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doc,共(25)页,10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046f95704e8398b9d1a48fa7bf6c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津中学2018级高二下期考试题政治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1.2019年4月19C3.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
、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确定的方向性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人们透过文物挖掘其文化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可以透过文物挖掘其文化价值,③④入选。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①不选。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不选。故本题
选D。【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
的物质载体中。2.2017年3月5日,是第五十四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①是一种精神力量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③
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符合题意,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不
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与实践的关系;④说法错误,夸大了雷锋精神的作用。故选B。3.当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
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等,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这表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D.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村民自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表明了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
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B项不合题意;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C项观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没有体现政治决定
文化,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能等同吗?(1)二者不能等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
时代的显著特点,文化与后二者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4.“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角
度看,这些环保标语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符合题意,环保标语处处可见,可以使人们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之中,无形中受到影响
,所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②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环保标语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不合题意,环保标语与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无关。故选C。5.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
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④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A【解析】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定的精神文化感受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同时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④适合题意;②③强调优秀的文化丰富精神世界,我们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
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6.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各国共赏百园,共品绿色。这是一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丹麦设计师从中国水墨画中汲取灵感,定义新园林;美国设计师带来“东西园”,探索寻找东方与西方园艺空间的“和而不同”;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
,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由此可知①文化具有同一性,各国坚守共同的文化根脉②文化具有世界性,各国在园艺方面美美与共③文化具有传承性,各国对传统文化继承创新④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文化相互借鉴与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文化具有同一性的说法
中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①说法错误。②④: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各国共赏百园,共品绿色,是一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表明文化具有世界性,各国在园艺方面美美与共,也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文化相互借鉴与融合,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传承性,而是强调文化的交流
,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
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的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这表明①文化传播具有社会历史性②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媒介③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无形的④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从“烽火”中的“家书”到现在的“网络或发送短信”,文化传播的物质媒介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变化,①②符合题意。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具体的物质手段,是看得见、摸得着的,③观点错误。传媒的发展并不是一种传媒替代另一种传媒,而是传媒的种类不断丰富和发
展,④观点错误。故选A。8.2019年3月24日,纪念中法建交55周年的文化活动“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分享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活动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小花戏上场亮相,赢得现场法国观众阵阵掌声,精美绝伦的平遥推光漆器、构思巧妙的祁县剪纸等让法国观众爱不释手。这一
活动①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体现着人类进步的共同文化追求④诠释了中华文化极强的包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本题考查文化交流。我国的平遥推光漆器、祁县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赢得法国观众赞赏,展现了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②正确。③:③选项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④:该观点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符合题意,排除④。故本题选A。【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
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
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9.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
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B.没有发展就没有继承C.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D.文化需要继承【答案】C【解析】【详解】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A错误。B: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
有先后之分,B错误。C:题中“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强调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正确。D:“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
强调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D项只说继承,观点片面。故本题选C。10.《中国文化报》载文指出,“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化的创新,需要这种开阔胸怀与谦虚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创新就是要谦虚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一切文化B.实现文
化创新,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博采众长C.只要有开阔的胸怀与谦虚的精神就能实现文化创新D.文化创新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A:文化创新需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不是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一切文化,A错误。B:“泰山不拒细
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这说明了文化的创新
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博采众长,B符合题意。C:“只要有开阔的胸怀与谦虚的精神就能实现文化创新”说法过于绝对化,C错误。D:材料中引言不能体现文化创新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D排除。故本题选B。11.唐朝诗人刘禹
锡有诗:“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该诗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③不要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④摒
弃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正确,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该诗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③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对传统
文化、历史的否定问题;④错误,“摒弃”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发展,不断创造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
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2.以史诗级小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始终心系土地,心系人民。他认为,作家要深刻地理解生活和体验生活,要关
注生活的运动和发展,不但要深入而且要沉下去,下到基层去认真体验。作家之所以要“到基层去认真体验”生活,是因为()①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的导向②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实践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陕西作家陈忠实说,要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生活,需关注生活的运动和发展,不但要深入而且要沉下去,让作家真正地到基层去体验生活,这是因为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导向,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实践;故①③入选,B正确。②: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的标准,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
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尚书》记事的内容
,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说明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②符合题意,《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表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不合题意,由材料内容看
不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故选C。14.针对目前台湾使用繁体字,大陆使用简体字的现状,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协议,两岸民间合编一本“中华大辞典”,把所有的字词、语汇都作一个比较陈列,以求两岸交流时有更多互动的基础。繁体、简体字都是汉字体系文字,都根植于中华
文化传统,都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说明()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特性②两岸人民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汉字是人类社会最完美的文字④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两岸民
间合编一本‘中华大辞典’”体现了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故②④正确;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文化特性,故①错误;汉字是人类社会最完美的文字,夸大了汉字的地位,故③
错误。故选B。15.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
以感悟到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以汉服文化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
“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所以,②④的说法是正确的,①在材料中未能体现出来,③也未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故本题选B。【点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中华汉字和史书典籍。中国传
统文化还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16.“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这说明()①爱国主义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崇高的理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基础③崇高的革命理想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题目强调中华民族精神
中的伟大梦想精神而不是爱国主义,①不符合题意。②: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说法错误。③④:题目中“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
7.中华民族有着深沉而执着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生成、滋养于中华民族开天辟地、耕犁文明的生动实践,贯穿、丰富于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生生不息的漫漫长史。中华民族精神()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②起着维系社会
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其特有的包容性,①错误。②: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②错误。③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
能,③④正确指出了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我们民族和人民提供强大的
精神动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之中。这就自然要求我们明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掌握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内容。重要性方面应从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着手,必要性方面可从其对提
高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入手。18.让乘客在地铁车厢中通过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到文化氛围,是上海市推动“文化进地铁”的初衷。这样做有利于①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②拓展发展空间,助推文
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③利用鲜活载体,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文化进地铁”让乘客在地铁车
厢中通过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到文化氛围。这表明推动“文化进地铁”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有利于利用鲜活载体,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①③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产业的发展,②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展示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
心和标志。)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有利于()①抵制外来文化②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表彰劳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③正确。①: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抵制外来文化,①错误。④:
表彰劳模有利于引导人们热爱劳动,但不可能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④错误。故本题选B。20.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腐朽、
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还依然存在。下列关于我国依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B.市场经济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C.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腐朽思想对我国
文化的冲击D.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我国依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合题意,选项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是材料的原因;B不合题意,选项市场经济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是材料的原
因;C不合题意,选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腐朽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冲击是材料的原因;D符合题意,选项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是材料的原因;故选D。【点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依然存在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我
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②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③
内部、现实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21.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②要求
我们必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③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成果④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④:题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①④正确。②: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所有的文化,故排除②。③: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所有成果,故排除③故本题选A。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①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以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为目的④要把文化建设放
在各项工作的首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为此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其意义,但不是目的,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各项工作
之首依然是经济建设,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原因: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
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
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3.2019年2月,扬州某高校师生用一场快闪,演绎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国》,迎接新学期的到
来。快闪《我和我的祖国》风靡全国启示我们①快闪形式新颖有利于弘扬主旋律②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创新精神③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经典文化作品的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
【详解】①④:快闪《我和我的祖国》风靡全国,启示我们快闪形式新颖有利于弘扬主旋律,经典文化作品的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快闪《我和我的祖国》风靡全国给我们的启示,不体现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创新精神,②与题意不
符。③:只有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并不等于就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
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4.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启示我们()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②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人生价值③思想道德修养
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④坚持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④:“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启示我们坚持科学文化修
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①④项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而不是客观条件,②不符合题意。③:该选项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目主旨,③排除。故本题选D。25.2019年3月1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
、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这表明①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③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④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A.①
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
好氛围”说明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②符合题意。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③观点错误。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观点错误。故本题选A。26.2019
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文艺工作风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B.要让文化文艺工作者成为我国文化创造的主体C.明德引领文艺风尚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答案】A【解析】【详解】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文艺工作风尚,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文艺工作者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创造出反
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A符合题意。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说法错误。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C说法错误。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
惯。27.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青年,“红船精神”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红色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启示青年学生应该()①自觉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②唱响文化主旋律,坚定崇高理想信念③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④自觉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而不是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①错误。②③:“红船精神”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说明青年学生应该唱响文化主旋律
,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③符合题意。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④错误。故本题选B。28.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深情感慨:“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
的。为理想活着的人,就是这种精神被高度唤起的人。”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
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①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发的行动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中国共产党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推动时代的前行,这说明理想信念是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故①②正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故③错误;共产主义是我国的远大理想,故④错误。故选A。29.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是()A.“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B.“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C.“形谢神灭”与“心外无物”D.“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答案】C【解析】【详解】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沧海桑
田”与“断章取义”体现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A不符合题意。B:“量力而行”体现了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尽力而为”体现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B不符合题意。C:“形谢神灭”认为物
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心外无物”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符合题意。D:“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都指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体现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
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30.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世界是观念的集合”下列选项中与其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②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③:“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贝克莱“世界是观念的集合”也是主观唯心主义,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和“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说明()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新境界③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顶峰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衡量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败的标准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新境界,①②符合题意。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在发展
中不断超越自身,③错误。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错误。故本题选A。32.有学者用统计法对近代以来哲学和科学发展进行分析,发现近代哲学中心的转移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都依次为:意大利、英国、法国、
德国、美国。二者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并且在时间上哲学中心的转移较之科学中心的转移超前50-60年,这说明()①哲学繁荣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④哲学发
展是科学兴盛的先导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近代哲学中心的转移和科学活动中心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并且在时间上哲学中心的转移较之科学中心的转移超前50-60年,这主要强调了哲学对具体科学起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具体科学是
哲学的基础,①错误。③:题目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③是哲学的概念,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33.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从航天大国
向航天强国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长征五号不仅在中国航天界首次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燃料,实现了中国火箭燃料全面换代的计划。更采用了中国第一套全数字化火箭设计流程,令火箭上千千万万个接口有了通用、严谨的数字化通信标准。而YF-100发动机和YF-77发动机的成功,更是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世界
上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的国家。然而所有伟大的成功,都必然来自于艰辛。2017年7月2日,对研发团队来说,无疑是黑暗的一天,长征五号遥二的发射失败带来的压力不是简单的沉重二字可以描述的。面对失败,航天团队互相打气,把压力转换为动力,经过九百零八天的拼搏与协作,解决了发动机异常震
动的问题,验证了长征五号的关键技术。在长征五号研制生产的过程中,不乏80后、90后的身影,这些年轻的中国航天人,很多人在准备复飞的最后几个月都没有回家,几个星期睡不好觉,只为了等待这一刻,见证他们口中的“
胖五”冲上云霄。支撑他们成功的,是专业严谨的工作作风,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是“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为国家造出新一代“大火箭”的使命担当。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你在中国航天人身上看到
了怎样的民族品质?【答案】①航天团队开拓创新,实现了中国航天全数字化火箭设计流程、航天燃料的全面换代以及发动机技术的巨大突破,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②航天团队不懈努力,在巨大压力下克服困难,解决技术问题,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奋斗精神。③航天团队互相打气,团结协作攻
克难关,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团结精神。④航天团队在“星辰大海”的梦想指引下,积极进取,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⑤航天团队为国家造出新一代“大火箭”的使命担当,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核心。【解析】【分析】本题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为背景,从文化
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航天人的民族品质,属于体现类题目,考查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详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调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
么,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带着这些知识点去通读材料,从材料里提炼出关键词句,“首次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燃料,实现了中国火箭燃料全面换代的计划
”体现伟大创造精神;“面对失败,航天团队互相打气,把压力转换为动力”体现伟大奋斗精神;“经过九百零八天的拼搏与协作”体现伟大团结精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体现伟大梦想精神;为国家造出新一代“大火箭”的使命担当体现爱国主义。【点睛】解答“体现类”试题方法:常见的设问有“
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
一个要点。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34.长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建起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道德模范宣传展、科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体育馆,并免费开放。乡镇全部兴建了文化站,农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健身场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成
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积极意义?【答案】①完善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
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支持群众性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助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文明风尚。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立开放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支持了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宣传,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的能力。主
要知识点有: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详解】解答此题要先审清题目,限定知识范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其次,认真读材料,找关键词句,“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群众艺术馆”“乡镇全部兴建了文化站,农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
”。把这些关键词句分别对应知识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最后,整理答案,条理化,规范化。【点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5.中华民族自古热情好客,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就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出了一条和平友善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之路。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并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倡
议,更是将这条古丝绸之路无限延伸了出去。历史告诉我们,夜郎自大就会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又会错失机遇。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新一代“丝路人”抱着谦卑的态度,以厚重的“文化自信”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走出去中加强中华文明与沿线国
家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信?【答案】①坚持对当代中华文化的理性审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时代精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发展。②自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当代中华价值理念,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正确处理“中”与“外”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积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
主、为我所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④坚定中华文化发展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析】【分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分析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信,需要综合调用文化交流的意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防止错误倾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从文化生活角度,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正确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克服错误倾向;对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发扬和创新,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认同感、自豪感;同时要有文化自
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点睛】文化自觉: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对时代潮流和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表现
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6.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有相应精神力量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里搞建设,久久为功,弛
而不息。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
……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
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里搞建设”的。(2)结合实际,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两点基本内容,并分别设计校园活动方案。【答案】(1)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滋养。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
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价值认
同感。(2)①爱国:在校园开展爱国主题演讲比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②法治:邀请专家举办校园讲座,引导同学们关注、了解我国的法治建设发展历程。【解析】【分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背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设置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涉及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点
。【详解】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里搞建设”的。根据从材料中找到的关键信息,如“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重视传统节日”“八项规定、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等,可从国家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要求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点基本内容,并分别设计校园活动方案,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任选两项内容,
要注意题目要求,分别设计校园活动,不能重复。【点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