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共(12)页,1.32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746befe6bbfb0e06927b14aac503e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级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能接近零的反应,当反应物相互接触时,反应瞬间完成,而且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B.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都是通过增大
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C.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叫做活化能D.只要条件合适,普通分子之间的碰撞也可能是有效碰撞2.一定温度下,向10mL1220.40molLHO−
溶液中加入适量3FeCl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2O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①322222FeHO2FeO2H++++++,②23222HO2Fe2H2HO2Fe++++++,反
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mint024()2O/mLV09.917.22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21122HO3.3310molLminv−−−B.3Fe+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D.反应()()(
)22222HOaq2HOlOg+的120HEE=−3.将1mol2N和3mol2H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23Ng3Hg2NHg+0H并达到平衡,改变条件。下列关于平衡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选项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A使用适当催化剂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2N和3mol2H平衡不移动D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下列关于可逆反应()()()A2BsCg+?,0H,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达到平衡之后,气体摩尔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平衡后,恒温
下扩大容器体积,再次平衡后气体密度一定减小C.平衡后,恒容下降低温度,再次平衡后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可能减小D.平衡后,恒温恒容下,通入气体C,气体C的浓度可能不变5.常温下向90mL蒸馏水中滴入10mL2mol/LHA溶液,已知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Hc+和温度随HA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7aHA210K−=B.a→b过程中温度升高是由于HA电离放热C.b点溶液导电性一定高于d点D.c→d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6.已知室温时,1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3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C.室温时,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7110−D.稀释HA溶液时,不是所有粒子的浓度都一定会减小7.反应Ⅰ、Ⅱ、Ⅲ均会在工业生产硝酸过程中发生,其中反应Ⅰ、Ⅱ发生在氧化炉中
,反应Ⅲ发生在氧化塔中,不同温度下各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K化学平衡常数反应Ⅰ:322454NHONO6HO+→+反应Ⅱ:32224NHON326HO+→+反应Ⅲ:222NOOO2N+→5002
61.110347.11021.310700192.110252.6101.0A.使用选择性催化反应Ⅰ的催化剂不能增大氧化炉中NO的含量B.通过改变氧化炉的温度可促进反应Ⅰ而抑制反应ⅡC.通过改变氧化炉的压强可促进反
应Ⅰ而抑制反应ⅡD.氧化炉出气在进入氧化塔前应进一步降低温度8.已知甲、乙中进行的反应是:()()()223Ng3Hg2NHg+;丙、丁中进行的反应是:()()()22HgIg2HIg+1kJmolHa−=−。实验条件和起始投料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甲外界条件实验组别起始投料(mo1)乙外界条件实验组别起始投料(mo1)2N2H3NH2N2H3NH恒温恒容Ⅰ130恒温恒容Ⅰ130Ⅱ004Ⅱ260丙外界条件实验组别起始投料(mo1)丁外界条件实验组别起始投料(mo1)2H2IHI2H2IHI恒温恒容Ⅰ110恒温恒容Ⅰ120Ⅱ002Ⅱ
240A.甲组中,若平衡时2N和3NH的转化率分别为1和2,则121+=B.乙组中,平衡Ⅱ中3NH的浓度是平衡Ⅰ的二倍。C.丙组中,若平衡时Ⅰ中放热1kJQ,Ⅱ中吸热2kJQ,则12aQQ+=D.丁组中,建立平衡的时间:II
Itt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aH110mol/Lc+−=,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B.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13wK10−=,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若所
得混合液pH=2,则a:b=9:2C.常温下,同pH的盐酸、硫酸、醋酸溶液导电性关系:盐酸-硫酸<醋酸D.常温下,同pH的硫酸和醋酸溶液中和同浓度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消耗酸的体积:硫酸<醋酸10.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反应物发生储氢反应:()()()5256LaNis3HgLaNiHs+1
301kJmolH−=−。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氢气压强为2MP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5LaNi的质量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2H的压强仍为2MPaC.扩大容器的容积,重新达到平衡
时()2Hn减小D.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有利于储氢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当1,3-丁二烯和溴单质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时,其反应机
理及能量变化如下:不同反应条件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生成物组成如下表:实验编号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产物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产物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1-15℃tmin62%38%225℃tmin12%88%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产物A、B互为同分
异构体,由中间体生成A、B的反应互相竞争B.实验1测定产物组成时,体系己达平衡状态C.相同条件下由活性中间体C生成产物A的速率更快。D.实验1在tmin时,若升高温度至25℃,部分产物A会经活性中间体C转化成产物B12.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
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11X1.0molLminv
−−=13.向体积均为1L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X和1molY发生反应:()()()2XgYgZg+H,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H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cnnC.a点平衡常数:K>12D.反应速率:abvv正正14.T℃时,向浓度均为11molL−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c)的关系如图所示。①HA的电离常数:()()()()()()
2aHAHHAHAAcccKccc+−+−=−;②aaplgK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HA<HBB.a点溶液中:()1HA0.1molLc−=,()1H0.01molLc+−=C.T℃时,弱酸HB的ap5KD.弱酸的aK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1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强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2CO和2H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可得到甲烷。已知:()()()()2242COg4HgCHg2HOg++1165kJmolH−=−()()()()222COgHgCOgHOg++141kJmolH−=+催化剂的选择是2CO甲
烷化技术的核心。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温度对2CO转化率和生成4CH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4242CHCOCH100%CO=物质用于生的量物质的量成的选择性发生反应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260℃~320℃间,以2CeO为催化剂,升高温度4CH的产率增大B.延长
W点的反应时间,一定能提高2CO的转化率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2CO的平衡转化率D.高于320℃后,以Ni为催化剂,随温度的升高2CO转化率上升的原因是平衡正向移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16.(12分)(1)已知CO与
2H合成甲醇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CO和2H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______(填“Ⅰ”“Ⅱ”或“Ⅲ”),该反应在a点达到平
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b点的高,其原因是______。(2)利用CO和水蒸气可制备2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COgHOgCOgHg++。将不同量的CO(g)和()2HOg分别通入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
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起始量达到平衡n(CO)/mol()2HO/moln()2H/molnCO转化率时间/min650421.6690032133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②900℃时,0~3min内反应的平均速
率()2HOv=______,达到平衡时()2Hc=______。(保留2位小数)(3)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以丁烯和乙烯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的方法被称为“烯烃歧化
法”,反应为()()()482436CHgCHg2CHg+。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8CH和24CH发生上述反应。t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48CHmolna=,()24CH
2molna=,()36CHmolnb=,且36CH占平衡总体积的1/4,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48CHv=______11molLmin−−(用含a、V、t的式子表示)。17.(12分)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
列操作回答问题:(1)常温下130.1molLCH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填字母)。A.()Hc+B.()()3HCHCOOHcc+C.()()HOHcc+−D.()()OHHcc−+(2)取10mL的乙
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3HCHCOOHcc+的值将____
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pH(乙)(填“>”“<”或“=”)。Ⅱ.已知次磷酸(32HPO)是一元中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4)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
。(5)如图所示为二元酸2HA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25℃)。当溶液pH=7时,()()22AHAcc=______。18.(12分)Ⅰ.某压强下工业合成氨生产过程中,2N与2H按体积比
为1:3投料时,反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其中一条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另一条是平衡时的曲线。①图甲中表示该反应的平衡曲线的是______(填“Ⅰ”或“Ⅱ”);由图甲中曲线变化趋势可推知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②图甲中a点,容器内气体()()23N:NHnn=______,图甲中b点,v(正)______v(逆)(填“>”“=”或“<”)。Ⅱ.以工业合成氨为原料,进一步合成尿素的反应原理为()()
()()()3222222NHgCOgCONHlHOg++。工业生产时,需要原料气带有水蒸气,图乙中曲线Ⅰ、Ⅱ、Ⅲ表示在不同水碳比()()22HOCOnn时,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氨碳比()()32NHCOnn之间
的关系。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②曲线Ⅰ、Ⅱ、Ⅲ对应的水碳比最大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③测得B点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1x=______。19.(12分)Ⅰ.“丁烯裂解法”是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法,生产过程中会有生
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反应如下:主反应:48363CH4CH;副反应:4824CH2CH。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和压强(p)变化的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1)平衡体系中的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3624CHCHmm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
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从图1和图2中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300℃0.1MPaB.700℃0.1MPaC.300℃0.5MPaD.700℃0.5
MPa(2)有研究者结合图1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450℃的反应温度比300℃或700℃更合适,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______。(3)图2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质量分数呈上
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Ⅱ.(4)353K时,在刚性容器中充入()3CHOHg,发生反应:()()()32CHOHgCOg2Hg+。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t/min05101520p/kPa101.2107.4112.6
116.4118.6121.2①若升高反应温度至373K,则()3CHOHg分解后体系压强()373Kp−______121.2kP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②353K时,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充入少量CO(g),反应经过一段时候后重新达到平
衡,此时与旧平衡相比,3CHOH的体积分数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20.(12分)(1)在2KT、1.010kPa下,等物质的量的CO与4CH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43COgCHgCHCHOg+.反
应速率()()()43COCHCHCHOvvkppkp−=−正正逆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5p4.510K−=,则
CO转化率为20%时,vv=正逆______。(2)探索氮氧化合物反应的特征及机理,对处理该类化合物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2NO可发生二聚反应生成24NO,化学方程式为()()2242NOgNOgkk正逆,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已知
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22NOvkc=正正,逆反应速率方程为()24NOvkc=逆逆,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则图lgk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5a+
、0.5a+,0.5a−,1.5a−,则温度1T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1molL−。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一定量的2NO,则2NO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2NO的体积分数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反应()()(
)22HgIg2HIg+的反应机理如下:第一步:112I2Ikk−(快速平衡)第二步:2222IHHIkk−+(快速平衡)第三步:332HII2HIkk−+(慢反应)②只需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如ADGH
adgh++的速率方程,()()ADadvkcc=,k为常数;非基元反应由多个基元反应组成,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反应机理推定。()2Hg与()2Ig反应生成()HIg的速率方程为v=______()()22HIcc(用含1k、1k−、2k…的代数式表示)。(4)硫
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2SO的,催化氧化:()()()223SOg+1/2OgSOg198kJmolH−=−。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2m%()2SOg、m%()2Og和q%()2N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t、压强p条件
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2SO转化率为,则3SO压强为______,平衡常数pK=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