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历史 答案.docx,共(6)页,37.38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14f453bdcd61b36059e0d8285411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DCADBCB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BBDCAB【解析】1.何尊是西周初年青铜器,A错误;甲、丙、丁没有强调加强中原统治
力量含义,B错误;中国一词最初的含义是天子的京畿,C错误;变革内容说明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断拓展,D正确。2.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和阶级因素产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正确。3.商鞅变法推动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在秦国确立,即推动了社会转型,而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北宋的统治危机
,未起到推动了社会转型的作用,故A正确。4.由题干可知,明清两代江南地区成为粮食调入区,当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手工业发达,故D正确。5.由题干清代地理志编撰“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可知,政府此举目的在于消弭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差别,即加强国家认
同,故B正确。6.江南地区由于大量种植棉花,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达,劳动力充足且便宜,故土纱成本低于洋纱,市场竞争力高,洋纱取代土纱进程慢,故C正确。7.李鸿章、张之洞作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在甲午战后的背景下,面对清朝统治危机,他们的思想有了新发展,故B正确。8.题干主要有三个信息“大革命
失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的认识,由这些信息可知当时毛泽东思想形成,故A正确。9.由题干信息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题讲的是建国初期“统一财经”的内容,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正确。10.由题干信息可知,《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
面的报告》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故C正确。11.此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的差异影响到两地神话特点,故B正确。12.日本的疫病观受到中国思想的影响,
但是其从“天行疫”到“时行疫”观念的变化,体现出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医学时,带有一定的选择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日本对古代中国医学吸收转化,凸显了日本本身的疫病观念变化,而非强调古代中医对日本医学的影响,D错误。13.注意时间“14世纪中期”,联系欧洲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结合
材料“用世俗方法研究抵制疫病的措施,这唤起了劫后余生者‘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可知D正确。14.由表格信息可知,这是一种国家干预型经济,强调出口,限制进口,是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故C正确。15.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国1787宪法,改邦联制为
联邦制,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德国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方式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故A正确。16.由图表可知世界贸易额不断增长,说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故B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8分)(1)(9分)经济:反对政府干涉经济,反对重商
主义,主张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思想、自由竞争;宗教:批判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强调世界有自身的自然法则,强调人思想的自由,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政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强调统治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主张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强调人民革命的正当性。主张天赋人权,批判专制制度。(每点3分)(2)(9分)不同:以“救国”为中心;国家自由高于个人自由;对传统的文化批判激烈;后期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追求国家的独立等。(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列强侵略加剧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儒家学说的价值受到质疑;在社会进化思想影响下,从仿效英美到仿效苏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完成民主革命历史任务的根本要求;较为宽松的舆论环境等。(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18.(12分)示例:论题:社会变革中报刊顺应时代发展需要。(2分)阐述:中国古代报刊是掌握
在统治者手中的独享特权,成为皇帝旨意、朝廷诏书等各种政府政令的发布平台,普通大众被排斥在阅读对象范围之外。中国古代报刊是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和稳固统治秩序的得力助手与有效工具。中国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而兴起的,经历了由外国传教士办报到
自主办报的过程,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主题,报刊的传播内容淡化了宗教意识,更多地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宣传各阶级、各政党的思想主张。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大力宣传改良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辛亥革
命时期的《民报》,作为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积极宣传三民主义等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了民众思想。中国共产党创办了报刊,为抗日战争
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8分)总之,中国报刊发展经历了由政府到民间,由专制到民主,报刊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是作为宣传政治主张、促进变革的武器,同时也成为学术观点争鸣的论坛,在宣传内容、受众群体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
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2分)(如从“近代报刊与民主革命发展的关系”“近代报刊与民主思想传播的关系”或单从某一时期报刊的创办背景、创刊主旨及其影响等方面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19.(12分)(1)(4分)措施:颁布较为系统的灾荒救助法规;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构建了全国
性的仓储备荒体系;设置以有偿赈济为主的地方性仓种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8分)原因: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家国同构使国家具有救助的道义和责任;自然灾害频发;民族战争的破坏;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理学强
调社会责任感;土地兼并严重等。(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20.(10分)(1)(6分)共同因素:农耕文明的物质保障;古代文明的扩展;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繁荣的文化;武力扩张。(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2)(4分)作用:巩固和
扩大了古代文明区;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古代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和互补;成为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环节。(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
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