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pdf,共(10)页,1.196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d92266ee9c79cf8af13b7e2fbb4326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答案卷第1页(共9页)2022年4月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二期中联考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C【解析】A.地下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后
,锌、管道的铁及周围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锌为原电池的负极,先被氧化,管道的铁得到了保护,故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A正确;B.因在较大的压强下二氧化碳被压入汽水瓶中,打开汽水瓶,压强减小,溶解平衡CO2+H2OA(g)2B(g)3
C(g)H2CO3向逆向移动,则二氧化碳逸出,即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正确;C.明矾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杂质使其沉降,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家用电器着火可使用干粉
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D正确;2.【答案】C【解析】A.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变大,但是注意第IIA族和第VA族的全充满结构和半充满结构,导致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为C<O<N,故
A错误;B.中心离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中心离子为Fe2+,配位体为CN-,配位数是6,故B错误;C.HCN分子结构式为H-CN,有两个σ键,两个Π键,所以数目之比为1∶1,故C正确;D.K4Fe(CN)6的中心离子为Fe2+,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故D错误;3.【答案】D【解析
】A.饱和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pH试纸漂白,因此不能使用精密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A错误;B.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HCl是强酸,等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3COOH>HCl,但溶液体积未知,则无法判断哪种物质
消耗的NaOH溶液多,B错误;C.Na2S溶液中存在:Na2S===2Na++S2-,S2-+H2OA(g)2B(g)3C(g)HS-+OH-,HS-+H2OA(g)2B(g)3C(g)H2S+OH-,H2OA(g)2B(g)3C(g)H++OH-,
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S2-)>c(OH-)>c(HS-)>c(H+),C错误;D.4BaSO饱和溶液存在溶解平衡:,溶液中2+24(Ba)=(SO)cc,所以根据溶度积公式可知,该饱和溶液中2+51Ba=1.110molLc
,D正确;化学答案卷第2页(共9页)4.【答案】D【解析】A.该晶胞中Zn原子个数=8×18+6×12=4、O原子个数为4,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ZnO”,故A正确;B.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所以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运动状
态,故B正确;C.顶点与面心上的两个锌原子距离最近,为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所以锌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2apm2,故C正确;D.Zn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d104s2,或【Ar】3d104s2,故D错误;5.【答案】C【解析】A.pH=1
溶液中:H+、NO3-、Fe2+三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是碱性,NH4、OH-之间发生反应,即NH4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Cu2+、Mg2+、NO3、Cl-之间不
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由水电离出的c(OH-)=10-12mol·L-1的溶液,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溶液可能因溶质电离显酸性或显碱性,但CH3COO-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6.【答案】C【解析】A.由于电解
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电极反应有Zn-2e-===Zn2+、Fe-2e-===Fe2+、Ni-2e-===Ni2+、Cu-2e-===Cu2+等,故当电路中通过NA个电子时,阳极消耗的铜小于32g,故A
错误;B.NaCl晶体中Na+和Cl-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没有共价键,故B错误;C.石墨烯中每个六元环含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所共有,则每个环中含有6×1/3=2个碳原子,则24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NA,故C正
确;D.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含硫粒子的总数,故D错误;7.【答案】D【解析】A.题干未告知成键元素的种类,无法计较双键和单键的键能相对大小,但相同类型的双键的键能比单键的键能要大,A错误;B.3NH为三角锥形且含有1对孤电子对,2HS为V形含2对孤电
子对,2SO为V形含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大于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3NH、2SO、2HS三种分子的键角依次减小,B错误;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融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而C60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无需破坏共价键,而分子间作用力比共价键弱,所需能量较低,故
C60熔点低于金刚石,化学答案卷第3页(共9页)C错误;D.F和Cl都是吸电子基,F或Cl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H,使得FCH2COOH和ClCH2COOH中羧基里的羟基的极性更大,酸性都大于乙酸,所以酸性F
CH2COOH>CH3COOH,ClCH2COOH>CH3COOH,故D正确;8.【答案】D【解析】A.属于酯类,官能团为酯基,A错误;B.C5H10O2属于羧酸的结构如下:CH3CH2CH2CH2COOH、HOOCCH(CH3)CH2CH3、(CH3)
2CHCH2COOH、(CH3)3CCOOH,共4种,B错误;C.与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前者是醇、后者是酚,两者不是同系物,C错误;D.S2和S8属于由硫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9.
【答案】C【解析】X、Y、Z、M、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M同周期,基态Y原子各能级电子数相等,由有机催化剂结构可知,X形成1个共价键、Y形成4个共价键、Z形成2个共价键、M形成1个共价键,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M为
F元素;2+Q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93d,则Q为Cu元素。A.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CO32-离子中C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是4+2/2=3,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A错误;B.氢氧化铜是弱碱,能溶于弱碱氨水,形成四
氨合铜离子,故B错误;C.Y的简单氢化物CH4和Z的简单氢化物H2O的熔沸点比较,因为H2O中含有氢键,所以H2O的熔沸点比CH4高,故C正确;D.H2O2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而CCl4是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是非极性分子,故H2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其在CCl4中的溶解度,故D错误;10
.【答案】C【解析】A.该反应过程气体分子总数保持不变,故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A错误;B.从图中分析,t2时改变的条件,正反应速率增大,图像呈连续变化并无突变,故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生成物C,B错误;C.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分数不变,加入C相当于加入物质的量之比1:
2的A和B,A的比例增大,体积分数增大,φ(II)>φ(I),C正确;D.该反应Δ<0H,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下降,D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答案】BD【解析】由反应流程可知,Pt电极区要将Cl-转化为Cl2,发生氧化反应,故Pt为阳极,Ni化学答案卷第4页(共9页)电极为阴极,故与电源负极相连,根据阳极的反应历程和阴极区的反应2H2O+2e-=2OH-+H2↑,可知该过
程的总反应为:CH2=CH2+H2O→+H2,以此来解析。A.由反应流程可知,Pt电极区要将Cl-转化为Cl2,发生氧化反应,故Pt为阳极,Ni电极为阴极,故与电源负极相连,A正确;B.左侧为电解池的阳极,根据阳极物质转化原理,消耗氢氧根,左侧溶液pH减小
,右侧阴极反应为:2H2O+2e-=2OH-+H2↑,故阴极附近pH增大,B错误;C.根据阳极的反应历程和阴极区的反应2H2O+2e-=2OH-+H2↑,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H2=CH2+H2O通电+H2,C正确
;D.根据分析,当电路中转移2mole-时,消耗的乙烯为1mol,在标况下为22.4L,题中没有指明条件,故D错误;12.【答案】B【解析】A.CHCl3中C原子形成4个σ键、C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由于C—H键与C—Cl键键长不相等,3CHCl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所有的原子不共平面,A错误;B.在2COCl中,中心C原子形成3个σ键、C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C采取2sp杂化,分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C.2COCl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3CHCl中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错误;D.标况下,CHCl3不是气体,不
能用22.4L/mol计算,D错误;13.【答案】CD【解析】A.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需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故A错误;B.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造成待测液物质的量偏大,测得的浓度偏高,实验误差变大,,B错误;C.滴定过程
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眼睛要时刻注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C正确;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滴定时体积V标偏大,最终使测定结果c测偏大,D正确;14.
【答案】B【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各含P粒子浓度的负对数pc,故pc越小说明对应微粒的浓度越大,随着NaOH的加入,溶液的pH越大,溶液中H3PO3的浓度逐渐减小,-23HPO逐渐增大,然后2-3HPO逐渐增大,故图中曲线③代表pc(H3PO3)随pH的变化,曲线②代表pc(H2PO3-)随pH
的变化,曲线①代表pc(HPO32-)随pH的变化,据此分析解题。A.由分析可知,曲线化学答案卷第5页(共9页)①表示2-3pcHPO随pH的变化,曲线③代表pc(H3PO3)随pH的变化,A错误;B.由图像信息可知,溶液中只有三种含P微粒即H3PO3、-2
3HPO、2-3HPO,故33HPO为二元酸,B正确;C.由图中信息可知,c点溶液中c(H2PO3-)=c(H3PO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233cNa+cH=cOH+cH
PO+2cHPO即c(Na+)+c(H+)=c(OH-)+2c(HPO32-)+c(H3PO3),C错误;D.常温下,HPO32-+H2O33232HPOOHHPOHOH2PO3-+OH-的平衡常数)(2332c)()(cHPOO
HcPOHKh,由图中a点信息可知,c(H2PO3-)=c(HPO32-),pH为8.1,故9.51.8142332101010cc)()(c)()(HKHPOOHcPOHKWh,
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空外,每空2分,共54分。15.【答案】(1)BD(2)增大汽油和青蒿素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3)在通入空气前没有除去CO2和H2O,在装置最后没有防止空
气中的CO2和H2O干扰(答对一点给一分)(4)将燃烧生成的CO全部变成CO2(5)C15H22O5(6)①③【解析】(1)根据流程图,操作I、Ⅱ、III分别为过滤、蒸馏、重结晶,根据图示,A为蒸馏装置,B为分液装置,C为过滤的装置,D为加热固体的装置,故操作中没有用到的装置
为B和D;(2)超声提取的原理是在强大的超声波作用下,使青蒿细胞乳化、击碎、扩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汽油和青蒿素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操作III是粗品进行提纯,即对粗品进行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精品,故答案为蒸
发浓缩、冷却结晶。(3)为了能准确测量青蒿素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实验前应通入除去CO2和H2O的空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C和D一个吸收生成的H2O,一个吸收生成的CO2,应先吸水后再吸收CO2,所以C内装的CaCl2或P2O5,而D中为碱石灰
,而在D后应再加入一个装置防止外界空气中CO2,和H2O进入的装置。故答案为:在通入空气前没有除去CO2和H2O,在装置最后没有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干扰;(4)由题给实验装置可知,装置A为青蒿素的燃烧装置,B中氧化铜的作用是使青蒿素燃化学答案卷第6页(共9页)烧生成的一氧化碳氧
化生成二氧化碳,保证青蒿素中的碳全部变成CO2被吸收;(5)由题意可知,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14.10g282g/mol=0.05mol由表格数据可知,反应C中测得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34.90-25.00)g=9.90g,装置D中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3.00-50.00)g=
33.00g,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青蒿素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9.90g18g/mol×2=1.1mol,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3.00g44g/mol=0.75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4.10g-0.75mol12g/mol-1
.10mol1g16g/mol=0.25mol,由n(青蒿素)∶n(C)∶n(H)∶n(O)=0.05mol∶0.75mol∶1.1mol∶0.25mol=1∶15∶22∶5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答案为:C15H22
O5;(6)①根据双氢青蒿素的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5H24O5;①错误②根据双氢青蒿素的结构简式中可以确定双氢青蒿素中含有过氧键、醚键、羟基;②正确③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6个原子共面,即中至少8个碳原子共面,而8号碳上最多有
一个甲基碳和8号碳原子共面,所以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③错误④α-松油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如图,共7种;④正确。故①③错误。16.【答案】(1)粉碎、搅拌、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等(答出1点给1分,
答出2点给满分。)(2)N、Cl(答对1个给1分,答全给2分。)(3)6ClO3+10NH4===5N2↑+3Cl2↑+4H++18H2O(4)Pd(OH)2具有两性,当碱性较强时会溶解而进入上层清液中(
5)将Pd(OH)2转化为PdCl2、抑制PdCl2的水解(答对1点给1分,答全给2分)(6)75【解析】Pd(NH3)2Cl2用热浓盐酸溶解得到(NH4)2PdCl4溶液,用NaClO3溶液氧化(NH4)2PdCl4得含有PdCl24
的溶液、氯气、氮气,向含有PdCl24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调节pH=10生成Pd(OH)2沉淀,用浓盐酸溶解Pd(OH)2得到有PdCl2溶液,加热至100℃浓缩直至蒸干得PdCl2。(1)加快酸溶速率的措施有:将固体粉碎、搅拌、升
温、增大反应物浓度等;化学答案卷第7页(共9页)(2)Pd(NH3)2Cl2中的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Cl;(3)“氧化”后,钯仍以PdCl24形式存在,则“氧化”过程中ClO3把NH4氧化为氮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6ClO3+10NH4===5N2↑+3Cl2↑+4H+
+18H2O;(4)含有PdCl24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调节pH=10生成Pd(OH)2沉淀,Pd(OH)2具有两性,“沉钯”时,若pH大于10,Pd(OH)2和氢氧化钠反应溶解而进入上层清液中,所以上层清液中钯含量升高;(5)“步骤Ⅴ”中需加浓盐酸并加热至
100℃浓缩直至蒸干,加浓盐酸的目的是将Pd(OH)2转化为PdCl2、抑制PdCl2的水解。(6)金属钯密度为12.0g∙cm-3,标准状况下,吸附的氢气是其体积的900倍,即12g钯吸收900mL氢气,此条件下钯的吸附容量R=900/12=75mL∙g-1。17.【答案】
(1)2H2O-4e-===O2↑+4H+92(2)Ⅰ-90Ⅱ①CO②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升高,反应③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转化率降低,反应①正向移动的程度小于反应③逆向移动的程度,导致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③AC④0.015【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充电时,阳极H2O→O2,阴极24Zn(OH)→Zn,则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4222Zn(OH)2Zn+O+4OH+2HO通电。该电池充电时,阳极2H2O-4e-===O2↑+4H+,该电池放电时,正极CO2+2e-+2H+===HCOOH
,当电路中通过4mole-时,生成的HCOOH为92g;(2)I、根据反应①和③可知,根据盖斯定律③-①可得CO(g)+2H2(g)===CH3OH(g)ΔH2=(-49kJ·mol-1)-41kJ·mol-
1=-90kJ·mol-1II.①根据反应②和③可知,其反应的产物都有CH3OH生成,且ΔH2和ΔH3都小于零,也就是说,温度升高,它们的平衡都会逆向移动,从而使CH3OH的产量变少,则甲醇在含碳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符合这个规律的是曲线m,则曲线n代表的是C
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化学答案卷第8页(共9页)②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正反应程度增大,CO2转化率升高,反应③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逆反应程度增大,CO2转化率降低,在150~250℃范围内,温度升高,整体上CO2转化率降低,说明反应①正向移动的程度小于反应③逆向移动的程
度,导致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③A.起始n(CO2)∶n(H2)=1∶3投料,只发生反应③时,CO2、H2转化率相同,发生反应①时,H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CO2的转化率,当①和③都发生时,则H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CO2的转化率,故A正确;B.由图可知
,温度在150℃时有利于反应Ⅰ进行,CH3OH的含量高,有利于工业生产CH3OH,但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因为反应需要一定温度才能发生,故B错误;C.加入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可提高CH3OH的选择性,能提高平衡转化率,故C正确;D.150-400℃
范围内,根据CO2的转化率变化曲线可知H2O的平衡产量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答案AC;④270℃时CO2的转化率为24%,CO和CH3OH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设起始量n(CO2)=1mol
,n(H2)=3mol,反应③CO2转化xmol,反应①为ymol,列三段式如下:222CO(g)H(g)CO(g)HO(g)1x33x0xyyyylxy33xyyxy起始转化平衡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为4-2xmol。CO和甲醇的
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可得x=y,CO2的转化率为24%,x+y=0.24,得到x=y=0.12mol,总物质的量为3.76mol,由5MPa4mol=P3.76mol后可得反应后的总压为4.7MPa,则,则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222COHO0.120.24=0.015COH
0.762.52ccKcc()()()()18.【答案】(1)第六周期第ⅤA族(2)O>C>H(3)SO3、BF3、BCl3(任答2个,答对1个得1分)化学答案卷第9页(共9页)(4)D(5)①12②(1/2,1/2,1/2)【解析】(1)元素Bi的价电子的电子
排布式为6s26p3,则可知其位于第六周期第ⅤA族;(2)1,3,5-苯三甲酸中含有的元素为C、H、O,它们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O>C>H;(3)Bi(NO3)3·5H2O中阴离子为NO3-,价电子数为:5+
6×3+1=24,与其互为等电子且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分子有SO3、BF3、BCl3;(4)A电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为激发态N原子的第二电离能,需要的能量小;B电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为基态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需要的能量大;C电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为基态N原子的第三电离
能,需要的能量较大;D电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为基态N原子的第四电离能,需要的能量大于第三电离能;故选D(5)①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铋原子与氧原子的位置关系为顶点和面心的关系,所以距离铋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氧原子有12个,故答案为:12;②原子坐标参数A
为(0,0,0);B为(1,1,1)。根据原子间的位置关系,即C点在晶胞的体心位置,因此C点的坐标为(1/2,1/2,1/2)。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铋原子的个数为8×18=1、位于体心的铁原子个数为1、位于面心的氧原子个数
为6×12=3,已知晶胞的参数为565.76pm,由晶胞的密度公式可得:ρ=mV=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