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411.50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共(30)页,41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8d95642cb352efc3701caab6c9a25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A.Fe2+B.Ca2+C.Cl-D.I-【答案】B【解析】【详解】血浆中Ca2+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过多会导致肌无力,B正确,

ACD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促胰液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呼吸酶、CO2、Na+C.胰液、Ca2+、脂肪、葡萄糖D.血红蛋白、尿酸、胆固醇【答案】A【解析】【分析】血浆中约90%为水

,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详解】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发挥作用,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到肾

脏随尿液排出,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抗体等蛋白质,细胞代谢需要的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故促胰液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都可以在血浆中找到,A正确;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血浆中没有呼吸酶,B错误;胰液含有消化酶,通过导管分泌到消化道

中,故血浆中没有胰液,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中没有血红蛋白,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

.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D.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的关系是: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A正确;B、人在紧张情况下甲状

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且神经支配的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C正确;D、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D。4.下列与激素及信号分子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A.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B.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与下丘脑D.激素间的作用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属于协同关系;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内容,理解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

效应的结果.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内分泌腺的细胞和某些神经分泌细胞会合成激素,A错误;B、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

,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C、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细胞,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为分级调节关系,不属于协同关系,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人体突触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突触间隙中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B.神经

信号通过突触发生变化的流程图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梢的一部分,通常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一部分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兴奋在

突触处的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传递到突触后膜,并且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突触间隙中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C、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所以突触前

膜是神经元轴突末梢的一部分,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一部分,C正确;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进人突触间隙的运输方式是胞吐,D错误。故选D。6.下列植物体结构中产生生长素较少的是()A.顶芽B.

胚芽鞘C.老叶D.幼叶【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情况。考生在积累知识点时注意:生长素一般产生于生长旺盛的部位,而分布比较广泛,即植物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详解】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即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都能

合成生长素。故选C。【点睛】生长素的产生: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即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都能合成生长素。ABD错误,C正确故选C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

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

果实等处。7.引起植物体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因素有()A.阳光、重力B.阳光、温度C.湿度、温度D.湿度、空气【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植物弯曲原生长因的考查,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生长素多长的快,向光侧分布少,长的慢,因此植物会向光

弯曲生长.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原因是重力影响,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含量增多,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根的生长。【详解】A、单侧光照可以是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地心引力可以使植物生长素

在近地侧分布多,因此单侧光照和地心引力可以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A正确;B、温度对生长素分布没有影响,B错误;C、温度和湿度对生长素分布没有影响,C错误;D、湿度和空气不会引起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布,D错误。故选A。8.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

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叙述正确是()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衰老个体将维持基本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若乙

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分析】对于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与S型增长

曲线的理解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对于S型增长曲线,从b点开始出现环境阻力,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c点增长率最大,e点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K值是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的大

小与物种有关,也与生存条件有关。【详解】A、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衰老个体维持基本稳定,A正确;B、图中的C点增长速率最大,但是环境阻力不是最小,B错误;C、若乙表示酵母

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可能是在取样时没有震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所致,C错误;D、不同生存条件,环境容纳量不同,D错误。故选A。9.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

一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属于竞争关系。【详解】A、乙图是捕食关系图,b生物与a生物起着共同进化的作用,A错误;B、甲图是互利共生的

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B正确;C、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正确;D、丙图为竞争,初期

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都会存在,后期因消失了一种生物,竞争关系不存在了,但由于种群数量增大,故X种内斗争会加剧,D正确。故选A。10.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包括()A.光照强度B.湿度C.温度大小D.生物种群的特征【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

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不同的分布。【详解】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生物群落结构无关;群落水平结构呈

镶嵌状况,是由于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是影响植群落的水平结构。综上所述,A、B、C属于影响因素,D不属于影响因素,故选D。11.利用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公园等公共娱乐设施场所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对垃圾填埋场

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之前,需进行植被的重建和维持。土壤含氧量、垃圾渗液浓度等因素会影响植物在垃圾填埋场上生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烧苗”现象

C.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微生物需氧代谢旺盛,易造成植物根系缺氧D.填埋场改造成的公园中所有植被和栖息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答案】D【解析】【分析】1、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因此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

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详解】垃圾填埋场上存在着一定的土壤条件甚至有植被的种子等,因此在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A正确

;植物根系需要从生活的垃圾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如果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烧苗”现象,B正确;由于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物,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是细胞呼吸过程,需氧型微生物的有

氧呼吸会消耗氧,从而造成土壤中缺少氧气而导致植物根系缺氧,C正确;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填埋场改造成的公园中所有植被和栖息动物以及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12.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

捕法B.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鲫鱼丰富度较高C.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D.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答案】D【解析】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而

且活动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故A项错误;丰富度是指同一地点的不同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种群中个体数目的多少,故B项错误,D项正确;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经过群落演替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一定均达到相同水平,C项错误。13.下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是()A.①⑤⑥表示细胞呼吸,乙代表分解者B.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

传递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D.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食物网上流动时不断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详解】②⑤⑥表示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乙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③④⑦过程中碳在生

物与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正确;丁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甲→丙构成捕食食物链,C错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B。【点睛】碳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1

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B.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

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潜在价值: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潜在价值:也叫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起着调节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食用意义的,以及有观赏旅游、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详解】A、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A

正确;B、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错误;C、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C正确;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B。1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适当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物种更多样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

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生物圈内所

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错误;适当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物种更多样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切记不能盲目引入外来物种,B正确;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等,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保护原生存地的生态系统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正确。故选A。16.某弃耕地存在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

该弃耕地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B.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过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高D.同种田鼠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A、在该弃耕地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B、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错误;C、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

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少,根据种群密度中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C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故选D。17.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所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荧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雄鸟的“求偶炫耀”【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

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蝙蝠的“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B、萤火虫发荧光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D、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D

正确。故选D。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可以说明A.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食物网的结构可以改变D.生态系统受气候更替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在

此诗中野火属于外界干扰因素,春天又生长发芽属于恢复原状,因此属于恢复了稳定性。B正确,故选B。19.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A.森林中的全部昆虫B.农田中的全部水稻C.草地上的全部中华狗尾草D.海洋中的全部大黄鱼【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

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详解】A、森林中的全部昆虫不属于同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A正确;B、农田中的

全部水稻为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C、草地上的全部中华狗尾草为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属于一个种群,C错误;D、海洋中的全部大黄鱼为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属于一个种

群,D错误。故选A。2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

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选C。21.高原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跟踪研究一群藏羚羊的生长、繁殖及其他生活规律。他们的研究课题属于()水平的研

究。A.生态系统B.个体C.群落D.种群【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详解】由于研究

对象为一群藏羚羊的生长、繁殖及其他生活规律,故为种群单位。则他们的研究课题属于种群。故选D。2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

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即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选C。【点睛】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

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23.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答案】B【解析】【详解】A、小草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B、因此它对生态

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也有可能有害,B错误;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属于潜在价值,C正确;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地,D正确;故选B。24.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

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几年后,仍保持男、女相当的性比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决定C.并不是所有的种群都有性比率这一特征D.“二胎”政策开放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保持稳定型【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

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对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种群特征是年龄组成。【详解】在人群中因男性产生的X和Y型精子的比例为

1∶1,所以几年后,人群中还是保持1∶1的男女性比率,A正确;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B正确;有的生物无性别之分,也就无性比率,C正确;“二胎”政策放开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应还是为增长型,D错误。【点睛】种群

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2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

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B.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建立某沿海丹顶鶴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B正确;C、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

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滩涂湿地),C错误;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实现废物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速物质的循环利用,D正确。故选C。【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

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

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26.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中pH值发生剧烈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主要物质是()A.碳酸氢钠B.碳酸C.ATPD.钾离子【答案】A【解析】【详解】血液中

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A正确。故选A。27.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

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及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答案】A【解析】【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

、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据此作答。【详解】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

由分析可知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

免疫。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D.内分泌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体液调节的

知识点。【详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故选C。【点睛】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

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29.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向日葵幼嫩的花盘

跟着太阳转B.人激动时会面红耳赤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分解成麦芽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故A不合题意;B、人激动时,会面红耳赤,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有关,故B不合题意;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表现为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关,故C不合题意;D、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分解成麦芽糖,与淀粉酶有关,与激素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30.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是()A.生长素B.赤霉素和

细胞分裂素C.脱落素D.乙烯【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掌握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识记并理解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高浓度生物生长素能促进棉花落花落叶,A错误;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与棉花落

花落叶均无关,B正确;C、脱落酸能促进棉花落花落叶,C错误;D、乙烯能加速衰老,促进成熟,故乙烯和棉花落花落叶有关,D错误。故选B。【点睛】(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

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表现在: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31.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A.种间竞争、种内斗争B.共生、寄生C.

寄生D.种内斗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异种微生物和乳酸菌之间属于种间关系,所以属于种间竞争;2、根据“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说明到了后期由于营养物质等资源的缺乏,导致种内

发生斗争.故选A.3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答案】A【解析】【详解】在群落中,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种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寄生、捕食和竞争。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苗和草都是植物,生长在一起,因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等资源而进行斗争

,属于竞争关系。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1)竞争关系可使劣势物种灭绝,有利于优势物种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空间。(2)捕食关系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着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一般不会因捕食的数量的增多

而灭绝。33.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繁衍无需信息传递B.自然界中,植物的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

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

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A错误;B、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正确;D、

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声波。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D正确。故选A。34.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答案】B【解析】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故为抵抗力稳定性,

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故选B。【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点睛】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5.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田螺B.小球藻C.大肠杆菌D.草鱼【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小球藻为生产者,而田螺、大肠杆

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故选B。36.人体的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A.体液B.组织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

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详解】人体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故选C。37.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C.焚烧落叶和垃圾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C【解析】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减少CO2、SO2等的大量排放,A正确;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做到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焚烧落叶和垃圾,会造成大量CO2、SO2的排放,C错误;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38.下列关于臭氧空洞

对人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癌增加B.农作物产量减少C.免疫功能减退D.紫外线辐射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紫外线辐射能被蛋白质和核酸吸收,并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杀伤力,还能引起基因突变。紫外线能使一些

氧分子裂变成游离的氧原子并和另一些氧分子结合成臭氧(O3),紫外线也可使臭氧裂变成氧气,在平流层,氧气和臭氧是保持平衡的。但是近年来,人类的活动正在逐渐破坏着这种平衡,,使臭氧的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导致大气中臭氧减少和耗竭的

物质主要是平流层内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大量含氮废气以及冰箱和空调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氟利昂。臭氧层耗损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详解】A、臭氧空

洞可导致皮肤癌增加,A正确;B、臭氧空洞可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B正确;C、臭氧空洞可导致免疫功能减退,C正确;D、臭氧空洞可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D错误。故选D。39.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A正确;B、大力

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B正确;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D、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而非禁止,D错误。故选D。40.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出生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B.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然后持平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近几百年来呈“J”型增长,已经接近峰值;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实现人口发展的目标是一项长期任务。【详解】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A正确;B、以我国现有人口年龄组成分析,

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然后趋于稳定和缓慢下降,B错误;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C正确;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D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41.如图为男性激素——睾酮(T)的调节机制。注: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T(睾酮)(1)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调节,

过程④说明性激素也存在__________调节。(2)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的________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_________,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3)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会影响人体性

腺功能,于是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表所示。组别(人数)平均年龄(岁)吸毒史(年)吸毒量(g/d)LH(IU/L)FSH(IU/L)T(IU/L)健康者(30)23004.656.36.6吸毒者(17)32平均4平

均1.51.442.864.1①据表可知,吸毒者在图中会减弱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②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可将体内______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③吸毒者

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___________过程异常。④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位于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受损。⑤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的理由:____

___________。【答案】(1).分级(2).反馈(3).受体(4).被灭活(5).②③④(6).LH和FSH(7).T(8).减数分裂(9).体温调节中枢(10).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大差异、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吸毒者的吸毒量和吸毒史也有差异

【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毒品对人的毒害,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1:本图是性激素的调节过程,由图可知,图甲是雄性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垂

体→睾丸过程表示分级调节,④过程表示反馈调节。分析表格:吸毒者和健康人相比较,吸毒者的LH、FSH、T的水平降低,对图1来说②③④过程减弱造成的,只有①的受T的抑制作用减弱,①增强。【详解】(1)分析性激素调节的示意图

可知,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④是性激素的反馈调节。(2)激素分泌到细胞外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对靶细胞的代谢进行调节,激素一经作用后就会被灭活。(3)①吸毒有害健康,对甲图来说,吸毒者的②③④过程都会减弱。②阅读题干可知,本实验目的是

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可将体内LH和FSH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③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

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所造成的。④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⑤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大差异、健康者和吸毒者

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吸毒者的吸毒量和吸毒史也有差异,这些影响调查结果的严密性。【点睛】负反馈是反馈信息与原输入的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系统中,它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42.下图为某校学生所

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

______。(3)利用方法⑦调査田鼠的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的种群密度。(5)为了验证

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小明重复了三次,目的是__________。【答案】(1).出生率或迁入率(2).年龄组成(3).气候适宜、没有敌害(4).(λ-1)×100%(5).偏大(6).性别比例(7).减小误差【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①表示迁入率和出生率,②表示出生率或迁入率,③表示迁出率和死亡率,④表示死亡率或迁出率,⑤表示年龄结构,⑥表示性别比例,⑦表示标记重捕法,⑧表示样方法。【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①能使种群密度升高,表示出生率或迁入率;⑤能预

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表示年龄组成。(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λ-1)×100%。(3)⑦表示标记重捕法,其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

数,利用该方法调査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导致出生率降低

,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所以该实验小明重复了三次。【点睛】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②对一个自然种群来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③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是作为预测一个种群的种群数量的

决定因素。⑤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⑥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⑦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43.根据下列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

内_____________进行的。(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碳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它们与

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4)由图分析,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的特点。(6)若图中②的种群及相互间关系如下图,设

E种群含碳量为5.8×l09kg。B种群含碳量为1.3×108kg,则A种群含碳量的值至少是______________。【答案】(1).线粒体(2).光合作用(3).化能合成作用(4).CO2(5).生物群落(6).①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②控

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新能源(7).热能(8).逐级递减、单向流动(9).4.5×l07kg【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内容。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

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捕食关系,③表示动

植物的呼吸作用,④表示动植物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⑤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详解】(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进行的。(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中主要是以CO2的形式。(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为分解者,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4)椐图可知,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有:①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②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CO2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

源。(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6)根据图中的食物关系可知:E是生产者,其余生物生物是消费者.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其中至少有1.3×108÷10%=1

.3×109kJ的能量传递给B种群,则D和C种群中的能量最少是(5.8×109-1.3×109)×10%=4.5×108,所以A的能量最少是4.5×108×10%=4.5×107kJ。【点睛】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

循环。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等44.开发矿产资源常会引起矿震导致山体滑坡。科研人员对某矿区山体滑坡若干年后恢复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比较(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

总量),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选取多个样地,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收获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

_(填“S1”或“S2”)。(2)矿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随后若干年发生的群落演替速度比沙丘等处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__________演替。(3)群落在恢复的过程中,灌木和乔木

分布较稀疏的区域杂草生长旺盛,而其它位置杂草数量较少,这说明群落的水平结构容易受到环境因素中的___________影响。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利用率

。(4)科研人员对某沙棘群落进行深入调查,并绘出该群落中的沙棘与甲、乙两种群(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如图2),请依图写出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乙种群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___________。【答案】(1

).随机选样(2).S2(3).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甚至植物的繁殖体或种子(4).次生(5).光照(6).(光照等)环境资源(7).沙棘→甲→乙(8).d【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的结构及其演替等相关

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选取样地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图1显示:S2群落的生物量普遍低于S1,据此可推知: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2)在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矿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保留了原有土壤条

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可见,矿震导致山体滑坡后,随后若干年发生的群落演替速度比沙丘等处快。(3)群落在恢复的过程中,灌木和乔木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其杂草接受的光照强度较其它位置的杂草强,因此生长旺盛,而其它

位置杂草数量较少,这说明群落的水平结构容易受到环境因素中的光照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提高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4)图2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呈现“先减少者先增加,后减少者后增加”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而先减少者先增加的为被捕食者,后减少者后增加的为

捕食者,所以沙棘与甲、乙两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沙棘→甲→乙。乙种群在a、b、c、d四个时期中,a至c时段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说明此时段的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c至d时段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大,说明此时段的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加,其中在d时期种群的数

量约为K/2,因此d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的结构及其演替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