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1)页,539.84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93574df1e3b4c3adf83dbdee3a2a0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将“鹊桥二号”卫星送入预定绕月轨道。作为公共中继星平台,“鹊桥二号”将为后续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本次发射正式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新征程。完
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鹊桥二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飞行过程中穿过小行星带B.与水星、金星天体类型相同C.传送数据时易受太阳活动干扰D.轨运行期间面临强风威胁2.“鹊桥二号”在上升过程中,穿越臭氧层时该层的气温变化是()A.不断下降B
.不断上升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3.“鹊桥二号”发回了清晰的月面图片,获取该图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1.C2.B3.A【解析】在【1题详解】小行星带位于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鹊桥二号”飞行中并不会穿过小行星带,A错误;水星、金
星是自然天体且属于类地行星,“鹊桥二号”是人造天体且是中继星,B错误;传送数据时易受太阳活动干扰,C正确;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风出现,D错误。故选C。【2题详解】臭氧层位于平流层,臭氧层因为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的原因导致海拔越高气温越高,“鹊桥二号”在上升过程中,穿越臭氧层时该层的气温变化是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故气温变化是不断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对某地理事物的变化进行监测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它可以获取地表事物的信息,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定位和导航,C错误;地
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B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
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它不具有获取信息的功能,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范围约为地面以上至12
km高空处。平流层分布在对流层顶至50km高空处。高层大气位于50km高空以上。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表层海水与100
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5.甲、乙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A.①地形成大型渔场B.②地海水盐度下降C.③地大气对流增强D.④地大气湿度下降【答案】4.A5.B【解析】【4题详解】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随深度加
深而递减,1000米深度海水水温相差不大,因此本题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主要通过表层水温比较温差大小,表层水温越高,温差越大。全球表层海水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若要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最大,则
应在较低纬度海区,排除③④,CD错误;图中①②均位于较低纬度,①处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会加大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A正确;②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会减小表层海水与1000米深处海水温差,B错误。故选A。【5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甲为寒流,乙为暖流。单一暖流流经不会形成大型渔场,因此
①地不会形成大型渔场,A错误;乙暖流会使得流经地区增温增湿,④地大气湿度增加,D错误;甲为寒流,寒流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会使得②地海水盐度下降,③地大气对流减弱,B正确,C错误。故选B。【点睛】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
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杭州市统计局于2024年3月11日对外公布:2023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1237.6万人相比增加1
4.6万人,2023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全市城镇化率为84.2%,城镇人口为1054.4万人,较上年末增加15.4万人,农村人口为197.8万人,较上年末减少0.8万人,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明
显。完成下面小题。6.2023年杭州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收入较高B.大量接纳国际移民,就业机会多C.人口老龄化降低,死亡率降低D.医疗教育水平较高,环境优美7.为吸引并留住人口,杭州市应()①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
引导人口均匀分布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③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④提升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关于人口向杭州中心城
镇集聚明显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剧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B.扩大地区之间发展差距C.降低中心城区城镇化率D.降低迁出区环境承载力【答案】6.A7.D8.B【解析】【6题详解】杭州市常住人口增加主要是外来人口
迁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因素影响,位于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A正确。我国目前接纳外国的移民较少,B错误;人口老龄化加重,C错误;目前,医疗水平对杭州人口增长影响小,D错误;故选A。【7题详解】为吸引并留住人
口,杭州市应提升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享受更多的待遇,④正确;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吸引更多的人口,③正确;引导人口均匀分布不利于城市发展,不符合实际;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不能留住人口,①②错误,
故选D。【8题详解】杭州人口增长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涌入,会降低杭州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水平,A错误;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聚集,短期内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有可能加大,B正确;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会提高杭州中心城区城镇化率,C错误;环境承载力不会随人口迁出而降低,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D错误。故选B。
【点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特点是“高墙窄巷”,仅1~3人能并排通行,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被称为“冷巷现象”,下图为冷巷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冷巷主要分布于我国()A.北方地区B.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10.下面对冷巷民居采取的正确保护措施是()①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选择性地开发旅游资源②拆除不适应区域发展的老式建筑③对现存的冷巷民居进行分类分区保护④加快冷
巷民居的推广与建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9.C10.A【解析】【9题详解】冷巷,通常指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内部形成的狭窄通道,由于这些通道的宽度较窄,且两侧通常有较高的墙体遮挡,因此在夏季可以形成阴凉的空间,有利于通风散热。南方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持续时间长,冷巷的
设计能有效通风降温,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因此,冷巷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C正确;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虽然炎热但不如南方持久,北方建筑更注重保暖而非通风降温,因此冷巷不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建筑特点,A错误;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凉爽,无需通过冷巷来通风降温,B错误;西北
地区气候干燥,多风沙,昼夜温差大,冷巷的设计在西北地区并不普遍,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选择性地开发旅游资源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冷巷民居这一传统建筑文化,同时也能通过旅游带来经济效益,①正确;拆除
不适应区域发展的老式建筑,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②错误;对现存的冷巷民居进行分类分区保护,有助于根据冷巷民居的不同特点和价值,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③正确;冷巷民居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文化等因素,不能盲目推广和建造
,④错误。故选A。【点睛】冷巷,通常指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内部形成的狭窄通道,由于这些通道的宽度较窄,且两侧通常有较高的墙体遮挡,因此在夏季可以形成阴凉的空间,有利于通风散热。当外部气温较高时,冷巷内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人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一丝凉意。2022年12月,广东荣纸
业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新区域总部投入运营。新总部设有首个海外研发中心,以及配备自动质检系统,将零污染概念落实到生产车间,主要运营妇婴护理、生活用纸等品类的业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该企业在马来西亚建厂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B.市场C.交通D.劳动力12.马来西亚新区域总部的投入运营,体现了该企业()A.产品种类多样化B.企业生产规模化C.研产销协同发展D.产品升级速度快【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该企业是广东的,技术来自我国,且我国的技术水平较马来西
亚高,A错误。该企业主要运营妇婴护理、生活用纸等,这些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量较大的日用品,主要面向当地的市场,出口较少,故与交通.关系不大,B正确、C错误。新总部设有研发中心,配备自动质检系统,说明该企业
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于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分析材料中第二句话可知:“新总部设有首个海外研发中心”——研;“将零污染概念落实到生产车间”——产;“主要运营妇婴护理、生活用纸等品类的业务”
——销,实现了研产销协同发展,C正确;但是产品种类涉及妇婴护理、生活用纸,并没有体现多样化,A错误;整段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企业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升级速度,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
源;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社会因素,国家政策、便利的交通条件、信息网络的通达性、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2024年3月,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全网,本是
一种寻常食物,单价也很便宜,却吸引远在东北、海南等地的网友纷纷前来体验,让人们再次看到数字时代流量经济的“洪荒之力”,麻辣烫给天水带来客流量,拉动了当地消费,引发多重效应。完成下面小题。13.天水麻辣烫迅速走红主要得益于()A.发达的信息网络B.美味的传统小吃
C.独特的地方文化D.便利的交通条件14.天水市内麻辣烫摊最可能集中在()A.城市主干道两侧B.行政文化区附近C.高级住宅区附近D.人口稠密的小巷15.天水麻辣烫摊集聚有利于()A.缩短消费距离B.减少行业竞争C.吸引消费人群D.降低
地租成本【答案】13.A14.D15.C【解析】【13题详解】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朋友圈、抖音等网络社交app吸引众多用户,即数字时代流量经济的“洪荒之力”使天水麻辣烫才能够迅速走红,所以主要受发达的信息网络的影响,A
正确。传统小吃、地方文化以及交通等均不是导致其走红的关键和主要因素,BCD错。故选A。【14题详解】人口稠密的小巷中人口数量多,麻辣烫等小吃需求量大,且对市内交通干扰不大,因此会成为麻辣烫摊集聚地,D正确;
城市主干道两侧因为交通干扰、市容等问题一般不允许摆摊;行政文化区附近、高级住宅区附近对环境要求比较高,麻辣烫的油烟噪音比较重,会使得日常办公、生活受到影响,ABC错。故选D。【15题详解】的集聚会导致城市麻辣烫摊分布更加
不均,增加市内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出行距离,A错;麻辣烫摊集聚,会加剧行业内竞争,B错。空间集聚产生集聚效应,会增加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人群,C正确;麻辣烫是服务性行业,集聚会引起对土地的竞争,使地租成本上升,D错。故选C。【点睛】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包括市场(人口规模、人均消费水平、消费偏好)、劳动力(数量、工资、素质)、历史文化、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非国家摩洛哥小城瓦尔扎扎特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海拔11
51米,年平均降水量102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沙丘广布,以旱作农业为主,境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为当地农业辅以膜下滴灌技术,下图为瓦尔扎扎特某地地表沙丘示意图和地理位置图。(1)从纬度位置、地势和天气的角度,分析瓦尔扎扎特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出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描述其景观特点。(3)说明在瓦尔扎扎特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原因。【答案】(1)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多晴天,无云或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风力堆积;形如新月
,沙丘的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3)当地气候干旱,需要稳定灌溉提高产量;光能丰富,利于光伏发电;水资源短缺,滴灌技术节省灌溉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覆膜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为土壤保墒。【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
辐射的影响因素,风成地貌,区域发展与因地制宜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的影响太阳能资源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日照时长、地势和
天气。该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度大;结合材料“海拔1151米,年平均降水量102毫米”,由此可知,其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越多;其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多。【小问2详解】图中的沙丘地貌为典型的新月形沙丘,外型如新月,沙丘的两侧顺风向向前延伸,形成两翼,其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当地的盛行风向大致垂直,该沙区的形成主要受风力堆积而形成。【小问3详解】该滴灌工程由光伏提供动力,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光能丰富,有利于光伏发电,光伏动力充足。当地气候干旱,通过建设滴灌工程,可以稳定灌溉水源,提高作物产量。同时,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通过滴灌技术可以节省灌溉水源,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率。另外,在膜下滴灌,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材料二: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发展“卫星城”。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
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图中甲、乙为该城市的卫星城。(1)分析图中重工业区分布的合理性。(2)简述甲、乙两卫星城的建设给该市带来的积极影响。(3)请从环境、交通和能源利用三个方面设想如何将该市改造为生
态城市。【答案】(1)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减轻对城区水污染;位于城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减轻对城区大气(环境)污染;临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河流流经,用水方便。(2)缓解城市的人口、住房、土地、交通等压力
;分担城市部分职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3)环境方面: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城
镇中心城区及其卫星城规划简图为材料,涉及工业的区位、城市的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其合理性应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方面分析。生态环境效
益:重工业区会产生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图中重工业区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水资源污染小;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的郊外,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比较小;社会环境效益:靠近河流、公路、铁路,水陆交通便利;远离城市中心,地租较低等。【小问2详解】据
材料卫星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可知,卫星城可以吸收母城的部分城市人口,缓解人地矛盾;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中心城市部分职能,缓解中心城市土地、交通压力;保护和改善中心城市环境质量;促进中心城市合理化发展。【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
环境方面建设生态城市,经济发展应注重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促进本地生态环境保护;交通方面,需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交通干线等;能源利用方面,建设生态城市要注意减少化石
能源的使用,尽可能的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题目。黑木耳属食用菌,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陕西省柞水县(图一)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5%,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质地坚硬
,不易腐坏,因此是当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其出产的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成分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标准。近年来,柞水县把黑木耳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断革新种植技术,由原来的柞木栽培转为现在的吊袋栽培(如图二、图三),黑木耳产量激增。202
0年4月,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1)简析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的自然条件。(2)与柞木栽培相比,简析柞水县采用吊袋栽培黑木耳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柞水县欲以黑木耳产业为基础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请对此
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柞水县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树;河流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植被覆盖高,空气(环境)质量好;位于秦岭南坡(阳坡),日照时间长。(2)减少柞木砍伐(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空间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3)以黑木耳原料,发展加工工业;为方便黑木耳外运,完善交通、仓储和物流业;以黑木耳为主题,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乡村旅游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详解】(1)据材料可知,黑木
耳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材料中提到陕西省柞水县“森林覆盖率达65%,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质地坚硬,不易腐坏,因此是当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可见柞水县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一柞树;据图可
知,该地河流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满足黑木耳"靠近水源”的生活习性;“森林覆盖率达65%”可见该地植被覆盖高,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所以该地的空气质量好,满足黑木耳“环境洁净”的生活习性;据图可知,该地位于秦岭南坡,为阳
坡,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黑木耳“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的生长要求。(2)根据图二可知,柞木栽培需要砍伐柞树,截成木段,而吊袋栽培用锯末、秸秆做成菌袋,可知与柞木为栽培相比,采用吊袋栽培黑木耳可以减少柞木砍伐,保护
当地的森林植被,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减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利于当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吊袋栽培成串吊在大棚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从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最终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3)据材料可知,“柞水县把黑木耳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
产业,不断革新种植技术,由原来的柞木栽培转为现在的吊袋栽培,黑木耳产量激增”,说明该地黑木耳产量大,可以以黑木耳为原料,发展加工工业,从而获得更多的附加值;"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据此可知,为方便黑木耳外运,当地需要完善交通、仓储和物流业等相关产业,促
进产品外销;“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其出产的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成分各项指标达国家一级标准”,据此可知,当地可以以黑木耳为主题,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乡村旅游业,还可拉动当地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
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