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答案.pdf,共(22)页,956.15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c82e5affe0514c86a4dfd007b0bcdb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年秋高2024级学科素养问卷调查物理(满分:100分时间:9月9日10:00-12:00)一、单选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3年7
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图是我国运动健儿在跳高比赛中的场景。关于跳高运动员的能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助跑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B.助跑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C.起跳后上升过程中,重力势
能增大D.越过横杆后的下降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2.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所受重力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阻力的作用C.撤去推力后,小车仍会前进一段距离
因为小车受到惯性D.撤去推力后,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3.图是小李同学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实验示意图。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小磁针指向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B.本实验可以
得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无关C.将小磁针移到其他位置,N极所指方向一定不变D.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4.如图甲所示,小杨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
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内小杨没有对木箱做功B.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6N,方向是水平向右C.6s~9s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小于3N,方向是水平向左D.如果第12s后
小杨撤去推力,木箱将做减速直线运动5.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空气的密度(约为)。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A.0.6NB.6NC.60ND.600N6.将
木块A和金属块B分别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同一杯水中,则关于A和B整体受到的浮力、及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7.如图,一只篮球从离地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发生碰撞后反弹至离地的高度处。以向上
为位移正方向,在该过程中,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B.C.D.8.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下山的平均速率为,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B.C.D.9.关于速度
、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D.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10.某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B.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D.第3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二、多选题(本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
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12分)11.小成在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先测得定滑轮的重力为0.2N,动滑轮的重力为0.25N,再使用组装好的滑轮组在10s内将质量为100g的钩码竖直匀速提升20cm,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g
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对细绳拉力的功率为0.03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为0.05JD.若增大提升钩码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1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
定不变,定值电阻与阻值相同。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只闭合开关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2V;开关、闭合,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将的滑片移到b端,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开关、
闭合,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9VB.最大阻值是60ΩC.D.13.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A.在时刻,a车追上b车B.在时刻,a、
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C.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三、实验题(本题有3个小题,每个空1分,共15分)14.小成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如下:长木板(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长宽高
不等)、弹簧测力计。(1)实验过程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目的是为了让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2)小成在实验探究时利用下表收集数据,你认为她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
小与______的关系。长木板不同表面弹簧测力计示数/N一个木块两个木块重量上表面下表面(3)小成利用同一个木块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她改变接触面积的操作是______。(4)小成发现匀速拉动木块时,不好控制且不方便读数,于是爱思
考的她利用木块静止时二力平衡的特点,设计了改进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方案?答:______。方案一: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下面的长木板方案二;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底部加了轮子的长木板方案三: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连接到墙上后,直接
拉动下面长木板15.在学习了密度、浮力、杠杆的相关知识后,小丽同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出了一个物块的密度,请帮她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g10N/kg,)(1)相邻两刻度间距离相等的轻质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____
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如图
乙所示,每个钩码质量100g,则物块质量为______g;(3)将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4)物块的密度是______;16.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3节(每节电压均等于1.5V且不变),滑动变阻器2个(铭牌上分别标有“20Ω;2A”“50Ω;1.5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______(选填“A”或“B”)端,目的是______。(2)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为零,但都很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个电表的示数均没有变化,则电
路中的故障可能为______。(3)排除故障后,小明重新开始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稍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0.8V,电流表示数为0.08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增大R两端的电压,记录多组电压
表的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电阻阻值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______。②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______字样,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四
、计算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33分)17.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5s,那么:(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30m/s,求弹丸击穿木板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
弹回的速度大小为30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18.小孟在实验室设计了一款测量物体重力的装置,其示意图如图甲,物体放在有弹簧支撑的托盘上,弹簧底部固定,该装置可以通过电表示数转换测出重力大小。图乙是变
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与被测物体重力G的关系图像。电源电压恒为24V,定值电阻为3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变阻器标有“50Ω1A”。(1)闭合开关S,当电流表示数时,求物体的重力G。(2)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求的变化范
围。1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A、底面积均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B、C,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A、B、C的高度均为10cm。容器B内装有水,各项参数如表所示。忽略圆柱体A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g取10N/kg。参数圆柱体A水油质量/g901
2081密度/()0.6109深度/cm43(1)求圆柱体A的体积;(2)将A竖直缓慢放入B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求此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3)将A竖直缓慢放入C中,待A静止后,求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4年秋高2
024级学科素养问卷调查物理(满分:100分时间:9月9日10:00-12:00)一、单选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图是我
国运动健儿在跳高比赛中的场景。关于跳高运动员的能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助跑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B.助跑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C.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D.越过横杆后的下降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B.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
度增大,因此运动员的动能增大;高度不变,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是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因此机械能增大,故AB错误;C.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C正确;D.越过横杆后的下降过程中,运
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因此运动员的动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所受重力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阻力的作用C.撤去推力后,小车仍会前进一段
距离是因为小车受到惯性D.撤去推力后,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答案】B【解析】【详解】A.小车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小车在水平方向运动,受到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故B正确;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D.撤去推力后,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最终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3.图是小李同学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实验示意图。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根据小磁针指向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B.本实验可以得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无关C.将小磁针移到其他位置,N极所指方向一定不变D.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A.小磁
针的左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A错误;B.实验中,当改变电路电流方向时,螺线管的两端的极性改变,小磁针的静止时N极的指向也会发生改变,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有关,B错误;C.由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将小磁针移到其他位置
,N极所指方向不一定不变,C错误;D.小磁针的作用是指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其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D正确。故选D。4.如图甲所示,小杨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内小杨没有对木箱做功B.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6N,方向是水平向右C.6s~9s内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小于3N,方向是水平向左D.如果第12s后小杨撤去推力,木箱将做减速直线运动【答案】
B【解析】【详解】A.内,木箱的速度为0,保持静止状态,虽然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不做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9~12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0,则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为6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3s~9s内,压力和接触面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6N,木箱向右运动,滑动摩擦力方向
水平向左:3s~6s内木箱向右做加速运动,推力为9N,滑动摩擦力为6N。所以合力为方向水平向右,故B错误,符合题意;C.6s~9s内木箱向右做减速运动,推力向右,大于3N,滑动摩擦力向左,为6N。所以合力小于3N,方向向左。C正确,不符合题意;D.如果第12s后小杨撤去推力,则水平方向上
只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则木箱将做减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空气的密度(约为)。则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A.0.6NB.6NC.60ND.6
00N【答案】A【解析】【详解】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中学生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中学生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故选A。6.将木块A和金属块B分别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同一杯水中,则关于A和B整体受到的浮力、及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C.,D.,【答案】C【解析】【详解】木块A和金属块B分别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同一杯水中,A和B整体均是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A和B整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A和B整体的总重力,所以A和B
整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乙两图中A和B整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由于木块A和金属块B分别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同一杯水中,杯子中水的体积不变,放入A和B整体后,甲、乙两图中A和B整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甲、乙
两图中水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即故选C7.如图,一只篮球从离地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发生碰撞后反弹至离地的高度处。以向上为位移正方向,在该过程中,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
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篮球通过的路程为以向上为位移正方向,则在该过程中,篮球的位移为故选B。8.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下山的平均速率为,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B.C.D.【答案】D【解析
】【详解】此人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的大小为设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的路程为,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故选D。9.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
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D.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答案】B【解析】【详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很快,但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很大。故A错误;B.加速度与速度无关,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很大,可以
很小,可能为零。故B正确;C.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很大,还与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故C错误;D.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
速度为g。故D错误。故选B。10.某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B.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D.第3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第1s内和第
2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正确;B.由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C.第2s末物体速度为零,速度的变化率不为零,故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第
3s内速度沿负方向,加速度方向也沿负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A。二、多选题(本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12分)11.小成在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先测得定滑
轮的重力为0.2N,动滑轮的重力为0.25N,再使用组装好的滑轮组在10s内将质量为100g的钩码竖直匀速提升20cm,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对细绳拉
力功率为0.03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为0.05JD.若增大提升钩码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答案】A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所做的功为拉力的功率为故A正确;B.钩码的重
力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B错误;C.所做有用功为克服动滑轮所做额外功为因此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为故C正确;D.若增大提升钩码的质量,则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故D错误。故选AC。1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
变,定值电阻与阻值相同。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只闭合开关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2V;开关、闭合,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将的滑片移到b端,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下列结果
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9VB.的最大阻值是60ΩC.D.【答案】BC【解析】【详解】AB.开关、闭合,断开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与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与并联,
电流表测通过、两条支路的总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由于定值电阻与阻值相同,由并联分流可知,通过、的电流均为0.2A,则电源电压联立解得只闭合开关时,、与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为2V,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则电源电压联立解得故A错误,B正确;C.将的滑片移到b
端,三个゙开关都闭合时,、与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故C正确;D.开关、闭合,断开时,、短路,电路中只有,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故D错误。故选BC。13.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x随时
间t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A.在时刻,a车追上b车B.在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C.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答案】BC【解析】【详解】A.根据题图可
知在时刻之前,车位移小于车位移,在时刻车追上车,故A错误;B.根据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正确;C.根据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根据图像斜率表示速
度可知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大于车的速率后小于车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BC。三、实验题(本题有3个小题,每个空1分,共15分)14.小成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如下:长木板(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
,长宽高不等)、弹簧测力计。(1)实验过程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目的是为了让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2)小成在实验探究时利用下表收集数据,你认为她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长木板不同表面弹簧
测力计示数/N一个木块两个木块重量上表面下表面(3)小成利用同一个木块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她改变接触面积的操作是______。(4)小成发现匀速拉动木块时,不好控制且不方便读数,于是爱思考的她利用木块静止时二力平衡的特点,设计了改进方案(如下表所示
),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方案?答:______。方案一: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下面的长木板方案二;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底部加了轮子的长木板方案三: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连接到墙上
后,直接拉动下面长木板【答案】(1)相等(2)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3)换用木块面积不同的侧面置于水平木板上(4)方案三【解析】【小问1详解】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木块所受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小问2详解】由表中物理量可知,控制一个木块重量不变时,长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当长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可以改变木块的重量,所以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小问3详解】由
于长方体木块的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长宽高不等,所以每个面的面积不同,要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可以换用木块面积不同的侧面置于水平木板上,来改变接触面积。【小问4详解】由于实验中要测量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所以应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连接到墙上,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拉力,然后直接拉动下面的长木板,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指示的力的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应该采用方案三。15.
在学习了密度、浮力、杠杆的相关知识后,小丽同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出了一个物块的密度,请帮她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g10N/kg,)(1)相邻两刻度间距离相等的轻质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______(选填“是”
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每个钩码质量1
00g,则物块质量为______g;(3)将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4)物块的密度是______;【答案】(1)①.是②.右(2)400(3)2##2.0(4)##
【解析】【小问1详解】[1]由图甲可知,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图甲可知,杠杆左边低右边高,左边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问2详解】设杠杆每一小格代表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每个钩码质量由可得,物块的质量为小问3详解】当物块浸没在水中平衡时,设细线对杠杆的拉力为F,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解得细线对杠杆的拉力为物块的重力为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小问4详解】根据阿基米德原
理可得,物块体积等于其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即由可得,物块的密度为16.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3节(每节电压均等于1.5V且不变),滑动变阻器2个(铭
牌上分别标有“20Ω;2A”“50Ω;1.5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1)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______(选填“A”或“B”)端,目的是______。
(2)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为零,但都很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个电表的示数均没有变化,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为______。(3)排除故障后,小明重新开始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稍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0.8
V,电流表示数为0.08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增大R两端的电压,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电阻阻值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______。②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
______字样,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答案】(1)①.B②.保护电路(2)接了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3)①.正比②.“50Ω;1.5A”③.10【解析】【小问1详解】[1][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
于阻值最大处,即B端。【小问2详解】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为零,说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能正常工作,示数但都很小,说明电路中的电阻和大,且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之外的地方。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个电表的示数均没有变化,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为
接了滑动变阻器下端两个接线柱。【小问3详解】[1]用描点的方式,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I-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是正比例函数图线,得到的结论是: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2][3]由图乙可知,实验时选择的定值电阻为闭合开关,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当电源电压为4.5V时因电源电压略大于4.5V,故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稍微大于46Ω,因此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Ω;1.5A”。四、计算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33分)17.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
度均为,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5s,那么:(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30m/s,求弹丸击穿木板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30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答案】(1),加速度方向向左;
(2),加速度方向向左【解析】【详解】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1)弹丸击穿木板过程“”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或加速度方向向左)。(2)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过程“”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或加速度方向向左)。
18.小孟在实验室设计了一款测量物体重力的装置,其示意图如图甲,物体放在有弹簧支撑的托盘上,弹簧底部固定,该装置可以通过电表示数转换测出重力大小。图乙是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与被测物体重力G的关系图像。电源电压恒为24V
,定值电阻为3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变阻器标有“50Ω1A”。(1)闭合开关S,当电流表示数时,求物体的重力G。(2)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求的变化范围。【答案】(1)4N(
2)18Ω~50Ω【解析】【小问1详解】当电流表示数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此时大小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物体重力为4N。【小问2详解】因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故能通过的最大电流结合电流表量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可得,电路的最大电流此时的最小
阻值当物体重力为0时,取最大阻值50Ω,此时电路安全,故所以的变化范围为18Ω~50Ω。1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A、底面积均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B、C,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A、B、C的高度均为10c
m。容器B内装有水,各项参数如表所示。忽略圆柱体A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g取10N/kg。参数圆柱体A水油质量/g9012081密度/()0.6109深度/cm43(1)求圆柱体A的体积;(2)将A竖直缓慢放入B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求此时圆柱体
A受到的浮力;(3)将A竖直缓慢放入C中,待A静止后,求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1)(2)0.9N(3)540Pa【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题中表格内参数可得圆柱体A的体积为【小问2详解】A漂浮在水面,则所受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即浮力大小为【小问3详解】油的体积为圆柱体A的密度
小于油的密度,假如A放入油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所受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2)可得浮力大小为0.9N,则排开油的体积为此时圆柱体A浸入油中的深度为所需油的体积为所以A不能漂浮在油中,A在油中沉底,则此时油的深度为油对容器底的压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