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85.307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85.30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40950b4937c615085a1697ac39626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023年3月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1799年发现于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公元前196年制作),由上至下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诏书的

三种文字:圣书体象形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象形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体的对照碑文。罗塞塔石碑的发现()A.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B.实证了埃及文字的演变过程C.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间的密切联系D.反映了古埃及神权的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由上至下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诏书的三种文字:圣书体象形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象形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体的对照碑文”

可知,罗塞塔石碑使用三种文字篆刻,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A项正确;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未体现埃及文字的演变过程,排除B项;石碑上刻有圣书体象形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象形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体的对照碑文,提供了古文

字互证的可能性,但不能说明世界古代文明间的密切联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石碑的具体内容,无法推断古埃及神权是否至高无上,排除D项。故选A项。2.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

校、史诗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古罗马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一统中国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地

理环境在文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答案】D的【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依据材料“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结合图示可以

看出两河流域、埃及、古罗马以及中国孕育出不同特色的文明,体现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表述绝对,中华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排除A项;世界文明无优劣之分,排除B项;生产力在文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3.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

(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馆,不仅有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马门的上述举措()A.开创了宗教合

流的局面B.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C.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D.起到文化交流传承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门作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

治者,积极吸收希腊古典文化,采取宗教包容政策,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起到文化交流传承的作用,D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域内长期存在多种宗教,马门并非该局面的开创者,排除A项;7世纪时,阿拉伯文明崛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马门的科学文化举措与帝国扩张没有直接关系,排

除C项。故选D项。4.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的过度剥削招致农民诉讼。800年,法国对西部勒芒地区发布法令,明确规定劳役种类和数量,如每人自带牲畜在自营地上犁地一天,领主不能强迫其在本周内再承担手工业劳役。这反映了当时西欧()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B.农奴政治权利扩大

C.庄园秩序得到维护D.生产关系有所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习惯是一种调整领主和农民关系及农业生产关系的法律。其中材料“如每人自带牲畜在自营地上犁地一天,领主不能强迫其在本周内再承担

手工业劳役”反映的是法国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正确;当时封君封臣制度正在形成之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奴的政治权利,排除B项;材料与维护庄园秩序无关,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

。5.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是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实现于精神领域,即“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分裂体现于现实领域,……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政治上四分五裂B.国家意识不易出现C.世俗权力逐渐加强D.契约观念开始出现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可知,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即国家意识尚未产生,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国

家意识不易出现,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封君封臣制度下的社会意识,无法看出世俗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就产生了契约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6.阿育王(公元前303—公元前232)经过连年征伐,消灭了

实力强大的羯陵伽国,征服了除半岛极南端的迈索尔地区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主要地区。此后,在佛教高僧优波毯多的感召下,阿育王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并向全国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阿育王的这些做法()A.利于封建帝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促进了

印度教在帝国境内的传播C.助推了孔雀帝国社会秩序的稳定D.表明帝王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性【答案】C【解析】【详解】阿育王在完成帝国统一之后,以佛教为依托,宣布国家停止战争,以法律来治理国家,这有助于推动国家建设,维护帝国社会秩序稳定,C项

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阿育王完成统一之后的举措,意味着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排除A项;阿育王推崇佛教而非印度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国家的治理层面,排除D项。故选C项。7.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

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唐都长安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等都具有日本特征。这体现了日本()A.全方位吸收中华文明B.对外来文化持怀疑态度C.坚守民族本色D.善于学

习融合的精神【答案】D【解析】的的【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中国)。根据材料“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以适应他们的社会

结构;以唐都长安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等都具有日本特征”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人在借用汉字、儒家学说以及唐朝建筑风格,但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变通,这说明日本借鉴吸收外来文明又注重结合实际,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日本人在借用汉字、儒家学

说以及唐朝建筑风格,“全方位吸收中华文明”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善于学习融合的精神,未体现日本对外来文化持怀疑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借鉴吸收外来文明,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8.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这些城市不但与非洲内陆地区有密切的贸易

和文化联系,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这表明古代东非海岸城市()A.融入了印度洋贸易网B.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C.因地理优势而繁荣D.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15世纪(东非)。根据材料“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可得知东

非海岸城市与非洲内陆交流密切,还和与世界各国存在经济往来,因此日益繁华,反映了其因地理的优势而繁荣,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东非贸易往来的区域看,东非海岸港口与非洲内陆联系密切,也受益于东西方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而不仅仅限于印度洋贸易中,排除A项﹔材料中与东非贸易

的国家众多,古代东非发展显然不仅仅受阿拉伯文明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东非海岸城市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这个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9.下图所示为1510—1650年英国南部小麦、羊毛价值指数和地租变化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英国()的A.生产方式变革刺

激消费需求上涨B.重商主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C.世界市场扩展导致商品结构变化D.价格革命加快社会转型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展现了地租、小麦还有羊毛的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体现的是英国价格革命的特征,价格革命促使

地租市场化趋势加强,促进了旧日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加快了社会转型的进程,D项正确;生产方式变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重商主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世界市场扩展导致商品结构变化说法正确,但在材料

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10.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

增长。这表明()A.全球交流不断扩展并更加频繁B.人类历史成为一个整体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国际分工格局已经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可得出,随着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扩大,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商品流通加快,才会出现材料中的欧洲人获得更多亚洲物品的情况,A项正确;材料强调全球商品的交流,而不是人类历史成为一个整体,排除B项;当时世界市场并没有基本形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背景下,全球交流不断扩展并更加频繁,没有强调国际分工,排除

D项。故选A项。11.从14世纪起,尤其在15世纪时,意大利各城市国家王公和市政官周围都有一批学者。这些王公和市政官参照美第奇家族的做法,创立学校和学院,以提升人们对希腊哲学的兴趣。由此推知,这一做法()A.加速了人文主义的产生B.旨在弘扬古希腊文明C.有助于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D

.符合旧贵族阶层的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意大利)。根据材料可知,14、15世纪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的的王公和市政官发挥学

者的作用,创立学校和学院,提升人们对希腊哲学的兴趣,这就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变化,助推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C项正确;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产生,排除A项;这一做法有助于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B项不符合材料

主旨,排除B项;王公和市政官的做法有利于思想解放,不是维护传统贵族阶层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2.史学家罗兰·斯特龙伯格评价道:“伏尔泰与大多数哲学家一样(卢梭是一大例外)不太赞成民主。在18世纪,民

主主义者是极其罕见的。伏尔泰通常把人民说成‘群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众不支持启蒙思想B.启蒙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C.启蒙思想家反对人民主权D.卢梭与伏尔泰的政治主张对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

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反)问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哲人将人民引为同盟,致力于启迪民智,但启蒙哲人囿于对理性的专断权,将自身视为绝对的启蒙主体,将人民视为绝对的启蒙客

体,所以才有伏尔泰把人民说成“群氓”,不主张给予民众完全的民主,说明启蒙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B项正确;伏尔泰称民众为“群氓”,更多的是认为群众教育水平低,需要启蒙思想家们来教化,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启蒙思

想家卢梭主张人民主权,排除C项;卢梭的政治主张与伏尔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即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

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A.佐证经济生活决定政治活动B.说明小商人的政治要求最强烈C.颠覆史学界对英国革命的认识D.全面认识英国革命背景和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

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的观点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新兴

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但材料却反映革命期间封建王党和议会成员结构相当,因此增加了我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后政权建设的整体认识,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无法体现经济生活的决定作用,排除A项;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

区别,因此并不能说明小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进,排除B项;“颠覆”的说法过于夸张,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冲击了英国革命的传统说法,而不是“颠覆”,排除C项。故选D项。14.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情愿回

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A.国会权力高于最高法院B.最高法院缺乏实际权力C.分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D.权力部门间存在较大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787年(美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87年宪法刚颁布时,对司法权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这说明当时美国的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C项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体制,国会权力凌驾于最高法院之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具有实

际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各权力部门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图所示为1789年法国三个等级的人口、土地、税收占比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法国()A.等级制度导致启蒙思想传播B.封建统治面临严重

的危机C.大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实现民主共和的道路艰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平民掌握的土地占全国的65%,承担着全国100%的税收,结合所学知识,这种

不合理的情况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项正确;法国革命思想的传播并没有因等级制度的存在而受阻,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法国民主共和道路的艰难曲折,排除D项。故选B项。1

6.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宰相主持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议会通过的一切法律和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议会对政府也没有任何行政的监督权,无权要求政府作政务报告。这说明德意志帝国()A.代议制存在缺陷B.宰

相掌握国家立法权C.没有受到分权制衡的影响D.权力运作体系较严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政府不是由议会产生,而是由皇帝

任命产生,并且政府对议会也不负有责任,不受议会监督,代议制政府的很多特征德意志帝国都不具备,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A项正确;宰相主要负责行政,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宪法也受到分权制衡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说明德意志帝国代议制存在缺陷,D项权力运作体系较严密的

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17题12分,18题16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约前420年)所著《历

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不仅突破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

束缚,而且突破自古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试图勾画一幅全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摘编自吴子度《世界史》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

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著史范围详于本国,薄于“蛮夷”。19世纪,魏源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50卷,18

42年出版,1847年增为60卷,1852年又扩充到100卷。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历史与地理巨著。——摘编自葛懋春《历史科学概论》(1)根据材料,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所著史书的共同之

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海国图志》的特点及各自产生的历史背景。【答案】(1)共同之处:开阔的视野;以本民族的历史为主体。(2)特点:突破传统史学的局限,着眼于世界。背景:《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资本主义经

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壮大;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拓展,突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突破神学的束缚。《海国图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国门被迫开放,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清朝经济、科技、军事等的落后;西学东渐,冲击天朝上国观念。(各答两点即可)【解析】

【小问1详解】共同之处: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中国)。根据材料“主要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

陆的一半”可知,开阔的视野;以本民族的历史为主体。【小问2详解】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中国)。根据材料“不仅突破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束缚,而且突破自古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

限,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试图勾画一幅全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

的世界历史与地理巨著”可知,突破传统史学的局限,着眼于世界。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中国)。《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根据材料“不仅突破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束缚,而且突破自古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

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拓展,突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突破神学的束缚;根据材料“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兴资

产阶级壮大。《海国图志》:根据材料“19世纪,魏源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50卷,1842年出版,1847年增为60卷,1852年又扩充到100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国门被迫开放,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根据材料“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

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历史与地理巨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经济、科技、军事等的落后;西学东渐,冲击天朝上国观念。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

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鞭之六十下。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明那。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

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1)材料一中的法典代表哪个文明区域?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2)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材料二所述古罗马的“公民法”体现出人类法制哪些新特征?【答案】(1)区域:古代两河流域。信息:条文意在处理自由民与奴隶之间、自由民与地位较高者之间的经济利益、人身

伤害等方面的纠纷与矛盾,由此证明《汉穆拉比法典》用于协调古巴比伦各阶层的社会关系;法典倾向于袒护“地位较高者”,其次自由民,而奴隶则受无情迫害,反映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与残酷性;法典条文还透露出神灵信仰;《汉穆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的第一手史料。(表层信息、深层信息取之合理,文字通顺即可。)(2)特征:公民法律地位平等;体现人们崇尚法治、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解除。【解析】【小问1详解】(1)区域: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古巴比伦)。根据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可知,《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属于古代两河流域。信息: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古巴比伦)。根据材料“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等信息可得出条文意在处理自由民与奴隶之间、自由民与地位

较高者之间的经济利益、人身伤害等方面的纠纷与矛盾,由此证明《汉谟拉比法典》用于协调古巴比伦各阶层的社会关系;根据材料“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可得出法典倾向于袒护“地位较高者”,其次自由民,而奴隶

则受无情迫害,反映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与残酷性;根据材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可得出法典条文还透露出神灵信仰;同时根据法典的内容可得出,《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第一手史料。【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公元前445年,坎

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可知,公民法律地位平等;体现人们崇尚法治、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根据材料“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可知,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解除。19.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

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

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

种交流的积极意义。【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海外贸易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2)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和封闭

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大豆传入美国并广泛种植;根据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可得出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根据材料“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

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海外贸易的扩大推动大豆在美国的种植。(2)根据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可得出大豆的传入美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根据材料“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大豆成为食品工业”等信息可得出大豆的传入美国及大豆品种的开发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根据材料“

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可得出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根据材料“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等信息可知,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20.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欧洲两个历史时期的流行服饰简介中世纪时期拜占庭的达尔玛提卡:十字形外衣,是一种没有性别区分的贯头衣,长度随人体高度从肩及地,而且从肩部到下摆底部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比作为基督

血的象征,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装饰。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特征。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衣以及敞口低领,下部穿用裙子,裙内使用宽大的裙撑,整体看来,上身紧瘦,下体裙子宽大,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等特

征。——摘编自刘静轩《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欧洲思想发展历程,拟定一个论题,对上述欧洲的流行服饰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欧洲流行服饰的

变化深受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影响。解读: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长期宣扬以神为中心的思想,社会上盛行禁欲主义,人性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拜占庭的达尔玛提卡服饰没有性别区分,形如“十字”,装饰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克拉比。服装外形

呆板,极力掩盖肉体,充满了冷漠的宗教色彩,否定人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盛行,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反对禁欲主义,人性的发展获得解放。这一时期的服饰注重对人体的再塑造,男女服饰截然分离,流行使用填充物。服饰造型生动

,极其夸张地凸显男女人体不同的差异和特征,充分表现人文主义,肯定人性。由此可见,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主流服饰随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发展而变化,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物化体现。【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

特征”,“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等特征”,得出论题:欧洲流行服饰的变化深受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影响。解读:依据材料“克拉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装饰”,得出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长期宣扬以神为中心的思想,社会上盛行禁欲主义,人性的发展

受到严重束缚。依据材料“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衣以及敞口低领,下部穿用裙子,裙内使用宽大的裙撑”,得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盛行,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反对禁欲

主义,人性的发展获得解放。这一时期的服饰注重对人体的再塑造,男女服饰截然分离,流行使用填充物。服饰造型生动,极其夸张地凸显男女人体不同的差异和特征,充分表现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最后总结,得出从中世纪到文艺复

兴时期,欧洲主流服饰随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发展而变化,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物化体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