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518.217 KB
  • 2025-0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x,共(13)页,518.21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fc66969d767a2a7f219853e9d7610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4月18日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1.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而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由此可见人类早期文明发展()A.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C.具有相似性D.具有多元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苏美尔文明乌尔王陵的铜斧头与妇好墓的铜铲都属于青铜文明的产物,反映出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C项正确;设问是“由此可见”,考查的分析材料,得出异同,而“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原因,排除

A项;早期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文明是各自独立发展,几乎没有联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文明具有差异性,不能体现多元,排除D项。故选C项。2.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

服饰文化。服饰设计尤其重视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这体现()A.礼乐制度的影响B.中华文明博大精深C.农耕经济的发展影响服饰风格D.社会思想观念的渗透【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服饰设计尤其重视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观念,反映了社会思想观念的渗透,D项正确;从“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及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崩坏,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未单独强调农耕经济对于服饰变化的影

响,排除C项。故选D项。的3.有学者指出,汉魏、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新旧政权的更替,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效仿的标准样式。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A.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B.

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D.自耕农经济的壮大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魏、魏晋时期,国家政权的建立仰仗于

豪强世家大族的支持,从而出现政权更迭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出现,体现了当时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A项正确;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体现的是暴力手段实现政权更替,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世家大族的崛起,而非皇权专制加强,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自耕农经济信息,排除D项。故

选A项。4.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幅碑刻华夷图,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为底本,绘于北宋徽宗时期,南宋镌刻于碑石。图中注明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疏勒等南疆诸国与安西四镇,以及西汉至宋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情形。该图()A.体现宋朝强化边疆治理的意图B.展现宋

代沟通东西交往的成果C.可用于研究宋代地方行政区划D.寄托恢复汉唐故土的政治理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由

材料“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的情形”可知,北宋和南宋时期绘制华夷图,包含了汉唐大一统时期经略西域的情形,结合宋朝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这幅图在这一时期的绘制和镌刻寄托了当时想要恢复汉唐故土的美好政治理想,D项正确;宋朝偏安一隅,西域地区并没有纳入到王朝疆域版图中,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宋

朝东西交往的成果主要强调的是中外的交往史实,与材料表达的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该图与宋朝的疆域范围不符合,西域地区并不在宋朝的疆域范围内,排除C项。故选D项。5.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即会通河开通第二年,“改利津海道运粮万户府为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由此判断

临清应位于如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由会通河开通后,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设立,据此可知临清与会通河的开通密切关联;应位于图中的②

,B项正确;①是现代的天津,元代大运河的终点,排除A项;③并未位于大运河线路上,排除C项;④是刘家港,是元代海运的南方起点,排除D项。故选B项。6.明中后期,自传文大量涌现。序、状、述、传、墓志铭、祭文等各种文体皆有很大发展。很多自传文着重张扬个性,或乖张,或狂狷,大都率性

而行。这源于()A.西学东渐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繁荣C.出现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倾向D.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

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着重张扬个性,或乖张,或狂狷,大都率性而行”可知,明朝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专制的倾向,其根源是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西学东渐,排除A项;“出现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倾向”是材料的表现,排除C项;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人们价

值观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7.一战后,梁启超认为,英雄、伟人,充其量只能“开风气之先”,而时代思潮,无不由群众运动而成,因此,史家应该研究人类社会的“共业”。历史也往往表现为民族史,故而史学有一个重要功能,即启发民族自觉,培养“民族心”。这一观点()A.

不利于改变传统史学只关注帝王将相的局面B.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开始觉醒C.强化史学在塑造民族意识方面作用D.推动了史学研究技艺的发展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中国)。据题可知是一战后的中国,由“史家应该研究人类社会的“共业”。历史也往往表现为民族史,故而史学有一个重要功能,即启发民族自觉,培养“民族心”可知材料在强调史学的功能:培养民族心,C项正确;由“史家应该研究人类社会的“共

业”可排除A项;早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已经开始觉醒,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史学研究技艺,排除D项。故选C项。8.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之后,各地的城乡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这些基层政权承担的职能涵盖了生产发展、群众动

员、政治宣传、社会协调等方面。这说明()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已广泛建立B.基层革命政权承担职能较多C.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D.根据地实行民主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11月(中

国)。据材料“这些基层政权负责生产发展、群众动员、政治宣传、社会协调等方面事务。”可知,基层革命政权职能较多,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全国范围,排除A项;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是解放战争时期,从材料中也无法看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管理方式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排除D项。故选B项。

9.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辽县、黎城、襄垣、武乡四县的分幅路线图,图上直观呈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A.坚定配合正面战场抗战B.重视发动群

众抗日C.执政水平提高D.提升测绘能力和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四县的分幅路线图,图上直观呈

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可知,八路军测图室调查制印地图了解山西省的四县有关行政管理的信息,有利于配合正面战场抗战,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人民群众,排除B项;分幅路线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无关,排除C项;调查制印的

分幅路线图无法提升测绘能力和水平,排除D项。故选A项。10.1950年高校招生允许各校自行招生。1952年,除个别学校外,全国高等学校参加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上述转变表明新中国(

)A.外交政策的影响B.新生政权的巩固C.高等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改变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至1952年(中国)。据材料“195

0年高校招生允许各校自行招生,1952年,除个别学校外,全国高等学校参加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可知,高校招生走向统一招生考试和统一领导,体现了新中国新生政权的巩固,B项正确;这

一时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没有影响到高校招生,排除A项;“高等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改变”是材料现象,而非转变的本质,排除C项;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是1952年底,而招生政策改变是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时间(8月15日、16日、17日)前,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公元1

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

梁作用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1世纪的印度。根据材料“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

,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及所学可知,犍陀罗佛像具有古希腊、罗马雕塑的特征,被称为“希腊化的佛像”,说明犍陀罗佛像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这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有关,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B项;希腊

城邦的海外殖民事迹与题干信息无关,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世俗化倾向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2.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人学

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上述材料的反映了()A.教育朝着精英化方向发展B.王权加强促进教育的变革C.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D.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答案

】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领导,具有世俗性;教学内容上强调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世俗知识,体现了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学校教育世俗化趋势明显,没有体现教育的精英化发展方

向,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表明王权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排除B项;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不属于近代科学知识,排除C项。故选D项。13.17世纪,某思想家写道:“由于不受法律和国王的控制,人们的生活中缺

乏可使每人都敬畏的公共权力,他们就处于被称作战争的条件之下;在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反对另一个人。为了摆脱这种无法无天的局面,人们用他们的自由换得了社会和政治秩序。”由此可见,该思想家()A.倡导政治革命B.

认同民主共和C.反对自由平等D.主张社会契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思想家提倡建立公共权力,认为国

家是从契约中产生的。人们自愿放弃一些个人权利,统一组织起来,建立国家,以保障各自的权益,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并不倡导政治革命,排除A项;该思想家认同国王的存在,认同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该思想家提倡法律,提倡自由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表为西方某学者分析的经济危机新旧形态对

照表。导致两种危机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古典形态经济危机新式危机歉收和粮食危机投资过剩和生产过剩供给不足引起粮食价格上涨供给过剩引起价格体系的崩溃地域的、一国的规模全国规模没有周期性的特点显示了周期性的特点的饥馑和死亡率的

上升破产和失业率的增加A.经济结构的变化B.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C.殖民体系的发展D.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据材

料信息古典形态的经济危机主要体现在农业方面,由于农业的歉收和粮食危机,引发粮食价格上涨,带来饥馑和死亡率上升,这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的特点,新式危机主要是由于投资过剩和生产过剩,周期性的引发经济危机,造成破产和失业率增加,这是典型的工业社会的特点,所以导致两种危机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经济政策的调整也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所体现的是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经济危机的不同,与殖民体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涉及经济方面,

与政治上的代议制民主政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的崩溃。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

制得以延续。这表明()A.国际贸易的不稳定B.浮动汇率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优化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得到改变D.美国在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1年8月15日(美国

)。根据材料可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的崩溃,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这表明浮动汇率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说明国际贸易的相

对稳定,排除A项;材料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美国的影响力,无法体现美国在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唐之国策】材料一李唐皇

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的重心本在西北一隅,而吐蕃强盛延及二百年之久。故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

,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采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而竭全国之武力财力积极进取,以开拓西方边境,统治中央亚细亚,借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也。又唐资太宗、高宗两朝全盛之势,历经艰困,始克高丽,即克之后,复不能守。——摘编自陈寅恪《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材料二唐前期军力分布情况道名关中河东河南陇右其他合计军府数(个)288164743794657占军府比重(%)43.82511.35.614.3100——摘编自吴海军《浅析唐前期关中本位政策》(1)根据

材料一二、概述“唐前期关中本位政策”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前期关中本位政策”进行评价。【答案】(1)表现:政治上:重用关陇集团,控制国家核心政权,主导政治;军事上:采取外重内轻的驻军原则,

确保关陇地区安全;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上:采取西重东轻策略,争霸西北,钳制吐蕃。(3个点)(2)评价:①有利于唐初加强中央集权。②有利于维护关陇集团的统治地位。③导致唐建立一系列的兵镇,最终爆发安史之乱。④

影响了唐朝外交及民族政策。⑤重视西北边疆开发,促进经济发展。(4个点)【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前期(中国)。根据材料“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的重心本在西北一隅,而吐蕃强盛延及二百年之久。故

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采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而竭全国之武力财力积极进取,以开拓西方边境,统治中央亚细亚,借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也”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上:采取西重东轻策略,争霸西北,钳制吐蕃;根据

材料“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和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重用关陇集团,控制国家核心政权,主导

政治;根据材料“唐前期军力分布情况”可知,军事上:采取外重内轻的驻军原则,确保关陇地区安全。【小问2详解】评价: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

,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可知,有利于维护关陇集团的统治地位;根据材料“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的重心本在西北一隅,而吐蕃强盛延及二百年之久。故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采

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而竭全国之武力财力积极进取,以开拓西方边境,统治中央亚细亚,借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也”可知,影响了唐朝外交及民族政策。重视西北边疆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唐前期军力分布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唐初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唐建立一系列的兵镇,最终爆发安史之乱。17.

【中国近代化】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阶段时间政治选择第一阶段1860—1911年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第二阶段1911—1913年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阶段1914—1928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第四阶段1928—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第五阶段1949—1976年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第六阶段1978年以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萧功

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分析这二个阶段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因素有哪些。(2)有人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取得较大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

,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一观点。【答案】(1)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任答一点)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等。(任答一点)原因:经济:封建经济基础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政治:

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强;政局动荡,战争频繁;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思想: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每个方面任答一点)(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经营者和工人的积极性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④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⑤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

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列举:第一阶段是1860-1911年,根据“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结合所学,可列举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等史实。第二阶段是1911-1913年,根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

会制模式”,结合所学,可列举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第二小问因素:根据所学,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可从经济上封建经济基础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政治上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强、政局动荡、战争频繁,列强对中

国的侵略,思想文化上是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据材料“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并结合所学,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经营者和工人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等史实分析说明。18.【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材料一中世

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的,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

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

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国

家观念形成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2)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试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答案】(1)特点:以反封建天主教会为背景;与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连;形成过程中多个阶级和阶层发挥了作用

;形成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推动了欧洲政治格局的改变。(任意2个点)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社会转型和近代化。(任意2个点)(2)关系:全球化弱化

了国家认同。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挑战,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关系:全球化强化了国家认同。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贸

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关系:全球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说明: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

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挑战,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弱化着国家认同。②但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近代(西方)。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和所学可知,以反封建天主教会为背景;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和所学可知,与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连;据材

料一“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和所学可知,形成过程中多个阶级和阶层发挥了作用;据材料一“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和所学可知,形成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据所学可知,推动了欧

洲政治格局的改变。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和所学可得出,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据所学可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等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促进近代经济发展

;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社会转型和近代化。【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二“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

‘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可知,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认同一方面遭到弱化,但同时也面临机遇,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认识: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全球化强化了国家认同、全球化对国家认同的

影响具有两面性。然后,具体可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别说明。19.【茶与茶文化】材料一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

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提神,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

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材料二请以”中国茶”或“茶文化”为主题,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论题:中国茶的传播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中国茶叶随着贸易进入英国,中国茶成为一些特权贸的易公司的重要产品,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些特权贸易公司的贸易活动,推动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英国人饮茶文化的形成,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猛增。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在殖民地引种中国茶,增强了这些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联系;英国为代表的殖民者在中国与殖民地掠夺包括茶叶在内的原料,随着新交通工具的运用,

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英国通过先进的工业技术垄断了全球茶叶贸易。总之,中国茶的传播见证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史。论题: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反映世界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以及多元化趋势。论述:新航路开辟后世

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在海外的传播也得到逐渐加强,由于各国自身社会生活习惯和思想文化等影响,饮茶在当地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这说

明茶文化逐渐呈现本土化的趋势。同时,这些茶文化的内容和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天人合一”“和敬怡真”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并不一样,这也体现茶文化在外传后发展成为另一种新型茶文化,这说明文化交流传播和发展中的多元化趋势。综上,世界文化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因时因地有所不同,进而得到不断丰富发展。【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和世界)。据材料一“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提神,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

到了230万磅”、材料二19世纪英国贵族用中国瓷器喝茶的生活场景与日本茶道等信息和所学可知,本题主要涉及中国茶与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尤其是对英国和日本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以”中国茶”或“茶文化”为主题,可以从中国茶与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的影响、特

点和原因去拟定观点。例如:中国茶的传播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反映世界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以及多元化趋势等。然后,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方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工业革命、中国茶及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最后,小结升华观点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