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8)页,120.30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bce63f4277925d5df7b8036492d4d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机密★启用前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统一测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共6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
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是《尚书·禹贡》上的“五服图”。此图反映了(注:甸服:距都邑500里,由君王直接治理并收取赋税。侯服:距都邑1000
里,君王不直接治理。绥服:侯服之外距都邑1500里,绥服之地只要承认服从君王即可)A.商朝内外服制B.大禹划分九州C.黄帝治理万国D.西周分封宗法2.虽然东周时期的政治不稳定,但其文化却获得了巨大发展。这
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B.地主阶级政治上的“夺权”斗争C.士阶层的出现,教育的下移发展D.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3.有人说:“皇帝是国
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最典型的时期是A.秦朝B.西汉初期C.汉武帝之后D.唐朝后期4.史书记载:“(909年被封为闽王的王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
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这有利于A.中央集权的加强B.经济重心的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繁盛5.莱布尼茨的学生沃尔夫说:“中国人……总是注意理性的完善的一面
,这样他们就可以认识自身自然的力量,从而达到自然力所能让他们达到的高度。”以下属于“理性”的是A.孔子“有教无类”B.董仲舒“天人感应”C.朱熹“格物致知”D.王阳明“发明本心”6.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是因为女真族实行了A.南北面官制B.行省制度C.猛
安谋克制D.八旗制度7.图2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社稷坛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祭祀土地神(社)和谷物神(稷)的地方。坛前铺设青、赤、白、黑、黄五色之土,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土地。根据代表的方位,黄色土铺在A.北边B.西边C.南边D.中间8.表1是明
朝和清朝前期中国金银比价变化表,据此可推知时间金银比价洪武八年1∶4永乐五年1∶5永乐十一年1∶7万历年间1∶8崇祯年间1∶10康熙年间1∶13乾隆年间1∶15表1A.符合银贵金贱的发展大趋势B.中外贸易中国处
于贸易顺差C.黄金由于大量使用价格上涨D.一条鞭法带来白银大量增加9.清人杨昌浚1879年称赞左宗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是因为他A.统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参与
洋务运动C.组建南洋水师,巩固祖国海防D.收复新疆,巩固祖国统一10.梁启超认为:“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19世纪末他又“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经世致用的盛
行B.救亡图存的需要C.思想观念的变化D.进化理论的传入11.图3是20世纪初日本拍摄的汉口码头。原照片说明文字写道:“挟武汉即可制中国”。“中国的长江有两大市场,即上海和汉口。……汉口距入海口600里,是长江腹地重要的工业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已经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港。今后必然兴旺发达。”其目的
是A.为全面侵华做准备B.了解长江流域发展状况C.阻止中国全面崛起D.从中国发展中获取利益12.能够使“我们党在经济上完全摆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摆脱曾经一直束缚陈独秀、李立三的经济绳索,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让中国革命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真正独立”的是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解放区土地改革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D.“双交”“双减”13.美国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说:“人类的这一壮举是无与伦比的。也许,它同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挥师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向莫斯科进军多少有点相仿,而且出乎我
的预料,还同美国大队人马翻越群山和草原向西部扩展有一些相似之处。”他说的“这一壮举”是A.南昌起义部队进军广东B.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农村C.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4.1940年2月11日《申报》:“拉木登珠,业经明令特准继任为第十
四辈达赖喇嘛。其坐床大典所需经费,著由行政院特饬财政部拨发四十万元,以示优异。此令。”发布“此令”的国民政府驻地在A.重庆B.武汉C.南京D.广州15.1950年的人民日报社论有这样一段话:“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由于华尔街垄断财团热衷于
战时暴利而狂猛扩大侵略,致使生活必需品价格猛涨,广大人民生活大大恶化;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全体人民生活幸福已被提高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依据此认识,我国将A.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C.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原则D
.提出“八字方针”,调整经济比例16.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一份文件的时候说,它“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出了评价……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份文件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村民自治】(14分)材料一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宋)反其弊,使
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宋代“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宋代相比
新中国实行村民自治的特点和意义。(6分)18.【边疆治理】(12分)材料一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jī
mí)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注意边疆问题。民国时期提出,所谓边疆有三种含
义,即地理边疆、政治边疆和文化边疆。国民党中央和民国政府提出,要团结各民族形成一个大中华民族,共同建设统一的中华民国。这改变了古代“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的民族观,国民政府为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国防的安全,开始重视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尤其是“自东北事件
发生以来,一日而蹙地千里,国人视线所集,益觉边远省区建设之急切与重要”。国民政府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达到国家政治的一体化。——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1)根据材料一,
归纳元朝在边疆地区采取的统治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边疆治理变化的原因。(6分)19.【古今经济发展】(14分)材料一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烟草、
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经济作物棉、麻、桑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经营地主的出现是明后期农业领域的新现象,他们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的管理,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明朝后期,在若干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使用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工场式生产的经营手段。—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统筹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确保国内粮食供应。自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量快速增长,不同品种的粮食贸易由原来的进出口交替阶段进入全面净进口阶段,其中,玉米、稻谷(大米)分别在200
9年和2011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小麦是在2009年由净进口、净出口交替状态转为净进口状态,大豆的进口量呈快速增长特征。——摘编自胡迪、张为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有效供给问题解析——历程、原因与对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进口的主要特征及意义。(8分)20.【王朝倾覆】(12分)材料关于清王朝的崩溃,过去多从王朝的对立面来进行研究,把王朝覆亡史纳入辛亥革命的范畴。研究王朝是如何
被革命推翻的,研究推翻王朝的力量……这些研究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种单一视角的模式难以对许多重大问题给予合理合情的解释。我们需要放宽视角,转从更大空间的多维视野来审视历史的问题和问题的历史。既然我们是研究清王朝的崩溃
,那么除了从王朝权力结构的外部来寻找原因外,还应该从其内部来考量;除了从推翻王朝的异己力量一面来寻求答案外,还应该从王朝自身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自我崩溃的另一面来分析。——摘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清王朝的崩溃”这一主题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统一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图中“帝都
”周围有“甸服”“侯服”“绥服”等,根据注释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2.D东周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起主要作用。3.B材料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谈到西汉初年的政治时讲的一段话。也是西汉初年政治上实行黄老“无为思想”
的反映。4.B闽王王审知在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他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促进了福建的开发,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5.C材料中“认识自身自然的力量,从而达到自然力所能让他们达到的高度”是理学家朱熹“格物致知”的反映。6.C材料是说宋元时期女真族战斗力非常强悍,原因是他们实行了“
猛安谋克制”。7.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黄色代表中间(央),应铺设在中间(央)。8.B表中的数据反映了白银不断贬值。因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贸易顺差(出超),白银大量进入中
国,导致白银贬值。9.D1879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祖国统一。A选项“淮军”是李鸿章统领,错误;B“江南制造总局”也是李鸿章创办的,错误;C选项,左宗棠创办的是福建水师,也不对。10.D梁启超先认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即社会是在退步,由于19世纪末进化论的
传入,他才改变观点,“以为文明世界……日进而日盛”。11.A图片拍摄于20世纪初,还有说明文字“挟武汉即可制中国”。反映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12.A材料节选自金一南的《浴血荣光》。正是因为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进行根据地建设,
我们党在经济上才能够真正独立。而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的前提。13.C材料摘自美国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的《长征秘史》。能够与“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挥师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向莫斯科进军”相提并论的只有长征的胜利。14.A发布“此令”的政府
是国民政府。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全面抗战时期的陪都。15.B材料选自1950年的人民日报社论。依据此认识,我国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上采取“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16.C从材料中“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出了评价”“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信息可以看出来。17.(1)“能自安”:指北宋在地方采取的措施,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任意2点给4分)“有大不可安”:指北宋把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导致地方“积贫”“积弱”;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在边疆战事中处于不利地位
。(任意2点给4分)(2)特点: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村民选举积极性高。(任意1点给2分)意义: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任意2点给4分)18.(1)措施:元朝在边疆地区采
取了比较稳定的统治措施;设立行省;征收赋役;采取和内地相同的管理办法。(任意3点给6分)(2)原因:中国疆域广阔,治理难度大;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深;古代大一统的历史传统和儒家伦理的悠久传承;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民国时期政治家的远
见卓识。(任意3点给6分)19.(1)新变化:高产农作物的传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营地主出现;地域性商帮兴起;商业市镇繁荣;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任意3点给6分)(2)特征: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部分粮食逐步进入净进口状态。(2点4分)意义:有利于解
决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加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任意2点给4分)20.(12分)评分说明:论题2分+论证8分+总结2分【评分建议】略示例一:论题: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是清王朝崩溃
的主要原因。论证:政治上,1840年开始,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多次的侵略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清王朝丧权辱国,丧失民心。特别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王朝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
家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清王朝的政治利益。经济上,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侵略者通过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获取侵略权益,把中国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又把中国变成自己剩余资本的投资场所,在中国开办工厂。这些都大大损害了清王朝的
经济利益。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抛弃了清王朝,转而支持袁世凯,把袁世凯作为自己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样就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总之,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国家)对清王朝的侵略,严重损害了清王朝
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统治,辛亥革命爆发后又转而支持袁世凯,这些都导致了清王朝的崩溃。示例二:论题: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封建斗争是清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论证:政治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1894年开始成立了兴中会、光复会等等一系列组织,宣传革命,要求推翻清王朝。特别是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加强了革命力量,进行各种活动,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思想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各种纲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特别是三民主义的提出,使革命党人统一了思想,明确了革命目标。军
事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联合会党,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还有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鼓动。大量新军士兵倾向革命,成为推翻清王朝的重要力量。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得到各省的纷纷响应,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崩溃。总之,以孙中山为
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军事上进行了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示例三:论题:清朝统治者自身丧失了革新能力是清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论证:清朝统治者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进行了各种尝试。面对外国侵略者给自己带来
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者先进行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后来又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没有解决自己的统治危机。1901年清朝统治者又实行“新政”。编练新军,改革官制,奖励实业等。编练的新军很
多士兵倾向革命,参加了辛亥革命,成为推翻清王朝的重要力量。新政期间增加赋税,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后来的“预备立宪”,得到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支持。但是1911年成立了皇族内阁,证明了预备立宪实际
上是一场骗局,结果资产阶级立宪派也倾向革命。总之,面对自己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者进行了许多方面的自救,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清朝统治者自身已经丧失了革新能力,统治崩溃是历史的必然。示例四:论题:清王朝的崩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证:可以
从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封建斗争、清王朝自身丧失革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