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答案

DOC
  • 阅读 1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1.855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1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答案.docx,共(4)页,21.85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5bcdf797a0d6f7dd4a24f40ecc765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中2019级6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C

DCBC6〜10:CBACC11〜15:DBDBA16〜20:CDBAD21〜24:DCD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20分)(1)城市发展趋势:城市经济职能不断增强;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主要分布区域由北向南发展(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发展变化的原

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有所放松;经济重心的南移。(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2)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环保意识不强;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3)城市病表现:人

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恶化;治安问题;交通恶化等(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城市治理: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卫星城镇,缓解主城区压力;把握城市化的速度与城市生活的质量的关系;(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6.(18分)(1)官营

手工业;置官监督;产品不投放市场,供宫廷使用;技术水平较高,但明清后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2)产生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的刺激诱导。(每点2分,共6分)(3)工业决策: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实

践结果:“一五计划”使东北重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经过三大改造,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27.(14分)(1)特点:构建防疫体系;成立机构;颁布法律法规;改

革丧葬制度;加强与世界防疫合作。(还可答:逐步完善防疫措施;政府主导等。每点]分,任答4点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共同举措:与国际接轨,加强世界合作。(2分)(2)努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的提出;“一带一路”的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提出。(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也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意义: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或是:有利于我国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或是

: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只要是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入手的,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一个角度两分,共4分)解析:1.C【解析】东汉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牛耕犁具等劳

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并得到推广普及。A、B二项虽均有一定作用,但并非“最主要”。D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故选C项。2.D【解析】由材料可知,清代前期,东北、华北市场与江浙市场和闽广市场之间有商品交换,江浙市场与闽广市场之间有商品交换,主要反映的是清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有所

发展,D正确;A项只解读了部分材料,属于片面解读,排除;江浙地区售出的是布、茶、纸、棉花、丝,而不是粮食,排除B;材料未对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排除C。3.C【解析】材料中“随处可见各种酒楼、茶馆、饭店、'顾客至上'的牌匾”等信息

可知,北宋商品经济发展,饮食业出现食店和食推等形式,说明这时期已经出现比较现代的服务理念,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饮食业对推动商业方面的影响,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B错误。材料只是体现饮食业的繁荣,不能代表整个商业经营方

式发生根本性变化,D错误。4.B【解析】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说明邛睐在汉宋代时冶铁业较为发达,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确说明邛睐铸铁的开始时间,故排除A。材料中汉武帝时期管理冶铁,但不能说明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故排除C。汉武帝时开始推

行盐铁官营政策,但并不能说明邛睐冶铁业在汉代成为官营,故排除D。5.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清朝废除“匠籍”,官府出银雇募,说明工匠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匠户成为半自由手工业者或者自由手工业者,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出银雇募”会增加

工匠收入,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官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后叶就被民营手工业超过,排除D项。6.C【解析】根据材料“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可知,商人把大量的财富并非用于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转型,

故C项正确。7.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但中外贸易“局限于在中国本土接纳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政策,没有积极进行海外贸易,故贻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B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故A错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市鸦片战争后,故C错误。材料反映中外贸易的情况,没有涉及中国抵御西方外来侵略的问题,故D项错误。&A【解析】根据所学,“买办”出现最初是指替外国商人在中国进行采买商品的中国人。是外国商业进一步侵入中国,中国商业发生了变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的表现之一,故A项符合。与社会习俗变迁和外国文化冲击没有直接联系,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其他答案。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因此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C正确。10.C【

解析】依据材料所知,列强控制下的海关报关制度并不严格,有利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11.D【解析】1939年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工厂企业的内迁,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业,为持久

抗战做了经济准备,故选D。12.B【解析】“20世纪50年代”,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最终结果是解决了国家工业化需要的生产资料问题,故B正确。13.D【解析】材料信息“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

水汤”体现了中国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生产力水平较低,此时对应的应该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符合当时生产力要求的正确的探索,不符合题意,故A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侧重于发展速度,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14.B【解析】乡镇企业总产值上升,农业产值

下降,说明农村中不再以发展农业为核心,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村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15.

A【解析】材料所述为第一家私营餐厅的产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松动,故A正确,其他答案时间上不合适。16.C【解析】由材料“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可以得出,政府简政放权,有

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营运环境,故C正确。17.D【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8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举措,1980年开始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拉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故D项正确。18.B【解析】根据“则广学会之书

报与之有劳也”可知,材料强调《万国公报》等报纸传媒有启迪民智的作用,故B项正确。19.A【解析】蒸汽机车变成人拉火车,反映出传统守旧观念阻碍了中国交通近代化,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西学东渐早已开始,排除C项;一个地方受

阻不能说明各地都受阻,排除D项。20.D【解析】网络订餐日益盛行、快递车辆随处可见等现象反映出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项正确;人们饮食习惯没有根本改变,A项错误;城市公共交通和互联网企业发展材料中未体现,故B、

C不正确。21.D【解析】本题考查马尼拉帆船贸易的影响。A答案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明清时期推行海禁政策,虽然有开“海禁”,丝绸之路有扩展,但是不能实现持续发展,故B错误;菲律宾在大帆船贸易之前已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故C错误。这一现象有利于中国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镇经济的发展,故本题选D。22

.C23.D【解析】从材料“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航海条例》的大部分规定”“1854年……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中可以看出,《航海条例》是英国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在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颁布的,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取消《航海

条例》说明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而成为英国经济的指导思想,故D项正确。24.A【解析】“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可以看出A正确

。C、D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排除;B的说法不合史实。25.【解析】(1)根据地图标识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变化;根据“职能、区域分布”的变化可得出原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2)从材料“令人产生了从烟雾、财富和喧嚣解脱出

来的冲动”“繁忙的建筑施工对她的健康是致命的威胁”“烦扰融入了烟雾和噪音的熟悉联想”,“伦敦”等信息可以知道是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破坏,再结合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原因。(3)从材料“改变着一切原有的自然形态与秩序”“在人类栖居地的转变历程中,环境、住房、

交通、能源、健康、生产与生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应运而生”等信息可得出城市病的表现。结合城市化相关知识并通过思考可以得出“城市病”治理的相关答案。26.【解析】(1)从材料“置官监督”“称官瓷,以别民窑”可以得出这一类手工业为“官营手工业”,根据材料“置官监督烧造解京、制陶

供上方”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它特点。(2)从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强行闯入了闭关自守的古老中国”“瓦解着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生产体”可得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洋务运动的刺激诱导”。(3)从材料“使我国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自己制造各种必要

的工业装备因此得出”和所学知识,较容易得出对工业发展的决策:优先发展重工业。从材料“使现代工业能够完全领导整个国民经济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一五计划相关知识,可以得出实践结果: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东北重工业获得发展);经过

三大改造,使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7.【解析】(1)第一问特点,可根据材料“建立健全防疫系统”“天津卫生总局成立”“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专门防疫机构……1905年,北京颁布了《内城巡警总厅设官治事章程》,1907年,政府颁布《违警律》”“加强检疫隔离等举措

,清陆军部颁布《防疫简明要则十条》……大力推进火葬是当局的另一大防疫措施”“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防疫合作”等内容可得出答案。从材料一“清政府还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防疫合作,与日本、俄国建立了防疫合作关系,聘请外国医生直接参与防

疫改革工作”,材料二“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加强合作,共克时艰,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可以看出两个时期都有“与世界接轨,加强世界合作”。(2

)此题初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国做出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相关史实可得出答案。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