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00.00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共(14)页,10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30ebb24321540c6d96757f1518659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

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一方面具有超越性,指向了人的丰富和全面;另一方面具有现实性,要立足于当下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基础,以现时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依托。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

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路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

想之中。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的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

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

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

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逐渐

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

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早非难题,“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应运而生。(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好生活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

,这使它既有超越性,又有民族性和现实性。B.对于何谓美好生活,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虽有不同的表达侧重,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则是其共同的话语。C.当下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丰富化和现代化,对美好生活进行新时代的定义。D.中国文化所侧重的美好生活

的整体性,有个体幸福的整体性、人在自然中的整体性和人在社会中的整体性三层含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围绕“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这一核心概念,由古希腊哲学而中国哲学,为现时的政治主张构建深广的思想背景。B.文章对比论证突出

,特别是将中国表达和世界表达对比,在论述中国表达时又着意于历史和当下的对比。C.文章善用概念说理,如从“美好生活”做概念派生,用“幸福”对“美好生活”做概念替换。D.文章在论述中国幸福观时,从“德福一致”的传统文化观点出发,借助道德的

利他性特征,阐明了幸福的社会整体性特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只能立足当下,另一方面又必然指向长远。B.基于幸福的完备性特征,中国人民所追

求的美好生活,必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C.作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既要求真求知,也应尽善尽美。D.新时代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代表“物质文化需要”已成为历史。(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

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

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

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非议,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

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

、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交融?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之中国的好奇。他们

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

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

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摘编自《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材料二: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印记,加之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地在视频中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

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李子

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不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

、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

进步和人类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

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材料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

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人们开始感叹,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

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那些认为

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

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他还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后来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

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记录那个年代的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从对《中国》的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

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

人喜欢她的主要原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相信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摘编自新媒网2019年12月7日)4.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国内很多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B.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D.文

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B.《功夫熊猫

》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在国内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很相似。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

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6.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7~9题。水藻行(节选)茅盾蕰草打了来是准备到明春作为肥料用的。江南一带的水田,每年春季“插秧”时施一次肥,七八月稻高及人腰时又施一次肥。在秀生他们乡间,本来老法是注重那第二次的肥,得用豆饼。有一年,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于是豆饼的价钱就一年贵一年,农民买不起,豆

饼行也破产。贫穷的农民于是只好单用一次肥,就是第一次的,名为“头壅”;而且这“头壅”的最好的材料,据说是河里的水草,秀生他们乡间叫做“蕰草”。打蕰草,必得在冬季刮了西北风以后;那时风把蕰草吹聚在一处,打捞容易

。但是冬季野外的严寒可又不容易承受。失却了豆饼的农民只好拼命和生活搏斗。财喜和秀生驾着一条破烂的“赤膊船”向西去。根据经验,他们知道离村二十多里的一条汊港里,蕰草最多;可是他们又知道在他们出发以前,同村里已经先开出了两条船

去,因此他们必得以加倍的速度西行十多里再折南十多里,方能赶在人家的先头到了目的地。这都是财喜的主意。西北风还是劲得很,他们两个逆风顺水,财喜撑篙,秀生摇橹。西北风戏弄着财喜身上那蓝布腰带的散头,常常揽住了那支竹篙。财喜随手抓那腰带头,往脸上抹一把汗,又刷的一声,篙子打

在河边的冻土上,船唇泼刺刺地激起了银白的浪花来。哦——呵!从财喜的厚实的胸膛来了一声雄壮的长啸,竹篙子飞速地伶俐地使转来,在船的另一边打入水里,财喜双手按住篙梢一送,这才又一拖,将水淋淋的丈二长的竹篙子从头顶上又

使转来。财喜像找着了泄怒的对象,舞着竹篙,越来越有精神,全身淌着胜利的热汗。约莫行了十多里,河面宽阔起来。广漠无边的新收割后的稻田,展开在眼前。发亮的带子似的港汊在棋盘似的千顷平畸中穿绕着。水车用的茅蓬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疏疏落落灰簇簇一堆的,是小小的村

庄,隐隐浮起了白烟。而在这朴素的田野间,远远近近傲然站着的青森森的一团一团,却是富人家的坟园。有些水鸟扑索索地从枯苇堆里飞将起来,忽然分散了,像许多小黑点子,落到远远的去处,不见了。财喜横着竹篙站在船头上,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切景物,虽则熟习,然而

又新鲜。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哦——呵!”他对那郁沉的田野,发了一声长啸。西北风把这啸声带走消散。财喜慢慢地放下了竹篙。岸旁的枯苇苏苏地呻吟,从船后来的橹声很清脆,但缓慢而无力。财喜走到船梢,就帮同秀生摇起橹来。水

像败北了似的嘶叫着。不久,他们就到了目的地。“赶快打罢!回头他们也到了,大家挖就伤了和气。”财喜对秀生说,就拿起了一副最大最重的打蕰草的夹子来。他们都站在船头上了,一边一个,都张开夹子,向厚实实的蕰草堆里刺下去,然后闭了夹子

,用力绞着,一拖,举将起来,连河泥带蕰草,都扔到船肚里去。汊港里泥草像一片生成似的,抵抗着人力的撕扯。河泥与碎冰屑,又增加了重量。财喜是发狠地搅着绞着,他的突出的下巴用力扭着;每一次举起来,他发出胜利的一声叫,那蕰草夹子的粗毛竹弯得弓一般,吱吱地响。“用劲呀,秀生,赶快打!”

财喜吐一口唾沫在手掌里,两手搓了一下,又精神百倍地举起了蕰草夹。秀生那张略带浮肿的脸上也钻出汗汁来了。然而他的动作只有财喜的一半快,他每一夹子打得的蕰草,也只有财喜一半多。然而他觉得臂膀发酸了,心在胸腔里发慌似的跳,他时时轻声地哼着。带河泥兼冰屑的蕰草渐渐在船肚里高起来了,船的吃水

也渐渐深了;财喜每次举起满满一夹子时,脚下一用力,那船便往外侧,冰冷的河水便漫上了船头,浸过了他的草鞋脚。他已经把破棉袄脱去,只穿件单衣,可是那蓝布腰带依然紧紧地捆着;从头部到腰,他像一只蒸笼,热气腾腾地冒着。欸乃的橹声和话语声从风里渐来渐近了

。前面不远的枯苇墩中,闪过了个毡帽头。接着是一条小船困难地钻了出来,接着又是一条。“啊哈,你们也来了么?”财喜快活地叫着,用力一顿,把满满一夹的蕰草扔在船肚里了;于是,狡猾地微笑着,举起竹夹子对准了早就看定的蕰草厚处刺下去,把竹尽量

地张开,尽量地搅。“嘿,怪了!你们从哪里来的?怎么路上没有碰到?”新来的船上人也高声叫着。船也插进蕰草阵里来了。“我们么?我们是……”秀生歇下了蕰草夹,气喘喘地说。然而财喜的元气旺盛的声音立刻打断了秀生的话

:“我们是从天上飞来的呢!哈哈!”一边说,第二第三夹子又对准蕰草厚处下去了。“不要吹!谁不知道你们是钻烂泥的惯家!”新来船上的人笑着说,也就杂乱地抽动了粗毛竹的蕰草夹。财喜不回答,赶快向拣准的蕰草多处再打了一夹子,然后横着夹子看了

看自己的船肚,再看看这像是铺满了乱布的汊港。他的有经验的眼睛知道这里剩下的只是表面一浮层,而且大半是些萍片和细小的苔草。他放下了竹夹子,捞起腰带头来抹满脸的汗,敏捷地走到了船梢上。洒滴在船梢板上的泥浆似乎已经冻结了。财喜那件破棉袄也胶住在船板上;

财喜扯了它起来,就披在背上,蹲了下去,说:“不打了,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罢。”“嘿!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新来船上的人们一面动手工作起来,一面回答。这冷静的港汊里登时热闹起来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提到“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将小说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中,说明江南农民的生活困境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B.小说的结尾“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罢”写出了财喜的善意,而“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则透出其他打蕰草农民的愤怒和嘲讽。C.小说擅长描写心理,如“

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准确抓住财喜感情变化,开掘出人物内心的细波微澜。D.小说巧妙运用动词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财喜撑篙时的“按”“送””等词,打蕰草时的“刺”“绞”“拖”等词,都极具表现力。8.茅盾回忆《水藻行》

的创作时说:“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请以财喜为例,谈谈本文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农民的形象”。(6分)9.本文从哪些方面渲染了具有悲剧意味的艺术氛围?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

。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

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

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

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

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选自《隋书·裴政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

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B.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C.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D.臣察刘荣/位高

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子,官名,始于周代,隋代东宫所属门下、典书二坊各以左、右庶子为主官

。B.囹圄,本义就是监牢,后又引申出束缚、困难的意思。文中指“监狱”。C.秩奉,本义为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文中指俸禄。D.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亦借指太子;太子是封建时代皇帝或诸侯王的嫡长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裴政很有才干。他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虽文书案卷堆满桌子,也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受到时人的称赞。B.裴政执法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

人则严惩不贷。C.裴政刚直不阿。云定兴把奇异的服饰器物进献给后宫,裴政多次恳切劝谏,太子大怒,调裴政出京担任襄州总管。D.裴政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

结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2)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

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注)①回中:在今甘肃固原县。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崇,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14.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B.颔联中,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伤心”“破梦

”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D.尾联中,“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出了一番新境;“并觉今朝粉

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15.与李商隐的另一首诗《锦瑟》相比,本诗“锦瑟”意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

批判。(2)杜甫《登高》“,”一联中连用六个意象,动静对比明显,色彩鲜明,描绘了一幅声色俱佳的秋江图。(3)白居易《琵琶行》开头“”一句,以秋景烘托了送别友人的悲凉之情;“”一句,则借秋江夜景,侧面表现乐曲醉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日前从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传来消息:武术将成为2022年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入青奥,是中华武术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发展、的结果。多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的共同推动下,武术运动深耕海外,武术之花遍开五洲。特别是2

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武术的全球爱好者,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人从事武术运动。()。武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各国“

功夫小子”在青奥会上一抱拳、一搭手,展现的是中华体育的风采,的是以武会友的善意,增进的是文化间的了解,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中国理念必将世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水到渠成比比皆是传递激荡B.顺理成章比比皆是

传播激扬C.水到渠成俯拾皆是传递激扬D.顺理成章俯拾皆是传播激荡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文化也有着独特魅力。B.除了武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外,运动本身也吸引力十足。C.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也有着独特

的文化魅力。D.除了武术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外,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也十足。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B.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

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C.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D.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6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带来了社交媒体“信息疫情”,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传播真假信息,助长希望和恐慌,①________,在传播速度上,要比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病毒疫情”快得多,②________。前有个别地方借疫“排华”制造恐慌,后有“威士特丹”号游轮漂泊数日难觅港湾

,这些次生灾害本质上还是“信息疫情”中过度蔓延的恐慌和焦虑。当然,国内各方特别是如微信、QQ等社交媒体正在避免一个“真空”的出现。在这个“真空”中,错误信息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的最新消息。③________

。那么,人类即便赢了病毒,也将输掉这场“信息疫情”之战。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空

管航油工程、各项配套工程以及外围的高速公路、高铁城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投入运营阶段,大兴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

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李35270件次。四、写作(60)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学家克难攻坚,担负重任,成为我们的偶像;医务工作者不计生死,奋战一线,成为我们的偶像

;基层工作者严格排查,做好健康的“守门人”,成了我们的“网红偶像”,人们积极为他们点赞,相信他们的专业判断,礼赞他们的职业操守,视他们为标杆。这场“战役”,检验着每个职业的成色,也锤炼着时代的偶像观。事实上,当今社会价值观渐趋多元化,如何引导年轻人向

“新偶像”学习?如何树立崇尚实干兴邦、乐于奉献的“新偶像观”?在学校举行的“五四”成人礼上,你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呢?请以“我的新偶像观”为副标题写一篇演讲稿,体现出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自

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A.强加因果,是否有“超越性”等,与是否“是……命题”无关;B.扩大范围,“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是中方伦理学派的话语于文无据;C.曲解文义,曲解了“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表

达”和“定义”不是“目标”,“表达”和“定义”的内容才是国家发展的目标。)2.B(论述中国表达时,的确隐含着“历史表达”和“当下表达”,但着意的并非对比,而是传承和发展。)3.C(文章第3段说的是“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

理性的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由此可知“求真求知”是西方观点,“尽善尽美”是中方观点,而选项将中西方观点简单相加作为作者观点,于文无据。)二、B(“在国内却

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材料一第2段中说的是“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文中没有说李子柒的作品在国内受到冷落,只是说质疑颇多。)三、A(B项举《功夫熊猫》的例子,是想证明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C项“这种经历与李子柒很相似”错误。李

子柒的作品只是受到了很多质疑,但不是在国内不受欢迎,所以他们的经历不相似。D项“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错误。原文是说“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是——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

励人,而不是“李子柒的成功”。)四、(1)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2)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3)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4)在输出内容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

;(5)文化输出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6)文化输出无须太过刻意,应是潜移默化的。7.B(试题分析:A项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项考查后者。C项考查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分为直接描写式、抒情独白式、梦境描绘

式、心理分析式、神态显示式、行动表现式、环境衬托式、幻觉展现式。原文是“财喜横着竹篙站在船头上,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切景物,虽则熟习,然而又新鲜。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属于财喜的幻觉

。作者虽然并没有直接地进行心理描写,却是通过“幻觉展现”表现了财喜的心理。D项考查动作描写。B项“善意”虽有,但也含着得意和嘲讽;而“愤怒”更属于无中生有。是正确选项。)8.①坚强乐观。在生活重压下依然生气勃勃、精神饱满,风趣的对话表现出乐观的性格;常

以破空而起的长啸作生命的呐喊。(2分)②热爱劳动。冒着冬季野外的严寒打捞草,有着熟练的生产技能与丰富的劳动经验;忙得“全身淌着胜利的热汗”“热气腾腾”。(2分)③善良而又精明。不愿为争抢蕰草而“伤了和气”,设法赶在前头到达

目的地,后又在蕰草所剩不多时主动退让;帮助病弱的秀生摇槽。(2分)9.第一问:①农民“拼命和生活搏斗”,秀生带病从事繁重的劳作;(2分)②天气的寒冷恶劣、景物的枯萎凋零,描绘出冬日的萧瑟肃杀。(2分)第二问:以浓重的悲剧氛围烘托出人物心灵的坚强,构成巨大的艺术张力,使小说具有崇高的悲剧

特征,有力地凸显了小说的主旨。(2分)10.A(句中“元恺”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D;“荣”作“受制”的状语,后面断开,排除C.故选A.译文为:我观察刘荣,他地位高权势重,即使刘荣确实告诉过元恺,也不过是很小的过错,

按道理说,不必隐瞒。另外元恺受刘荣节制,怎敢拿毫无根据的话胡乱诬陷牵累别人。)11.D(太子应是“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故选D。)12.C(“太子大怒”错,原文为“定兴怒,以告太子”,是“云定兴大怒”。故选C。)13.(1)译文为:有判死刑

的囚犯,裴政就准许他的妻子儿女到狱中看望。到冬天将要处决时,犯人们都说:“裴大夫判处我们死刑,我们没有什么遗憾。”囚徒犯极刑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犯极刑之囚徒”;妻子,古今异义词,妻子和儿女;就,靠近,在这里翻译为“看望”;恨,遗憾。(2)译文为:太子没有治刘荣的

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背后不再说什么。罪,治罪;折,指责;短,过错。【参考译文】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县人。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被人们称赞。裴政熟悉典章制度,文书案卷堆

满桌子,也能迅速作出分析判断,执法宽仁公正,没有量刑过度的情况。有判死刑的囚犯,裴政就准许他的妻子儿女到狱中看望。到冬天将要处决时,犯人们都说:“裴大夫判处我们死刑,我们没有什么遗憾。”他执法公正都像这件事一样。转任左庶子,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被人们称赞

诚实谨慎。东宫凡有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右庶子刘荣生性非常专横固执。当时武职人员该轮番休息,通事舍人赵元恺奉命写文书,没来得及写成,太子有旨意,再三催促,刘荣告诉元恺说:“你只管口头陈奏,不必写出文书。”等到上奏时,太子

问道:“文书在哪里?”元恺说:“秉承刘荣的意思,没有写出文书。”太子就拿这件事责问刘荣,刘荣便否认,说“没说过这话”。太子把这件事交给裴政推究审问,还没来得及陈奏。有依附刘荣的人先对太子说:“裴政想陷害刘

荣,推究案情不合实情。”太子召裴政责问,裴政上奏说:“凡推究事理有两个要点,一是明察实情,二是依据证人证词,辨明事情的实际情况,来判定是非。我观察刘荣,他地位高权势重,即使刘荣确实告诉过元恺,也不过是很小的过错,按道

理说,不必隐瞒。另外元恺受刘荣节制,怎敢拿毫无根据的话胡乱诬陷牵累别人。赵元恺找出左卫率、崔茜等人作证,崔茜等人交代的情况和赵元恺所说完全相符。从情理上既然难分是非,就应当根据证人判定。我认为刘荣告诉过元恺,这一情况一定属

实。”太子没有治刘荣的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背后不再说什么。当时云定兴屡次进宫侍奉太子,准备些奇异的服饰器物,进献给后宫。裴政多次恳切劝谏,太子不采纳。裴政趁机对云定兴说:“您的所作所为,不合礼仪制度,

这对太子来说不是好名声。希望您主动回避,否则将惹祸上身。”云定兴大怒,把这话告诉了太子,太子更加疏远裴政,并因此将他调出京城做了襄州总管。妻子儿女没有跟随上任,所得俸禄分给下属官吏。百姓有犯罪的,都暗中掌握实情,有的一

整年也不揭发他们,至于屡次犯罪的,就趁大规模的集会时,将他们从众人中召出来,亲自审查核实他们的罪行,有五人被处死,流放的人很多。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百姓将他奉为神明,此后境内不设监狱,几乎没有多少人打官司。裴政死于襄州总管任上,终年八十九岁。14.B(“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

败景象”错,诗人借用“玉盘”“锦瑟”等典故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而没有对眼前的残败景象做直接描绘。)15.①《锦瑟》一诗中,“锦瑟”既是诗人年华易逝兴感的凭借,又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②本诗中的“锦瑟”主要是渲染气氛,

营造萧萧风雨阵阵袭来,好似锦瑟哀弦惊梦的意境,为下文抒情张本。16(1)赢得仓皇北顾,气吞万里如虎。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枫叶荻花秋瑟瑟,唯见江心秋月白。17.A(第一处,“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就会顺利成功,侧重主客观条件的成熟。“顺理成章”指作文、做事遵循一定规律就能

顺利完成,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侧重结果的自然产生。中华武术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发展,包含各方面的努力和条件的成熟。因此“水到渠成”更为恰当。第二处,“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非常多,多用于人,也常用于物。“俯拾皆是”形容数量很多,到处都有,侧重易得,只用于物,不用于人

。此处形容武术全球爱好者数量之多,“比比皆是”更为恰当。第三处,“传递”侧重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传播”侧重广泛散布。结合前面的主语“一抱拳”“一搭手”,“传递”更为恰当。第四处,“激荡”指冲击使动荡。“激扬”指激励使振作。与“世界”的宾语搭配,侧重理念上

的影响和改变,“激荡”更为恰当。)18.C(题面中最重要的词组包括“运动、吸引力、武术、文化、魅力”等,其中选项B、D的主语分别是“运动本身”与“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一般来说,句子都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依据上文

可推导出全球爱好者喜欢武术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二是因为武术的文化魅力。结合下文“武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可知,后一个分句应与文化有关。因此B、D两项可排除。A、C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主语是“武术”还是“武术文化”。以“武

术”作为主语,可更好的保持整个文段话题的一致性。据此排除A项。)19.B(句子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之后陈述对象变为“东方哲学思想”,导致后一个分句深受欢迎的对象不明,引发歧义。第二个错误“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

迎”是“深受……欢迎”与“为……所欢迎”两种句式的杂糅。)20答案:①其中虚假信息造成的“信息疫情”②造成的次生灾害也严重得多③如果人类轻信这些错误信息E.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主要工程如期建设完成,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在投入运营阶段,机场将进行6次综

合演练。22.解析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震撼,也给我们带了教训和反思。作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功臣之一的李兰娟院士最近发言说道,“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对于“00后”的高中生,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掌握着认

知世界、获取知识最为便捷的钥匙。无尽的信息、纷繁的世界或许会让他们迷失。有教育专家说,“应当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

梁,这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和追求”。我们是不是可以借这次刻骨铭心的灾难,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值得度过,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应当崇拜的偶像。学生在立意时应该抓住“实干”“奉献”“责任”“担当”等关键词,行文时要贴合“成人礼”这个情境,用日渐成熟的思想将新旧两种观念对照,提

出“新偶像”的对象:敢说真话者,刻苦钻研者,德才兼备者,直面困难者,风雨中的逆行者,平凡中的坚守者等,从而提炼出“实干才能兴邦”“担当尽显本色”等正面的偶像内涵。参考立意:1.“国士”成“明星”,改变偶像之怪状。2.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危难之时见勇士担当。

3.崇仰偶像精神坚定脚下之路。4.偶像引路走出迷雾。5.盲目崇尚偶像之风可休矣。6.偶像之面孔大国之名片。7.偶像力量伴成长。8.偶像勾画出时代模样。解答新时代的偶像与英雄——我的新偶像观同学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的偶像与英雄”。岁月流转,掠过漫天星斗。从董存瑞、

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一代,已再难有统一的答案。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有学者在研究中写道,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青年媒体人黄帅说:“不少9

0后青年也会为白芳礼、丛飞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洒下热泪,在面对这些偶像人物时,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不久前,“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这位在疫情中讲真话、金句频出的医生具备镇定人

心的才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90后学生文文在朋友圈接连转发了3条张文宏的公开演讲视频,称自己已是张医生的“迷妹”:“简直字字珠玑,字字钻进我心里!”“张文宏是我想成为的那种医生。他专业素养高,不讲虚话空话,为患病者和更多的

人作实际贡献,这是医生职业精神最动人的地方。”今年大二的医学专业学生高强说,同学们反复观看张文宏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系列演讲,学习知识,也在重温报考医学专业的初衷。中央团校教授吴庆评价,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

样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趋势。价值多样是指当前青年的崇拜对象已不集中在少数类型几个人物身上,甚至崇拜自己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内涵提升是指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丰富,年轻一代的英雄观正走向成熟。2019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在线上线下都火了。先是袁老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们纷纷送上生日祝福;紧接着,袁老在湖南农业大学演讲,学生们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袁隆平、屠呦呦、黄旭华、于敏、孙家栋、张富清、李延年……2019年9月,“共和国勋章”颁发后,这些闪亮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年轻的

粉丝群体将追星对象指向了他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数据显示,在“共和国勋章”相关讨论中,“贡献者”“中国赞”“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关键标签。这意味着,网友追捧这些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作为明星,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精神,引领无数科研工作者

冲在一线拓荒、甘为人梯奉献,铸就了中国的今时今日,也激励着青年人紧随榜样的步伐,在强国征程中不断筑梦圆梦。从这个角度而言,与其说年轻人在追“星”,不如说是在和当下各个领域的大家交心,并向他们致敬。我的演讲完了,谢谢。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