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63.628 KB
  • 2024-1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测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1)页,263.62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86cd7906b5df5326af5d719d273b30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汉源县高2023级高一上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N:14O:16S:32Cu:64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分

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化合物:干冰、烧碱、小苏打B.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过氧化钠C.同素异形体:C60、石墨、金刚石D.混合物:空气、硫酸铜溶液、汽油【答案】B【解析】【详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烧碱是氢氧化钠,小苏打是

碳酸氢钠,都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B.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有氧气放出,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C60、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空气、硫酸铜溶液、汽油都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选B。2.当光束通过下列

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4CuSO溶液B.NaOH溶液C.3HNO溶液D.()3FeOH胶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详解】A.CuSO4溶液是溶液,故A错误;B.Na2CO3溶液是溶液,故B错误;C.Ba(OH)2溶液是溶液,故C错误;D.Fe(OH)3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各组中的离

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Mg2+、Cl-、SO24−B.Na+、Ca2+、CO23−、Cl-C.Na+、Ag+、SO24−、Cl-D.H+、SO24−、CO23−、NO3−【答案】A【解析】【详解】A.H+、Mg2+、Cl-、SO24−互不反

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B.Ca2+、CO23−因产生Ca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Ag+与Cl-因产生AgCl、Ag+与SO24−因产生微溶物Ag2SO4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H+、CO23−因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

案选A。4.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则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既不可能被氧化,又不可能被还原D.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若该元素

的化合价升高,在反应中被氧化,若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被还原,则反应中该元素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故选D。5.下列解释事实或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CO23−+2H+=H2O+CO2↑B.服用胃药(主要

成分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Al3++3H2OC.用澄清石灰水调节由硝酸引起的酸性废水至中性:H++OH-=H2OD.用稀盐酸除铁锈,得到黄色溶液:Fe2O3+6H+=2Fe3++3H2O【答案】A【解析】【详解】A.碳酸钙在离子方程式中

不能拆,故A项错误;B.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B项正确;C.澄清石灰水、硝酸均是可以拆分的物质,所以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项正确;D.铁锈的成分为Fe2O3,加盐酸反应后产物为FeCl3,溶

液颜色为黄色,所以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A。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固态氯化钠不导电,所以它不电解质B.电解质溶液通电时,电解质才可以发生电离C.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熔融氯化镁能导电,所以氯化镁是电解质【答案】

D【解析】【详解】A.判断是不是电解质是看其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与物质状态无直接关系,固态氯化钠不导电,它在水中能电离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故A错误;B.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溶液里自发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导电,与是否通电无关,故B错误;C.铜丝、石墨均能导电

,但都是单质,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熔融氯化镁能导电,所以氯化镁是电解质,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

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7.下列各选项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OH、氯气B.浓硫酸、蔗糖C.BaSO4、酒精D.二氧化碳、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气为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浓硫

酸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Ba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酒精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故C正确;D.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故D错误;是故选C。8.下列试剂中,应该存放在贴有如图标识的试剂瓶中的是A.C2H5OHB.HNO3C.NaOHD.NaCl【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2H5OH为易燃品,常作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B.HNO3是强氧

化性酸,具有强氧化性,且具有腐蚀性,B符合题意;C.NaOH具有腐蚀性,能表现出碱性,不能作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D.NaCl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没有腐蚀性,氧化能力很弱,不做氧化剂,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在200mL

5mol/L稀硝酸中加入19.2g铜粉,待充分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A.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NAB.标准状况下,产生NO2气体的体积为4.48LC.反应后,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D.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为0.6mol【答案】C【解析】【分析】铜的物质的量n=mM=0.3mol,硝酸的物质的量n=cV=0.2L×5mol/L=1mol,据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

2+2NO↑+4H2O可知,铜不足,故转移电子数、反应消耗的硝酸的量、被还原的硝酸的量,均利用铜计算。【详解】A.1mol的铜转移2mol的电子,0.3mol的铜转移0.6mol的电子,故A项错误;B.铜与稀硝

酸反应产生NO气体,故B项错误;C.根据方程式0.3mol铜消耗0.8mol的硝酸,剩余硝酸0.2mol,剩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V=0.2mol0.2L=1mol/L,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故C项正

确;D.根据方程式8mol硝酸中只有2mol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故0.8mol硝酸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D项错误;答案为C。10.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B.CaCO3粉

末(CaCl2):过量盐酸C.Cu粉(Zn粉):过量盐酸D.CO2(O2):灼热的铜网【答案】B【解析】【详解】A.K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KNO3,可除去杂质,故A正确;B.碳酸钙溶于盐酸,应加水然后过滤,故B错误;C.锌与盐酸反应,

而铜不反应,可用盐酸除杂,故C正确;D.氧气与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用于除杂,故D正确;故选B。【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更不

能影响被提纯物质的性质。11.向BaCl2溶液中通入某混合气体,无沉淀产生。则该混合气体是A.Cl2和SO2B.CO2和NH3C.NO和CO2D.NO2和SO2【答案】C【解析】【详解】A.Cl2和SO2通入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产生

的硫酸与B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SO4沉淀,有沉淀生成,A错误;B.CO2和NH3混合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O2+NH3+H2O=(NH4)2CO3,然后与溶液的溶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CO3沉淀,有沉淀生成,B错误;C.NO不能溶于水,CO2溶于水

产生碳酸,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不能与氯化钡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无沉淀生成,C正确;D.NO2和SO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O2+SO2+H2O=H2SO4+NO,硫酸与溶液的溶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SO4沉淀,有沉淀生成,D错误;故选C。12.30mL18m

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A.0.54molB.0.27molC.在0.27-0.54mol之间D.小于0.27mol【答案】D【解析】【详解】30mL18m

ol·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H2SO4)=18mol/L×0.03L=0.54mol,根据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可知:2mol硫酸完全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若硫酸溶液中含有溶质0.54mol的硫酸完全反应,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是0.27mol,但对于该反应来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溶质不能继续反应,所以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27

mol;答案选D。13.如果Fe3+、2-4SO、Al3+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量之比为2:4:1:1共同存在于同一种溶液中,那么M可能是A.Na+B.I-C.2-3COD.Cl-【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n(Fe3+)×3+n(A

l3+)×3=n(2-4SO)×2+n(M)×x,x=2×3+1×3-4×2=1,则M为-1价的阴离子,答案为D。14.人类活动极大的影响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硝化过程中

氮元素被氧化B.固氮的过程就是将N2还原的过程C.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D.反硝化过程有助于稳定N2在大气中的含量【答案】B【解析】【详解】A.硝化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5价或+3价,被氧化,故A正确;的B.固氮的过程就是将N2转化为化合物,例如NO3−、NH4+等,有

可能被还原,也有可能被氧化,故B错误;C.硝酸根可以被同化为动植物蛋白,动植物蛋白可以被氨化为氨气,所以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D.固氮过程消耗氮气将其转化为化合态,反硝化过程重新生成氮气,有助于稳定N2在大气中的含量,故D正确;故选B。1

5.2FeS与一定浓度的3HNO反应,生成3Fe+,24SO−、NO和2HO,则参加反应的2FeS与体现氧化性的3H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6B.1:7C.1:5D.1:8【答案】C【解析】【详解】硝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

量为()1mol523mol−=,21molFeS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322mol6115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FeS与H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答案为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16.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_____(2)氢氧化钠_____(3)氯化铜_____【答案】①.H2SO4=2H++2-4SO②.NaOH=Na++OH-③.CuCl2=Cu2++2Cl-【解析】【详解】(1)硫酸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H2

SO4=2H++2-4SO;(2)氢氧化钠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3)氯化铜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uCl2=Cu2++2Cl-。17.已知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三种物质:FeCl3、FeCl2、Fe。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氧化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3)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________(填“溶解”或“生成”)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①.FeCl2②.FeCl2③.2Fe3++Fe=3Fe2+④.⑤.溶解⑥.8.4g【解析】【分析】【详解】(1)FeCl

3只具有氧化性,Fe只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Cl2,反应中只有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Fe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则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FeCl2,氧化产物的化学式是FeCl2;(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3)铁由0价升高到+

2价,1mol铁完全反应转移2mol电子,用单线桥标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每消耗1molFe转移2mol电子,所以转移0.3mol电子,溶解0.15molFe,质量为0.15×56=8.4g。18.如图为“一些物质与水“的分类图,利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

研究的重要手段已知:2233NO+HO=2HNO+NO(1)从化学反应类型的角度可以将物质分类。将上述物质分为A、B两组的依据是_______、C组物质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则D组物质为_____

_____。(2)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预测Na202的性质。①Na2O2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只有氧化性b.只有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②Na2O2以氧化性为主,Na2O2加入含有2-3SO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

式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S2-b.SC.2-3SOd.2-4SO(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①从物质分类

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三酸”中一种酸的浓溶液能与氯酸钾反应得到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①.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②.Na③.c④.d⑤.23NaCO⑥.--+3225Cl+ClO+6H=3Cl+HO↑【解析】【详解】(1)A组物质:氨气、氧化钠、二氧

化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B组物质:氯气、过氧化钠、二氧化氮、钠与水反应时均有化合价的变化,故从化学反应类型的角度可以将上述物质分为A、B两组,其依据是: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已知C组物质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氯气、过氧化钠、二

氧化氮符合C组情况,则D组物质为Na;(2)①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降低可升高,故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为c;②Na2O2以氧化性为主,则Na2O2作氧化剂,Na2O2加入含有2-3SO的溶液中反应,则作还原剂,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为+6价,故

硫元素存在形式合理的是2-4SO,答案为d;(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①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不恰当一种物质是:23NaCO;②“三酸”即硝酸、硫酸和盐酸中一

种酸的浓溶液能与氯酸钾反应得到黄绿色气体氯气,可联想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采用的酸为浓盐酸,故该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3225Cl+ClO+6H=3Cl+HO↑。19.下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编号①②③④⑤⑥名称NaNaO

H24HSO酒精2BaClNaHCO3(1)请你对表中①~⑥的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②与③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③与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③与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①.②③⑤⑥②.④③.⑤⑥(2)①.-+2OH+H=HO②.2+2-44Ba+SO=BaSO③.

-+322HCO+H=HO+CO【解析】【小问1详解】Na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OH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H2SO4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酒精溶于水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为非电解质;2BaCl为盐,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NaHCO3为盐,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②

③⑤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属于盐的是⑤⑥;【小问2详解】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OH+H=HO;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2+2-44Ba+SO=BaSO;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

.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