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20.050 KB
  • 2024-09-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共(15)页,120.05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5790269dfa9a54ba2560ef8796a8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周测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梭伦改革后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是A.中央议事会、公民陪

审法庭B.长老会议、公民大会C.公民大会、公民陪审法庭D.公民大会、长老会议2.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材料评论的是梭伦改革措施中的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陪审法

庭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3.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梭伦改革A.颁布《解负令》,使雅典奴隶获得自由民的地位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

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D.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4.梭伦之所以出走他乡,离开雅典,根本原因是A、想去外邦漫游B、改革遭到旧贵族的反对C、建立僭主政治未获成功D、未能消除贵族和平民的根本矛盾5.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①公民大会②执政官③公民法庭④四百

人议事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一书,发现这么一段材料:“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

,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该学生推测这个哲学家应该是()A.梭伦B.普罗塔戈拉C.西塞罗D.苏格拉底7.梭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A.打击氏族制度残余B.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C.设立五百人会议D.设立了十个地域部落8.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A.奴隶主和奴隶B.贵族和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D.农民和手工业者9.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

卡言语,远方漂荡……”“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透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到: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④10.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11.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12.梭伦用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改革实践了“分配性正义”,并以之为基础设置了政治决议

和参与的分级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A.财产等级制B.四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陶片放逐法1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很多,其中比较彻底的一次变法是A.吴起在楚国的变法B.管仲在齐国的变法C.李悝在魏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4.使秦国强大起来并最终完成统一的变法是A.李悝变

法B.吴起变法C.邹忌变法D.商鞅变法15.商鞅的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相连,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教大的秦国的两个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始皇B.秦献公和秦始皇C.秦穆公和秦惠文王D.秦孝公和秦惠文王16.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

()A.齐国B.魏国C.秦国D.赵国17.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18.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在经济方面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并诸小乡

聚,集为大县”C.“为田开阡陌封疆,平赋税”D.“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19.战国时诸国的变法使基于血缘关系的贵族世袭制逐渐被基于君主意志的军功官僚制替代,权力的天平偏向了君主一方。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礼乐秩序逐渐崩溃B.士族阶层迅速崛起C.官僚政治最

终确立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0.“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21.“该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商鞅变法中这一措施最重要的意义是A.促进秦国的商业贸易B.

打破了原有的土地界限C.承认井田制的合法性D.以法律确立土地私有制22.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进行变法改革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确立封建专制统治C.争取兼并战争胜利D.阶级斗争异常尖锐23.商鞅变法使某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某国位于下图

中的A.①B.②C.③D.④2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带来的变化是A.以礼治国取代以法治国B.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度转变C.血缘宗法制度从此消失D.国家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员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

,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改

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三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韦斯特《梭伦:残篇36》材料四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

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6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6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材料三商

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

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9分)(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

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6分)(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

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

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

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

遵循着的发展方向”?(7分)参考答案1.C【解析】梭伦改革时期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梭伦改革,需要掌握梭伦改革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梭伦改革内容的识记。2.B【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贵族的特权受到冲击,这是因为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这就打破了血缘关系,否定了贵族的特权

,故B项正确;A项保护平民的利益;C项是司法方面的;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B。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民主政治”,在梭伦改革中,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

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D项正确。A项是经济措施;B项古罗马的法律;C项错误,错在“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4.D【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是错误项,也是无关项,所以排除A项。B项不是根本原因,C项是错误项,与雅典的史实不符合。梭伦改革带有中庸的特点,所以未能消除贵族和平民的根本矛盾,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走向民主化进程·雅典的民主化改革5.B【解析】试题分析:梭伦是在当选执政官

后开始的改革,可见执政官不是他设立的,而公民大会之前即已存在,梭伦只是提高了它的地位。属于梭伦创立的是③和④。因此选B。考点:梭伦改革点评: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

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对梭伦改革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备考的重点。6.A【解析】试题分析: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指的是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

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不为民众所喜爱,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两面都不讨好。故选A。考点:梭伦改革。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2、奠定

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7.B【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梭伦改革的意义,C、D两项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均排除。B项是梭伦改革的核心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每个

等级可以担任不同的官职。故选B。考点:梭伦改革点评: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8

.B【解析】试题分析:在雅典,“公民”是指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没有一定财产,不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雅典本地人成年男性仍不算公民。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贵族和平民,故答案选

择B项。考点: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政治条件: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点评: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条件: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2)经济条件:工商业的发展;(3)主观条件:梭伦成为执政官。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

能力。材料“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说明①正确;“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竟至陷入绝境”说明②④正确;③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是在梭伦改革后。所以答案选D。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

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题目中首先通过“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道路,故这时不可能出现③的状况,排除,然后看哪个选项没有③即可10.D【详解】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以农耕经济为主,是农耕文明的体现。而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是以海洋经济、商品经济为主,是海洋文明的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11.B【详解

】注意材料中的“旧的血绿亲属团体遭到排斥”及“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等关键词语。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故选B项。A有利于发展奴隶制工商业,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四百人会议内容,排除C。鼓励工

商业发展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2.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改革实践了“分配性正义”….设置了政治决议和参与的分级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梭化改革中实行财产四等级制度,以财产资格分配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A

项正确。B项,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选举组成,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陪审法庭为司法机构,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为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排除。13.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一次

变法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封建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使秦国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D正确;A、B、C错误。14.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强大,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李悝是在魏国主持变法,故A项错误;吴

起是在楚国支持变法,故B项错误;邹忌是在齐国主持变法,故C项错误。15.D【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商鞅是在秦孝公在位时实行改革的,使秦国国富兵强,也实现了商鞅的政治理想。后来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失去信任,最后被杀。所以与商鞅一生关系较大的秦国的两个统治者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故

选D;秦穆公、秦始皇与商鞅均无交集,故可排除ABC三项。16.B【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起初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以图施展政治理想,所以,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

国初年最先崛起的魏国,故选B;商鞅并没有投奔过齐国和赵国,故可排除AD;商鞅离开魏国后才来到秦国,所以,秦国并不是他首先的目标,故可排除C。17.C【解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经济因素,

从而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的结果,故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18.C【详解】本题涉及的知识主要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的问题设问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方面对于旧贵族的打击。A选项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文化和法律方面与设问方向不符合,故错误;B选

项的内容主要是地方政治举措——郡县制的推广,不符合材料设问方向,故错误;C选项涉及内容是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和推行新赋税制度,是经济的举措,同时承认新兴地主的利益打击传统贵族的利益,符合题意故正确;D选项的内容虽然也和经济有关,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非打击贵族,故D选项错误。19.D【解析

】【详解】题干时间定位为战国时期,其主旨为此时权力天平向君主一方倾斜,贵族血缘政治逐渐被替代,这体现了地方分权体制逐渐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故D符合题意;A项礼乐秩序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士阶层崛起的确是战国时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材料侧重的并非士阶层,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

最终确立”,C不符合题意。20.A【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好战的一种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爵制度,立战功可以赏赐爵位,故人民喜欢战争,故A正确;西汉前期实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故B错误;西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专权是重要特点,无奖励军功的记载,故C错误;宋朝前期

重文轻武,不会出现“闻战相贺”的局面,故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主旨掌握,即百姓喜欢战争,结合商鞅变法相关知识解答即可。21.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改变井田制下“田里不鬻

”的规定,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A项,题干与商业贸易无关,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土地性质的改变,而非土地界限,排除。C项,题干中废除了井田制,排除。22.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的直接推动力是兼并战争,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根本原因,排除。

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准确把握。2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

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而后统一六国,而秦国的地理位置偏西,在③,故选C。①为燕国,排除A;②为齐国,排除B;④为楚国,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

合历史地理图册。24.B【详解】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希望富国强兵,顺应潮流的以法治国得到重视,排除A。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各级官吏由中央任命,世卿世禄的贵族制逐渐被官僚制度代替,故选B。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受到冲击

但不是从此消失,排除C。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D是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排除。25.【解析】第一问4分第二问6分第三问6分【详解】(1)据材料一“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得出贵族占有所有土地。(2)据

材料二“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归纳出废除债务奴隶制;以及所学可知实行财产等级制度。(3)依据所学可知奉行中庸思想以及推进民主政治。26.(1)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9分)(2)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统一文字。(6分)(3)法家。(2分)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决不是一种好办法。(6分)【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得出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因此称“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2)依据材料二“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可以得出统一度量衡。结合所学可知,秦灭

六国后又统一了货币和文字,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3)依据材料“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法家思想主

张,因此商鞅属于法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主张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决不是一种好办法。27.(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6分)(2)导致农业劳动力

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4分)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3分)【解析】第(1)问指导思想的不同,可依据材料一中“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这句话得出重农抑商的答案。材料二中“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

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这句话透露出了梭伦的思想理念是农商并重。第(2)问“危害”的回答,可从劳动力、农业经济、军事战争等角度来分析商业发展的危害。“理解”的回答,其实考查的就是梭伦改革的影响,联

系教材知识即可回答。【考点定位】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