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共(20)页,1.03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375ac3dfaa9dda674cd15c045730e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级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的太阳帽前有一小风扇(如图所示),该小风扇与一小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接
,对其供电。经测量该电池能产生的电动势为E=0.6V,则关于该电池的描述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内可把0.6J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通过1C电荷量该电池能把0.6J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该电池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7号电池的本领大得多D.把该电池接入闭合电路后,电动
势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B.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从电源内部的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故通过1C电荷量该电池能把0.6J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正确;C.电动势越大,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一节7号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因此该
电池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7号电池的本领小,C错误;D.电动势的大小为定值,与该电池是否接入电路无关,D错误;故选B。2.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质量为10g的儿童玩具玻璃球从一居民楼的16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
为0.002s,则该玻璃球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10NB.210NC.310ND.410N【答案】B【解析】【详解】每层楼高约为3m,玻璃球下落总高度(161)345mh=−=自由下落时间12245s3s10htg===与
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t2=2ms=0.002s全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22()0mgttFt+−=联立解得3122()101010(30.002)150N0.002mgttFt−++===故选B。3.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
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A.B.的C.D.【答案】B【解析】【详解】由上图可知电源电动势为6V,电源内阻为640.54−=.A.三电阻并联,1R=外,64A1.5EIARr===+外
,4VUIR==外;B.两个电阻串联,然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2R=外,2.4AEIRr==+外,4.8VUIR==外;C.三电阻串联,9R=外,0.63AEIRr==+外,5.68VU=;D.两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4.5R=外,
1.2AEIRr==+外,5.4VU=;【点睛】根据图象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本题的关键,之后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计算即可.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由于某种原因灯泡L的灯丝突然烧断,其余用电器均不会损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变小B.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C.液滴将向上运动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对电路进行分析:L2的灯丝突然烧断可知电路中总电阻增大,由闭合欧姆定律可求
得电路中电流及路端电压的变化;再对并联部分分析可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则可知液滴的受力变化,则可知液滴的运动情况.根据电源的内外电阻关系,分析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详解】AC.当L2的灯丝突然烧断可
知电路中总电阻增大,则总电流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和R1电压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增大,故电容器C的电压增大,板间场强增大,带电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则该液滴将向上移动;由于C两端的电压增大,R2、R3中的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变大;故A错误,C正确;
B.因干路电流减小,则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故B错误;D.由于电源的内外电阻的关系未知,不能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般可以先将分析电路结构,电容器看作开路;再按部分-整体-部分的分析思路进行分析.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3Ω,R0=1Ω,直流电动机内阻R′0=1Ω.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1时可使图甲中电路的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时可使图乙中电路的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额定输出功率为P0=2W),则R1和R2连入电
路中的阻值分别为()A.2Ω、2ΩB.2Ω、1.5ΩC.1.5Ω、1.5ΩD.1.5Ω、2Ω【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题图甲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当外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Ω;而题图乙电路是含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
律不适用,电路的输出功率P=IU=I(E-Ir),所以当I=2Er=2A时,输出功率P有最大值,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W,发热功率为4W,所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6W,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3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3V,所以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5Ω.A.2Ω、2Ω,与
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2Ω、1.5Ω,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1.5Ω、1.5Ω,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1.5Ω、2Ω,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6.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3Mm=的凸
型滑块,它的左侧面与水平面相切,并且光滑,滑块的高度为0.6hm=。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迎着光滑曲面冲向滑块,要使小球越过滑块,初速度至少是()2(10/)gms=A.4.5m/sB.4m/sC.3.5m/sD.3m/s【答
案】B【解析】【详解】设小球的速度为0v,当小球滑到滑块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1v,滑块速度为2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2mvmv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22012111222mvmvMvmgh=++小球要越过滑块,
应有12vv假设12vvv==上述两式变形得22011()22mvmMvmgh=++代入数据解得速度最小值为4m/s,故选B。7.静止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从=0t时刻受到随时间均匀减小的水平向右的拉力TF和不变的摩擦阻力f共同作用,已知拉力TF
与阻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在00t−时间内,物体重力的冲量为零B.0t时刻物体的速度不为零C.02tt=时刻物体一定向右运动D.根据题设条件可求出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答案】C【解析】
【详解】A.在00t−时间内,物体重力的冲量为0mgt,故A错误;B.在00t−时间内,根据动量定理=0Imv−合其中Ft−图像中面前表示冲量,故合力冲量为0,故0t时刻物体速度为零,故B错误;C.002t−时间内,合力冲量大于0,方向向右,故末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故C正确;
D.因为不知道物块质量,根据动量定理无法求解速度,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B为带有14圆弧轨道的物体,质量为()>MMm,轨道半径为R,轨道末端与水平地面相切。水平地面上有紧
密相挨的若干个小球,质量均为m,右边有一固定的弹性挡板。现让小球A从B的最高点的正上方距地面高为h处静止释放,经B末端滑出,与水平地面上的小球发生碰撞。设小球间、小球与挡板间的碰撞均为弹性正碰,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则()A.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原来水平地面上的小球都将静止,而A和B向左做匀速
运动B.整个过程,小球A与物体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整个过程,小球A机械能守恒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所有小球和物体B都将静止的【答案】A【解析】【详解】AD.AB每次作用后B都在加速A都在减速,经过足够长时间后,A球返回向左运动速度小于B速
度,追不上B,最终AB向左做匀速运动,小球间、小球与挡板间的碰撞均为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可知,最后原来水平地面上的小球都将静止,故A正确,D错误;B.整个过程,小球A水平方向受到外界的作用力,AB系统水平合力不为0,故动量不守恒,故
B错误;C.整个过程,小球A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B的机械能,故C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9.某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将此小灯泡与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动势3VE
=、内阻2.5Ωr=)连接成闭合电路,则()A.小灯泡中的电流为0.44AB.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80VC.小灯泡的工作电阻为5ΩD.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0.80W【答案】CD【解析】【详解】将此小灯泡与两节干
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动势3VE=、内阻2.5Ωr=)连接成闭合电路,则E=U+Ir即U=3-2.5I将此函数关系图像画在灯泡的U-I图像上,则交点即为该灯泡的工作点,由图可知U=2.0VI=0.4A,则小灯泡中的电流为0.4A,两端电压为2.0V;小灯泡的
工作电阻为5ΩURI==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0.80WPIU==故选CD。10.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123VVV、、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123VVV、、,理想电流表
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I,则A.A的示数增大B.2V的示数增大C.3V与I的比值大于rD.1V大于2V【答案】ACD【解析】【详解】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导致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由于电压表断路,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为串联,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
,电源电动势不变,总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选项A对;B.电压表1V测量定值电阻R的电压,电阻不变,总电流变大,所以电压变大即1V示数增大.电压表2V测量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总电压即路端电压,示数变小,选项B错;D.电压表3V测量滑动变阻器电压,设电流
增加量为I,则根据1VIR=,2VIr=,所以12VV,选项D对;C.电压表3V的变化量3()VIrR=+,所以3()VrRrI=+,选项C对.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3.0M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1.0mkg=的
小物块.A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一大小均为4.0/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并没有滑离B板,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在一段时间内物块A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B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3.0/msB.2.5m/
sC.2.4/msD.1.8/ms【答案】BC【解析】【详解】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从A开始运动到A的速度为零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vB1,解得:vB1=2.67m/s;当从开始到AB速度相同的过程中,取水平向右方向为
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m)vB2,解得:vB2=2m/s,则在木块A正在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B的速度范围为2m/s<vB<2.67m/s.故选BC正确,AD错误.12.如图,质量均为m的小球A、B
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也为m的小球C挨着小球B放置在地面上。扰动轻杆使小球A向左倾倒,小球B、C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运动。当杆与地面有一定夹角时小球B和C分离,已知C球的最大速度为v,小球A落地后不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球B、C分离前,A、B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逐渐减小B.球B、C分离时,球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C.从开始到A球落地的过程中,杆对球B做的功为218mvD.小球A落地时的动能为258mglmv−【答案】AD【解析】【详解】A.球B、C分离前,求C对球B做负功,所以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逐渐减小,故A正确;B.球B、C分离时,对A、B两球组成的系统,球A有向下的加速度,求A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球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小于2mg,故B错误;D.A、B、C三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
所以A、B、C三球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在A落地瞬间A、B水平方向速度为v共,取向右为正方向有2mvmv=共解得2vv=共对A、B、C三球组成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得22kA1122mglEmvmv=++共解得2kA58Emglmv=−故D正确;C.从开始到A球落地的过程中
,杆对球B做的功等于球B和球C的动能之和为221122Wmvmv=+共故C错误。故选A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
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0R是标称值为4.0的定值电阻。(1)已知灵敏电流计G满偏电流g100μAI=,内阻g2.0kr=,若要使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应并联一只阻值为________
的定值电阻1R。(保留一位小数)的(2)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12345678电压表V读数U/V5.265.165.044.944.834.714.594.46改装表A读数I/mA204060801001201401
60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应线运动规律”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中电路各元器件的实
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表内限的影响B.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C.1R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D.0R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答案】①.1.0②.1.66③.充分利用已测得的数据,减小实验误差④.CD#DC【解析】【详解】(1)[1]设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电流计与电阻两端电压相等,则(
)ggg1IRIIR=−解得11.0ΩR(2)[2]由()0EUIrR−=+得()0UIrR−=+即15263748051627384UUUUUUUUUrRIIIIIIIII−−−−+=−====−−−−得()()()()1234567805
67123485.66ΩUUUUUUUUrRIIIIIIII+++−++++==+++−+++电池内阻为05.66Ω1.66ΩrR=−=[3]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已测得的数据,减小实验误差。(3)[4]A.电压表读数等于路端电压,所以
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A错误;B.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路端电压,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B错误;C.若R1的实际阻值偏小,则电流表的实际量程偏大,电流表读数比实际值偏小,电池组的内阻测量值偏大,C正确;D.R0的实际阻值偏大时,电池组的实际内阻比测量值偏小,D正确。故选
CD。14.某小组为验证滑块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竖直曲面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处平滑连接。两滑块P、Q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滑块P、Q的质量m1、m2;②将滑块P从斜槽上最高点释放,用刻度尺测出滑块P从O1开始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距离x0;
③将滑块Q放在水平轨道O1处,滑块P从斜槽轨道最高点释放,它们在O1处发生碰撞。用刻度尺测出滑块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x1、x2。(1)若要保证滑块P、Q碰撞后均停在O1位置的右方,实验中应要求m1______m2(填“<”或“>”),在此条件下验证动量守
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2)实验时若要将O1位置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______(填“会”或“不会”)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产生影响。【答案】①.>②.101122mxmxmx=
+③.不会【解析】的【详解】(1)[1]为了防止碰后滑块P反弹,应用质量较大的滑块去碰质量较小的滑块,故要求m1>m2;[2]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v2=2μgx则可知002vgx=112vgx=222vxg=若满足动量守恒,则有m1v0
=m1v1+m2v2将速度表达式代入,化简可得应验证的表达式为101122mxmxmx=+(2)[3]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中主要分析碰撞后两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因此将O1的位置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C1=4.0μF,C2
=3.0μF,电阻R1=8.0Ω,R2=6.0Ω。闭合开关S1,给电容器C1、C2充电,电路达到稳定后,再闭合开关S2,电容器C1的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减少量与电容器C2的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减少量之比是16∶15。开关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答案】E=16V,r=2.0Ω【解析】【分析】【详解】只闭合开关S1时,电容器C1的电荷量Q1=C1E,C2的电荷量Q2=C2E,式中E为电源的电动势;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C1的电荷量Q1′=C1IR1
,C2的电荷量Q2′=C2IR2,根据题意有'1111'2222()16==()15QQCEIRQQCEIR−−−−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12()EIRRr=++联立解得E=16V,r=2.0Ω16.如图甲所示是我国农村建房时往高处抛送
建筑材料的情景,即一人从地面将建筑材料抛出,被站在屋檐上的另一人接住。已知李师傅站在离房屋水平距离L=3.2m的A点,王师傅站在离地面高H=3.4m的屋檐上的B点,李师傅将质量m=2kg的砖头从A点正上方高h1=1.0m处斜向上抛出,砖头运动至
最高点时恰被王师傅接住,若接住点在B点正上方高h2=0.8m处,砖头与王师傅接触的时间t=0.4s,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空气阻力。求:(1)李师傅抛砖头的速度大小;(2)王师傅在接砖头的过程中受
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答案】(1)45m/s;(2)202N【解析】【详解】(1)根据运动的可逆性可知,砖头逆向的运动是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L=vxt1竖直方向vy=gt1H+h2-h1=12gt12合速度v2=vx2+vy2解得
v=45m/s即李师傅抛砖头的速度大小为45m/s。(2)对砖头水平方向,由动量定理10xFtmv−=−由力的合成知221()FFmg=+解得F=202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王师傅在接砖头过程中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02N。17.长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
着质量为1m的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一个水平瞬时冲量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当A回到最低点时,质量为2m的小球B与之迎面正碰,碰后A、B粘在一起,仍做圆周运动,并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A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的大小;(
2)碰撞前瞬间B的动能kE至少多大?【答案】(1)15Imgl=;(2)()212k2522glmmEm+=【解析】【详解】(1)A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此时轻绳的拉力刚好为零,设A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
二定律,有211vmgml=①A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轨迹最低点处重力势能为零,设A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Av,有2211111222Amvmvmgl=+②由动量定理,有1AImv=③联立①②③式,
得15Imgl=④(2)设两球粘在一起时速度大小为v,A、B粘在一起后恰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需满足Avv=⑤要达到上述条件,碰后两球速度方向必须与碰前B的速度方向相同,以此方向为正方向,设B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B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112BAmvmvmmv−=+⑥
又2k212BEmv=⑦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得碰撞前瞬间B的动能kE至少为()212k2522glmmEm+=⑧1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L”形木板A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左端挡板与放在A板上的质量为1kg的小物块B之间夹着一小块炸药,炸药爆炸时,有3J的化学能全部
转化为A、B的动能。爆炸结束瞬间,一质量为1kg的物块C以水平向左,大小为2m/s的速度从A板右端滑上木板,最终物块B、C恰好没有发生碰撞,且木板与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取210m/sg=,求(1)炸药爆炸结束瞬间A、B的速度大小及方向;(2)木板的长度为多少;
(3)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B做的功。【答案】(1)m/s1Av=,方向向左;2m/sBv=,方向向右;(2)2.25mL=;(3)15J8−【解析】【分析】【详解】(1)爆炸过程,以AB为研究对象:221122AABBmvmvE+=0AABBmvm
v−=得m/s1Av=方向向左;2m/sBv=方向向右;(2)爆炸后一段时间对CCCCmgma=得22m/sCa=方向向右;对BBBBmgma=得2/s2mBa=方向向左;对ABCAAmgmgma−=得0Aa=设1t时刻A、C共速,则满足1ACCvvat=−解得1
0.5ts=此时21m/sBv=−此后A、C相对静止一起减速、整体的加速度22m/s3BACACmgamm==+B的加速度不变212AACBBvatvat−=−+得20.75ts=20.5m/sv=作出vt−如图由图像可知板长2.25mL=(
3)由图像可知对B,01s−时间内11mS=112JBWmgS=−=−11.25s−时间内21m16S=221J8BWmgS=−=得总功1215J8WWW=+=−总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
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