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物理+含解析.docx,共(26)页,2.987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490df3dbd63f3997469b2501ea01a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
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在某次壁球训练时,运动员在同一位置以不同的角度斜向上发球,最后球都能恰好垂直击打在竖直墙面反弹。若两次发球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不考虑球在空中
受到的阻力,关于两次发球说法正确的是()A.碰到墙面前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3B.碰到墙面前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C.两球上升高度之比为1:3D.两球上升高度之比为1:22.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通过图像显示加速度情况。用手掌托着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手掌从
静止开始迅速上下运动,得到如图所示手机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始终与手掌存在作用力B.手机在t1时刻处于平衡状态C.手机在t2时刻改变运动方向D.手机在t3时刻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3.2023年5月23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时隔14年换装新机型,歼10C飞出国门,在大马航展上腾空而起,特技表演惊艳全场。如图所示,飞机在竖直平面内经一段圆弧向上加速爬升,飞机沿圆弧运动时()的A.飞机所受合力指向圆弧的圆心B.飞机的向
心加速度大小不变C.飞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小D.飞机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C用两根轻质细绳连接,作用在物体C上的水平恒力F使整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2FB.A、B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3FC.B、C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2FD.B、C间轻绳中张力大小为3F5.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0=t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
置,2t时刻a车在b车前方,在30~t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t时刻两车相距最近B.某时刻a车加速度等于b车加速度C.2t时刻b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某时刻两车相遇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k=250N/m的轻弹簧下端悬挂小球,轻绳一端系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小球静止时,轻绳水
平,传感器读数F=3N,弹簧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A.小球的质量为0.5kgB.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1cmC.剪断绳子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D.剪断绳子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
小为7.5m/s27.如图所示,正方形的两个顶点BB、上固定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将一电子从顶点A由静止释放,电子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到顶点A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8.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十六乘组三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组合体,图中轨道Ⅰ
为载人飞船运行的椭圆轨道,轨道Ⅱ为空间站运行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A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B为远地点,C为轨道Ⅱ上一点,C、A、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空间站从C点运行到B点和载人飞船从A点运行到B点所用的时间相等.B.
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的速度小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C点的速度C.载人飞船从A点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发动机需要做功D.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的加速度等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B点的加速度9.如图甲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8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底端冲上斜面,恰好能到达斜
面顶端,上滑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E随物块到斜面底端的距离s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从斜面的底端运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1sB.物块从斜面的顶端回到底端所用时间为3sC.物块上滑过程中的
加速度大小为210m/sD.物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10.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5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在0=t时,将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处,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物块到
达B点离开传送带。取重力加速度210m/s=g,sin370.6=,cos370.8=,则()A.物块运动到B的速度为8m/sB.在02s时间内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长度1mC.若倾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则物块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D.若倾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则物块从A
运动到B的时间为11s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的(1)对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中无需测量砂和砂桶质量B.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
器,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补偿阻力时,需取下托盘和砝码,调整长木板的倾角,使小车拖着纸带沿长木板匀速下滑(2)如图乙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纸带的一段,已知相邻计数点的
时间间隔为T,测得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BCCDDExxxx、、、,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充分利用数据,写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表达式为________。(3)在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在满足实验要求的
情况下,改变小车上砝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以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已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图中纵轴的截距为b,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A.FbB.2FbC.2kD.12k12.
某同学要测量某电压表的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不到2kΩ);B.标准电压表V2(量程为6V,内阻约为3kΩ);C.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E.定值电阻0R(阻值为3kΩ);F.开关
S,导线若干。的(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甲补全如图乙所示的实物连线;___________(2)当待测电压表V1的示数为1U时,标准电压表V2的示数为2U,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多组12UU、的数值,以2U为纵坐标,1U为横坐标,画出的21UU−图像是斜率为3的直线,则待测电压
表V1的内阻VR=___________。(3)把待测电压表V1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需要___________(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R=___________的定值电阻。(4)把改装后的电压表跟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发现改装
后的电压表示数总是比标准电压表示数大,说明在改装电压表时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3.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静置一质量26kgm=、带14光滑圆弧轨道的滑块B,圆弧轨道的底端与地面相切,半径0.9m
R=;质量13kgm=的小球A从滑块B顶端正上方0.5mh=高处由静止落下,无碰撞地进入圆弧轨道,小球A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g。求:(1)小球A进入圆弧轨道时的动能kE;(2)滑块B对小球A做的功W。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一块长木板,木板处于静
止状态,其长度L=1.6m.质量M=3.0kg,质量m=1.0kg的小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现对木板施加一个F=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木板与小物块发生相对滑动.取g=10m/s2(1)求木板开始运动时
加速度的大小;(2)如果把木板从物块下方抽出来,那么F持续作用的时间至少需要多长?15.如图所示,水平线MN和PQ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直线MN上O点正上方高h处的A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小球从直线MN上的B点进入电场,
且233OBhx=。当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时,小球恰好从B点的正下方的C点离开电场的下边线PQ;若仅将电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右,仍在原位置以相同的速度将小球水平向右抛出,进入电场后小球从D点离开电场的下边线PQ,已知小球先、后两次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7:3,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边缘效应,求:(
1)小球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v;(2)匀强电场的竖直宽度d和电场强度的大小E。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在某次壁球训练时,运动员在同一位置以不同角度斜向上发球,最后球都能恰好垂直击打在竖直墙面反弹。若两次发球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
60°,不考虑球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关于两次发球说法正确的是()A.碰到墙面前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3B.碰到墙面前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C.两球上升高度之比为1:3D.两球上升高度之比为1:2【答案】C【解析】【详解】CD.斜
抛运动的小球可以看成逆向的平抛运动,由推论有1tan302hx=2tan602hx=联立解得两球上升高度之比为1213hh=故C正确,D错误;AB.由212hgt=可得2htg=的两球碰到墙面前空中运动时间之比112213thth==故AB错误。故选C。2.很多智能手
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通过图像显示加速度情况。用手掌托着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手掌从静止开始迅速上下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手机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始终与手掌存在作用力B.手机在t1时刻处于平衡状态C.手机在t2时刻改变运动方向D.手机在t3时刻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AD.由图可知,t3时刻
手机的加速度为-10m/s2,即此时手机只受重力作用,与手掌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手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错误,D正确;B.手机在t1时刻加速度大于10m/s2,且加速度向上,手机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C.手机在t2时刻加速度方
向改变,手机开始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不变,即运动方向不变,故C错误。故选D。3.2023年5月23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时隔14年换装新机型,歼10C飞出国门,在大马航展上腾空而起,特技表演惊艳全场。如图所示,飞机在竖直平面内经一段圆弧向上加速爬
升,飞机沿圆弧运动时()A.飞机所受合力指向圆弧的圆心B.飞机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C.飞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小D.飞机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答案】D【解析】【详解】AD.飞机做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则飞机的合外力做正功,故飞机所受合力方向与
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合外力方向不能指向圆心,故A错误,D正确;B.飞机的运动看做是加速圆周运动,沿半径方向有2nvmmaR=飞机沿圆弧向上加速运动,则速度变化,故向心加速度发生变化,故B错误;C.飞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sinyvv=θ增大,竖直
方向的速度增大,所以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故C错误。故选D。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C用两根轻质细绳连接,作用在物体C上的水平恒力F使整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2F
B.A、B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3FC.B、C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2FD.B、C间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3F【答案】B【解析】【详解】AB.设物体质量均为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对A、B、C整体,有33Fmgma−=解得3Fagm=−对A,有
ABFmgma−=解得AB3FF=故A错误,B正确;CD.将对A、B看成整体,有BC22Fmgma−=解得BC23FF=故CD错误。故选B。5.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0=t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
2t时刻a车在b车前方,在30~t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t时刻两车相距最近B.某时刻a车加速度等于b车加速度C.2t时刻b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某时刻两车相遇【答案】B【解析】【详解】B.根据图像可知,在20t时间内,某一时刻b图像的斜率与a的相等,即某时刻a车加速度
等于b车加速度,故B正确;C.由图可知,b车的速度一直沿正方向,说明b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AD.已知0=t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由图可知,10t时间内,a车的速度大,说明a车在前,距离越来越大,1t时刻两车相距不是最近,12tt时间内
,b车速度大,距离越来越小,已知2t时刻a车还在b车前方,说明20t这段时间内,a车一直在b车前方,而2t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之后a车的速度比b车的大,则2t时刻两车距离最近,之后距离越来越大,两车不可能相遇,故AD错误。
故选B。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k=250N/m的轻弹簧下端悬挂小球,轻绳一端系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小球静止时,轻绳水平,传感器读数F=3N,弹簧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
°=0.8,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0.5kgB.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1cmC.剪断绳子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D.剪断绳子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答案】D【解析】【详解】A.小球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
件可得tanFmg=sinFF=弹解得0.4kgm=,5NF=弹故A错误;B.根据胡克定律Fkx=弹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5m0.02m2cm250Fxk====弹故B错误;CD.剪断绳子的瞬间,绳子拉力为零,弹簧弹力不发生突变,此时小球的合力与剪断绳子前细绳拉力等大反向,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F
Fma==合解得剪断绳子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7.5m/sa=故C错误,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正方形的两个顶点BB、上固定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将一电子从顶点A由静止释放,电子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到顶点A的v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如图所示因为场强最大点与B的连线和BB、连线的夹角的正切值为2tan2=由图可知o45ABB=得otan451=明显otan45tan可得电子是从小于电场强度最大值
位置释放,则电子所受的合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那么加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而vt−图像任意点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所以在运动过程中vt−图像点的斜率也应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故选C。8.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十六
乘组三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组合体,图中轨道Ⅰ为载人飞船运行的椭圆轨道,轨道Ⅱ为空间站运行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A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B为远地点,C为轨道Ⅱ上一点,C、A、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A.空间站从C点运行到B点和载人飞船从A点运行到B点所用的时间相等B.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速度小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C点的速度C.载人飞船从A点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发动机需要做功的D.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的加速度等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B点的加速度【答案】BD【解析】【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运动时周期不同,则空间站从C点运行到B点和载人飞船从A点运行到B点所用的时间不相等,选项A错误;B.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加速做离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Ⅱ,则在轨道Ⅰ上B点的速度小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C点的速度,选项B正确;C.
载人飞船从A点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地球引力做负功,速度减小,但发动机不需要做功,选项C错误;D.根据2GMar=可知,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的加速度等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B点的加速度,选项D正确。故选BD。9.如图甲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8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底端冲上
斜面,恰好能到达斜面顶端,上滑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E随物块到斜面底端的距离s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从斜面的底端运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1sB.物块从斜面的顶端回到底
端所用时间为3sC.物块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10m/sD.物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答案】AD【解析】【详解】C.由图像可知物块在斜面低端开始上滑时2k00164J2Emv==解得2kgm=对物块从斜面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k00FsE−=−合解得
16NF=合故物块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8m/sFam==合上C错误;A.物块从斜面的底端运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01svta==上上A正确;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上滑过程sin30cos30agg=+oo上解得3=5故下滑过程2sin30cos302m/sagg=−=oo下D
正确;B.下滑过程212sat=下下解得2st=下B错误。故选AD。10.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以5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在0=t时,将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处,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物
块到达B点离开传送带。取重力加速度210m/s=g,sin370.6=,cos370.8=,则()A.物块运动到B的速度为8m/sB.在02s时间内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1mC.若倾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则物块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
D.若倾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则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11s【答案】C【解析】【详解】A.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处,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此时由于传送带长度未
知,无法求出物块运动到B的速度,故A错误;B.将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处的加速度为21sincos10m/sagg=+=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时所用的时间为115s0.5s10vta===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时,物块在传送带上的位
移为22115m1.25m2210vxa===00.5s: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11150.51.25m1.25msvtx=−=−=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后的加速度为22sincos2m/sagg=−=0.
5s2s物块在传送带上的位移为222222115(20.5)2(20.5)m9.75m22xvtat=+=−+−=1.52s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22219.755(20.5)m2.25msxvts=−=−−=在02s时间内物块在传送带
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2.25m,故B错误;C.若倾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沿斜面向上,物块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大小为23sincos2m/sagg=−=故C正确;D.根据动力学公式23312Lat=由于传送带长度
未知,故无法计算出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1)对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___。A.实验中无需测量砂和砂桶的质量B.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补偿阻力时,需取下托盘和砝码,调整长木板的
倾角,使小车拖着纸带沿长木板匀速下滑(2)如图乙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纸带的一段,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BCCDDExxxx、、、,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
____,充分利用数据,写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表达式为________。(3)在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改变小车上砝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以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已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图中纵轴的截距为
b,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A.FbB.2FbC.2kD.12k【答案】①.AD##DA②.2BCCDxxT+③.()()24CDDEABBCxxxxT+−+④.B【解析】【详解】(1)[1]A.实验中小车所受拉力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两倍可以直接读出,所以不需要测量砂和砂桶的质量
。故A正确;B.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B错误;C.由A选项分析可知,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错误;D.补偿阻力时,需取下托盘和砝码,调整
长木板的倾角,使小车拖着纸带沿长木板匀速下滑。故D正确。故选AD。(2)[2]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2BCCDCBDxxvvT+==[3]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表达式为()()2
4CDDEABBCxxxxaT+−+=(3)[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mMa=+整理,可得11122mMaFF=+结合丙图,可得1122kMbFF==,解得2bMFbk==故选B。12.某同学要测量某电压表的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V1
(量程3V,内阻不到2kΩ);B.标准电压表V2(量程6V,内阻约为3kΩ);C.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E.定值电阻0R(阻值为3kΩ);F.开关S,导线若干。(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甲补
全如图乙所示的实物连线;___________(2)当待测电压表V1的示数为1U时,标准电压表V2的示数为2U,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多组12UU、的数值,以2U为纵坐标,1U为横坐标,画出的21UU−图像是斜率为3的直线,则待
测电压表V1的内阻VR=___________。(3)把待测电压表V1改装成量程为15V电压表,需要___________(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R=___________的定值电阻。(4)把改装后的电压
表跟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示数总是比标准电压表示数大,说明在改装电压表时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为的【答案】①.②.1500③.串④.6000⑤.偏小【解析】【详解】(1)[1]根据实验电路图甲补全实物连线,如图(2)[2]由电路结构
,结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012101VV1RUUURURR=+=+以2U为纵坐标,1U为横坐标,画出的21UU−图像是斜率为0V13RkR=+=解得待测电压表V1的内阻V1500R=(3)[3][4]把待测
电压表V1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的定值电阻阻值为gVg153150060003UURRU−−===(4)[5]改装的电压表跟标准电表进行核对,两表是并联连接,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读数总
是比标准电压表大,说明改装后的电压表通过的电流偏大,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可知,改装表串联的电阻阻值偏小。13.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静置一质量26kgm=、带14光滑圆弧轨道的滑块B,圆弧轨道的底端与地面相切,半径0.9mR=;质量13kgm=的小球A从滑块B顶端正上方
0.5mh=高处由静止落下,无碰撞地进入圆弧轨道,小球A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g。求:(1)小球A进入圆弧轨道时的动能kE;(2)滑块B对小球A做的功W。【答案】(1)k15JE=;(2)14JW=−【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详解】(1)根据动能定理有1kmghE=解得k15JE=(2)设小球A离开滑块B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为1v,滑块B的速度大小为2v,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11220mvmv=−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112211()22mgRhm
vmv+=+对小球A由动能定理得2111k12mgRWmvE+=−解得滑块B对小球A做的功为14JW=−1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一块长木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L=1.6m.质量M=3.0kg,质量m=1.0kg的小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小物块可
视为质点),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现对木板施加一个F=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木板与小物块发生相对滑动.取g=10m/s2(1)求木板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2)如果把木板从物块下方抽出来,那么F持续作用的时间至少需要多长?【答案】(1)23.0/ms(2)
0.8s【解析】【详解】(1)对木板,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木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木板的加速度为1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FmgMa−=,解得213.0/FmgamsM−==(2)在力F作用下,木板以加速度1a向右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如果把木板从物块下方抽出来,设F持续作用的时间至少需要1t;撤去F后,木板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11'/3mgamsM==;物块一直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的加速度为2a,221.0/agms==撤去力F后,设经过时间2t物块滑到木板的最左端,两者的速
度相等,即()1112212'atatatt−=+;木板的位移()221111121211'22xatattat=+−,物块的位移()2222112xatt=+,由图可知12xxL−=,解得10.8ts=.【点睛】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动力学问题,除了
隔离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外,关键是找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15.如图所示,水平线MN和PQ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直线MN上O点正上方高h处的A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
向右抛出,小球从直线MN上的B点进入电场,且233OBhx=。当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时,小球恰好从B点的正下方的C点离开电场的下边线PQ;若仅将电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右,仍在原位置以相同的速度将小球水平向右抛出,进入电场后小球从D点离开电场的下边线PQ,已
知小球先、后两次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7:3,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边缘效应,求:(1)小球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v;(2)匀强电场的竖直宽度d和电场强度的大小E。【答案】(1)263ghv=;(2)8dh=,3
3mgEq=【解析】【详解】(1)小球进入电场前做平抛运动,设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0v,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有2200tan2233vvhvh−==2(sin)2vgh=解得263ghv=(2)当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时,小球进入电场后,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得,小球在水平
方向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反向、对称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xEqma=02xvat=0tanyvv=Cyyvvgt=+222Cyygdvv=−220CCyvvv=+当电场方向水平向右时,小球进入电场后,在水
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时的相同,所以运动时间相同,则有0Dxxvvat=+22DDxDyvvv=+DyCyvv=:7:3CDvv=解得8dh=33mgEq=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