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10)页,518.58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3e33b1c6074658d5c31307bbb82f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5届信阳市息县三校高一联考期中考试生物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阳光穿
过上层植物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如图为红薯叶在光斑照射前后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光斑照射时段,光反应速率大于暗反应速率B.AB段变化的原因是ADP和NADP+浓度的限制C.光斑移开后一段时间光合作用仍在进行D.Ⅰ所指示的阴影面
积小于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ATP,所以ATP含量特别高B.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C.胞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不消耗ATP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的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3.下列关
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等原核生物可依靠自身的高尔基体对合成的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包装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既含DNA又含RNA,所以DNA和RNA是它们的遗传物质D.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特有的分
裂方式,而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特有的分裂方式4.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它分泌的尿素酶可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B.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C.
Hp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尿素酶时会产生水D.Hp分泌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5.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6.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2分钟前甲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
失水过多而死亡C.第6分钟时甲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7.下图表示温度和酶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的A.在t2之前,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当
温度达到t2时,酶的活性最高C.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但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下降D.C点时酶的活性很低,降低温度,酶的活性可以上升8.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
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EG段C.叶绿体内A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大于B点D.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9.卡尔文等研究发现,当植物所处环境由光照转为黑暗时,RuBP(C3)含量急剧下降,PGA(C5
)含量迅速上升;当骤然降低CO2浓度时,PGA含量迅速下降,而RuBP含量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O2的固定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进行B.RuBP可以与CO2反应并消耗ATPC.CO2的还原阶段消耗NADPH并合成蔗糖或淀粉等有机物
D.叶绿体中RuBP含量不多,因为RuBP消耗后会再生为的10.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特色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加入等量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温度(℃)2040608010
0结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A.20℃和100℃时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的原因不同B.新鲜姜汁中有促进
牛奶凝固的酶,煮沸后的姜汁中该酶分子中的肽键被破坏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需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1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线粒体的某些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丙酮酸、[H]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C.马拉松长跑时,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多于O2的消耗量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色,不能鉴定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方式1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均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1234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的质
量变化/mg-1-2-3-1光照后和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mg+3+3+3+1A.第1、2、3组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一样多B.4个组中的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第4组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总量为3mgD.该植物细胞内呼吸酶最适温度约为29℃13.下列有关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被氧化产生CO2B.在线粒体外膜上,[H]与O2结合生成水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发生的场所D.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
主要是绿光和蓝紫光14.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菌类绝大多数是异养型B.细胞生物一定都含有核糖体C.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D.酵母菌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15.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宜作为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材料B.结构②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为细胞提供能量C.结构③是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依据D.结构⑥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16.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
如下实验:实验1: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分别向锥形瓶A、B中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安装成下图甲。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装置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2: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实验1中溴代麝香
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酒精发酵,另一种是乳酸发酵,并
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2中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______________,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1和实验2在设计上均有不够严谨之处,可能会干扰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请给予修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有人将某种植物的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培养在正常浓度氮肥(CK)、低浓度氮肥
、高浓度氮肥环境下,分别测量其光合速率,得到下图结果。的请回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对氮肥有较高依赖性的是______________植株。(2)研究者用等量的_____________
_提取两种植株的等质量叶片中的色素,并用红光照射色素的提取液,发现野生型的吸光率较大,这说明突变型植株的______________含量较低。(3)研究者推测,高氮环境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时叶绿体基质中CO2和C5合成__
____________的速率较小。在该环境下野生型植株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突变型植株的光反应速率。18.植物的一些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影响关系的确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
物细胞释放到胞外的ATP(eATP)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调节植物生理活动。为探究eATP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用去离子水配制了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并用其处理菜豆叶片。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₂浓度等变化,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②活性氧(ROS)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NADPH氧化酶是ROS产生的关键酶。科研人员用eATP处理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
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试推测eATP调节植物光合速率的机制:__________。(2)一般认为,胞间CO₂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原料越丰富,净光合速率越高。为了验证该规律是否成立,研究人员以菜豆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在同样自然光照的情况下,用人工光源
给实验组额外补充光照,检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₂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①测定净光合速率是以单位________CO₂的吸收量为指标,测定的数据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上遮光处理的数据。②该结果______(填“支持”或“
不支持”)上述规律,理由是______。19.Ⅰ、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______
(回答2点)。(2)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方法以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选择这两
种作物的依据是______。作物ABCD株高/cm1706559165光饱和点/μmol•m-2s-112001180560623Ⅱ、某农场在密闭容器内用水培法栽培番茄。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番茄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的(3)4~6h间,检
测发现番茄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______,容器内O2含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4)进行实验时,番茄叶片出现黄斑,工作人员猜测是缺少镁元素引起的。请利用这些有黄斑的番茄,设计一简单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思路是______。20.Ⅰ.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
生理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题30图)。(1)据图分析:①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_____。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_____。②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
生理指标是_____;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填“光照”或“CO2”)。③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_____。(2)若该地土壤缺钙,一段时间后该植物首先表现出钙缺乏症的是_____(
填“老叶”或“幼叶”)。(3)假设若干年后将引种后代重新移栽回原产地,与原产地长叶刺葵杂交不育,原因是地理隔离导致了_____。Ⅱ.乙醇可部分替代石油燃料,利于纤维素酶、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
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从而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4)某研究小组将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和高温筛选获得新菌株,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1试管2第一步加入适量缓冲液加入等量纤维素酶溶液(缓
冲液配制)第二步_____30min第三步加入_____第四步60℃水浴保温10min第五步加入_____第六步沸水浴中加热2min,观察实验现象结果与结论:①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②若_____,则
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5)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属于_____(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