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8)页,145.04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29b31515be306e4f6affd0da3e5e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重点校联考高二语文出题学校:宝坻一中蓟州一中第Ⅰ卷(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的文艺批评,很
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文艺批评工作者直接使用从西方“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使得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此类批评,从主观结论出发,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是明显的逻辑谬误。中国
文艺是中华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经验书写和审美表达,任何脱离文艺现实土壤的文艺批评,只能是。文艺批评工作者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艺修养。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在世界功利的驱使下失去了真诚。有的为了市场需要,,捕风捉影,哗众取宠。文艺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
任何脱离对象本体的文艺批评都是空洞无力的。然而,当前一些文艺批评常常表现出脱离对象本体的空泛化倾向。这类文艺批评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从作品中某个不重要的细部出发,妄加演绎,。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是及物的,紧紧围绕批评对象,在
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文艺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美学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判断。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徒劳无功望文生义含糊其辞以偏概全B.隔靴搔痒穿凿附会不知所云以偏概全C.隔靴搔痒望文
生义含糊其辞掩耳盗铃D.徒劳无功穿凿附会不知所云掩耳盗铃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使用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B.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使用从西方直接“拿来”
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C.文艺批评工作者直接使用从西方“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D.文艺批评工作者直接使用从西方“拿来”的新奇概念和
批评方法,致使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
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B.歌德,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C.“前四史”指司马
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既有通史,又有断代史。D.徐志摩,诗人、散文家,创造社成员。诗论以提倡“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①女也不爽.爽:差错②偭.规矩而改错
偭:违背B.①渠.会永无缘渠:他②始适.还家门适:去,到,往C.①抱布贸.丝贸:换②静言.思之言:说D.①忍尤而攘.诟攘:容忍②多谢.后世人谢:感谢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自古以来,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方向。如今,北斗系统闪耀浩瀚星空,织就天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我们形成了涵盖上游基础产品、中游终端、下游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的北斗完整产业链。国产北斗导航型芯
片模块累计销量已突破80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系
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中国智慧”。北斗交通应用。600余万辆营运车辆安装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让交通监管部门有迹可循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危险驾驶、疲劳驾驶。据统计,有了北斗之后,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
伤亡率均下降近50%。同时,国内有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的北斗渔业应用。7万余艘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北斗成
为“海上保护神”,渔民说:“一拜妈祖,二拜北斗”。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突出作用,累计救助1万余人。四点五万台北斗减灾终端得以推广,建成部、省、市(县)3级平台,实现6级业务应用,受灾地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及时上报灾害位置
、突发灾害信息及灾区救助信息等。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救灾物资的查询管理和监控,大幅提升全国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更多的应用形式将被创造,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材料二:2006-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
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及增速材料三:《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中国企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其中北斗已先后落地应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
前,我国已经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盟、阿盟、非洲等国家和组织建立了北斗相关合作机制,举办北斗亚太行、北斗东盟行、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建设北斗系统海外中心,推动北斗在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的落地应用。同时,为了与“一带一路”国
家和地区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我国还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捐赠了北斗系统有关设备,用以监测和评估相应地区北斗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共同推动兼容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应用服务亚太地区。以上这些合作,都为在“一带一路”国家
和地区推广应用北斗创造了机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多边合作机制框架下,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将共同努力,推动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九年间增长了七倍多,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B.卫
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明其当前颇具实力。C.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增速2010-2015年波动较大。D.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增速放缓,说明经济社会总体走势下滑。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形成了北斗完整产业链,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已经无
需进口。B.北斗系统己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融合,创造了更多新型应用形式。C.北斗系统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并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D.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是北斗系统在海外落地应用的首要途径。7.根据上述材料,
不属于北斗卫星系统研制使用意义的一项是A.广泛应用,形成产业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B.为陆上、海上交通安全保驾护航。C.减少自然灾害发生,提升国家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D.助推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三、(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材料一:凡敌始有谋,
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春秋时,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晏子撤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奏成周之乐乎?吾为
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出。景公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非陋.于礼者,且欲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
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闻之曰:“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秦攻韩。)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
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吏民不欲为秦而皆愿为赵。今冯亭令使者以与寡人,何如?”赵豹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的之利。”王曰:“人
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
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十七,何故不为.?”赵豹出。王使赵胜往受地。赵胜至。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齮以.兵遇赵于
长平。(节选自《战国策·赵策》)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兵伐.谋伐,攻破。B.范昭非陋.于礼者陋,认为……简陋。C.阴.使人请赵王曰阴,暗地里。D.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被,遭受。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召
平阳君而.告之曰涵淡澎湃而.为此也B.令公孙起、王齮以.兵遇赵于长平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C.何故不为.何以汝为.见D.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A.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B.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C.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D.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
/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11.对下列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师”是古代官职,位列三公之首,或是乐官之长。B.“齐景公觞之”中“觞”与“引壶觞以自酌”的“觞”都指酒器。此处
有“以酒招待”之意。C.《孔雀东南飞》中“寂寂人定初”“人定”指的是戌时,表示人已入睡。相当于现在的19时到21时。D.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晴窗细乳细分茶”的“细乳”可指烹茶时浮起的乳白色泡沫。的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
国想要攻打齐国,派遣范昭出使齐国侦查情况。齐国设宴款待他,但晏子和太师对他的故意刁难坚决予以拒绝。B.冯亭派人对赵王说,韩民仰慕他的德义,不愿做秦民而愿意做赵民,所以韩国希望把上党等十七座城邑送给赵国。C.赵豹认为,弱小的赵国无缘无故从强大的秦国手中得到如此大的
利益,是不可能的,赵王不能接受韩国所赠城池。D.赵王在自我认识不清又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派赵胜前去上党接受城邑,韩国将之告知秦王,秦王发怒,秦赵两国在长平兵刃相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2
)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14.面对强敌意欲入侵,齐国和韩国都用计谋战胜敌人。请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四、(26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贺新郎卢祖皋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①之
前作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挽住风前柳,问鸱夷②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③未久。谩留得苑鲈依旧。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又恰是、题
诗时候。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注】①三高堂:位于江苏吴江。宋初为纪念范蠡、陆龟蒙和张翰三位高士而建。②鸱夷:皮制的口袋。范蠡协助勾践灭吴后,弃官隐居,自号鸱夷子皮。③茶烟:陆龟蒙曾隐居在松江甫里
,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全词可知,本词是词人应友人赵子野邀请,来到钓雪亭,面对江天夜雪的清丽之景有感而作。B.词人开篇“挽住风前柳”发问,构思奇特,“挽住”一词极富画面感,使情感表达形象生动。C.“
零落茶烟未久”一句,词人借陆龟蒙隐居时“嗜茗”安适场景,反衬出自己对官场的怨恨。D.全词以赋钓雪亭为主题,巧于用典,意境清新,语言隽丽,表现出词人清俊潇洒的创作风格。的的(2)后人评价本词“有神余言外之妙”,即“象外见意”,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这种妙处是如何体现的。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
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映带左右。(3)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陈情表》中表明自己希望仕途通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离骚》)五、文学类文本
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燕山有棵沧桑树梁衡①北京之北一百多公里处就是河北的兴隆县,境内有燕山的主峰雾灵山。正是秋高季节,几个好友乘兴登山,一路黄花红叶,蓝天白云。松鼠横穿于路,野雀飞旋在树,鸟鸣泉响,好不快活。正
走着,忽见路边有一指路牌:沧桑树与见证桩。不觉好奇,就下路拐入荒径,攀荆附葛,爬上一高坡,顿现一树一桩。②树是一棵奇怪的大松树,根基部十分壮大,盘根错节与山石一体,已分不清彼此。原树已经枯死,而在侧根处又长出一棵新树,有合抱之粗,浑身的鳞片层层相叠,青枝挑着绿叶在秋阳下
闪闪发光。树身成“7”字形,斜出石缝向山外探去,蜿蜒遒劲,如一条苍龙欲腾空而去。大家正说这树像龙,当地的朋友说,这树还真就与龙有关。③原来,历代皇帝都自比真龙天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他就位后即在遵化县选定了自己的龙寝之地,后人称东陵。为使陵寝安宁,东陵
以北兴隆境内这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山林,就全部划作“后龙风水”禁地。封建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伸手一指,这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占就是二百五十四年,直到民国成立后的1915年才解禁。山之禁,树之福
,这棵龙形松,四季有人护,过了二百多年平静舒心的好日子。笑看冬去春来,静听花开花落。④1931年日本人侵占东北,1934年南下占领兴隆,直逼北京,当年的这一片皇家禁地又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一场残酷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这里反复拉锯。其间数不清出了多少民族英雄。最著名
的一个是孙永勤,本是一普通农民,小时曾读私塾,粗通文字,又习得一身武艺。他耻为亡国奴,便串联村里的十六位弟兄,拉起一支“民众军”、自任军长。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称“抗日救国军”,一直发展到五千多人。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以至于日本人诱
降国民党,与何应钦谈判签订《何梅协定》时都将灭孙永勤作为一个筹码。而1935年8月正在长征途中的党中央为抗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将孙永勤与吉鸿昌、瞿秋白等并列,说他们“表现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孙永勤在最后一次战斗中,
寡不敌众又腿部负伤,被团团包围。最后孙永勤以下七百壮士全部壮烈牺牲。这棵树目睹了一群英雄的诞生。⑤“沧桑树”下还有一截二尺多高如水桶之粗的树桩,旁立木牌,上书“见证桩”三字,这是当年日寇掠夺当地资源的见证。我俯下身去想辨认一下
树桩的年轮,只是经年的风吹雨打,横截面上的木质已经朽去,用手一捏,即成碎末。但整个桩子的大形还在,短粗挺直,身带焦痕,挺立于荒草乱石之中,似有所言。⑥看完“沧桑树”我们又重回登山主道,继续上山。秋阳如春,正是果熟季节,路两边赤、橙、
黄、绿,摆满销售和等待外运的核桃、柿子、苹果、山楂,排起两道长长的水果墙,农民的笑意都挂在脸上。近年来这里浅山处大力发展经济林,林果成了农民的主要收入,深山处开辟成国家森林公园,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全县的高山密林间有大小径流八百条,昔日的“后龙风水地”已经成了
京城的重要水源地。⑦随着山路上行,两边的树木愈来愈密,约一小时后终于穿出树海爬上燕山高处的雾灵山峰。我登上燕山之巅,遥望群蜂从山海关一路奔来,长城起伏其间,脚下是一片树的汪洋,胸中荡起一幅历史的长卷。这时只见远处绿波中现出一团飘动的火苗
,那是刚才上山时路过的一片花楸树林。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树种,大概只有这燕山深处才有吧。都说枫叶红于二月花,这花楸叶子是枫叶的三四倍大,叶面厚实。花楸树树身高大,只在悬崖深壑、人迹不到的地方生长。秋风一过它就红得像浸了血,着了火。我又想起了刚才那棵穿越战火而来的“沧桑树”和劫后余存的“见
证桩”。这块土地在民国时和新中国成立初称热河省。热河,热河,好一片热土。先经过了二百五十四年的皇封冷藏,又经民国三十多年间的军阀混战、外族入侵和国共内战,终于回归于民,现已休养生息出这般模样。⑧山不转水转,人会老树还在。一截树桩见证了一个民族曾经的苦难,一棵树记录了
这片土地上三个半世纪的沧桑。无论是朝代更替、人事变幻,还是自然界的寒来暑往、山崩地裂,都静静地收录在树的年轮里。(有删改)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以“沧桑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将描写、叙事、议
论、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意蕴丰富而又厚重。B.帝王的封山之举,虽是封建专制的典型表现,客观上也为古树的生长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C.文章多处出现时间、人数等数字,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阅读的真实感,体现出
作者写作的严谨。D.文章写孙永勤串联村里的十六位弟兄,拉起一支“民众军”,被日军痛恨,又引用了党中央对他的高度评价,真实直接地突出了其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E.语言的熔铸化用是本文的鲜明特点之一。如多处使用的四字词语,充满了凝练典雅的文化意蕴。18.文章首段写登山路程及感受有何作用?19.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第5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但整个桩子的大形还在,短粗挺直,身带焦痕,挺立于荒草乱石之中,似有所言。20.赏析文中第7段画波浪线语句。21.梁衡提出“人文古树”的散文创作主张,强调用“古树”意象将中国革命的红色历
史、现代的绿色文明融合在一起,体现作家的红色继承与绿色担当。结合全文,谈谈本文是如何践行该文学主张的。22.下面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试说出每一则灯
谜的谜底、作者以及她的命运。(1)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2)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近日,国家领导人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同学们的回
信中指出:“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材料二:有的人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了100年,才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今天的中国,物质生活极为丰裕,不缺吃穿,哪里还用得着吃苦呢?哪里还有苦可吃呢?以上
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深刻的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明确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重点校联考高二语文出题学校:宝坻一中蓟州一中第Ⅰ卷(客观
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的文艺批评,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文艺批评工作者直接使用从西方“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使
得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此类批评,从主观结论出发,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是明显的逻辑谬误。中国文艺是中华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经验书写和审美表达,任何脱离文艺现实土壤的文艺批评,只能是。文
艺批评工作者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艺修养。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在世界功利的驱使下失去了真诚。有的为了市场需要,,捕风捉影,哗众取宠。文艺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任何脱离对象本体的文艺批评都是空洞无力的。然而,当前一
些文艺批评常常表现出脱离对象本体的空泛化倾向。这类文艺批评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从作品中某个不重要的细部出发,妄加演绎,。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是及物的,紧紧围绕批评对象,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文艺的特点与规律,进
行美学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判断。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徒劳无功望文生义含糊其辞以偏概全B.隔靴搔痒穿凿附会不知所云以偏概全C.隔靴搔痒望文生义含糊其辞掩耳盗铃D.徒劳无功穿凿附会不知所云掩耳盗铃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
正确的一项是()A.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使用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B.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使用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C.文艺批评工作者直
接使用从西方“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D.文艺批评工作者直接使用从西方“拿来”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致使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答案】1.B2.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徒劳无功”指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语境中是指脱离文艺现实土壤的文艺批评不得要领,所以选“隔靴搔痒”。“穿凿附会”指把无关的事情硬联系在一起,做牵强的解释。“望文生义”指不懂某一词句的正
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根据后文“捕风捉影”,应是主观故意的行为,所以选“穿凿附会”。“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含糊其辞”指有意把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前文说“离题万里”,意思
是没说清楚,非主观行为,所以选“不知所云”。“以偏概全”指用局部来概括全部。“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根据后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选“以偏概全”。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不合逻辑,“文艺批评工作者”表述过
于绝对化,应改为“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语序不当,“直接”修饰“拿来”,应放在“拿来”前面。搭配不当,强调不好的结果,应把“使得”改为“导致”。综合以上,排除CD;B.中途易辙,第一句话没说完,另起一句话。故选
A。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
人独创的新时代。B.歌德,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C.“前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既有通的【史
,又有断代史。D.徐志摩,诗人、散文家,创造社成员。诗论以提倡“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创造社成员”错误,徐志摩是新月派成员。故选D。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A.①女也不爽.爽:差错②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B.①渠.会永无缘渠:他②始适.还家门适:去,到,往C.①抱布贸.丝贸:换②静言.思之言:说D.①忍尤而攘.诟攘:容忍②多谢.后世人谢:
感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始适还家门”中“适”是动词,出嫁。句意: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C.“静言思之”中“言”,助词,无实义。句意: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D.“多谢后世人”中“谢”,动词,告诉。句意:我要郑重地告诉
后来的人。故选A。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方向。如今,北斗系统闪耀浩瀚星空,织就天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我们形成了涵盖上游基础产品、中游终端
、下游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的北斗完整产业链。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累计销量已突破80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
报、通信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中国智慧”。北斗交通应用。600余万辆营运车辆安装北斗,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让交通监管的部门有迹可循的同时,有效避
免了危险驾驶、疲劳驾驶。据统计,有了北斗之后,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同时,国内有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北斗渔业应用。7万余艘渔船和执法
船安装北斗终端,北斗成为“海上保护神”,渔民说:“一拜妈祖,二拜北斗”。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突出作用,累计救助1万余人。四点五万台北斗减灾终端得以推广,建成部、省、市(县)3级平台,实现6级业务应用,受灾地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及时上报灾害位置、突发灾害信息及灾区救助信息等。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北
斗终端进行救灾物资的查询管理和监控,大幅提升全国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更多的应用形式将被创造,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材料二:2006-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及增速材料三:《中国卫星导航与
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中国企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其中北斗已先后落地应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已经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盟、阿盟、非洲等国家和组织建立了北斗相关合作机制,举办北斗亚太行、
北斗东盟行、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建设北斗系统海外中心,推动北斗在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的落地应用。同时,为了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我国还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捐赠了北斗系统有关设备,用以监测和评估相应地区北斗等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的性能,共同推动兼容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应用服务亚太地区。以上这些合作,都为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北斗创造了机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多边合作机制框架下,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将共同努力,推动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
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九年间增长了七倍多,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B.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明其当前颇
具实力。C.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增速2010-2015年波动较大。D.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增速放缓,说明经济社会总体走势下滑。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形成了北斗完整产业链,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已经无需进口。B.北斗系统己与物联网、云计算
等新兴技术融合,创造了更多新型应用形式。C.北斗系统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并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D.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是北斗系统在海外落地应用的首要途径。7.根据上述材料,不属于北斗卫星系统研制使用意义的一项是A.广
泛应用,形成产业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B.为陆上、海上交通安全保驾护航。C.减少自然灾害发生,提升国家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D.助推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答案】5.D6.D7.C【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说明经济社会总体走势下滑”错,表
格中线条为“增速”。根据材料二的图可知,2012年增速降低只是说明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增长速度放慢,实际上仍在逐年增长当中,不能表明经济走势下滑。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
,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A项,无中生有。材料一第2自然段,“我们形成了涵盖上游基础产品、中游终端、下游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的北斗完整产业链”,并不能说明我国就无需进口了。B项,未然当已然。材料一最后一句话“未来,北斗系
统将持续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更多的应用形式将被创造,深刻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这些美好的憧憬都在奋斗过程中。C项,“北斗系统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偷换概念,材料三第一句说“中国企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其中北斗已先后落地应用‘一带一路’沿线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是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不是“北斗系统”。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
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错,原文说“受灾地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及时上报灾害位置、突发灾害信息及灾区救助信息等。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救灾物资的查询管理和监控,大幅提升全
国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北斗卫星系统研制使用可以在灾害预警以及救灾方面发挥作用,但不能“减少自然灾害发生”。故选C。【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
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
关系。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材料一: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春秋时,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
。”范昭已饮,晏子撤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奏成周之乐乎?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出。景公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非陋.于礼者,且欲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
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闻之曰:“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秦攻韩。)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
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吏民不欲为秦而皆愿为赵。今冯亭令使者以与寡人,何如?”赵豹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
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
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十七,何故不为.?”赵豹出。王使赵胜往受地。赵胜至。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齮以.兵遇赵于长平。(节选自《战国策·赵策》)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兵伐.谋伐,攻破。B.范昭非陋.
于礼者陋,认为……简陋。C.阴.使人请赵王曰阴,暗地里。D.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被,遭受。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召平阳君而.告之曰涵淡澎湃而.为此也B.令公孙起、王齮以.兵遇赵于长平乃遣武以.中郎将
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C.何故不为.何以汝为.见D.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B.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
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C.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D.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11.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师”是古代官职,位列三公之首
,或是乐官之长。B.“齐景公觞之”中“觞”与“引壶觞以自酌”的“觞”都指酒器。此处有“以酒招待”之意。C.《孔雀东南飞》中“寂寂人定初”“人定”指的是戌时,表示人已入睡。相当于现在的19时到21时。D.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晴窗细乳细分茶”的“细乳”可指烹茶时浮起的乳白色泡
沫。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国想要攻打齐国,派遣范昭出使齐国侦查情况。齐国设宴款待他,但晏子和太师对他的故意刁难坚决予以拒绝。B.冯亭派人对赵王说,韩民仰慕他的德义,不愿做秦民而愿意做赵民,所以韩国希望把上党等十七座
城邑送给赵国。C.赵豹认为,弱小的赵国无缘无故从强大的秦国手中得到如此大的利益,是不可能的,赵王不能接受韩国所赠城池。D.赵王在自我认识不清又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派赵胜前去上党接受城邑,韩国将之告知秦王,秦王发怒,秦赵两国在长平兵刃相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2)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14.面对强敌意欲入侵,齐国和韩国都用计谋战胜敌人。请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答案】8.B9.D10.C11.C12.B13.(1)不超出宴席之间,便折
服了千里之外的敌人,说的正是晏子啊。(2)况且秦国用牛耕田,用水道通运粮食,它的敢死之士都得到了上等的土地,法令严格而政令贯彻,不能和它交锋。14.①齐国的晏子命人撤去齐景公给范昭喝酒的酒杯,为其换上新的酒杯并斟满酒;齐国的太师拒
绝为范昭演奏成周之乐,使范昭认识到齐国的尊严不可侮辱,礼制不可侵犯,从而使晋国放弃进攻计划。②韩国的冯亭利用赵王的贪心,将上党送给赵国,将秦军的矛头引向赵国,成功逃脱秦国的进攻。【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陋,学识浅薄。句意:范
昭并不是不懂礼节的人。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顺承/因果。句意:召见平阳君并对他说。/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B.动词,率领/介词,凭……身份。句意:派公孙起,王齮领兵至长平和赵军对峙。/于是
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C.动词,做/语气词,“呢”。句意:为什么不这样做?/我为什么要见你呢?D.都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即使。句意:即使是强大者都不可能从小弱者手中得到。/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
断句的能力。句意:赵豹答说: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从中切断使它不能相通,所以自认为可以安坐而得上党。“韩氏之地”作“蚕食”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D;“故”表结果,一般位于句首,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
.“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到21时”错误,是亥时,相当于21点-23点。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冯亭派人对赵王说,韩民仰慕他的德义”错误。依据材料二“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可知,韩民仰慕赵王的德义,是赵王自己认为的,不
是冯亭派人对赵王说的。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樽俎”,宴席;“折冲”,折服;“晏子之谓也”,倒装句,正确语序是“谓晏子也”。(2)“以”,介词,用;“田”,名词做动词,“
耕田”;“水”,名词做状语,用水道;“不可与战”,省略句,完整句式是“不可与(之)战。【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一“范昭已饮,晏子撤樽,更为酌”和“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
,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可知,范昭喝干酒后,晏子便命人撤去齐景公的酒杯,换上另一个杯子斟上酒;太师认为成周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天子才能演奏,现在范昭是晋国大臣,却妄图演奏天子才能享用的乐曲,所以拒绝为他演奏。再依据“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可知,范昭认识到
齐国的尊严不可侮辱,礼制不可侵犯,从而使晋国放弃进攻计划。依据材料二“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王使赵胜往受地。赵胜至。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
齮以兵遇赵于长平”可知,韩国的冯亭利用赵王的贪心,将上党送给赵国,将秦军的矛头引向赵国,成功逃脱秦国的进攻。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敌人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时,我方就应立即设法攻击它,使敌人的计划落空而屈服于我。兵法说:“用兵的上策,是以
谋略战胜敌人。”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进攻齐国,使派大夫范昭前去齐国侦察情况,齐景公设宴招待他。饮酒酣畅之时,范昭请求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齐景公说:“寡人的酒杯是专为贵客准备的。”范昭喝干酒后,晏子便命人撤去齐景公的酒杯,换上另一个杯子斟上酒,再递给范昭
。范昭假装酒醉,不高兴地起舞。对齐国太师说:“能为我演奏成周天子享用的乐曲吗?我将为之跳舞。”太师回答说:“下臣不擅长演奏这种乐曲。”范昭离开齐国后,齐景公对晏子说:“晋国是个大国,派人来侦察我们的情况,现在你触怒了晋国使者,(一旦晋国发兵慢犯齐国),那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范昭并不是不
懂礼节的人,他故意装醉,是想羞辱我国,所以我不服从他的请求。”太师说:“成周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天子才能演奏,现在范昭是晋国大臣,却妄图演奏天子才能享用的乐曲,所以我拒绝为他演奏。”范昭回国报告晋平公说:“齐国不可攻打,我想羞辱齐君,晏子看穿了我的用意;
我想冒犯齐国的礼制,大师识破了我的企图。”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不超出宴席之间,便折服了千里之外的敌人,说的正是晏子啊。”材料二:(秦国攻打韩国。)冯亭防守了三十天,暗中派人对赵王说:“韩国守不住上党,将要割让给秦国,它的百姓都不想做秦民而愿
做赵民。如今有十七座城邑,愿敬献给大王,请大王考虑吧。”赵王心里高兴,召见平阳君并对他说:“韩国守不住上党,将割让给秦国,它的官吏和百姓都不愿做秦民而愿做赵民。如今冯亭派使者献给我,怎么样?”赵豹回答说:“我听说圣人认为无故得利将带来大祸。”赵王说:“
别人倾慕我的德义,怎么说是无故呢?”赵豹答说:“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从中切断使它不能相通,所以自认为可以安坐而得上党。况且韩国之所以把地献给赵国,是想把祸患转嫁给赵国啊。秦国遭受劳苦,而赵国得到利益,即使是强大者都不可能从小弱者手
中得到,哪里有小弱者反从强大者手中得到的可能呢?如今大王取得它,可以说是有理由吗?况且秦国用牛耕田,用水道通运粮食,它的敢死之士都得到了上等的土地,法令严格而政令贯彻,不能和它交锋。大王好好考虑吧。”赵王非常生气地说:“动用百万大军,连续几年作战,没有得到一城。如今不用兵就可得到城池十七
座,为什么不这样做?”赵豹就退下了。赵王派赵胜前往上党接受土地。赵胜到了上党。韩国告诉秦国说:“赵国已经派兵攻取了上党。”秦王发怒,派公孙起,王齮领兵至长平和赵军对峙。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四、(26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贺新郎卢祖皋彭
传师于吴江三高堂①之前作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挽住风前柳,问鸱夷②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③未久。谩留得苑鲈依旧。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
。又恰是、题诗时候。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注】①三高堂:位于江苏吴江。宋初为纪念范蠡、陆龟蒙和张翰三位高士而建。②鸱夷:皮制的口袋。范蠡协助勾践灭吴后,弃官隐居,自号鸱夷子皮。③茶烟:陆龟蒙曾隐居在松江
甫里,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全词可知,本词是词人应友人赵子野邀请,来到钓雪亭,面对江天夜雪的清丽之景有感而作。B.词人开篇“挽住风前柳”发问,构思奇特,“挽住”一词极富画面感,使情感表达形象生动。C.“零落茶烟未久”
一句,词人借陆龟蒙隐居时“嗜茗”的安适场景,反衬出自己对官场的怨恨。D.全词以赋钓雪亭为主题,巧于用典,意境清新,语言隽丽,表现出词人清俊潇洒的创作风格。(2)后人评价本词“有神余言外之妙”,即“象外见意”,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这种妙处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C(2)①通过雁影、梅
花、雪、云等意象,描绘出清丽的胜景,表达出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②通过写渔翁钓叟表达了词人对他们能够享受无边美景的艳羡;③通过对水边鸥鹭的深情呼唤,表明自己希望如前贤一样隐居垂钓的愿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反衬出自己对官场的怨恨”说法错误,此处表达的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①由“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写空中飞过一行大雁,雁影倒映在江水中,江边梅花凋残,四野明洁,了无尘土,风
起雪飞。这三句借助雁影、梅花、雪、云等意象先点季节,次写雪飞,再写雪景,笔调秀丽,思澈神清,绘景如画,表达出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②由“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这江山夜雪,万里乾坤,霎时成为琼瑶世界。可是这清绝人寰的胜景,又有谁来欣赏呢?看来只能“付与渔翁钓叟”了。这时,只有他们是天
地间真正的主人,表达了词人对他们能够享受无边美景的艳羡。③由“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这里所呼唤的鸥鹭,虚实结合,言明心志。言其为虚指,是即使有,它们未必能懂得人的心意。说是实指,古时誓志高隐的人,都惯于和鸥鹭结盟为友,因此志同道合有意隐居于江湖的人
士,可以称为鸥盟,词人是和友人赵子野等同来的,称他们为同盟的鸥鹭,也是非常切合的。通过对水边鸥鹭的深情呼唤,表明自己希望如前贤一样隐居垂钓的愿望。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映带左右。(3)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猜忌,李密在《陈情表》中表明自己希
望仕途通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离骚》)【答案】①.飞湍瀑流争喧豗②.砯崖转石万壑雷③.又有清流激湍④.本图宦达⑤.不矜名节⑥.夫孰异道而相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喧
豗、砯、壑、湍、宦、矜、孰。的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燕山有棵沧桑树梁衡①北京之北一百多公里处就是河北的兴隆县,境内有燕山的主峰雾灵山。正是秋高季节,几个好友乘兴登山,一路黄花红叶,蓝天白云。
松鼠横穿于路,野雀飞旋在树,鸟鸣泉响,好不快活。正走着,忽见路边有一指路牌:沧桑树与见证桩。不觉好奇,就下路拐入荒径,攀荆附葛,爬上一高坡,顿现一树一桩。②树是一棵奇怪的大松树,根基部十分壮大,盘根错节与山石一体,已分不清彼此。原树已
经枯死,而在侧根处又长出一棵新树,有合抱之粗,浑身的鳞片层层相叠,青枝挑着绿叶在秋阳下闪闪发光。树身成“7”字形,斜出石缝向山外探去,蜿蜒遒劲,如一条苍龙欲腾空而去。大家正说这树像龙,当地的朋友说,这树还真就与龙有关。③原来,历代皇帝都自比真龙天
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他就位后即在遵化县选定了自己的龙寝之地,后人称东陵。为使陵寝安宁,东陵以北兴隆境内这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山林,就全部划作“后龙风水”禁地。封建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伸手一指,这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占就是二百五十
四年,直到民国成立后的1915年才解禁。山之禁,树之福,这棵龙形松,四季有人护,过了二百多年平静舒心的好日子。笑看冬去春来,静听花开花落。④1931年日本人侵占东北,1934年南下占领兴隆,直逼北京,当年的这一片皇家禁地
又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一场残酷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这里反复拉锯。其间数不清出了多少民族英雄。最著名的一个是孙永勤,本是一普通农民,小时曾读私塾,粗通文字,又习得一身武艺。他耻为亡国奴,便串联村里的十六位弟兄,拉起
一支“民众军”、自任军长。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称“抗日救国军”,一直发展到五千多人。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以至于日本人诱降国民党,与何应钦谈判签订《何梅协定》时都将灭孙永勤作为一个筹码。而1935年8月正在长征途中的党中央为抗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
》,将孙永勤与吉鸿昌、瞿秋白等并列,说他们“表现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孙永勤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寡不敌众又腿部负伤,被团团包围。最后孙永勤以下七百壮士全部壮烈牺牲。这棵树目睹了一群英雄的诞生。⑤“沧桑
树”下还有一截二尺多高如水桶之粗的树桩,旁立木牌,上书“见证桩”三字,这是当年日寇掠夺当地资源的见证。我俯下身去想辨认一下树桩的年轮,只是经年的风吹雨打,横截面上的木质已经朽去,用手一捏,即成碎末。但整个桩子的大形还在,短粗挺直,身带焦痕,挺立于荒草乱石之中,似有所言。⑥看完“沧桑
树”我们又重回登山主道,继续上山。秋阳如春,正是果熟季节,路两边赤、橙、黄、绿,摆满销售和等待外运的核桃、柿子、苹果、山楂,排起两道长长的水果墙,农民的笑意都挂在脸上。近年来这里浅山处大力发展经济林,林果成了农民的主要收入,深山处开辟成国家森林公园,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全县的高山密林间有大小径流八百条,昔日的“后龙风水地”已经成了京城的重要水源地。⑦随着山路上行,两边的树木愈来愈密,约一小时后终于穿出树海爬上燕山高处的雾灵山峰。我登上燕山之巅,遥望群蜂从山海关一路奔来,长城起伏其间,脚下是一片树的汪洋,胸中荡起一幅历史的长卷。这时
只见远处绿波中现出一团飘动的火苗,那是刚才上山时路过的一片花楸树林。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树种,大概只有这燕山深处才有吧。都说枫叶红于二月花,这花楸叶子是枫叶的三四倍大,叶面厚实。花楸树树身高大,只在悬崖深壑、人迹不到的地方生长。秋风一过它就红得像浸了血,着了火。我又想起了
刚才那棵穿越战火而来的“沧桑树”和劫后余存的“见证桩”。这块土地在民国时和新中国成立初称热河省。热河,热河,好一片热土。先经过了二百五十四年的皇封冷藏,又经民国三十多年间的军阀混战、外族入侵和国共内战,终于回归于民,现已休养生息出这般模样。⑧山不转水转,人会老树还在。一截树桩见证了一个民族曾
经的苦难,一棵树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三个半世纪的沧桑。无论是朝代更替、人事变幻,还是自然界的寒来暑往、山崩地裂,都静静地收录在树的年轮里。(有删改)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以“沧桑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将描
写、叙事、议论、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意蕴丰富而又厚重。B.帝王的封山之举,虽是封建专制的典型表现,客观上也为古树的生长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C.文章多处出现时间、人数等数字,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强了阅读的真实
感,体现出作者写作的严谨。D.文章写孙永勤串联村里的十六位弟兄,拉起一支“民众军”,被日军痛恨,又引用了党中央对他的高度评价,真实直接地突出了其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E.语言的熔铸化用是本文的鲜明特点之一。如多处使用的四
字词语,充满了凝练典雅的文化意蕴。18.文章首段写登山路程及感受有何作用?19.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第5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但整个桩子的大形还在,短粗挺直,身带焦痕,挺立于荒草乱石之中,似有所言。20.赏析文中
第7段画波浪线语句。21.梁衡提出“人文古树”的散文创作主张,强调用“古树”意象将中国革命的红色历史、现代的绿色文明融合在一起,体现作家的红色继承与绿色担当。结合全文,谈谈本文是如何践行该文学主张的。【答案】
17.AD18.介绍了燕山优美明快、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特点。“忽见”“顿现”等词语表现出作者的意外和惊喜。首段紧扣标题,并引起下文对燕山一带自然奇景、历史变迁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探寻。19.参考答案一:①(表层意)“见证桩”身带焦痕,但大形还在,依然挺立,表现出历经摧残后的坚强。②(象征义
)见证桩却身带焦痕、依然挺立,暗示我们民族经历的苦难不会被轻易抹去。/象征着历经苦难,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③(情感义)表达了作者对燕山这片土地沧桑变化的感慨/对历史的铭记,对日寇的痛恨/对坚定民族信仰的赞美。(写出三点即可)参考答案二:①写树桩当下的样子,在风蚀日剥中,只余大形,突出时日已久。②
写焦痕,正是日本掠夺资源、战火纷飞的历史见证。③在荒原乱石中挺立,象征中华儿女不屈的抗战精神。④似有所言,是对日本暴行的控诉。也是对建国至今封山育林、休养生息、绿色发展的见证。(写出三点即可)20.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和以动写
静(远近结合,虚实)的手法,写出燕山树林的繁茂和广阔无边的特点,以及燕山群峰连绵起伏的动态感,化静为动。把眼前的美景比喻为一幅历史的长卷,表达了对燕山、长城经历了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又把花楸树叶比喻成飘动的火苗,象征着这片热土上倾洒的
英雄热血,也象征着当下人民火热的生活。21.(1)红色:①从内容层面,作者由古树联想到孙永勤在民族危难之时的抗日救亡行为,体现了红色历史。②从情感主旨层面,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景仰钦佩之情,是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2)绿色:①从内容层面,文中描写当下大力发展经济林,
燕山林果丰饶的景象,指出“后龙风水”地成为重要水源地,体现了绿色文明。②从情感主旨层面,表达了对土地造福百姓的欣慰/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是对现代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当。【解析】【17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沧桑树’的历史变迁为线索”错误。“沧桑树”只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而且有关的历史变迁的内容并没有贯穿全文。文章的线索应该是作者的游踪,即登山的过程。并且文中没有“议论”的
表达方式。D.“又引用了党中央对他的高度评价,真实直接地突出了……”错误,“党的高度评价”等属于侧面表现。故选A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内容上,“一路黄花红叶,蓝天白云。松鼠横穿于路,野雀飞旋
在树,鸟鸣泉响,好不快活”是描写登山过程中看到的景物,写出了燕山优美明快、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特点。“忽见路边有一指路牌:沧桑树与见证桩。不觉好奇……”写作者感受,“忽见”“顿现”表现出作者的意外和惊喜。结构上,与标题“燕山有棵沧桑
树”相照应,结合下文描写的沧桑树等景观和从清朝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变迁,及抗战中涌现的革命英雄人物可知,这段描写还有引出下文的作用。【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赏析句子含义主要从两方面看
,首先是表层含义,其次是深层含义,包括象征义、比喻义以及情感义等。本题中,①表层看,对于“见证桩”外形的描写,“身带焦痕”是被列强所烧,“挺立”是没有倒下,可见历经战争摧残依然坚强。②深层看,写景写物都
会被作者寄情言志,身带焦痕象征着所历经的苦难挫折,依然挺立象征着我们民族经历战争的坚强不屈。作者通过“见证桩”表达了对燕山历史变迁的感慨,对中国屈辱历史的铭记,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赞美。或者可以通过体会句子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分析
。①“桩子的大形还在,短粗挺直,身带焦痕,挺立”这是作者见到树桩时它当下的样子。②“焦痕”,容易让人联想到抗战时期,想到被侵略的屈辱历史,这“焦痕”已是一种见证。③“挺立”这一动作,引用拟人手法写树桩的姿势,象征中华儿女挺立不屈的
精神。④“似有所言”运用想象让人产生联想,思及历史想到如今。【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群蜂从山海关一路奔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燕山群峰连绵起伏的动态感,化静为动;“一片树的汪洋”“一幅历史的长卷”“一
团飘动的火苗”运用比喻手法,写出燕山树林的繁茂和广阔无边的特点。其中,“胸中荡起一幅历史的长卷”把眼前的美景比喻为一幅历史的长卷,结合上文“沧桑树”体现出的历史变迁可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燕山、长城经历了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绿波中现出一团飘动的火苗,那是……花楸树林”,把花楸树叶比喻成飘动
的火苗,突出了花楸树颜色的火红、热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燕山之巅独有的壮丽美景,富有感染力,同时“火苗”象征着这片热土上倾洒的英雄热血,也象征着当下人民火热的生活。【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关键词“中国革命
的红色历史”“现代的绿色文明”指向的是作品内容;作家“红色继承”“绿色担当”指向的是作者写作目的,或者说是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红色象征着着革命。通过叙写沧桑树所见证的帝王封山、抗日救亡等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燕山这片土地沧桑变化的感慨/对历史的铭记,体现了红色历史。写抗
日英雄孙永勤“耻为亡国奴,……改称‘抗日救国军’,一直发展到五千多人”“……最后孙永勤以下七百壮士全部壮烈牺牲”,通过写孙永勤在民族危难之时的抗日救亡行为,表达对我国历史上以孙永勤为代表的革命英雄的景仰钦佩之情;绿色象征
着和平与发展。“浅山处大力发展经济林,……国家森林公园,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已经成了京城的重要水源地”“路两边赤、橙、黄、绿,摆满销售和等待外运的核桃、柿子、苹果、山楂,……农民的笑意都挂在脸上”“热河,热河,好一片热土”,通过写当下大力发展经济林,燕山林果
丰饶,“后龙风水”地成为重要水源地,表达了对土地回归百姓、造福百姓的欣慰/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与信心。22.下面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试说出每一则灯谜的谜底、作者以及她的命运。(1)天运人
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2)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答案】(1)迎春。谜底是算盘。打动乱如麻,暗指迎春命运不通达,难以谋算,绣户侯门女最终竟被孙绍祖折磨致死。(2)惜春。谜底是佛前海灯。惜春出家,独伴青
灯古佛,此灯谜预示的是惜春出家为尼的悲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1)这首灯谜是迎春所作,谜底是算盘。作者用打动乱如麻的算盘暗喻将来贾迎春嫁到中山狼孙绍祖家,挨打受骂,横遭摧残,过不上一天安宁的日子。以“难
逢”说她所嫁的丈夫不得其人。在作者看来,贾府祖上对孙家已仁至义尽,贾迎春本人也忠厚老实,这些都算得上“有功”了,但贾迎春的结局却很悲惨。由于不能从当时制度的根本社会原因上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所以只好归之于
“无运”,发出所谓阴阳命数不如别人的宿命论的叹喟。(2)这首灯谜是惜春所作,谜底是佛前海灯。佛前海灯看破红尘,投身佛门,与人间繁华欢乐绝缘,从世人看来,就像是沉入漆黑的海底;指惜春最终出家与青灯古佛相伴。七、作文(60分)23.阅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近日,国家领导人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同学们的回信中指出:“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材料二:有的人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了100年,才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今天的中国,物质生活极为丰裕,不缺吃穿,哪里还用得着吃苦呢?哪里还有苦可吃呢?以上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深刻的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明确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丰裕
时代敢于吃苦,新征程上繁花似锦敢于吃苦,才能苦尽甘来。有苦才有乐,苦与乐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能吃苦才能在苦后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
高尚。”不忘吃苦才能一直走在收获的路上。“吃苦”是成功的“秘诀”。不辞劳苦的能量源自奋斗的意志和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历数先贤圣哲、伟大历史人物,青年时代谁没吃过苦呢?孔子饱受苦难周游列国,遭受过各种冷眼的待遇;
高尔基童年极其悲惨,要靠打长工的业余时间读书;鲁迅先生夜间读书,要靠嚼辣椒驱寒......无论生在哪个年代,也无论国内国外,但凡要实现理想、成就伟大、获得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里来的梅花香啊?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越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青年的意志。
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将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吃苦才能持续、方能升华。“吃苦”理应是时代青年的标配。如今,“躺平”“摸鱼”“佛系”的人不在少数,但年纪轻轻就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最后一无所成,到头来终究会
有人生的遗憾。青春短暂而又美好,青春应有热度和激情,理想应有光芒和亮度。永远不能忘记“青春之舟需要理想之舵”。如果没有了“大我”“大爱”“大抱负”、没有了“诗和远方”,如果一味地耽溺于个人追求、眼前利益、物质享受、虚幻快感,这样的青春是狭隘的、庸俗的、枉度的。拥有这样的青春,是时代的浪费
,是人生的悲哀。青年要积极拥抱生活,在吃苦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时代青年要学会自找苦吃,善于吃苦。自找苦吃,一个“找”字看心态担当,一个“苦”字见价值取向,而这背后支撑着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也是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和人生航向。当代青年欣逢盛世,但也同样会碰到
“苦其心志”的环境、“劳其筋骨”的窘迫、“饿其体肤”的滋味。要牢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多一些摔打磨练、多几分淡定从容,切勿在安逸中淡忘“吃苦精神”。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要成大器,要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圆梦者,理应坚定“吃苦”精神,必
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不贪图安逸,不回避困难,主动在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中砥砺初心,才能茁壮成长,让人生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提
到国家领导人寄语青年人要敢于“自找苦吃”。新时代的“苦”已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肉体之苦。“苦”代表的是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领域。是“自找”是主动自我锻炼的姿态。其象征着对提高自身能力的渴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度。“自找苦吃”不同于被动受苦,它以主动自觉为前提。“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而是主动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展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气神。材料二的观点是片面的。只关注个体喜好而忽视社会责任和国家发展,是短视和狭隘的。当前我们虽然在物质
生活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发展任务,如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艰苦奋斗,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不能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就认为没有苦可吃。审题时,应思考什么是“吃苦”、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如何对待“吃苦”等。可重点思考新时期中国青年或自己对待“吃苦
”的态度,如何“自找苦吃”,感恩“吃苦”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奋斗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匮乏时的挣扎,还包括在追求更高目标、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在新时代,青年依然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不
断进取的品质,这些都需要通过吃苦和历练来培养。写作时,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事情,要幸福就要吃苦奋斗。可采用对比论证结构,列举当下青年存在的消极现象进行分析批驳,然后从正面论证吃苦是人生机遇,真正的才能往往是在面对
困难、克服挑战的过程中磨砺和提升的。只有在艰苦奋斗中,青年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吃苦是成功的基础,是坚定理想信念的体现,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最后重申论点,强调要拥有成功的人生,“吃苦”是普遍状态,也是青春的标配。论证时可采用例证,如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无一没有吃
过苦。那些所谓的“学霸”,既有令人艳羡的高分,更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背后付出;那些所谓的业界精英,有聚光灯下的光环,更有凌晨两三点披星戴月时的疲惫。即便是普通青年,也都在各自的城市辛苦奋斗,在有限的时间提升技能。于大部分青年,尤其是成功的青年而言,吃苦是常态等等。立意:1.“自找苦吃”,走
出“舒适区”,寻求精神磨砺和成长。2.吃苦磨砺意志,锻造人的精神。3.吃苦务实的实践品质,奋斗的价值取向,奉献的时代品格。4.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时代青年自强不息。5.在“吃苦”中磨炼意志,坚定信念,练
就本领。6.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