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19)页,1.25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a38fe4830baf8939c35baad43b82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1-5小题,每小题2分,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许多生物具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金鱼草的红花和白花B.豌豆的绿豆荚
和黄子叶C.小麦的抗锈病和不抗锈病D.曼陀罗的紫茎和绿茎【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A、金鱼草的红花和白花属于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B、豌豆的绿豆荚和黄子叶不属于同一性状,B正确;C、小
麦的抗锈病和不抗锈病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D、曼陀罗的紫茎和绿茎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获得了成功,下列不属于豌豆优点的是()A.豌豆花瓣大,便于分离,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粉B.豌豆的不同性状之
间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区分和统计C.豌豆开花后已经完成了受粉,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D.豌豆雌蕊的柱头只能接受本植株的花粉,无法进行人工授粉【答案】D【解析】【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
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子代数量多,便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详解】A、豌豆的花瓣大,便于分
离,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粉的操作,A不符合题意;B、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观察和统计,B不符合题意;C、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开花前就已经完成了受粉,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C不符合题意;D、豌豆雌蕊的柱头可接受其植株的花粉和本植株的花粉,D符合题意。故选D。3.有
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一定要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
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答案】C【解析】【分析】人工杂交实验中,为防止两性花自交,在开花前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实验过程中需要套袋处理。【详解】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要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而单
性花不需要,A错误;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不需要去雄,B错误;C、为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杂交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套袋,C正确;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②基因型
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④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A.①②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
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4、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①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例如Aa×Aa→AA、Aa、aa,①
错误;②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②错误;③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③正确;④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④正确;⑤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
状的不同表现类型,⑤正确。综上所述,③④⑤正确,即C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B.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是“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
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C.“孟德尔发现F2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3: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D.“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内容【答案】B【解析】【分析】1
、假说—演绎法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1909年,约翰逊提出“基因”这一概念替代遗传因子。【详解】A、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A错误;B、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是“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B正确;C、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
验,发现F2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提出问题”的内容,C错误;D、交实验验证了演绎推理的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实验验证”的内容,D错误。故选B。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的育性受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基因型为MM、Mm的个体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
,基因型为mm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只能产生可育的雌配子。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A.1/8B.1/6C.3/8D.3/4【答案】B【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详解】基因型为Mm植株自交,F1中MM:Mm:mm=1:2:1,其中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可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能产生可育的雌配子,故只有1/3MM和2/3Mm植株能够自交,则F2中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的比例为2/3×1/4=1/6,B正确。故选B。7.猫的毛
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若让F2中的黑色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A.31/6B.21/6C.31/9D.
21/9【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以上分析可知,F1灰褐色猫的基因型为AaBb,假设A_bb为黑色猫的基因型,aaB_为白色猫的基因型,则F2中的黑色猫为1AAbb、2Aabb,a基因频率为=,A基因频率为1﹣=,相互交配,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占×=,则A_
bb个体占1﹣=,aabb个体为白色猫,A_bb个体为黑色猫,故表现型有2种,白色猫aabb所占的比例为.假设A_bb为白色猫的基因型,aaB_为黑色猫的基因型,则同理可知后代中表现型有2种,白色猫aabb所占的比例为.故选D.8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l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的C.由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
果实南瓜,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且①是测交过程,亲本是Aa(白果)×aa(黄果)。【详解】BD、根据题目信息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可知①是测交过程,亲本是Aa×aa。由于F1自交的结果中③,白果出现了形状分
离,白果是显性性状,所以白果为Aa,BD正确;C、根据③过程判断白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C错误;A、由于亲代是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1中的黄果占1/2,其自交是1/2aa→1/2aa;F1中的白果占1/2,其自交是1/2Aa→1/2×1/4AA
,1/2×2/4Aa,1/2×1/4aa。所以显性A_=1/8+2/8=3/8,隐性aa=1/2+1/8=5/8,显性A_:隐性aa=3:5,A正确。故选C。9.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甲、乙两容器和两种颜色的小球模拟孟德尔的
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自交得到F2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容器内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B.甲、乙容器中各放入比例不同的两种颜色的小球C.从甲、乙容器中各抓取一个小球并进行组合的过程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D
.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好后,应将容器内剩余的小球摇匀后重复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
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用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B、实验中甲、乙两容器分
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容器内分别放入两种颜色的小球代表两种配子,而且两种颜色小球数量必须相等,但两个容器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等,AB错误;C、从甲、乙容器中各抓取一个小球并进行组合的过程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进而模拟性状分离比的产生,C正确;D、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好后,应将抓取的小
球放回原容器并摇匀后重复实验,以保证容器中配子的比例均等,从而实现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错误。故选C。10.下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F2的部分基因型(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配子YR
YryRyrYR①②YyRrYr③yR④yryyrrA.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①②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④>①D
.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或5/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①(YYRR)的概率为1/16;②(YYRr)的概率为2/16;③(YyRr)的概率为4
/16;④(yyRr)的概率为2/16。亲本的性状为YYRR和yyrr或YYrr和yyRR,后代重组性状占3/8或5/8。【详解】A、表中的基因都是核基因而非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所以其载体只能是染色体,A错误;B、表中Y
、y、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图中①的概率1/16,②的概率是1/8,③的概率是1/4,④的概率是1/8,所以①、②、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
的概率大小为③>②=④>①,C正确;D、如果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如果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5/8,D正确。故选A。11.已知一玉米植
株的基因型为AABB,用其进行杂交育种,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答案】C【解析】【分析】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
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A正确;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
B正确;C、由于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A和B的基因,后代不会有aaBb的个体,C错误;D、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故选C。12.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关于此
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其中一个是极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不存在同源染色
体,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详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
,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D正确。故选D。1
3.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假如15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都能正常分裂,并在最大限度内受精,最多能形成15个受精卵B.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影响生殖细胞的形成,例如气温过低可能会导致卵细胞无法变形C.卵细胞和极体中
的染色体数目都减半,三个极体所含的基因完全相同D.精细胞变为精子时,头部保留大部分的细胞质及多数的细胞器和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
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15个初级卵母细胞正常分裂能形成15个卵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能形成20个精子,最大限度内受精,最多能形成15个受精卵,A正确;B、卵细胞不需要变形,B错误;C、三个极体所含的基因有一个和卵细胞相同,另两个基因相同,C错误;
D、精细胞变为精子时,头部保留细胞核,尾部保留少部分的细胞质及少数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A14.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
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染色体的复制会导致DNA含量加倍,但不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不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
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均会导致基因重组,进而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C符合题意;D、着丝点的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但不会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故
选C。15.下图为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部分果蝇杂交实验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F1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可知,果蝇的红、白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摩尔根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证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
于性染色体上C.F2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D.图中F2代中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白眼果蝇出现的几率为1/8【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红眼与白眼杂交,子一代均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详解】A、F
2中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眼色基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错误;C、F1中红眼雌雄果蝇(XAXa
、XAY)杂交,F2红眼雌为1/2XAXA、1/2XAXa,纯合子占1/2,C正确;D、F2红眼雌为1/2XAXA、1/2XAXa,F2红眼雄为XAY,后代出现白眼果蝇为XaY=1/4×1/2=1/8,D正确。故选B。
16.下图编号①~⑤是光学显微镜下拍摄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前取百合的根尖解离、漂洗、甲紫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B.也可以选用马蛔虫卵巢作为实验材料来观察动物减数分
裂的过程C.图③细胞中有12个四分体,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D.等位基因的分离只会发生在图⑤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
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观察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具体的图象,最好选精巢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C、图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四分体,该细胞中有12个四分体,可能
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C正确;D、等位基因的分离正常情况下发生在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一旦发生互换或者基因突变,则在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故选C。17.下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系谱图,从图可
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A.1B.4C.1和3D.1和4【答案】C【解析】【分析】性染色体的遗传特点决定了伴性遗传的特点。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且一定会传给女儿。【详解】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7号女性患者的
X染色体一条来自其母亲5号;一条来自其父亲6号,5号的父母表现均正常,则5号携带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即1号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而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即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和3号,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在小鼠一个自然
种群中,任取一对黄色(A)短尾(B)个体经多次交配(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测交不能产生显性纯合
子后代B.黄色短尾的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C.该小鼠的致死基因型都是纯合的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鼠和黄色长尾鼠杂交,后代无致死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一对黄色(A)短尾(B)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
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由此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且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详解】A、根据题意,该对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
尾=4∶2∶2∶1,由此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且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产生的后代中显性个体都是杂合子,A正确;B、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和AaBB4种,其中致死基因型有
AABB、AABb的和AaBB3种,B正确;C、该小鼠的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和aaBB,其中AABb、AaBB是杂合子,C错误;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鼠(aaBb)和黄色长尾鼠(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
bb和aabb4种,没有致死现象,D正确。故选C。19.下列有关科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萨顿发现蝗虫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6对染色体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
.约翰逊提出了用“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规律;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
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B、萨顿发现蝗虫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12条互不相同的染色体,B错误;C、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规律,C正确;D、1909年,约翰
逊用“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D正确。故选B。20.某种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将白花植株和紫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红色:粉红
色:紫色:白色=6:3:3:4B.粉红色:红色:紫色=1:2:1C.红色:粉红色:紫色:白色=9:3:3:1D.粉红色:紫色:红色=3:9:4【答案】A【解析】【分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
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
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详解】白花植株(aaB_、aabb)和紫花植株(A_bb)杂交,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1自交得到的F2,A_∶aa=3∶1、BB∶Bb∶bb=1∶2∶1,因此红花(A
_Bb)∶粉红花(A_BB)∶紫花(A_bb)∶白花(aaB_+aabb)=6∶3∶3∶4,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45分)21.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
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1中BC段形成原因是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2)图2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核DNA分子。(3)图2中_________
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4)图2中丙细胞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5)图2中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答案】(1)①.DNA复制②.着丝粒分裂(2)①.丁②.8##八(3)丙、丁(4)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5)常染色体【解析】【分析】在DNA复制之前,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复制之后,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存在DNA复制,图1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2中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乙的为精原细胞,丙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
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小问1详解】图1中BC段为斜线下降,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1下降为1/2,形成原因是DNA复制,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DE段数目比由1/2上升为1,形成原因是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体上DNA由两个变成一个。【小问2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不具有同
源染色体,只有丁细胞符合,甲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所以共有8个DNA。【小问3详解】图1中CD段为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图2中有丙、丁细胞符合。【小问4详解】图2中丙细胞细胞
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小问5详解】图2中丁细胞是由丙细胞均等分裂产生,此动物为雄性,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其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在雄性动物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Y,这是一
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不可能是Y染色体,一定是常染色体。22.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产了一头棕色母牛。(1)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该棕色母牛的基因型是_____,上述两头黑牛再次交配产
生黑色公牛的概率是________。(2)要判断上述再次交配产生的黑色公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在一代内进行新的杂交实验,最好选用该头牛与多头______母牛交配,观察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并预测:若子代中___________,则该黑色公牛是纯合子;若子代中________
___,则该黑色公牛是杂合子。(3)写出题干中这两头黑牛杂交的遗传图解(需写出配子、相应表型及其比例)_____。【答案】(1)①.bb②.3/8(2)①.棕色②.全是黑色牛③.黑色牛∶棕色牛=1∶1(出现棕色牛)(3)【解析】【分析】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
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两头黑牛交配,生产了一头棕色母牛,那么棕色是隐性性状,黑色是显性性状,且两头亲本牛的基因型都是Bb,子代棕色母牛基因型为bb。这对黑色牛再次杂
交,产生黑色公牛的概率=3/4×1/2=3/8。小问2详解】这对黑牛产生的后代黑牛的基因型可能是BB或者Bb,可以通过与多头棕色母牛杂交,通过后代的表型来判断该黑牛的基因型。若子代中全是黑色牛,则该黑色公牛是纯合子;若子代中黑色:棕色=1:
1(出现棕牛),则该黑色公牛是杂合子。【小问3详解】这两头黑牛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2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
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从后代的性状统计结果来看,Y和y遵循_____定律,Y/y和R/r遵循_____定律。(2)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黄色圆粒),_____(绿色圆粒)。(3)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
本的是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4)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分离②.自由组合(2)①.
YyRr②.yyRr(3)①.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②.1/4(4)①.YyRR或YyRr②.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
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
yyrr),数量比为3:1:3:1。【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说明R和r、Y和y都遵循分离定律,Y/y和R/r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
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小问3详解】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2×3=6种,表现型有2×2=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
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yy×(1/4RR+1/4rr)=1/4。【小问4详解】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则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
粒:绿色皱粒=1:1:1:1。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时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
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假定甲、乙病均由细胞核基因控制)。项目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15064465女性2811624701(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
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以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2)下图是某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遗传病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与乙病有关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请根据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Ⅲ10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②如果Ⅳ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
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答案】(1)①.常②.X③.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2)①.aaXBXB或aaXBXb②.1/8③.3/8【解析】【分析】甲病发病率
高,且代代相传,通过表格数据可知甲病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说明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而乙病发病率较低,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10没有甲病说明是aa。而7一定是乙病的携带者,所以10有可能是乙
病携带者也可能是完全正常,故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III9有甲病因其母亲无病,所以9是AaXBY,10是1/2aaXBXB和1/2aaXBXb。【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甲病发病率高,且代代相传,通过表格数据可知甲病在男女中的发病
情况大致相同,说明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而乙病发病率较低,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0没有甲病说明是aa。而7一定是乙病的携带者,所以10有可能是乙病携带者也可
能是完全正常,故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III9有甲病因其母亲无病,所以9是AaXBY,10是1/2aaXBXB和1/2aaXBXb,他们的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是1/2,患乙病的概率是1/2
×1/4=1/8,如果IV11是男孩,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4,所以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1/2×1/4=1/8,只患甲病的概率是1/2×3/4=3/8。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