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武汉专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5.671 M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武汉专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武汉专题】.docx,共(13)页,5.67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2623899affac67769ced3274feca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2月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高纬度地区某房屋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1.该房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①净化室内空气②利用太阳能③减少能源消耗④紫外线消毒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冬季的白天()①M关闭,N关闭,减小室内的气流循环,防止热量散失②M开启,N开启,M处气流流进室内,N处气流流出室外

③M关闭,N关闭,储存室内热量,提高室内温度④M开启,N开启,增加室内气流循环,提高室内温度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④【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通风口只是形成室内空气与太阳集热板之间的空气交换,室内空气并不与室外空气铰换,不能净化室内空气,故①选项错误;从

图中装置可以看出,该房屋设计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加热室内空气,达到取暖的效果,故②选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房屋设计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取暖,可以减少其他能源资源的消耗,故③选项正确;紫外线不能穿透集热板,室内空气也不能利用紫外线消毒,故④选项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上

题分析可知,该房屋设计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加热室内空气,达到取暖的效果。室内空气与集热板之间热量交换是通过通风口M、N进行,M开启,N开启时,室内冷空气从N通风口流出,热空气从M通风口流进室内,形成热力环流,提高室内温度。故②④选项正确,①③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如下图所示: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房后多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华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4.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

,主要是因为()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B.夏季树叶茂盛,能增加空气湿度C.冬季落叶后,可获得较多光照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砍伐获取木材【答案】3.C4.C【解析】【3题详解】常绿阔叶林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错误;针阔混交林主要在纬度较高的中纬度地区出现,B错误

;华北地区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55°N至65°N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地区,D错误。故选C。【4题详解】华北地区房前种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夏季太阳辐射强,阔

叶树枝繁叶茂,达到较强遮阴效果;冬季,落叶后,房子可获得较多光照,C正确;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但不能解释为何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如:不能种植常绿林,但可以种植常绿针叶林,但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A错误;夏季

太阳辐射较强,树枝繁叶茂可以达到较强遮阴效果,而不是为了增加空气湿度,B错误;该落叶林并不是为了提供木材,D错误。故选C。【点睛】华北地区夏季高温,房屋前的落叶阔叶树枝叶繁茂,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强,气

候寒冷,房屋后的常绿针叶树能够对冬季风起到一定的削弱效果。所以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屋后多植常绿针叶树。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结合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5.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6.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主要价值表现为()①为

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三江源位于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气候高寒,且降水少,主要植被为草原、

荒漠,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故生态环境脆弱,A正确;冰川众多,湿地广布、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都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和栖息地,故②正确。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是三大江的源头,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故④正确。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人类活动,故①错误。三江源是三江的源头,无法调蓄其下游的洪水,故③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②④,ABD错误;故选C。【点睛】湿地的作用:动植物栖息地,维

护生物多样性;调蓄径流;净化水体;涵养水源等。海南洋浦盐田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整的日晒盐场,盐工们将海边广布的黑色玄武岩削平凿槽(槽深1~2厘米,形如砚台)用于晒盐。当地流传着一句古话“洋浦盐田,朝水夕钱”,说的就是把卤水(用晒干的滩泥过滤海水制成的高浓度盐水)注入石槽,经

过阳光暴晒一天,雪白的结晶就出现在盐槽上,即可收盐换钱。下图示意洋浦位置与千年岩槽晒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盐工们将海边广布的黑色玄武岩削平凿槽用于晒盐,下列说法与之关联性较小的是()A.玄武岩比热容小,白天增温快B.玄武岩为黑色、可吸收更多热量,利于蒸发C.玄

武岩有一定孔隙度,有利于渗水、析盐D.玄武岩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化侵蚀8.洋浦古盐田可以“朝水夕钱”,主要是由于()【①卤水盐度高,出盐速度快②纬度低,气温高③沿海风力大,蒸发能力强④原生态,品质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推测当地盐田产量最高的时段()A.12月~次年2月B.3

~5月C.6~8月D.9~11月【答案】7.D8.A9.C【解析】【7题详解】海南洋浦盐田晒盐是通过将卤水注入石槽,经过阳光暴晒,而析出盐分,因此要加快卤水中盐分蒸发,提高晒盐效率,玄武岩相对比热容小,白天增温快,利于卤水中水分的快速蒸发,因此与关联性较大,A选项不符合题意。玄武岩为黑色,

反射率低,故吸热快,利于蒸发;玄武岩为喷出岩,多气孔构造,有利于渗水、析盐,B、C选项不符合题意。玄武岩质地坚硬,风化侵蚀程度与晒盐关系不大,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8题详解】卤水盐度高,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水分蒸发,盐分易析出结晶,出盐速度快,①正确。该地纬度低,热量足,气温高,沿海风力大,蒸

发能力强,有利于蒸发,②③正确。古时晒盐均通过原生态方式晒制,且卤水来自用晒干的滩泥过滤海水制成的高浓度盐水,品质均较高,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9题详解】当地晒盐对气候要求高,一般需要降水少、气温高的时段,而海南洋浦

盐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而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利于晒盐,9月~次年2月气温相对6月~8月气温低,蒸发速度更慢,因此海南洋浦盐田产量最高的时段是6~8月。故选C。【点睛】盐场的形成条件:1、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气候;

2、广阔、平坦的泥质海滩;3、盐度较大,水质较好的海水。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易北河在下游形成深切河谷;后逐渐演变为水流不断分汊又汇集的辨状河谷。目前,易北河下游河谷已经成为北海近岸海域海底的水下峡谷,该处水下峡谷地层封闭性好。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对易北河深切河谷演变为辫状河谷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A.海平面上升B.地壳抬升C.流水侵蚀D.海水堆积11.与深切河谷时期相比,辫状河谷时期易北河下游()A.含沙量大B.堆积作用弱C.水位较高D

.冰期较长【答案】10.A11.C【解析】【10题详解】欧洲大陆冰盖刚开始消融时,海平面低,河流下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形成深切河谷。随着海平面上升,河流落差减小,逐渐发育为以侧蚀和侧向堆积为主的游荡型

辫状河谷,A正确,C错误;易北河深切河谷演变为辫状河谷,与地壳抬升、海水堆积没有关系,B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11题详解】与深切河谷时期相比,辫状河谷时期河流流速减慢,侵蚀能力减弱,含沙量减少,A错误;辫状河谷时期,气候转暖,冰期更短,D错误;与深切河谷相比,

辫状河谷时期河流落差减小,堆积作用增强,河床抬高,因此整体上水位也抬升,B错误,C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点睛】在地球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距今较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末次冰期是发生于第四纪更新世内发生的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大约在7万年前开始,,在1.15万年前结束。下图为2022年某日大洋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此日,关于达尔文的天气最可能正确的()

A.云层加厚,有连续性降水B.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C.风向为西北风,温和湿润D.受下沉气流的影响,炎热干燥13.图示季节,达尔文()A.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C.盛行西北

风,高温多雨D.受信风和沿岸寒流影响,干燥少雨【答案】12.B13.C【解析】【12题详解】由图可知,达尔文位于低压中心(气旋)的左侧(西侧)锋面处,根据所学锋面气旋知识可知,左侧(西侧)锋面为冷锋,冷锋影响下出现阴雨、大风、降温天气,B正确;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是

暖锋过境时出现的天气现象,A错误;南半球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达尔文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西侧)锋面处,风向应以偏南风为主,C错误;冷锋锋面附近,暖湿气流上升,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由图可知,图

示季节高压中心(副热带高压)主要位于30°S~40°S之间,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整体南移,为12月、1月、2月左右,是南半球夏季。此时达尔文市受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左偏转而成的西北季风影响,西北风经过海

洋,携带大量水汽,为达尔文带来丰富的降水;故图示季节,达尔文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锋面气旋的左侧(西侧)为冷锋,右侧(东侧)为暖锋;降水发生于冷气团一侧。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若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则甲、乙、丙、丁

四处最易找到石油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5.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表层岩石都为沉积岩B.②处岩石年龄较①处岩石老C.断层形成于褶皱运动之前D.①所岩层易出现地下暗河【

答案】14.A15.D【解析】【分析】【14题详解】甲处为背斜,拱形结构较封闭,油气资源不易挥发,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乙处是向斜,存储地下水、页岩气,丙是断层,有泉水出露,丁是岩浆,都没有石油。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区有

火山,因此表层有岩浆岩存在;①处为石灰岩,②处为岩浆岩,岩浆活动破坏了石灰岩岩层,说明岩浆岩形成于石灰岩之后,②处岩石年龄较①处岩石新;断层破坏了褶皱,因此断层形成于褶皱运动之后;①所在岩层为石灰岩,石灰岩易被流水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该岩层上面有河流,右侧有泉水出露,因此易形成地下暗河。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褶皱和断层等的相关知识。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的高原,冰川冻土广布。高原的隆升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图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示意图。在(1)简述青藏高原形成过程。(2)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对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形成的影响。(3)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答案】(1)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俯

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亚欧板块受挤压上拱、隆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2)高原隆升后,气温下降,广大高原面上形成高山草甸、草原和寒漠景观,冻土广布冰川地貌发育(3)影响:冻土面积减少;分布下限海拔升高;危害: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地面下沉;损坏

建筑交通设施等【解析】【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形成过程示意图为情境,考查了青藏高原形成过程、青藏高原隆升对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形成的影响、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突出了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小问1详解】图示内容表明,距今7100

万年以来,印度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相遇后,发生碰撞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亚欧板块南部,由于受到挤压抬升,海拔不断升高,从而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小问2详解】青藏高原隆升对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形成的

影响,可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后,海拔升高,空气变稀薄,太阳辐射增强,气温降低,形成高山高原气候,生物演化产生耐寒特征,形成了以高山草甸、草原和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冻土广布,冰川地貌发育,山顶终年冰雪覆盖,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小问3详解】青藏

高原上的冻土,因为全球气温变暖而出现加剧退化、面积减少的趋势;高山冻土带,分布的下限海拔也呈现升高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危害:冻土消融严重威胁冻土层上的各类基础设施,冻土消融产生的地面下沉会造成道路损坏、房屋倒塌等问题;高山地带冻土融化,会

导致坡面土层松动,流动性增强,有可能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其实非常的脆弱,冻土消融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1)指出该地主导风向及其风速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说明长乐滨海地

区大面积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3)推测历史上该地风沙活动强盛时期的气候特点,并说明理由。(4)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大。原因:该地冬季风受台湾海峡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2)闽江带来的大量入海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该滨海地区形成沙滩;东北向的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平坦开阔,为大面积沙丘提供分布空间。(3)干冷。干冷气候条件下,冬季风势力强,且

干燥环境利于起沙。(4)加强闽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带;设置沙障等工程性措施固定沙丘。【解析】【分析】本题考察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过程及其影响,要求的能力包括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因为是综合题,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小问1详解】图中给

出的风频图,可以看出,本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且风速较大。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从图中区域图可以看出,东侧为台湾海峡,冬季的偏北风在受海陆形态的影响,主要是台湾海峡走向的影响,加之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使之偏转成为东北风,且

由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使得风速较大。【小问2详解】沙丘形成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沙源,一个是动力。从沙丘形态来看,图中海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砂质海滩,一种是海岸沙丘,沙源最有可能来自于闽江,动力包括风力和洋流。图中标注除了沿岸流,闽江的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滨海

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沙滩,再结合上题中的东北风,为向岸风把沙滩的泥沙吹向陆地,堆积成为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地势平坦,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问3详解】该地区风沙活动要强盛,那么第一东北风要强盛,东北风强盛意味着以后相对比较干冷,第二沙丘要干燥面积大。沙丘干燥的话大风容易起沙。【小

问4详解】沿岸沙丘向陆地移动容易吞没农田和居民区,改进措施可以是主动的和被动的,主动的就是影响沙丘,一个是被动的防御,影响沙丘可行性较高的是从沙源入手,因为无论是风还是洋流,我们能做的有限,加强闽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扼制沙丘的增

长,第二防御方面,可以在农田建设防护林带,设置一些沙障等固沙工程。【点睛】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地势展宽、变缓,形成辫状水流,冰川融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

示意终碛堤与冰水扇位置及形态。。(1)指出终碛堤堆积物的主要特点。(2)指出冰水扇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物粒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成因。(3)简述冰水扇辫状水流的形成条件。【答案】(1)杂乱无章,棱角分明。(2)颗粒粒径越来越小。冰川融水形成水流,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3)地势

展宽、变缓,流水侵蚀。【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川地貌、流水堆积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

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冰川受重力作用由高向低处运动,当流动到山下时,对沿途山体进行侵蚀;随着温度上升,前端冰儿融化,其所携带的物质应在山下堆积下来,形成终碛堤,是杂乱无章,棱角分明的。【小问2详解】冰水扇的形成是在冰碛堤的基础上,冰川融水形成水流,流水

再次侵蚀冰碛堤,并向下继续搬运,后流速减缓,在山下重新堆积的过程,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小问3详解】冰川融水形成水流,流水侵蚀冰碛堤,并向下继续搬运,地势展宽、变缓后流速减缓,在山下重新堆积的过程。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