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12.500 KB
  • 2024-09-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共(17)页,11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3012eb3e4b0f6390cb7e3b96634b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巴比伦时期,房产买卖开始活跃起来,形成了较完备的房产买卖契约。一般平民阶层是房产买卖的主要人群,而女祭司等富人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反映了古巴比伦A.祭司享有特权B.商品经济活跃C.妇女地位提高D

.私有制度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房产买卖活跃,较完备的房产买卖契约出现,一般平民阶层和富人一起参与房产买卖,反映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祭司享有“特权”,A项错误;妇女地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房产买

卖活跃和完备契约的形成,说明私有制的发展而非产生,D项错误。2.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B

.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希腊城邦用200多年,组织居民向海外殖民,另建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反映出希腊殖民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C项正确;希

腊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农耕文明,A项错误;古代希腊殖民的目的是解决地狭人多问题,与近代欧洲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不同,B项错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希腊的海外殖民早已停止,D项错误。3.《查士丁尼法典》载: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表明罗马法A.维护帝国统治B.保护财产私有C.保障人人平等D.影响广泛深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皇帝的威严

、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知,罗马法维护帝国皇帝的威严、维护帝国的统治,故选A;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罗马法的影响,排除D。【点睛】4.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

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表明A.中国商品优势明显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巴格达城商贸繁荣D.商业

革命逐渐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亚洲、非洲、欧洲等地运来的商品,说明巴格达城商贸繁荣,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排除B;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排除D。【点睛】5.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I克

〜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克〜14克,在威尼斯达14克〜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克-30克。这说明A.印度农业发达B.白银大量流入欧洲C.全球联系建立D.新航路开辟的必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胡椒

在欧洲价格高昂,这是由于传统的欧亚之间的商路受到控制,出现了商业危机,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印度农业发达,也无法体现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排除AB;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建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6.非洲西海岸有一些特殊的名称,科特迪瓦被称为象牙海岸,加纳被

称为黄金海岸,利比里亚被称为胡椒海岸,贝宁被称为奴隶海岸。这些名称主要反映岀A.非洲物产资源丰富B.殖民者的贪婪残酷C.三角贸易路线漫长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贩卖黑奴到达美洲,材料中“象牙”“黄金”“奴隶”正是三角贸易中的商品,

反映出殖民者的贪婪残酷,故B正确;非洲物资是困乏的,材料中是命名,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三角贸易,无法体现三角贸易路线漫长,C错误,非洲是被动融入世界市场,D错误。【点睛】7.这场运动“让人们反思神权政治和贵族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

贵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该运动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

反对封建制度,并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成为欧美国家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故选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没有提出反对封建制度,排除AB;工业革命不符合“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排除D。【点睛】8.有学者指出,18

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这反映出,德国政体变革A.推动了德国统一B.催生了专制统治C.促进了经济发展D.提高了德国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

据“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并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故

C正确;德国统一后,颁布了1871年宪法,排除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特点,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德国地位的提高,排除D。【点睛】9.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

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A.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D.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到185

0年时已增长至10%”可知,工业革命后,妇女也承担了部分家庭责任,反映出工业化对家庭经济结构的影响,故选D;材料信息与城市化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排除B;C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10.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A.加强了世界联系B.促进了工人参政C.改变了社会结构D.开拓了国际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

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扩大自身的政治权利,因此英国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故选C;A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排除B。【点睛】11.自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世界范围的

投资。据统计,到一战前夕,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均投在国外。这一现象致使英国A.产业资本过剩B.殖民霸权确立C.创新动力不足D.国际地位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银行家把一多半资本投放在海外,致使本土缺乏进一步改进机器设备和技术的资金,创新动力不足,C项正确;产业资本过剩与“本土投资只占30%”不符,A项错误;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B项错误;大量资本输出海外并不能提高英国国际地位,D项错误。12.在“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

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后,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说明A.社会化生产阻碍了发展B.各地交通日益便捷C.垄断组织提高了生产力D.人类进人钢铁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后,钢

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结合所学可知,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是垄断的结果,四社会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它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即垄断组织提高了生产力,C项正确;材料所述钢铁价格下降体现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没有体现社会化生产阻碍了发展,并且不符合

史实,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钢铁价格下降,而不是体现各地交通情况,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垄断组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钢铁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发展,材料无法得出这时期人类社会进入钢铁时代,

D项错误。1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

起义成就。”这表明A.恩格斯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B.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而发展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赞同【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见《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认为暴力革命是达到无产阶级目的的唯

一手段,但是在1895年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民主制度随之发展,因此无产阶级实现阶级目标的手段发生了变法,在此背景下恩格斯肯

定了和平斗争的重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选项B正确;恩格斯看到合法斗争的重要性,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的信息,排除C;材料只是恩格斯的个人意见,不能代表各国工人政党的意见,排除D。14.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

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A自由主义、沙文主义B.种族主义、爱国主义C扩张主义、民族主义D.理想主义、人文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

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暴露了美国向拉美扩张的野心,1879年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反映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两个口号分别属于扩张主义和民族主义,C项正确;自由主义和美国插手拉美事务不符,A项错误;门罗

主义不是种族主义,B项错误;美国干涉拉美事务并不属于理想主义,埃及争取民族独立,反对民族压迫与人文主义不符,D项错误。15.近代以来,非洲国家的国界线大多以直线为主(如下图)。与这种状况的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A.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B.一

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确立C.1960年非洲独立年的出现D.1990年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答案】A【解析】【详解】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这是一次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非洲基本都曾被欧洲国家殖民,

欧洲殖民者为了图方便就直接以经纬线来给各个地区或者两个不同的殖民者之间划分范围,非洲国家独立后沿用了以前的划分,于是非洲国家大多数的边界线都是直的,故选A;BCD与非洲国家的国界线特点无关,排除。【点睛】16.1878年

,横贯非洲的探险家斯坦利从刚果回来后即出版了考察刚果河的著作《穿过黑暗大陆》,并在欧洲商会发表演说时呼吁:“刚果河流域的居民人口众多,只要稍微改善一下他们的衣着习惯,曼彻斯特纺织机器昼夜开动也将供应不上”。这一呼吁反映出,欧洲当时A.发现了黑奴贸易新的供应来

源B.正在遭受市场问题的严重困扰C.正推动工业革命向非洲的扩展D.实现了对非洲大陆的有效占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878年”“刚果河流域的居民人口众多……曼彻斯特纺织机器昼夜开动也将供应不上”,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英国已

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商品销售市场,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扩大市场需求,与黑奴贸易无关,排除A;工业革命没有扩展到非洲,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非洲的占领,排除D。【点睛】17.“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

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引发对制度的信任危机B.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C.致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D.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欧洲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信任危机,故选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

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18.“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的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基于这认识,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

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解析】“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国家强化措施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正确;B不是直接下达命令;C和D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19.“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

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起的运动是A.华夫脱运动B.不结盟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世界和平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强调用爱和自我牺牲“感化”敌人,变敌为友,战胜暴力的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在它的指导下发起的运动是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项正确;华夫脱运动的宗旨的是和平合法,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非集团,B项错误;世界和平运动并不主张用“爱”战胜暴力,D项错误。20.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

遇,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协定的缔结旨在A.争夺世界市场B.实现自由贸易C.应对经济危机D.维护世界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目的是实行英联邦国家内的贸易保护,故选C,排除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实行贸易保护,开展贸易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紧张,不利于世界和平,排除D。【点睛】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

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当时,西欧各国致力于A.调整产业结构B.发展社会主义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可知,二战后,西欧各国重

视社会保障工作,致力于建立福利国家,故选C;调整产业结构与“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无关,排除A;西欧各国的“三驾马车”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并非发展社会主义,排除B;西欧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但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本质区别,排除D。【点睛】22.20世纪

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尚处于自发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市场机制普及B.世界体系巩固C.大国关系缓和D.国际合作深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是世界经济合作体系化的表

现,是经济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的表现,故选D;1991年苏联解体后,市场机制普及,排除A;B无法体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排除;二战后美苏开始冷战,C错误。【点睛】23.在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南斯拉夫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但在1955年,赫鲁晓夫却承认“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赫鲁晓夫A.欲进行市场化改革B.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发展C.在冷战中采取攻势D.放弃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可知,赫鲁晓夫承认社

会主义道路可以多元化,即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赫鲁晓夫承认南斯拉夫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体现赫鲁晓夫欲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内容,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赫鲁晓夫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发展,无法体

现其在冷注中采取的攻势,C项错误;赫鲁晓夫承认南斯拉夫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发展,不代表放弃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D项错误。24.“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通过

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提出这些主张的是A.不结盟运动B.联合国C.关贸总协定D.欧洲联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64年第

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内容,材料“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是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内容,因此材料所述内容主张的是不结盟

运动,A项正确;联合国主要维持世界和平,发展国家之间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不结盟运动内容,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主要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

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而材料体现的是不结盟运动的主张,D项错误。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

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均衡分配D.贸易数量与实际所获利益一致

【答案】A【解析】【详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形成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反映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故选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B;经济全球化造成

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26.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

性问题。这说明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C.人类生产破坏环境D.全球化背离时代潮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等信息可知,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

展,客观上带来了很多弊端和人类生产全球性问题,说明人类需要全球治理,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和问题,不代表世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并且人类生存对环境的破坏只是材料表象信息

,不是材料反映的问题,C项错误;全球化的发展不可逆转,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不背离时代潮流,D项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第29小题14分。共48分。27.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

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

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

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栋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戚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

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材料二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

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

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

“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西欧社会对近代西欧的影响。【答案】(1)“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

些特定的经济特权。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2)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3)影响

:催生了西欧近代的民主宪政;孕育了近代自由主义思想;推动了西欧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解析】【详解】(1)自由:根据材料一中“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可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根据“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可知,司法自由;

根据“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可知,财产自由;根据“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可知,身份自由;根据“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可知,土地自由;根据“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可知,享

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因素:根据材料一中“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可知,日耳曼人的观念;根据“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栋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戚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可知,基督教思想

移植到世俗领域;根据“中世纪,这种(自由和尊严)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可知,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在一定的领土范围

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可知,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根据“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

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可知,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根据“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可知,王权较弱。(3)影响: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等对近代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催生了西欧近代

的民主宪政;孕育了近代自由主义思想;推动了西欧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8.“美利坚人”是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新人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20〜178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

(估算:)(单位:人)项目/年份162016801720175017701780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2,204,949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575,420总数2,302151,507466,1851,170

,7602,148,0762,780,369——据美国商业部国情调查局《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至1970年》材料二自17世纪初开始,欧洲移民和非洲裔强制移民源源不绝地到来,并在这里扎根生息,使北美变成一个多种族社会。与此同时,土著印第安人却急剧减少,这和白人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天花、麻疹

等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英国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到英属美洲定居。移居各殖民地的非英格兰移民,均能取得合法身份。1740年英国议会专门制定了殖民地外国移民的入籍法。到18世纪,大量德意志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苏爱人、法国人和意天利人纷纷到来,与原来的英裔、荷

裔、瑞典裔和芬兰裔居民—起,构成—幅五彩缤纷的族裔风情图冷从人种学和民族学的角度看,众多族裔居民之间的通婚混血,遥就了一个不同于欧洲任何单—民族的新人种——“美利坚人”,但掏成“美利坚人”的主体仍然是英格兰裔居民。英裔居民具有强烈的

种族意识,对印第安人进行持续的文化征服,对黑人则实行严厉的歧视和奴役,少数种族和族裔始终处于北美社会的边缘。英裔居民基于对人种、文化和宗教差异的理解,逐渐使种族观念演化为种族主义,为种族歧视的合理性制造了依据;而种族歧视的强化,又使种族主义更_多地进入北美居民文化心理的深

层结构之中。——据李剑铭《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1620-1780年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利坚人”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这一“新人种”形成产生的历史影响。【答案】(1)趋势:白人、黑人及总人口数量均不断增长。成因:欧洲列强对北美的殖民扩张;英国政府鼓励;黑奴贸易的开展;北美开发的需要,土生白人、土生黑人的自然增长。(2)特点:伴随早期殖民扩张形成

;欧非移民为主体;多种族裔长期交融产物;族裔间差异较大,种族主义严重;英裔居民和白人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影响:推动了北美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为北美独立战争奠定民族基础;有利于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孕育了独特的美利坚文化。严重挤压了印第安

人生存空间;滋生并固化了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解析】【详解】(1)趋势:根据1620〜178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的数据看出,白人、黑人及总人口数量均不断增长。成因:结合所学,可从欧洲列强对北美的殖民扩张、英

国政府鼓励、黑奴贸易的开展、北美开发的需要等分析回答。(2)特点:根据“欧洲移民和非洲裔强制移民源源不绝地到来”得出伴随早期殖民扩张形成、欧非移民为主体;根据“众多族裔居民之间的通婚混血”得出多种族裔长期交融产物;根据“英裔居民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少数种族和

族裔始终处于北美社会的边缘”得出族裔间差异较大,种族主义严重,英裔居民和白人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影响:根据所学,可从推动了北美经济发展、为北美独立战争奠定民族基础、有利于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孕育了独特的美利坚文化分析积极影响。可从严重挤压了印第安人生存

空间、滋生并固化了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等分析其消极影响。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万隆为参照,第三世界正成为战后推进国际主义普遍政治的一种独特力量来源,并由此蕴含阻挡全球冷战扩展以及恢复国际和平合作秩序与规范的新可能路径。“万隆精神”固然表达了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迸步的世界秩序观理想,但同时也

将自身奠基在第三世界国家与人民实在的命运共同体基础上,以回应冷战氛围下第三世界相同的现实情境与需求为出发点,而为其国际主义的秩序观认同确立了事实上的场域根基。——据李智星《冷战的多种终结、万隆和第三世界国际主义》材料二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19世纪

的重要特性,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世界和平”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

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据【英】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世界秩序叙事》材料三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

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意识到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世界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和巨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和平与发展问題并未完全解决……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国

际关系民主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2000年10月12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70年代能体现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重大影响。(3)材料三反映出世纪之交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答案】(1)事件: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万隆会议召开;南南合作出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中国重返联合国等。(2)特点:倡导国家间的平等协商与合作

团结;以联合反帝、反殖、反霸为主要任务;旨在维护政治独立与经济独立,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核心内容;自下而上的抗争与自上而下的协商相结合;以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为基础。影响: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

指明发展方向;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团结斗争;有利于推动南南合作;为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提供了新的政治理想与合作路径,有利于阻止冷战的扩展;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3)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解析】【详解

】(1)事件:根据“以万隆为参照”得出万隆会议召开和提出“求同存异”;结合所学,还可列举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南南合作出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2)特点:根据“恢复国际和平合作秩序”“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得出倡导国

家间的平等协商与合作团结;根据“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得出以联合反帝、反殖、反霸为主要任务;根据“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得出旨在维护政治独立与经济独立,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核心内容;根据“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

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得出自下而上的抗争与自上而下的协商相结合;根据“将自身奠基在第三世界国家与人民实在的命运共同体基础上”得出以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为基础。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指明发展方向、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团结斗争、有利于推动南南合作、为战后国

际关系体系提供了新的政治理想与合作路径、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等角度分析总结。(3)趋势:根据“谋求和平与发展”得出和平发展;根据材料和所学,还可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合作共赢等角度分析回答。【点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