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69.233 KB
  • 2024-10-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8)页,169.23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a5298917e4c63ccdf383d934540e2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乐至中学高2025届第二期半期考试历史一、单选题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上古史》中提到,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革命指的是

()A.早期国家的形成B.建筑技术的进步C.原始农业的产生D.商业分工的出现2.公元前272年,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被征服意大利人没有罗马公民权,而公民权意味着占有土地的权利和机会且具有排他性。约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员法”的颁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拥有本土权利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一转变

A.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B.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形成C.消除了公民与非公民区别D.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3.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

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A.不利于社会发展B.经济上相互制约C.形成了严格等级D.体现出契约关系4.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

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C.以伊斯兰教

经典为灵魂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5.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这些城市不但与非洲内陆地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这表明古代东非海岸城市()A.

融入了印度洋贸易网B.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C.因地理的优势而繁荣D.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6.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0倍。而现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疑问,通过去掉远航成本和船员船只损失、史料查证并比较当时各地商品价格,认为实际利润可能

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研究的变化表明A.旧有历史研究成果失去价值B.达·伽马贪图名誉谎报利润C.大众认知时常与事实相背离D.史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的7.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他的诗篇《证人》里控诉看:“大海的

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的锁着铁链的尸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他们从黑漆漆的巨浪里,大声叫唤:‘我们是证人!’”材料主要反映了()A.黑奴贸易带来的累累罪行B.三角航程的艰难险阻C.美洲土著遭受的巨大灾难D.近代维权思维的产生8.十八世纪后期美国杰出的资产阶

级政论家潘恩在《常识》中说:“把一个人的地位捧得高出其余的人很多,这种做法从自然的平等权利的原则来说是毫无根据的,也不能引经据典地加以辩护。……在君主国家里,《圣经》上一切反对君主政体的部分已被很巧妙地掩饰过去了,但他们无疑值得引起那些尚待组织政

府的国家的注意。”据此判断,潘恩可能不会同意A.实行专制政体B.启蒙思想家主张C.增强民族凝聚力D.自由平等原则9.《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英国确立了国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

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的转交给内阁。由此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A.君主权力受到限制B.内阁是最高权力机构C.议会对内阁负责D.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10.英国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在纺织业上获得先发优势,但在染布工艺上存在巨大缺陷,而德国

凭借稳定的工业染料和染色法大大提升了其纺织业的竞争力,进而带动了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发展。德国由此开启了新一轮工业革命。这说明()A.德国纺织业领先于世界B.核心技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C.轻工业与重工业协同发展D.德国率先实现科学技术紧密结合11.“工人的工

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马克思这段话A.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B.肯定了资本主义进步作用C.阐明

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D.指明了无产阶级斗争目标12.如图为美国画家于1881年创作漫画,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远处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该漫画反映了的的A.资本

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B.美国插手非洲国家事务C.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D.埃及民族意识尚未觉醒13.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借反抗意大利入侵的之机,扫荡了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战后,他不但派遣了埃塞俄比亚第一批赴欧留学生,还利用意大利的赔款加快电报线、公路、铁路、银行、西式医院和学校建设

。这反映了埃塞俄比亚()A.跻身资本主义强国的行列B.主动融入近代化发展潮流C.以民众为反侵略斗争主力D.跳过了封建社会发展阶段14.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

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

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16.1935年,苏联首先取消了面包、面粉、米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供应也逐渐取消配给制。1937年与1932年相比

,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明显,如砂糖增长1.92倍,灌肠和熏制食品增长3.9倍,靴子1.18倍,自行车3.2倍,手表7.2倍。据此可知,此时的苏联()A.农轻重比例结构已趋于合理B.工业发展促进了民生的改善C.运用市场规律

推动经济发展D.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革命没有能创造出一种可以取代专制王权的新的政治制度,结果导致专制制度复辟。可是复辟之后不久又发生一件事,这在英

国历史上叫“光荣革命”。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材料二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

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

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及其基本情况表年代发明(现)家身份国别重要成果1831法拉第物理学家英国电磁感应1837莫尔斯画家美国有线电报1866西门子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德国发电机1867诺贝尔工程师、化学

家瑞典炸药1876贝尔企业家美国电话机1885卡尔•本茨企业家、工程师德国汽车80年代狄塞尔工程师德国柴油内燃机1894-1896马可尼工程师、企业家意大利无线电报(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的体制”是什么制度?英

国国家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的条件。(3)结合材料三,归纳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从19世纪起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

会主义在多数方面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对立面,因为社会主义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或生产资料所有制。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和个人权利,社会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在近代初期,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一种理

想的国家,其公民不是因其财富或祖先,而是因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才受到尊敬。马克思的学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已成为决定历史进程的最重大的力量之一。其原因可在马克思学说的性质和吸引力中找到。这些学说给各地的工人以一种自信的感觉,使他们确信未来是属于

他们的。因为剩余价值理论不是已证明资本主义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吗?马克思主义还使工人们行动起来、富有战斗精神,因为阶级斗争理论已证实:要赢得社会主义的美好社会,不是靠慈善的捐助人的帮助,而是靠工人本身的努

力。——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所讲的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围绕民族理念,以民族国家独立为核心的思潮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亲历的1848年革命,波兰、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等都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和

紧随其后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相同。而当时的中国和印度,尚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理念,他们的斗争只是被压迫民族对侵略者的自发性反抗,和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印度国大党领导下的两国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是有区别的。但就其反对民族压迫的性质以及与欧洲民族运动同时代的背景来说,马克思、恩

格斯对这些民族反压迫斗争的论述也可视为他们民族主义认识的一部分。——摘编自王希恩《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主义观》(1)根据材料一,归纳早期社会主义者理想诉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和欧美民族

主义运动的不同点,并说明造成不同的因素。(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19世纪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共同根源。三、论述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

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的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

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

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