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pdf,共(10)页,1.88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3c29aa11065a840e0dac296e44bd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玉溪一中高2023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小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园区占地960公顷。下图为北京世园会园区地址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下面四幅比例尺不同的北京城市交通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是A.1:3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千米C.三
十万分之一D.24.北京世园会园区距北京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为A.50千米B.62千米C.75千米D.87千米五一假期,几位同学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理研学。下图为研学地点地形示意图,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据此完成5-7题。5.适宜攀岩运动的地点
需要安全绳的长度最合理的是A.25米B.35米C.50米D.105米6.最适宜露营的地点是A.①B.③C.⑤D.⑥7.研学期间,最适宜观日落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8-9小题。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①石油②水
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人工种植的小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9.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3A.①B.③C.④D.⑤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0
-12题。10.据图可知A.北方地区现有耕地利用率较低B.西北地区现有耕地资源较为丰富C.南方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D.青藏地区后备土地可大面积开垦11.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A.土地面积狭小B.城市土地利用率低C.生态环境
脆弱D.距海近,土地质量低12.上海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宜采取的措施是A.生态退耕B.跨区补偿C.土地复垦D.填海造陆下图表示我国某港口潮高2021年10月13日(农历初八)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此日,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电A.2次B.4次C.6次D.8次14.此日,大型船舶进出港和市民赶海拾贝分别选择相对合理的时间安排是A.8时和0时B.18时和22时C.2时和10时D.6时和14
时415.该港口可停靠的最大吨位船舶,进港日期较为合理的是A.10月20日B.10月15日C.10月13日D.10月1日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读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16-17小题。16.下列有关循环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
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兼顾经济效益B.不会产生污染物,资源得到全部利用C.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之一D.生态农业不属于循环经济17.下列行为最能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是A.将产生的垃圾及时填埋处理B.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
程中C.加大末端治理力度,做到达标排放D.普及农药、化肥的使用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到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实现碳中和(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被各种方式抵消)。据此完成
18-19小题。18.下列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A.电子产业B.服装产业C.机械工业D.食品工业19.有利于我国按时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②节能减排,缩小工业规模③低碳
生活,绿色出行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气化长江”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以柴油、重油为主要燃料的长江内河船舶,改造为LNG(液化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步被纯LNG动力
燃料替代的油改气工程。LNG水上加注站建设是实现“气化长江”的重要保障。下图示意2021年12月建成的长江三峡地区首个LNG加注码头主体工程。据此完成20-21小题。520.与管道天然气相比,LNG最显
著的优点是A.安全可靠B.成本低廉C.来源广泛D.运输灵活21.实现“气化长江”的主要目的是A.节能减排,构建绿色航运B.利用新能源,节约运输成本C.提高运量,增强竞争实力D.推广新技术,降低管理费用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下图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
后10天内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22.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风向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23.随着核辐射物质的扩散,下列海域最可能发现畸形鱼的是A.马来西亚西部海域B.加拿大西部
海域C.美国东部海域D.智利西部海域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全国各省市区征收的税率有所差异,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较高。环境保护税的征税对象和范围与现行排污费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基本相同,征税范围为直接向环境排放的大气、水、固体和噪声等污染物。
据此完成24-25题。24.北京、上海等地环境保护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排污总量大B.环境压力大C.环境容量大D.经济实力强625.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①降低企业成本②优化生产工艺③减少污染物排放④促进产业升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主观题
(共3大题,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16分)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石油占比已超70%。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占我国进口石油的一半)、非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其中海路进口石油占比过
高。中缅石油管道(下图)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而且也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云南和重庆将借助中缅石油管道工程大力发展炼化(炼油、石油化工)工业。(1)指出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需要经过的主要海上咽喉要道。(4分)(2)与海上通道相比较,说明中缅石油管道对我国的意义。(6分
)(3)说明云南和重庆大力发展炼化工业对西南地区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7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但随着人类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连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亚洲
象和人类的生存空间出现了重叠。目前我国亚洲象仅存250头左右,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下图示意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及该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化。(1)描述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6分)(2)简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
原因。(6分)(3)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6分)8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
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
十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1)推测在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2)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6分)(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4分)9答案1-25BADCDC
DBCCABBCACBCCDADBBD26.(1)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4分)(2)开辟陆上石油通道,有助于缓解对海上通道的过度依赖(或有助于石油供应的安全);缩短了运输距离(或时间);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和
安全性较好。(6分)(3)带动炼化下游产业的发展(或填补炼化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或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或缓解油品供应不足的问题)。(6分)27.(1)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小,且碎片化严重。大规模采
伐森林,改种经济林(橡胶林、茶园),导致栖息地缩小;盗猎及人象冲突逐渐升级等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修建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将栖息地分割为生态孤岛,隔绝种群交流。(2)原始森林,植被茂密,为亚洲象提供充
足的食物来源;河谷地带,水源充足,为亚洲象提供生存空间及水源;人烟稀少,对亚洲象的干扰少。(3)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位于)亚洲象栖息地
时,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28.(1)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高;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海洋气象多变,施工难度大;冬季海冰破坏,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新模
式的探索,技术要求高。(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
,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