由图可知,冰楔作用是水分在光照、温度的波动中,发生冻融作用,从而对岩石造成破坏,属于机械风化过程,故A项正确。【14题详解】因为冰楔作用是水分在光照、温度的波动中,发生冻

融作用,水分要经过反复冻结、融化,所以区域环境温度要长期在00C上下波动,昼夜温差较大。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显著,所以C项正确。三峡谷地、淮北平原、皖南丘陵地区的昼夜温差相对较小,不易发生冻融作

用,故ABD项错误。综合分析,C项正确。下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16.此日过后2个月内()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

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为每天日出时刻,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图中国

旗飘扬的方向应为西北,所以风向相反为东南。故选D。【16题详解】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往北移,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的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太阳每天的周日视运动角速度也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不

变。故选B。下图为上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A.晴天、晴天B.晴天、阴雨天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

、阴雨天18.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正南风【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气压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由图可知甲处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大于乙地,可推知甲地近地面气压较高、高空气压较低,乙地则相反(即近地面气压

较低,高空气压较高)。也就是甲乙近地面分别对应高压、低压。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据此分析选B。【18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近地面甲是高压,乙是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也就是从甲吹向乙,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往右偏,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西

北风,选C对。【点睛】热力环流中气压分布及气流的运动方向: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的高低气压是以同一水平面(或说同一海拔高度)来比较的,例如近地面受热的地方形成低压,遇冷的形成高压,这一低一高都是指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从近地面往高空,空气越

来越稀薄,因此,气压越来越低,到了高空分别形成高压和低压,这里一高一低,都是指同海拔的高空气压值。如图示:(1)根据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可判断:a、d>b、c;(2)根据气流运动方向,标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的变化情况

,如图二所示。可知d>a,b>c。气流的运动方向是: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表明气流下沉;反之,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

表”,完成下面小题。19.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

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

强与生活采暖有关【答案】19.B20.D【解析】【19题详解】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城市建筑物多,建筑高大,降低风速,使得城郊之间热量交换

困难,故选B。【20题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A错;是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而不是太阳辐射强度,B错;高原区热岛效应明显(比例高)不等于发生热岛效应城市最多,因为高原区城市数量较少,C错;1月份温

带和高原区的热岛效应较强,与冬季气温低,需要生火取暖排放废热有关,D对。故选D。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1.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22.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

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流量减少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D.地壳下降【答案】21.D22.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以及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需要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和基础知识分析答题。【2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河流有西南岸和东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南-西北或

者西北-东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南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据此分析选D。【22题详解】读图文材料,“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图中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

,结合选项,据此分析选C,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弯曲河道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形成过程。当河流有弯曲时,由于水流的反射,在河流的内部形成横向环流,横向环流对凹岸的一侧不断淘蚀,携带的泥沙在凸岸一侧堆积,形成了凸岸较浅、凹岸较深的形态。而平直河道需要

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

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左图是我国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正在建设的下凹式道路绿化带,右图是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下凹式绿化带的建设对右图中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

.d不变24.“海绵城市”的建设A.不利于地表污水的排走B.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基塌陷C.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并能减轻城市内涝D.有利于发挥绿化带的道路隔离作用,减少交通拥堵25.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

是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答案】23.B24.C25.D【解析】【23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右图中a表示地表径流,b表示下渗,c表示地下径流,d表示蒸发;下凹式绿化带有利于收集雨水,增加下渗,

b增加;增加地下径流量,c增加;减少了地表径流,a减少;绿树增加,也增加了地表的蒸发量,d增加。故选B。【24题详解】结合材料对“海绵城市”的描述分析,“海绵城市”通过下渗、过滤,净化了地表污水,A错误

;“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及时补充了地下水,有利于缓解地面沉降,B错误;有利于收集雨水,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C正确;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化带的道路隔离作用无关,不会减少交通拥堵,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高原以温带大陆性

为主,年降水量少,蓄存的水量有限,不适合建设海绵城市,A、B错误;青藏高原地处高寒地区,气温低,冻土发育,不利于雨水下渗,且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少,不适合建设海绵城市,C错误;华北平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变率大,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不均,且华北平原是我

国人口、工业密集的区域,需水量大,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缓解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D正确。故选D。【点睛】海绵城市,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

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

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第二部分(综合题共50分)2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地质构造类型)

有关。(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3)若该地位于北美洲加拿大东海岸,试分析该区域能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答案】(1)向斜断层(2)冲积扇(或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

质在山前(山麓)沉积。(3)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汇集,有利于渔场的形成;有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饵料;位于沿海浅海大陆架区域,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解析】【分析】该题结合地质剖面图考查了地质构造、地貌的形成及海洋渔场的形成,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

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构造。丙处为断层,岩层破碎,往往有地下水出露。(2)读图可知,乙处地貌类型为山麓冲积扇或洪积扇。由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因地势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沉积而形成。(3)若该地位于北美洲加拿大

东海岸,该海域分布着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其形成受海底地形、入海河流和洋流的影响。读图分析,该处海域属于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有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汇集,有利于渔场的形成。27.下图中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

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A气压带的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说出甲、乙两处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3)简述图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答案】(1)A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2)甲处气压

带位置比乙处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3)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以及对

气候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详解】(1)图中的A在赤道附近,终年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2)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

北移、冬季南移。甲偏北,是北半球的夏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乙偏南,是北半球的冬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所以这两个图气压带的位置不同。(3)图中的C大致分布在30°N-40°N的亚欧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炎

热干燥。28.下图为索马里洋流图、世界某区域简图和马达加斯加岛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上右图判断此时北半球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出判断依据。(2)此时若一艘油轮经印度半岛南部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

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_____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起的影响是__________。(3)判断上左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4)分别写出下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并简述乙地降水比甲地多的原因。【答案】(1)夏季;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

影响,洋流为顺时针。(2)东;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3)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4)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雨林气

候。原因: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南亚季风洋流、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成因分析,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北印度洋海区受南亚季风

影响形成特殊的季风洋流,读图可知,此时北印度洋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应是受西南季风影响,为北半球的夏季。(2)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大致由西向东流,印度半岛南部泄漏的石油在洋流作用下会向东漂

流,扩大了污染范围,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净化速度。(3)由图中等温线数据可知,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高于24℃的海区,即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因此为寒流。(4)读图分析可知,甲

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降水较甲地多主要是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