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8)页,601.29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b689b6a9517dbf45867f290166177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宜城一中枣阳一中曾都一中襄阳六中南漳一中老河口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
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
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萤火虫发光细胞
内存有大量的ATP用以维持生命活动B.萤火虫发光细胞中,ATP中的能量来自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荧光素形成氧化萤光素伴随着ATP的合成D.萤火虫尾部正常发光时,发光细胞中ATP和ADP保持动态平衡2.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非常广泛
的应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嫩肉粉含蛋白酶,能对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B.酶制剂适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从而保持结构的稳定性C.蛋白酶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D.将刚采摘的
甜糯玉米放入热水中2min破坏淀粉酶的活性,可较好的保持甜味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图乙表示最适温度下底物浓度对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A.图甲反映了酶具有专一性B.图乙中的横坐标对应图甲中①的浓度C.在b点增加酶的量,反应速率会加快D.酶在起作用时,可降低相关反应所需的活化能4.将酵母菌研磨并过滤得到滤液,加入葡萄糖,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且有酒味出现,根据上述实验分
析,说法正确的是()A.酒味的出现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结果B.气泡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C.溶液相当于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D.该实验证明了“提取液中的物质只有在细胞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两大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田需适时晒田,目的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根细胞B.用透气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伤口愈合C.无氧、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果蔬储藏,因为在此环境下细胞呼吸最弱D.大棚种植蔬菜时多
施农家肥,有利于蔬菜吸收有机物增加产量6.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图2表示真核细胞两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1所示生物膜为线粒体内膜,产生大量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
TPB.图2所示生物膜为叶绿体类囊体膜,含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由图1可知,蛋白质A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D.图1和图2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原因是含有的磷脂分子不同7.下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
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的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B.限制b点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当光照强度突然由b变为c,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升高D.当
CO2浓度为200mg·L-1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8.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年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对以上重组细胞分别进
行体外培养,结果发现前者不分裂而后者分裂旺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比细胞质更大B.老年人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可能比年轻人的更短C.老年人细胞核内染色质的收缩可能影响了分裂所需的物质准备D.老年人体内缺乏新生细胞因而代谢速率减慢9.下表为
动物细胞分裂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部分特点甲无星射线出现乙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丙产生有性生殖细胞A.甲不发生DNA复制,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B.动物细胞通过乙方式进行分裂时,一对中
心粒在前期倍增成为两组C.动物细胞通过丙方式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D.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只通过丙方式进行分裂10.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下列有关实验选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花
是两性花,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B.玉米是雌雄同株植株,其花是单性花,进行杂交实验时无需进行去雄操作C.恩格尔曼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是因为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分布,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利于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1.玉米的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红色,非糯性淀粉遇碘呈蓝色。取一株非糯性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进行检测,结果约50%的花粉显蓝色、约50%的花粉显棕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糯
性对非糯性为显性B.该株玉米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占1/4C.该株玉米自交,F1产生两种花粉,比例1:1D.该检测结果不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12.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紫色和蓝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现用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蓝花
植株作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基因型A_B_aabbA_bbaaB_表型白花紫花蓝花A.理论上推测,F2的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3种B.用F1进行测交,推测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表型之比2:1:1C.F2中的紫花自交,子代产生紫花和白花,比例为3:
1D.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3.下图1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图2、图3是该动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为为A.图1中CD段染色体和DNA数量之比为1:2B.据图2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
胞为初级卵母细胞C.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中AB段,图3所示细胞则处于图1中EF段D.图3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14.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
经过变形后,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C.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D.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5.某区域老鼠的毛
色有黄色、灰色、黑色三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a1>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毛色相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B.若要判断某只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则可
让该鼠与多只灰色雌鼠杂交C.若一只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后代出现黑色鼠,则亲本基因型是Aa2、a1a2D.若不同组合的黄色鼠之间杂交,后代黄色鼠始终占2/3,则A基因可能纯合致死16.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17.一个家
庭中,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若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C.父亲的精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儿子的概率是
1/818.已知果蝇的红眼和棕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红眼果蝇和纯合棕眼果蝇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棕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红眼。下列分析及推断正确的是()A.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位于X染色
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正反交子代的雌果蝇均为杂合子C.反交子代果蝇相互交配,所得雄果蝇全是棕眼的D.仅根据眼色不能区分正交子代性别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
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在_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化合物,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
___。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还可通过_______定量表示。(答一种即可)(3)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结合图2推测,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CO2固定速率出现图1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4)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
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填“遮光”或“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的植株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20.细胞的一生通常要经历生
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回答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问题:(1)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分裂的主要方式。在实验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是: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制片,将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处于_______(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该时期细胞内
的主要变化为:______________。(2)对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了新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的_______。(3)成熟生物体中,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_______。(4)线粒
体不仅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也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当紫外线、化学物质等因素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与蛋白A结合,使C-9酶前体发生_______(填“磷酸化”或“去磷
酸化”),转化为活化的C-9酶,进而激活C-3酶,最终引发细胞凋亡。吞噬细胞可将凋亡细胞吞噬消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特点。的21.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
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如果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需要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
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了上述条件,其他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②_______。(2)为了确定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请利用题干所给作物品种,设计实验,具体实验过程是:____
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则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满足这三个条件。(3)利用双亲杂交再自交得到F2,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测,获得的抗病矮秆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
______,应该怎样才能获得纯合抗病矮秆品种:______________。22.鱼鳞病(又名蛇皮癣)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严重的鳞状干皮或癣,现有一鱼鳞病患者家系图谱如图1,其中Ⅲ—1为性别未知的胎儿。
图2是人体的X和Y染色体。(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据图1判断,鱼鳞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有_______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2的i区段上,该性状的遗传____
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伴性遗传(3)经检测发现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2的ii区段上,由此可进一步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4)若Ⅱ—1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分析它的形成原因是:__
_____(填“I—1”“I—2”或“I—1或I—2”)在减数第_______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5)已有研究发现,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之一高度螺旋固缩形成巴氏小体,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有观点认为体细胞中形成巴氏小
体的X染色体是随机的,据此分析鱼鳞病女性携带者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能的情况有_______(编号选填)。(6)鱼鳞病女性携带者中,有少数个体会出现鱼鳞病的较轻症状而表现为患病,结合以上信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