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章测评.docx,共(12)页,1.01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2bb3269386a62317b243c32047066b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3章测评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处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
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及其生态学原理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B.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D.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循环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
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光能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25倍4.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甲、乙、丙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乙体内
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
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类型和去向示意图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
a1+b1+c1+d1)×100%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7.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若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该生态系
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8.图甲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乙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
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9.为探究落叶是不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
的,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
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10.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1
1.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鱼甲与鱼乙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B.鱼甲在这四种生物中营养级最
高C.小球藻、水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12.下表中的诗文与所蕴含的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古代诗文对应的生命科学知识A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遗传现象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C种豆南
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D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的种内互助关系1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
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一段时间内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c/a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若
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D.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14.(2021河北秦皇岛二模)信息流与物质流、能量流一样,都是生物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上都
存在信息传递。请选出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①动物通过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方式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②辅助性T细胞在受到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信息刺激后释放细胞因子,通过体液运输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④蜜蜂跳“8”字形摆
尾舞⑤烟草花叶病毒的增殖⑥机体对寒冷刺激所作出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⑦兴奋在神经细胞上的传导A.⑦②①⑥④③B.⑤⑦①⑥④③C.⑦①⑥②④③D.①⑦④③⑥⑤15.在碳循环中,连通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光合作用⑤呼吸作用⑥蒸腾作用⑦化能合成
作用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⑤⑥⑦D.①③,④⑥⑦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
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经雨淋进入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趁机生长繁盛,直到此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
出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B.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C.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D.火灾后的山坡发生了初生演替17.下图为某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
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该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是112×103kJ/(m2·a)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18.下图表
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甲、乙、丙、丁之和来表示B.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C.由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D.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的形式进行1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过程①或者③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过程②或者④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程②和④可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20.(2021湖北孝感
期中)孝感地区盛产板栗,但板栗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区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板栗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环利用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不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循环利用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通常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三、非选
择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
有机物可被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稻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4)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
利用的方法是;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22.(10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1)丙代表,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
[]的作用完成的。(2)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网:。(3)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等方式。(4)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5)碳在甲、乙、丙之间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传递的。23.(12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以下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和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蛇与鹰的关系是。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最多需要草g。(2)图甲中,由于除草剂、化肥
、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请写出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3)图乙中,5过程是,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4)图乙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24.(13分)图甲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2)请根据图甲中的生态系统,写出图乙中能量金字塔各营
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②;③。(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图丙。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的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一段时间后
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食草虫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图甲的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容易受到破坏。25.(10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
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除了图甲中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2)通常情况下,图甲中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3)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
部能量,则c属于营养级的能量,C表示。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参考答案第3章测评1.D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化能自养生物包括硝化细菌等。2.D
解析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可被分解者获取,A项错误;消费者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生物的同化量,不属于消费者的同化量,B项错误;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增加食物链可提
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减少病虫害,D项正确。3.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中显示只有1条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5
×5=25(倍)。4.B解析图中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①②分别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缓解温室效应;③为消费者的摄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⑦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不
能加强过程⑦。5.A解析根据题图所示,甲与乙之间是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两者之间互相传递信息。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m时,对甲来说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
调节能力。6.D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A项正确;a2+b2+c2+d2是消费者的同化量,a1+b1+c1+d1是生产者的同化量,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a2+b2+c2+d2)/(a1+b1+c1+d1)×100%,B项正确;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a2+b2+c2+d2)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C项正确;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7.B解析设C的能量为x,则当食物比例为A∶B=
1∶1时,消耗A的能量为x/2×10+x/2×10×10=55x,而当食物比例为A∶B=2∶1时,消耗A的能量为2x/3×10+x/3×10×10=40x,所以调整比例后生态系统承载C的数量为原来的55/40=1.375(倍)。8.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农
家肥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种内竞争最激烈,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9.C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有微生物
,而自然土壤中本身就有微生物,因此实验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土壤保持自然状态。10.C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和自养型鞭毛虫,A项错误;图中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B项错误;鲤鱼和梭子鱼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正确;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项错误。11.C解析鱼甲以鱼乙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鱼甲与鱼乙都以河虾为食,二者又有种间竞争关系,A项正确;根据捕食关系可判断,鱼甲在这四种生物中营养级最高
,B项正确;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水蚤是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D项正确。12.D解析“凡物各自有根本”表示每种生物均各自有遗传物质,“种
禾终不生豆苗”则进一步说明了遗传现象,A项正确;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分解者将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腐生的细菌、真菌等把“落红”分解成“春泥”,重
新供给植物利用,B项正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指草和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而出现草盛豆苗稀的现象,体现了种间竞争关系,C项正确;由于黄蝶的颜色与油菜花的颜色类似,因此“黄蝶飞入菜花”后就不易寻找,这说明了生物适应性中的保护色,D项错误。13.A解析由于
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一段时间内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b/a×c/b=m×c/a,A项正确;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B项错误;若上述草原
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C项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D项错误。14.A解析①动物通过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方式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②辅助性T细胞在受到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信息刺激后释放细胞因子
,通过体液运输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属于生命系统的生态系统层次;④蜜蜂跳“8”字形摆尾舞为生物种群个体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⑤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⑥机体对寒冷刺激所作出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⑦兴奋在神经细胞上的传导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5.B解析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则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变成CO2返回非生物环境。16.AD解析由于该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种子萌发,故调节的是种间关系,A
项错误;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项正确;灌木与它抑制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种间竞争,C项正确;火灾后的山坡土壤中仍存有其他植物的种子和繁殖体,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17.ACD解析肉食性动物的总能量为2.
1+5.1+0.05+0.25=7.5[×103kJ/(m2·a)],但是这些能量中有5×103kJ/(m2·a)是人工输入的,所以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是7.5-5=2.5[×103kJ/(m2·a)],则植食性动物的总能量是4+9+0.5+2.5=16[×103
kJ/(m2·a)],这些能量中有2×103kJ/(m2·a)是人工输入的,所以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中获得能量是16-2=14[×103kJ/(m2·a)],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14+23+70+3=110[×103kJ/(m2·a)],B项错误。18.A
D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丁代表的能量;丁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甲、乙、丙三者之和小于丁,说明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年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强;碳循环在生
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19.AD解析由题图可知,过程①是光合作用,过程②是有氧呼吸,过程③是化能合成作用,过程④属于无氧呼吸。能进行过程①或者③的生物的同化类型都是自养型,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生产者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厌氧型生物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过程②和④可以发生在同一细胞内,如酵母菌。20.A解析“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说明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轻污染,A项正确;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因为有机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故有机肥的施入会改变土壤微
生物的组成和密度,B项错误;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多级利用,而不会使能量循环利用,C项错误;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通常靠人的作用,物种多样性低,自我调节能力弱,其稳定性不会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项错误。21.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
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观察题图可知,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3)计算至少消耗的植物的量,应选择20%的能量传递效率。(4)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适合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1)水稻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
能量的利用率(2)分解者CO2和无机盐(3)4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标记重捕法K022.解析(1)据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的。(2)根据乙中
能量的数值可知,B、C属于同一营养级。(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5)碳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答案(1)分解者甲生产者光合(2)(3)行为信
息(4)负反馈(5)有机物23.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蛇与鹰都捕食鸟,属于种间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所以蛇与鹰之间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已知鸟的食物中60%来自草,则鸟的食物中40%来自蝗虫,求鸟体重增加100g,最多需要生产者量,则能量流动效率应该取最小值10%,据此
可以列式:草的量=100×40%÷10%÷10%+100×60%÷10%=4600(g)。(2)如果青蛙的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蝗虫将因天敌的数量减少而先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种内竞争加剧等因素种群数量会减少,之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3)图乙表示碳循环,过程5是产生温室效
应的重要原因,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图中的A为大气中的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E为煤、石油等化石燃料。(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
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捕食与种间竞争4600(2)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化石燃料)燃烧(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有利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24.解析(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细菌既是分解者,又是
消费者(线虫)的食物。(2)能量金字塔中,①代表生产者,包括藻类和大米草;②代表初级消费者,包括海螺、线虫、食草虫;③代表次级消费者,包括沼蟹、蜘蛛。(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虫在一龄幼虫阶段死亡率最高。(4)喷洒只杀灭食草虫
的含磷杀虫剂会导致食草虫死亡,蜘蛛的数量减少。食草虫死亡后,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线虫数量增多,使沼蟹的数量增加;同时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藻类→线虫→沼蟹”,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由于沼蟹会大量破坏大米草的根系
,故大米草的数量减少。(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答案(1)细菌(2)①藻类、大米草②食草虫、线虫、海螺③沼蟹、蜘蛛(3)一龄幼虫(4)减少细菌→线虫→沼蟹藻类→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可)(5)下降生态平衡(生态
系统)25.解析图甲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m1为输入该群落的能量,并被生产者固定,一般为太阳能;m2为各营养级输出的能量,属于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图乙中散失的能量一般为呼吸作用散失和分解者分解作用散失的能量。(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甲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由于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故通常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
。(3)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该部分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c)形成粪便流向E,该部分能量仍属于营养级Ⅰ同化的能量,而另一部分即B,表示Ⅱ同化固定的能量。B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散失即图
中D,另一部分用于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C。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固定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答案(1)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3)Ⅰ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