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新教材鲁科版宁陕)第4章 第20练 硫酸、酸雨及防治 Word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30.995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新教材鲁科版宁陕)第4章 第20练 硫酸、酸雨及防治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新教材鲁科版宁陕)第4章 第20练 硫酸、酸雨及防治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新教材鲁科版宁陕)第4章 第20练 硫酸、酸雨及防治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新教材鲁科版宁陕)第4章 第20练 硫酸、酸雨及防治 Word版.docx,共(5)页,430.99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74bc118963af2ac7ec01e10c2a25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

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仅表现强氧化性,还表现酸性2.下列关于鉴别1mol·L-1稀硫酸和98%的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测定两溶液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的是浓硫酸B.常温下可以用铜片鉴别两种溶液C.常温

下不能用铝片鉴别两种溶液D.两溶液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增大的是浓硫酸3.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可制氯化氢,说明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常温下能够用铝罐储存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可使铝发生钝化D.反应:C+2H2SO4(浓)=====△CO2↑+2H2O+2SO2↑中,H2SO4既体现酸性又体现强氧化性4.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

染料和盐类。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硫具有还原性,可用硫黄处理洒落的汞单质B.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C.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去除铁锈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硫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接近浓氨水瓶口有白烟

产生B.钠、铝、铁、铜在空气中都会氧化变质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C.可直接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水来证明该反应有硫酸铜生成D.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制乙烯、蔗糖遇浓硫酸炭化,两过程中浓硫酸都表现出脱水性6.某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来验证浓硫酸的某些性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实验目的吸水性脱水性溶解放热强氧化性实验装置7.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

定余酸的浓度8.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不同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向三等份浓硫酸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不同金属片,加热,用生成的气体进行下表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金属为铜金属为锌金属为铝点燃不燃烧燃烧燃烧通入酸性KMnO4溶液褪色褪色褪色

通入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出现黑色沉淀通入品红溶液褪色褪色不褪色已知:H2S+CuSO4===CuS↓+H2SO4(CuS为黑色固体);H2S可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铜片的实验中,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是SO2B.加入铝片的实验中,燃烧现象能证明生成气体中一定含H

2SC.加入锌片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D.金属与浓硫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9.“蓝天保卫战”需要持续进行大气治理,有效处理SO2、NO2等大气污染物。化学研究为生产、生活处理废气,防止

大气污染做出重要贡献。将SO2转化为K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CO2完全吹出B.反应时应将CaCO3粉碎C.固体产物A是CaSO3D.“高温”时只发生CaCO3的分解反应10.将一定量的锌放入200mL18.4mol·L

-1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44.8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0.8L,测得溶液c(H+)=0.2mol·L-1,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气体X为SO2和H2的混合物B.反应中共转移4mol电子C.气体X中SO2与H2的体

积比为1∶4D.反应中共消耗Zn130g11.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固体NaBr、NaCl、Na2SO3、Cu,分别向这四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浓硫酸,部分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和②的现象说

明还原性:Br->Cl-B.浓硫酸与NaCl不反应,白雾是浓硫酸吸水所致C.反应③的现象说明氧化性:浓硫酸>Na2SO3D.反应④的现象除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外,溶液中还析出蓝色晶体12.“以废治废”

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其流程如图:(1)为加快工业废碱渣中Na2CO3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2)过

程①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流程中,加入NaOH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粗品中

含有少量Na2SO4的方案: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粗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Na2SO4。13.现有某铁碳合金(铁和碳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Ⅰ.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装置后面连上一根导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称量E的质量,并将a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装置A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写表达式)。(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

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原因是空气中CO2、水蒸气进入E管使b增大。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同学认为,即使甲同学认为的偏差得到改进,依据此实验测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也可能会偏高。你认

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探究浓硫酸的某些

性质(6)往A中滴加足量的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A中铁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