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045 M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5)页,1.04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391771fe755fa5e256476284dd27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省合肥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各题1.①地区

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A.工业发展早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C.灌溉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2.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C.干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答案】

1.C2.D【解析】【分析】考查区域定位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题详解】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是印度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C正确。印度工业发展较晚,以农业为主,相对来说,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A、B

错误。人口较密集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无关。故选C。【2题详解】②地区是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较恶劣,高寒地区氧气稀薄不适合人口居住,同时交通不便,工农业都比较落后,正确答案选D。【点睛】区域定位要准确,北纬30度穿过的重要地形区比如地中海、印度河流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以及长江中下游地

区、墨西哥湾北部,这些重要的区域应当记住。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我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3.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衢州地区青壮年人

口为净迁出B.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C.丽水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入D.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数为最少4.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农民工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B.宗教C.环境D.气候【答案】3.A4.A

【解析】【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除了衢州和丽水,常住老年人口比重都不同程度地低于户籍老年人口比重,主要是因为杭州、温州、舟山为人口净迁入地区,外来人口大多为劳动适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衢州和丽水为人口净迁出地区,外出青壮

年较多,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户籍人口,因此A正确,C错误;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错误;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的比重最小,但是由于总人口较多,因此老年人口数为不会最少,D错误。故选A。【4题详解】由于亚运会的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农民工为了寻求就业机会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A

正确,宗教、环境、气候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陕西省白河县“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状况,致使其成为特困地区集中连片。近年来,白河政府筑巢,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渐渐形成

“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归雁经济”,加快了一方群众脱贫的步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陕西省白河县“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③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④家乡政府政策支持A.

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下列对“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说法中,不合实际的是()A.让城市人才供需更趋平衡,让农村的人才贫乏得以补充B.改变了归雁群体就业观念,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幸福感C.既减轻了城市的稳定压力,又给城市腾出了大量的公共资源D.“归雁”们

返乡创业、就业,会使城市发展走向衰落【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工业区位因素和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材料“归雁经济”是指外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现象

;由材料,近年来白河政府筑巢,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说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受政府政策的支持,④正确;“归雁”经济创业者此前从农村到城镇工作,在城市,他们学习了先进的务工和经商的技术,同时学习了先进的

管理经验,这是他们回乡创业最大的资本,③正确;近年来,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导致城市里面就业困难、生活压力大,驱使农民工返回乡村,①正确;气候条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一般变化不大,②错误,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

,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让城市人才供需更趋平衡,让农村的人才贫乏得以补充,A正确;民工返乡创业,能够照顾老人与小孩,改变了归雁群体就业观念,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幸福感,B正确;民工返乡创业既减轻了城市的稳定压力,又给城市腾出了大量的公共资源,C正确;“归雁”们返乡创业、就业,会促进城市产业

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发展,城市发展不会走向衰落,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下图漫画示意我国不同阶段户籍迁移记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影响阶段I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教育水平B.医疗卫生C.经济水平D.交通状况8.阶段Ⅱ的人口迁移对农村的主要影响是A.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农村经

济的发展C.加剧农村的污染程度D.加快农村老龄化状况【答案】7.A8.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7题详解】阶段I人口迁移的主要是为了孩子能在城市里上学,故阶段I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水平。故选A。【8题详解】阶段II的人口迁往农村

,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不会加剧农村的污染程度。迁入的为年轻人,故能缓解农村老龄化状况。故选B。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

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10.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C.自然灾害少D.生态环境优越【答案】9.B10.B【解析】【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时,将出现生态赤字。读图可知,四地中只有西藏的人均生态足迹小于人均生态承载力,故没有出现生态赤字的省份是西藏,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衡量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数量。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少,土地面积大

,B正确。西藏地处高寒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草地生产能力低,且多地震、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A、C、D错误。故选B。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B.科学

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D.土地资源减少12.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答案】11.C12.A【解析】【11题

详解】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不是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误;图示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很小,但人均粮食消费量大为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正确;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略微减少,

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误。【12题详解】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正确;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误;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误;限制消费,降低生活

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等。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人口合理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1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是()A.社会因

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历史因素14.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季风气候区D.热带雨林气候区【答案】13.B1

4.D【解析】【分析】【13题详解】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B正确;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均属于人文因素,故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

,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最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故D正确;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10°N-50°N范围内,因此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季风

气候区均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故ABC错误;故选D。【点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数值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其影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能

发现新的资源,从而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的图1、图2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选项中,影

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经济结构D.生活水平16.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A.小于0.04亿B.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C.介于4.05亿到33.

34亿之间D.大于33.34亿【答案】15.B16.A【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成了限制西藏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B正确,ACD错。故选B。【16题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西藏地

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衡量西藏环境合理容量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小于0.04亿人,故A正确,BCD错。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媒

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材料二借助“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在线落户”的宽松政策,西安市“抢人”战绩不俗:仅2018年1~3月,西安市累计新迁入人口21万,直逼2017年迁入人口总和。有的网友直言不看好西安,认为京沪若放开落

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材料三2018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流出流入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

7.4%、湖北6.3%、其余38.6%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流动人口城乡构成乡村75.6%22.8%城镇24.4%77.2%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

26139万人(1)据材料三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2)乡村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有。(3)结合材料分析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给西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4)你若作为一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不听从网友的意见而想去西安,你怎样说

服自己?【答案】(1)人口流动规模大(或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人口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从乡村流向城镇(或呈现就近流动趋势)(2)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医疗等社

会服务不完善;环境条件较差(3)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压力,挤占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就业压力增大;抬高房价和物价,提高当地消费水平;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环境质量降低。(4)西安市平均工资虽低,但家庭购房负担轻;物价低,生存压力小;西安市历史

底蕴深厚;高校众多,加之有政策优势,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潜力大。京沪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空气质量差;交通拥堵严重,生活满意度低。【解析】【分析】本题以2018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为背景,涉及我国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等相

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流动特点从流动方向、流动的数量等方面分析。从流动的数量上看: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人口流动规模大或流动人口数量多;从流动方向上看,流动人口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从农村流向

城市或呈现就近流动趋势。【小问2详解】乡村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要从乡村和城市的对比方面分析。乡村经济落后,经济收入低,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少,医疗卫生条件差,教育水平低,创新环境差,不利于人才发展,因此乡村留不住人才。【小问3详

解】一般人口以较慢的速度迁入大城市不会导致较多的城市化问题出现,但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城市现状无法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居住住房等,易加剧原有的城市化问题出现,如加大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挤占社会公共

服务资源,服务跟不上,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业压力增大,可能出现闲置人员,影响社会安定;大量人口挤占现有资源,推高房价和物价,抬高当地消费水平;人口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加大,容易出现社会不安定因素;城市污

染加重,环境质量降低等。【小问4详解】想去西安要从西安的优点方面分析。如交通、科研、物价、文化氛围等方面比东部地区的优势。西安位于内陆,物价低,尤其是房价,青年人负担少,生存压力小;工作、就业竞争压力比北上广小,西安是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高校集中,当地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且力度较大,可

以减轻生活压力。人口比东部大城市少,空气质量好、交通便利等。因此去西安。【点睛】引起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的差异。对流出地而言,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促进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

交流,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人口迁移对流出区而言,主要是缓解人地矛盾,而对流入区而言则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对流入地人口的迁移是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农村

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速度、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

来源的共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地理

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解析】【分析】以城市外来人口来源数据为背景,考查人口流动的方向及原因、对人口流动的看法,难度较低。外来人口来源注意关注其占比较大的省份,还有中国三大经济带的区分。对于人口流

动的看法是开发性的,表明态度需紧扣观点阐述相关理由。【详解】(1)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得知,进入北京的外来人口多来源于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上海的主要从江苏、河南、四川迁入;迁入广东的主要是河南、广西、四川等地的人,从迁移的距离看,迁入北上广人口多数是就近

迁移。从迁入人口来源地所在区域看,主要来源于中东部地区;从迁移原省份看,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2)分析特定区域人口迁移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河南、湖北等迁入北上广人口多的原因可从迁移距离看、劳动力剩余情况及当地对外来人口的接纳度等

分析。河南、四川、湖北省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与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该不该限制人口迁入北上广,可“限制”或“不限制”表明态度。“限制”人口迁入可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不利

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压力入手分析。“不应限制”可从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包括增加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两地差距、缓解城市老龄化问题等方面阐述。【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答题思路:(1)三个角度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②从区

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个方面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③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材料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

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材料二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图。(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2)推测空心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3)

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主要途径。(4)分析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或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产生人口流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务工人员无法融入城市;传统的攀比心理,回村建新房。(2)年

久失修的房子存在安全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3)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限制农村随意建房,去除农村房屋库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4)对城市: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或对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避免潜在的矛盾纠纷。【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农村空心化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整治措施。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详解】(1)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由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较大,农民进

城务工产生人口流动;的由于城市各项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务工人员有极少数成为城市市民,很多人无法融入城市;由于传统的攀比心理的存在,农民返乡后回村建新房,导致旧宅基地闲置,出现空心化。(2)由所学知识可知,旧宅基地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存在倒

塌等安全问题;旧宅基地闲置、新宅基地外扩,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由于新宅基地多占用耕地,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劳动力减少,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3)由图示信息可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补短板、支库存、制度供给

等方面来分析。结合第1题分析,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度,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转化为非农业人员;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限制农村随意批新的宅基地建房,闲置宅基地国家收回,去除农村闲置房屋库存;加快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4)本题回答有两种观点,表明观点说明理由即可。对城市

:乡村空间优化,统一规划建房,整治空心村可以避免产生城市出现社会治安问题;同时农民进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繁荣。对乡村:乡村空间优化,统一规划建房,改善乡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减少由于宅

基地问题潜在的矛盾纠纷。【点睛】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以渭河平原为依托,贯穿其中的各

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因此陕西又被称为“三秦大地”。材料二下图为陕西省地理简图及2011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1)简述陕西省人口的分布特征。(2)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答案】(1)南北少,中部多;集中分

布在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区。。(2)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有渭河流经,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较高。【解析】【分析】本题以陕西省地理简图及2011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

布图为背景,设置2道题目,知识点涉及人口分布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两幅图的对比分析中可看出,人口密度400及以上主要集中在中部,说明陕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区,南北两侧

人口密度在1-99,说明陕西省向南向北人口密度减小。【小问2详解】由材料“关中平原以渭河平原为依托,贯穿其中的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知,关中平原地形平坦,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较高;从图中

看有渭河流经,生活生产水源充足;从等降水量线可知,关中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