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Ⅱ)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77.421 K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Ⅱ)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Ⅱ)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Ⅱ)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Ⅱ).docx,共(7)页,77.42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cf885476c0b57f2b104a977e2391b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学年历史试题(Ⅱ)答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下图为出土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斟酒器——细颈袋足陶篱分布图。这反映出当时()A.区域文化存在交流互动B.中原文化辐射四方C.文明多元

一体格局形成D.手工业生产专业化2.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这种“掺沙子”()A.瓦解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原有社会结构B.破坏了当地的社

会经济和生产秩序C.巩固了周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开发了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3.商朝和西周的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用玉石、石头、骨头等材料制成的仿制贝。这些仿制贝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作装饰品,如玉贝、骨

贝等,绝大部分被用作货贝的替代品。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C.中央集权有待进一步加强D.社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4.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戌、山戌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

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中原文化影响扩大B.孕育着统一的趋势C.华夏民族认同加强D.南北文化交流密切5.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涕(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娣服,

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垄断诸侯国间的贸易B.区域贸易兼具政治意义C.齐国称霸以经济手段为主D.商人社会政治地位提升6.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

苏,立胡亥为太子”。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却记载:“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这说明()A.主观倾向影响历史研究B.历史真实面貌无法还原C.多元史料丰富历史认知D.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8.西汉时

期,官家对民间的放任,导致了民间力量的壮大,发展起来的坞堡经济成为东汉最基础的社会细胞。坞堡内部有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的大地主和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的武装组织,它代替了官方对基层民间的统治。这()A.是政府对官僚集团妥协的产物B.填补了动乱环境下的权力真空C.瓦解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导

致自给自足的经济逐渐破产9.《北史·魏本纪》曰:“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北魏皇帝除了以黄帝后裔自居,喜好黄老思想外,还遵从土德、祭祀黄帝,北魏政权祭祀黄帝的次数,见诸史册者就有四次。材料表明北魏()A.因

俗而治的意识增强B.汉化改革成效显著C.华夏认同进一步加强D.政权统治稳定发展10.“变文”最初是唐代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所依据的文本。唐代中后期,变文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它们全篇大量使用白话,没有用来吟唱的韵文,而且以讲人物故事的形式

出现在都市中。“变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后期()A.民众教育水平的提升B.士大夫审美情趣变化C.佛教日益中国化趋势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11.熙宁年间,河北屯田都监程昉在黄河下游引水淤田,淹没了部分县区的农田、房舍和坟墓民众上访的信件不仅遭到拦截,还被修改为对淤田的赞扬。真

相查明后,神宗和王安石认为程昉为朝廷增加数千顷良田有功,当赏而不当罚。这说明()A.宋朝以儒家标准评价官员政绩B.王安石变法注重实利与功状C.农田水利法有效增加政府财税D.宋朝政令不通中央集权削弱12.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

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做法()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疆域范围B.全盘照搬了中原先进文明C.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D.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13.宋代的纺织业中有棉、麻、绢、纱、毅、罗、绮、绫的区分,

造纸行业中关于纸的分类有50多种,甚至于日常所用的针亦有匠人专门打造,并区分为医工针灸所用、缝衣用针、刺绣用针等。这说明宋代()A.手工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B.手工业者享有一定的自治权C.技术变革推动产业集约化

D.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14.璎珞为传统佛教造像装饰品。不同于古印度的斜披、腰带式,唐代出现胸式、周身式,且搭配宝冠、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配饰,整套造型和谐统一。唐代妇女也以佩戴璎珞为风尚。这主要反映了唐代()A.手工技艺水平高超B.佛教本土化的深入C.中

外文化交流密切D.社会风气开放包容15.下表是史书中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绢马贸易的记载。据此可认定,当时()出处记载《全唐文·赐突厥玺书》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彩帛,彼此丰足

,皆有便宜。《新唐书·食货志》时回约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唐朝)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新唐书·崔从传》党项互市羊马,类先遣帅守,(崔)从独不取,而厚慰待之,羌不敢盗境。A.丝路通

畅便利商品交流B.国家强化对边疆的治理C.政府主导开展绢马贸易D.民间贸易受到严格限制16.宋代,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民间画工,其绘画作品也广泛进入普通家庭。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形象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富有装饰意趣的婴戏货郎、仕女美人、田家风物等题材方面。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

为()A.理学的进一步世俗化B.政府社会管控的松弛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17.1521年,明武宗驾崩无嗣,明世宗即位。世宗是孝宗之侄,但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大臣认为,世宗需称孝宗为“皇父”,后得到张璁等人相助,历经三年才达到目的。这说明()A.君主

的专制地位受到挑战B.传统伦理观念遭到破坏C.内阁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D.皇帝与内阁间矛盾尖锐18.清朝前中期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中,均以满族官员为主,但汉、蒙等主要民族在统治机构中都有一定的员额配比;清朝还推行政治联姻制度,如

皇室与蒙古科尔沁部进行联姻;清朝还在新疆、西藏等要地推行八旗驻防制。这些举措意在()A.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消除“冗官”“冗费”的风险C.加快边疆地区的开发D.论证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19.从清代开始,商人无须回到原籍,在从商地即可直接参加科考;捐官制度使得许多商人掏钱买官。由

此出现了大量商人从政和大量读书人弃儒从商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业贸易网络的发达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朝廷摒弃了抑商政策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发展20.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

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A.东西文化交流影响明末学术视野B.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C.空谈义理的理学思想被时代抛弃D.西方科技传入推动明末经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1.(1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产生的根源,礼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礼”是内容,“乐”是形式,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是治国的基本要素,礼乐的这种治国内涵被无数统治者沿袭采用。儒家认为,礼乐因人情而设,有节制性情、提升道德的作用;“礼”的和是“中和”,礼以和为贵,就是在尊重各个阶层权利的基础上,要求人尽自己的义务而达到和谐,

这种思想在当代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摘编自刘丰《儒家礼乐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迪》材料二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源甚早,但到唐宋之际,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出现了文化转型期。唐朝统治者对世家大族的压制

,客观上使得文化的发展失去了家族的约束和保障,以传统的礼法之学渐渐崩溃,家族文化逐渐解体,文化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个人精神逐渐得到释放,民风渐变。到了宋朝及以后的时期,随着选官制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逐步渗透到下层民众中。平民文学兴起,白话

小说大量涌现,市民文艺广受欢迎。新的平民学者群体也不断壮大,他们到处讲学,儒家思想也呈现出一定的平民精神。——摘编自蒋晓光《唐文化发展进程与唐宋文化转型的必然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礼乐文化的基本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古代文化发展

的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土归流源于明朝。清朝建国初曾对部分土司改置为流官。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苗民以弃暴归仁,奔诉永顺司,此时皆言为保靖宣慰司管辖。至四十二

年,始皆输诚纳粮,设百户、寨长。雍正五年三月,湖北总督傅敏“会同黔省预筹擒捕不法花苗(土司)”。九月,清兵进入湘南,收吐司之权,对其家属作出安置,改土归流付诸行动。十一月,官兵抵达桑植境内,地方土(民)、苗(民)载道欢迎,土司缴印归诚,改土归流进展十分顺利。——摘

编自周妮《清代湖南“苗疆”改土归流时间与秩序考论》材料二土司制度作为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曾维护着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原生性和多元性,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

—摘编自聂迅《清代土司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重构:以改土归流地区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8分)三、论述题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宋时期是不同政权

并立的分裂时期,同时更是中华文明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多政权并立的分裂局面,并没有破坏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反而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整体性特征。首先表现在各政权内部构建的多民族共存、多制度并行、多层次管理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有效处理了多民族国家的治理问题,是对秦汉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

经验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体现在两宋时期不同民族的政权,共享相同的“天下秩序”理念,以共同的理念认识及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付诸具体实践。这一“天下秩序”寓含的正统观念和朝贡秩序始终指向大一统格局。——摘编

自黄纯艳《从有宋一代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统一性》材料是该学者从两宋时期历史发展中提炼的中华文明的特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提炼一个中华文明的特性,并予以阐释。(要求:所选的历史时期和提炼的特性均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Ⅱ)答案一、单选题1.A2.D3.A4.B5.B6.C7.C8.B9.C10.D11.B12.C13.A14.C15.C16.C17

.C18.A19.B20.A二、材料分析题21.(1)基本特征:以礼为核心,乐为辅助,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具有等级性,体现贵贱、尊卑、长幼秩序;被统治者作为治国要素,具有政治功能;基于人情,有节制性情、提升道德的作用;追求和谐,强调在尊重权利基础上尽义务以达和谐。(2)趋势:文化逐渐

世俗化、平民化,从上层社会向下层民众渗透。原因:唐宋时期社会政治变革,如唐朝统治者对世家大族的压制;经济发展,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选官制度发展,如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使更多平民有机会参与政治文化;科技进步,如印刷术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传播

。22.(1)特点:起源于明朝,清朝继续推行;前期部分地区已有改土归流实践;针对不法土司采取军事行动;得到部分少数民族民众支持;进展较为顺利。(2)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了民

族融合,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破了土司地区的封闭状态,加强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三、论述题23.示例:历史时期:隋唐时期。中华文明的特性:开放包容的文明特性。阐释:隋唐时期,政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唐

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对周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外交往方面,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商人、学者等前来交流学习。唐朝与周边国家及远方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如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日本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文化上,隋唐文化吸收了周边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精华,如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本土化发展,同时唐朝的诗歌、书法、绘画、科技等也对

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文化繁荣局面。这种开放包容的文明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与繁荣,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