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334 M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共(24)页,1.33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84535e39831a4856b6d2e8c2c9e18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是某高二同学在与同桌争论过程中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B.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C.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SARS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不具生命特征【答案】A【解析】【分析】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

胞生物,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A正确;B、精子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C、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C错误;D、SARS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能够繁殖,所以具有生命特征,D错误。故选A。【点睛】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可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繁殖,具有生命特征。2.与真核细胞相

比,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A.没有DNAB.没有核糖体C.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没有由核膜包围的成形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

的细胞核,故本题选D。【点睛】3.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A.氨基酸B.核苷酸C.脱氧核糖D.磷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回忆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氨

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等,A错误;B、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B错误;C、脱氧核糖是五碳糖,属于糖类,其元素组成是C、H、O,C正确;D、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错误。故选C。4.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

离子【答案】C【解析】【详解】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不同元素离子所需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速率不同,A错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低温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正确。叶肉细

胞也需要矿质元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外界吸收,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B.ATP可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提供能量C.

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D.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酶催化且有ATP生成【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

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发生在细胞耗能的部位。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酶的种类不同,水解需要水解酶,合成过程需要合成酶。【详解】A、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由腺嘌呤、

核糖和磷酸组成,A正确;B、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不消耗ATP,B错误;C、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即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C正确;D、酒精发酵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有ATP生成,同时需要酶的催化,D正

确。故选B。6.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解析】【详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的是无水乙醇,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正确;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正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不能吸

收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D正确.【点睛】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中;2、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基本元素之

一;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可见光;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7.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答案】C【解

析】【分析】【详解】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原核生物的酶由拟核上的基因控制,B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物是

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8.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

殖【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

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A正确;B、由分析可知,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正确;C、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

因子,其中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C正确;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错误。故选D。【点睛】9.一对杂合黑色(黑色对白色是显性)

的豚鼠,交配后产生的4个子鼠的情况是()A.全黑B.全白C.三黑一白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豚鼠的黑色毛皮对白色毛皮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其基因型为Aa,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

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详解】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现产生4个子代个体,由于数目少,存在偶然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

以全是黑色、可以3黑∶1白、可以2黑∶2白、可以1黑∶3白、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即D正确。故选D。10.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

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ddRR,1/8B.ddRr,1/16C.ddRR,1/16和ddRr,

1/8D.DDrr,1/16和DdRR,1/8【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

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F2为D-R-∶ddR-∶D-rr∶ddrr=9∶3∶3∶1。【详解】由题意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ddrr)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DDRR)杂交,则F1为双杂合子DdRr,让F1自交,

其后代产生性状分离比例为高秆抗稻瘟病(D-R-)∶高秆易感稻瘟病(D-rr)∶矮秆抗稻瘟病(ddR-)∶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9∶3∶3∶1。其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个体基因型和比例为2/16ddRr、1/16ddRR,即C正确,A

BD错误。故选C。11.小麦的遗传物质由几种核苷酸组成()A.2种B.4种C.5种D.8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小麦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故B正确。【点睛】12.S型肺炎双球菌具有多糖类的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

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答案】A【解析】【分析】S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详解】A、D、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都不是“转化因子”,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类物质,都不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因此都不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A错误,D正确;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B正确;C、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因此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正确。故选A。1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中

,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关键都是将DN

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并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故选C。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点睛】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14.DN

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是()A.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B.DNA的分子量很大C.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答案】D【解析】【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

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2.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

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A、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不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A错误;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不是因为其分子量大,B错误;C、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稳定性,而不是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C错误;D、DN

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D正确。故选D。【点睛】15.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A.4个双链DNA分子B.2个双链DNA分子C.2个单链DNA分子D.1个双链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

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可见,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其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

1个双链的DNA分子,因此四分体时期中的1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双链的DNA分子,其中的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双链DNA分子,即B正确。故选B。【点睛】16.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场所是()A.细

菌细胞的基质B.噬菌体的基质C.细菌细胞的核糖体D.噬菌体的核糖体【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

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能量等均有细菌提供。【详解】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噬菌体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后,DNA进入细菌内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所需的原料、能量、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噬菌体的蛋

白质外壳是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即C正确。故选C。17.DNA分子复制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①ATP②酶③DNA分子④转运RNA⑤信使RNA⑥脱氧核苷酸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答案】

B【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

)、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和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详解】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为DNA复制提供能量,需要,①正确;②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古该过程需要酶,②正确;③DNA分子是复制的模板,需要,③正确;④转运RNA是翻译时的工具,不需要,④错误;⑤信使RNA是转录的产物,是翻译的模板,不需要,⑤错误;⑥脱氧核苷酸分子是复制的原料,

需要,⑥正确。即生物体的DNA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①②③⑥,即B正确。故选B。【点睛】18.下列育种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通常选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过程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幼苗C.杂交育种时应选择同物种的个体进行杂交D.西瓜的四倍体植株接受二倍

体植株花粉得到的果实为三倍体无籽西瓜【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DNA分子进行复制,所以植物通常选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诱变育种,A正确;B.单倍体育种过程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

锤体的形成,B正确;C.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杂交育种时应选择同物种的个体进行杂交,C正确;D.将西瓜二倍体花粉传到四倍体植株雌花上,结出的果实为四倍体有籽西瓜,该西瓜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植株才结三倍

体无籽西瓜,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据图理清“5”种生物育种:(1)“亲本新品种”为杂交育种。(2)“亲本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3)“种子或幼苗新品种”为诱变育种。(4)“种子或幼苗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5)“植物细胞新细胞愈伤组织胚状

体人工种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19.下列人类遗传病调査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齡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

等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査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脍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常见的

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提倡适齡生育、进行产前检测等,B正确;研究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C错误;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20.在一

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类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36%、64%C.57%、43%D

.60%、40%【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详解】由题意知,AA=24%,Aa=72%,aa=4%,因此该

种群的基因频率为:A=24%+1/2×72%=60%,a=4%+1/2×72%=40%。故选D。2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O2、CO2、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

成分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详解】A、激素分泌后进入血

浆,故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B、淋巴细胞位于血浆和淋巴中,故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C、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

中的蛋白质浓度,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间的关系,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对于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B.外负内正C.外负内负D.

外正内正【答案】B【解析】【分析】未受刺激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详解】根据前面的分

析可知:未受刺激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故选B。23.如图为蛙后肢坐骨神经的示意图,如果在a的左侧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则()A.ab之间会产生电流,

方向为a→bB.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为b→aC.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与膜内侧电流方向一致D.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

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由于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的刺激,兴奋先传导到a,所以ab之间会产生电流,方向为b

→a,A错误;B、由于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的刺激,兴奋先传导到a,使得a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为a→b,B错误;C、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与膜内侧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电流方向

相反,C正确。D、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错误;故选C。【点睛】24.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喝水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多B.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多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D.出汗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少【答案】B【解析

】【详解】A、喝水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释分泌少,A项错误;BCD、喝水少与出汗多,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分泌多,B项正确,C、D项错误。故选B。【点睛】识记并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过

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B.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以分化成浆细

胞,产生抗体,故A项错误,B项正确;抗体可以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侵入到细胞的抗原还需要借助细胞免疫,所以C项错误;记忆B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过程的知识,意

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6.下图中的三条曲线代表马铃薯植株三种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对马铃薯块茎催芽应选择的最适IAA浓度是A.10-10mol/LB.10-8mol/LC.10-6mol/LD.10-

4mol/L【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因此选芽的最高点的浓度,B正确。故选B【点睛】27.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

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答案】D【解析】【详解】A、生产者都位于能量金字塔第一营养级,A正确;B、生产者都能固定CO2,是自养生物,B正确C、生产者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利用太

阳能或化学能固定CO2,C正确;D、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营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D错误。故选D。28.下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B.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

”型增长C.t0和t2时间时的鲤鱼数量相同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A【解析】【分析】题意分析,t0~t1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速度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量最大;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此时种群数量增加

减慢,t2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处于K值。【详解】A、图示为“S”型曲线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A正确;B、图示为“S”型曲线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因此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不

呈“J”型增长,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B错误;C、该曲线为S增长曲线,显然t0和t2时间时的鲤鱼数量不可能相同,且由于在该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t2时才达到K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增

长速率呈下降趋势,但种群数量仍在增长,D错误。故选A。【点睛】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B.使用粪便作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A、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A错误;B、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

确;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能实现绿水青山,D正确。故选A。【点睛】3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C【

解析】【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详解】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不影响死亡率,A错误;

B、可以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而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B错误;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例如有些营养级高的生物的幼体可能成为营养级低的生物的食物,C正确;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由于不同种群分布在不同空间形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非选择题31.2019年新型

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看起来如同花冠,故而得名。2019-nCoV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

合,具有mRNA的功能),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万众一心战疫情”,逆行的医生进入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严防病毒入侵,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

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

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医生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__________。(3)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

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

控制,该高级中枢位_______________。(4)某患者在初次感染时,14天后检测到了该病毒的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时就检测到了该抗体,请简要解释再次感染时,该抗体迅速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5)科研工作者正努力研

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将疫苗注射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循环,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识别并结合肺部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

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_____________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1).体温调节中枢(2).甲状腺激素(3).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4)

.偏低(5).下丘脑(6).抗利尿激素(7).脊髓(8).大脑皮层(9).由于初次感染过程中,机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感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体,进而体内会在短时间内

产生大量的抗体。(10).灭活的抗原(11).效应T细胞(12).体液免疫【解析】【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

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题意分析,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且单股正链可以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因此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

且能直接进行复制和翻译。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而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详解】(1)发热症状的产生与体温调节有关,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其可以支

配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来调节体温;(2)人体处于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状态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此时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医生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偏低,因为机体内的血糖浓度

处于较低水平。(3)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大脑皮层,即脊髓中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部位高级中枢的调控。(4)某患者在初次感染时,14天后检测到了该病毒的抗体,再次感染

时,第2天时就检测到了该抗体,由于初次感染过程中,机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感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体,进而体内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5)科研工作者正努力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疫苗相当于灭活的抗原。

将疫苗注射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循环,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识别并结合肺部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

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点睛】熟知血糖平衡、水盐平衡以及免疫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32.太子山自

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和甘南交界,动植物种类丰富。请回答下列问题(1)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保护区内的各种动植物进行调查,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

___。(2)在这个保护区内,蓝马鸡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科学家对太子山地区蓝马鸡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调查显示,栖息地的蓝马鸡种群密度最大可达7.08只/km2,该数值往

往比实际值偏_______。决定其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为________和__________。(3)上图是太子山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①在碳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图中(用字母表示)生产者____

_____分解者________【答案】(1).生物群落或群落(2).丰富度(3).标志重捕法(4).大(5).出生率和死亡率、(6).迁入率和迁出率(7).能量流动(8).A(9).C【解析】【分析】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

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题图分析,据图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详解】(1)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或群落。科学家对保护区内的各种动植物进行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大小,即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科学家对太子山地区蓝马鸡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调查显示,太子山地区蓝

马鸡的种群密度最大可达7.08只/k2,该数值往往比实际值要偏低,因为一些个体二次被捕获的机会降低,决定其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3)图示为太子山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①在碳循环的过程

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其表现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图中只有A、C之间为双向箭头,且都有箭头指向C,故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除C外,都有箭头指向B,且B有箭头指向C,因此B代表分解者。【点

睛】熟知碳循环的过程以及图中的各部分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种群的特征和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群落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33.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至C代表结构或细胞):

(1)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结构B叫做___________,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部分构成。(2)②过程常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之处于一种能

吸收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该状态细胞称作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进人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农杆菌感染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该方法的名称叫做_______________。图③过程叫做___________,④过程叫做___________。(4)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答案】(1).DNA连接酶(

2).基因表达载体(3).启动子(4).终止子(5).CaCl2(Ca2+)(6).感受态细胞(7).转化(8).利用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中的T-DNA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9).农杆菌转化法(10).脱分化(11).再分化(12).抗原-抗体杂交法。【

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

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

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

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图分析: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农杆菌转化法);③④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③是脱分化过程、④是再分化过程.图中A是目的基因、B是基因表达载体(由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部分构成)、C是愈伤

组织。【详解】(1)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DNA连接酶包括T4DNA连接酶和E.coliDNA连接酶。B是基因表达载体,形成B的过程叫做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部分

。(2)②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常用CaCl2(Ca2+)处理微生物细胞(农杆菌),使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细胞,利于重组质粒进入微生物细胞(农杆菌)。目的基因进人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

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3)用农杆菌感染叶片的目的是利用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中的T-DNA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该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图③过程叫做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④过程叫做再分化形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4)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有DNA分子杂交技术、

分子杂交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法.要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点睛】熟知基因工程的原理的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辨图能力是必备的能力,是正确解题的前提。3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病

毒植株培育、育种及获得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结合下图中番茄植株的培育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①过程中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酶来获取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此处使用的外界溶液浓度不宜过小,以防止细胞原生质体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植物组织培养需经历脱分化成为愈伤组织,该过程中需要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激素,在恒温培养箱中________________培养,之后才能通过_______________过程发育出根和芽。(3)多倍体番茄

植株所结果实中维生素含量更高,若想培育多倍体番茄,可选择在图中的过程③中添加____________(物质)进行处理,也可以选择在过程⑥中添加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物质)进行处理。(5)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是在___________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_______________、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6)“人工种子”是以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

________等材料,添加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以及人造种皮组成。【答案】(1).纤维素酶(2).果胶酶(3).渗透吸水涨破(4).避光条件下(5).再分化(6).聚乙二醇PEG(7).秋水仙素(8).无

菌(9).愈伤组织(10).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植物组织培养依据

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题图分析,①②③表示对外植体的处理过程,获得原生质体,④⑤⑥⑦⑧表示脱分化,⑨⑩表示再分化。【详解】(1)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获取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此处使用的外界溶液浓度不宜过小,以防止细胞原生质体渗透吸水涨破。(

2)植物组织培养需经历脱分化成为愈伤组织,该过程中需要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激素,在恒温培养箱中避光条件下培养,之后才能通过再分化过程发育出根和芽,即图中的⑨⑩。(3)多倍体番茄植株所结果实中维生素含量更高,若想培育多倍体番茄,可选择在图中的过

程③中添加聚乙二醇进行处理,促进细胞融合获得多倍体的细胞,也可以选择在过程⑥中添加秋水仙素进行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4)结合分析可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

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5)人工种子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中富含有机营养,这是因为胚状体在萌发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为了满足胚状体代谢的需求,“人造种皮”则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的性能。【点睛】熟知植物培养的原理、操作要点以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图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诱导多倍体的产生以及体细胞杂交的操作要点也是本题的考查点。35.据《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了研究桑

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50只、桑叶提取液、链脲佐菌素(STZ)、蒸馏水、溶解STZ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血糖测定仪等。(注

:①大鼠全部用于实验,实验过程中全部存活;②STZ是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实验一: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1)随机取________只大鼠,禁食12h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mg/kg(溶于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

缓冲液),在B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2)注射48h后,凡血糖浓度高于131mmolL,尿中出现糖,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者为糖尿病大鼠,留下备用。小鼠体内与血糖上升相关的激素有肾上腺激素和_____

_________,后者的增加可以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实验二: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1)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2)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3)对丙

组的每只大鼠每天灌喂2mL桑叶提取液,连续灌喂4周;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4)4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请根据上述

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_____(用“甲”、“乙”、“丙”表示)。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组别数量(只)实验开始时(mmol/L)给药4周后(mmol/L)103.85±1.283.94±2.201018.

62±3.0810.12±2.651019.46±3.9819.00±2.70实验结论:桑叶提取液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作用明显,但其不能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水平。【答案】(1).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2).等量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3).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为糖尿

病大鼠模型(4).胰高血糖素(5).促进(6).桑叶提取液的生理盐水溶液2mL•d-1,连续灌喂4周(7).检测三组的血糖浓度(8).甲、丙、乙【解析】【分析】生物实验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设计实验的一般步骤主要有:确定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确定方法步骤(预处理→分组→处理→观察记录现象,收集数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详解】实验一:(1)随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大鼠

若干只,禁食12h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mg/kg(溶于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其目的是破坏胰岛B细胞,使其患上糖尿病;在B组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等量适宜浓度和pH的枸橼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2)由于

A组破坏了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结果是A组大鼠的血糖浓度高于B组.注射48h后,凡血糖浓度高于13mmol•L-1,出现尿糖,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小鼠体内与血糖上升相关的激素有肾上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后者的增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实验二

:(1)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2)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3)丙组作为实验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的生理盐水溶液2mL•d-1,连续灌喂4周;甲组和乙组

作为对照组,每只大鼠灌喂生理盐水2mL•d-1,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4)4周后,检测三组的血糖浓度,如下表。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图示的结果应该为甲、丙、乙。本实验的结论为

桑叶提取液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作用明显,但不能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水平。【点睛】熟知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7134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