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431.82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47d44aac76621e9b57a6a2ce2af1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高2025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了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文中“宅兹中国”(下图),与《尚书》等文献记载可互证。此铭文是()A.西周初年定
都洛阳的历史见证B.目前研究“中国”一词的第一手资料C.西周王朝重视青铜铸造的体现D.参考上古历史文献《尚书》镌刻而成【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文中‘宅兹中国’⋯⋯与《尚书》等文献记载可互证”可知,何尊记载了“中国”,其作为出土文物是研究“中国”名称起源的第一手资料,B项正确;据材料“周
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可知,何尊记载的是周武王决定建都,并不一定已经定都,且西周定都镐京,排除A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青铜器物的铸造工艺这与铭文歌颂先王的功德无关,排除C项;《尚书》成书于春秋时期,而何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晚于《尚书》,排除D项。故选B项。2.张骞出使西域后,乌孙国王
看到汉使强大,于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上述材料表明()A.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B.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繁荣D.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稳定【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乌孙国王看到汉使强大,于是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可知,张骞
通西域后,西域多国加强与西汉的交流,说明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A项正确;材料表明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材料不能体现西域各国的民族文化与汉朝文化相互交融,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西汉与西域诸国的官方交往,与沿线贸易无关,排除C项;材料表明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没有
涉及中原王朝政局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汉在全国重要冶铁区共设置铁官57处,分布如下图。据图可推知()A.东汉冶铁技术有较大改进B.黄河流域的冶铁业较发达C.水排推动了冶铁业的进步D.东汉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东汉时期在“重要冶铁区”设置铁官,图中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黄河流域共设置铁官38处,占全国57处
的66.7%,可以推断出黄河流域的冶铁业较发达,B项正确;材料所示数据是静态的全国铁官设置数目,既没有与前代对比的动态数据也不涉及“技是术”,排除A项;水排确实有利于冶铁业的发展,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冶铁业的分布情况不能反映整个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
选B项。4.“飞天”是佛教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飞天多为男性,且都是上半身赤裸,双手合十具有浓厚的印度色彩。北魏后期,飞天开始向女性化发展,五官均匀,身上的飘带数量多达四五条,营造出飞动升空的视觉效果。这表明()A.时代变迁影响壁画艺术风格B.各民族间
的文化交融加速C.外来文化决定飞天风格变化D.北魏儒学受到巨大的冲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北魏以前飞天多为男性,具有印度色彩,北魏以后向女性化发展,可知伴随时代发
展飞天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表明时代变迁影响艺术风格,A项正确;飞天是外来文化,排除B项;C项错在“决定”,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儒学,排除D项。故选A项。5.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
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辽东,自江都乘龙舟,直达涿郡,全程4000多公里,仅仅用了50天,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主要沿着这条水道北运。由此可见,永济渠的开凿意在
()A.实现南粮北调稳固统治B.为迁都涿郡创造条件C.强化对北方军事控制D.提高大运河通航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隋朝(中国)。隋炀帝开凿的永济渠成为随后征伐辽东的后勤通道,由此可知,永
济渠开凿意在强化对北方的军事控制,C项正确;当时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不需南粮北调,排除A项;隋炀帝并未迁都至涿郡,排除B项;从材料来看,当时永济渠主要是服务于军事行动,而非为了提高大运河的通航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6.
宋朝设立非常多的经济部门参与市场管理,包括市舶司、盐井监、酒务(酿酒厂)、造船务、纺织院、染院、磨坊、茶磨等,具有金融功能的经济部门有榷货务、便钱务、交子务、市易务、检校库、抵当所等。这反映出宋代()A.国家机构臃肿效率低下B.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严重C商业
环境宽松监管松弛D.经济活动中政府角色变化【答案】D的.【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代设立很多经济
职能部门参与市场管理,甚至出现了具有金融功能的经济部门,这说明宋代政府顺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在经济活动中政府角色发生变化,D项正确;宋朝国家机构臃肿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主要指向政治机构,这与材料中所提到的经济部门无关,排除A项;宋朝政府并没有与民争利,排除B项;宋朝放宽了
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环境宽松监管松弛,这一史实与材料主题不合,排除C项。故选D项。7.《醒世恒言》中这样描写苏州府盛泽镇:镇上居民稠广,俱以养蚕为业。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
上市。据此可推知,当时()A.镇以经济功能为主B.雇佣劳动关系较为普遍C.集镇出现专业分工D.长途贩运贸易十分兴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镇上居民稠
广,俱以养蚕为业。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结合当时实际,出现了专门的市镇,可知当时盛泽镇出现专业分工,C项正确;镇并不都是以经济功能为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排除B项;长途贩运兴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项。8.汉朝的皇帝有六玺,分别用于封禅、封命诸侯及三师三公、赐诸侯及三师三公、征发国内兵、封命蕃国君、赐蕃国君书等。隋唐确立皇帝使用八玺的制度。明初皇帝已增至17枚玺(宝)。乾隆时定制,确定为御宝35枚。玺(宝)制度演变反映出()A.行政中枢机构的调整B.历代皇
帝勤于政事C.皇帝的职责日益明确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皇帝的玺代表皇权,而玺的数量从汉代到明清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皇权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强化,D项正确;皇帝使用的玺仅仅能反映
出皇权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出行政中枢机构的调整,排除A项;玺的存在并不能说明皇帝的勤政,排除B项;玺的数量和皇帝的职责并不是一一对应,因此玺制度的演变并不能说明皇帝的职责越来越明确,排除C项。故选D项。9.《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力农者有赏,惰农者有罚”,
至于“陶冶木石”等手工业只能于“农隙治事”:以两(每25户为一两)为单位的社会基层组织除留足一年所需粮食外,其他一切剩余产品都要上交国库。这些规定反映出太平天国()A.崇尚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B.带有明显的宗教文
化色彩C.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基层组织能力得到了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注重发展农业和剩余产品公有共享的圣库制度,体现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和农民起义斗争中讲究“平
均”的斗争思想,带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C项正确;材料所述为经济政策而非政治制度,体现经济思想而非政治理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敬神、友爱等与拜上帝教信仰明显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提及《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在社会基层组织实行圣库制度,但圣库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基层组织能力得到了加强”忽略了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C项。10.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
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答案】
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中国)。材料所述的历史背景为《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张之洞所代表的清朝官
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试图“以夷制夷”,借俄国的力量约束日本侵华野心,A项正确;1895年时,清政府的宗藩外交体制虽早已千疮百孔,但材料所述情况并未涉及官僚对宗藩体制的表态,排除B项;从“为东方大局计”来看,张之洞对俄国侵华本质的认识
还不够清醒,C项表述失当,排除C项;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的开端,但限于学习器物层面,而非制度层面,本题材料未涉及向俄国学习或向日本学习,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以下内容节选自某部作战日记,它反映了()7月1日,总理(孙中山)遗训贯彻革命主张,讨贼以救国。各军先后
向湖南集中……8月19日,现值前方战事开始之时,所有长沙卫戍区域内应即宣布戒严……8月25日,第一军第二师向武昌攻击前进……A.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各地响应B.国民革命军北伐,推进到长江流域C.秋收
起义爆发,部队计划进攻长沙D.徐州会战展开,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总理(孙中山)遗训贯彻革命主张,讨贼以救国”“长沙卫戍区域内应即宣布戒严”“第一军第二师向武昌攻击
前进”及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逝世于国民大革命时期,作战部队进攻长沙、武昌等也符合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路线,B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孙中山尚未逝世,排除A项;秋收起义并没有进攻武昌,且秋收起义发生在9月,排除C项;徐州会战和台儿庄大捷与材料中长沙、武昌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12.据抗战时期上海名医陈存仁记载,1937年8月11日,当他看见许多国军在上海闸北一带布防后大为惊喜,因为根据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不得驻扎中国军队。据此可知,国民政府()A.已经在做抗击日本侵略的准备B.“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走向破产C.决
定和中国共产党联合进行抗战D.基本实现对国内政治力量的整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依据材料“1937年8月11日,当他看见许多国军在上海闸北一带布防后大为
惊喜,因为根据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可知,由《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到国军在上海闸北一带布防,可以证明已经在做抗击日本侵略的准备,A项正确;题干说的是证明已经在做抗击日本侵略的准备,与“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国共合作,排除C项;题干的军事行动是针对日本,不是对内,排除D项。故选A项。13.1949年11月25日,新生政权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结束了新一轮的全国大规模的物价飞涨局面。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
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这说明新生政权()A.运用经济规律调节市场B.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C.确立计划体制应对危机D.实现了国家财经统一【答案
】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在“银
元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调集全国物资到上海等大城市,运用市场规律平息物价风潮,这是政府运用经济规律调节市场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民族资本家对于“银元之战”的看法,没有体现“社会各界认可”,排除B项
;新中国确立计划体制在“三大改造”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0年3月3日,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初步实行国家财经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4.1956年,中国年轻男女们一时间纷纷穿起了藏蓝色的工装裤,显得
勤劳又朴素。同时期,女性还流行穿着“布拉吉”,它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女英雄卓娅就是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衣着体现了国家外交政策的转向B.就业取向决定了个人的审美情趣C.革命文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D.服饰发挥认同和归属的社会功能【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6年我国正处于一五计划时期,而且中苏关系密切,所以年轻男女流行穿着工装裤和前苏联的“布拉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和苏联的
认同,说明服饰发挥认同和归属的社会功能,D项正确;女性流行穿着“布拉吉”体现的是对苏联的认同,但无法体现外交政策转向,排除A项;“决定了个人的审美情趣”的说法过于绝对和夸张,排除B项;工装裤和“布拉吉”并不能体现革命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5.自20世纪
80年代开始出现“民工潮”,从四川、安徽、河南等10多个省输出的劳动力,集中流向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和福建沿海地区。据估计1994年全国跨省跨地区的民工流动总量约2000万人。当时“民工潮”的出现()A.促进了农
村经济体制改革B.推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C.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配置D.导致我国人口加快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据材
料“从四川、安徽、河南等10多个省输出的劳动力,集中流向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和福建沿海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和福建沿海地区等发达地区流动,使得劳动力得到更好的利用,C项正确;仅从材
料,无法得出其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排除A项;“民工潮”会推动沿海城市的发展,但无法得出对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影响,排除B项;“民工潮”的出现,不一定会导致人口快速增长,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雍正朝以前,清朝的重要的军国事
务,特别是战争的统筹、指挥几乎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议政王、议政大臣均为满洲亲贵。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由西北两路发动战争意图平定准噶尔部。雍正八年(1730年)十二月,清世宗建立军机处专事上述军务,最早进入其中的包
括怡亲王允祥,议政大臣尹泰、阿齐图、特古忒、查弼纳,内阁大学士马尔赛。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位汉人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也在军机大臣之列。由于军务牵涉事项较多,其权力范围逐渐扩张,首席军机大臣也成为清世宗所谓“赞襄机务”之人。雍正
十二年(1734年)清军主力撤回后,清世宗将在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置将军由战时驻扎变为日常驻防并受军机处直辖。在军务外,这些将军也兼管民政、制衡蒙古王公,与理藩院体系下的册封羁縻治理形成配合。——摘编自刘文鹏《军机大臣议复机制与清朝国家政治体制重构》
材料二1937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设置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并允许主席对“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改国防
最高会议为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担任委员长。该委员会凌驾于国民党中央和“五院”之上,一切与“抗战建国”有关的重大事项均由其议定后再交付有关机关实施(紧急时也可自行实施)。后来,蒋介石又在委员会下设秘书厅等辅助他处理机要事务。当
时,汉口《扫荡报》对此有社论:“国难严重到如斯地步,政权需要统一,力量需要集中,步伐需要整齐”。据学者统计,至1947年该委员会撤销前,其有关财政、内政和立法的决议最多,合计超过六成,而关于军事的不到四成。——摘编自石柏林《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
时政治体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建立的直接原因,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扫荡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社论进行评析。【答案】(1)直接原因:处理西北军务。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古代的君主专制达到顶
峰,加强皇权的同时,还提高了行政效率。(2)最高委员会的设立,实现了权力的集中,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扫荡报》的社论认识到了最高委员会设立的积极作用。但权力的过度集中,也容易导致独裁权力的出现,为后来
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埋下了隐患,而《扫荡报》的社论没有能够体现这一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军机处设立的直接原因根据“清世宗由西北两路发动战争意图平定准噶尔部。雍正八年(1730年)十二月,清世宗建立军机处专事上述军务”得出
是为了处理西北军务。影响综合所学内容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古代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加强皇权的同时,还提高了行政效率。【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对《扫荡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社论要联系当时的
社会背景进行评析,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权力的集中有助于团结抗日力量,提高行政效率。但权力的过度集中也容易导致独裁权力的出现,为后来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埋下隐患。《扫荡报》的社论认识到了权力集中的积极作用,但没有体现其弊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时期西南部族分布示意图(局
部)——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强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建设,修筑了川滇东路、川滇西路、川中公路、川康公路和从重庆到汉中的汉渝公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国民政府规划建设西南地区公路网,旨在联通湘、粤、桂、川、贵、滇各省,至1941
年底,新修筑公路累计达5000余公里。国际交通方面,在西南修建桂越、滇越、滇缅、中印等交通线路。。——摘编自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譬如,在公路建设方面,经过几年艰苦的修筑,
世界闻名的康(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于1954年12月同时通车,“所有这些,都是西藏破天荒的大好事”。——摘编自瞿晓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秦汉时期加强西南地区治理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及其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加强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答案】(1)措施:修建道路;设置郡县;划分不同的生产生活区;因地
制宜,因俗而治。(2)特点:道路建设与长期抗战相结合(或道路建设服务于抗战);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地区;政府主导;打通国际国内交通线;覆盖面广,里程较长。作用: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利于战时物资流动;便于获得国际援助;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意义:形成了基本的
交通网络;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方便民众,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南地区发展;加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图片“秦汉时期西南部族分布示意图(局部)”中,特别注意地图的图标,有汉代郡
制,如益州郡等、古代交通道路、农业部落和畜牧业部落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修建道路,设置郡县,划分不同的生产生活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强了以
重庆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建设,修筑了川滇东路、川滇西路、川中公路、川康公路和从重庆到汉中的汉渝公路”“国际交通方面,在西南修建桂越、滇越、滇缅、中印等交通线路。”得出道路建设与长期抗战相结合(或道路建设服务于抗战),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地区打通国际国内交通线;根据材料“民政府规划建设西南地区公
路网,旨在联通湘、粤、桂、川、贵、滇各省,至1941年底,新修筑公路累计达5000余公里。”得出政府主导,覆盖面广,里程较长。作用:围绕抗战时期的道路建设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国际影响等方面概括即可,如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利于战时物资流动;便于获得国际援助;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小问3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交通、民族、经济、政治等方面概括即可,如形成了基本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方便民众,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南地区发展;加强
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关系:根据材料可知,交通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交通建设的支持;交通能力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交通的提高。因此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条曲线演绎了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变化(如图
所示)。读懂人口,才能读懂中国历史,在传统经济社会中,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可以是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变化曲线图——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
,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变化提出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我认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再次迎来增长的高峰政治上,明到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君主专制
得到加强,社会相对稳定,清初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这为人口快速增长创造了政治条件。明清统治者在经济上为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引进和推广马铃薯、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大
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变化,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中心,农民多种经营兴盛,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明实行一条鞭法、清推行摊丁入亩,政府赋税政策的调整或人身控制的松弛都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的人口变化常常成
为衡量经济兴衰的标尺,不仅客观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也反映了统治集团国家治理的水平。【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为中国古代人口历史的发展变化,结合题目要求,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变化提出看法,如选
取明清时期,根据表格中的曲线变化可以拟定观点:我认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再次迎来增长的高峰。然后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赋税制度的变化加以阐述,如政治上,明到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社会相对稳定,清初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这为人口快速增长创造了政治条件。明清统治者在经济上为缓
解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引进和推广马铃薯、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变化,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中心,农民多种经营兴盛,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明实行一条鞭法、清推行摊
丁入亩,政府赋税政策的调整或人身控制的松弛都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最后进行总结:人口变化常常成为衡量经济兴衰的标尺,不仅客观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也反映了统治集团国家治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