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2.50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2b280653411702ef49294a64f298b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无机盐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或细胞内()A.分子B.离子C.原子D.分子和离子【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
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
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B。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C、H、S、OB.C、H、Fe、NC.C、H、Zn、SD.C、H、Cu、O【答案】A【解析】【分析】大量元素包括C、H、O、N、S、P、Ca、Mg、K等;微量元素包括Fe
、Mn、B、Zn、Mo、Cu等。【详解】A、C、H、S、O属于大量元素,此外,大量元素还包括N、P、Ca、Mg、K等,A正确;BCD、Fe、Zn、Cu属于微量元素,BCD错误。故选A。3.真核细胞中有双层膜结构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C.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D.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膜结构,对细胞器进行分类: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
、线粒体和核膜);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详解】A、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均为双层
膜的结构,A正确;B、细胞膜为单层膜,B错误;C、内质网、细胞膜和高尔基体均为单层膜的结构,C错误;D、液泡具有单层膜,D错误。故选A。4.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
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氨基酸的种类B.若④是脱氧核糖,则图乙是SARS病毒核酸的单体C.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D.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甲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①和②是氨基和羧基;乙是核苷酸,
③是磷酸,④是五碳糖,⑤是含氮碱基。【详解】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不同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不同,即氨基酸分子中R基的种类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性质等,A正确;B、若④是脱氧核糖,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SARS病毒的核酸是R
NA,B错误;C、蛋白质的结构影响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图甲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有关,C正确;D、若⑤是胞嘧啶,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也可代表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许多杂菌,它们构成一个种群B.木棉在个体水平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一只飞翔的鸽子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D.生命系统各个层次各自独立,各层次之间无联系【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
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层次。【详解】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群落,A错误;B、木棉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C、一只飞翔的鸽子是属
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C正确;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D错误。故选C。6.下图表示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是②B.细胞质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①种类和数量有关C.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D.
细胞质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答案】C【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3)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蛋白具有润滑、保护和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细
胞膜表面还含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图中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图中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②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质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
胞质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①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C、②磷脂分子是运动的,大多数①蛋白质分子也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D、细胞质膜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质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
正确。故选C。7.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是()A.植物细胞过度失水死亡B.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C.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D.因创伤引起的细胞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细胞过度失水死亡不是基因调控的结果,属于细胞坏死,A错误;B、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
尾部细胞的死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保证了蝌蚪变态发育过程的完成,B正确;C、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过程属于细胞分化,不是细胞凋亡,C错误;D、创伤引起的细胞坏死是外伤引起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坏死,不是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B。8.
洪涝灾害发生时,农作物根系往往会发黑甚至坏死,进而导致整株植物的死亡,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土壤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植物体被感染B.长期的阴雨天气导致植物体营养匮乏C.无氧呼吸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组织坏死D
.植物根部吸水过度,导致部分细胞涨破【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应用: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有助于根细胞有氧呼吸,促进吸收矿质离子;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馒头
;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泡菜;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等。【详解】A、土壤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植物体被感染是导致植株死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B、长期阴雨天气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导致营养缺乏,但不会引起根系发黑坏死,B错误;的C、洪涝灾害会使土
壤中溶解氧浓度降低,植物根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因此农作物根系受损、甚至会发黑甚至坏死,C正确;D、植物细胞存在细胞壁,因为细胞壁的存在,植物细胞不会吸水涨破,D错误。故选C。9.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A.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D.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答案】C【解析】【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
壁(成分是肽聚糖)。【详解】A、蓝细菌属干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蓝细菌属干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
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错误;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D正确。故选C。10.某同学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绘制图像如下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为甲<
乙<丙C.甲浓度下的细胞没有水分子的进出D.丙浓度下1处的溶液为蔗糖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
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植物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相当于半透膜,A正确;B、从图中看出,甲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在吸收水分,而在乙和丙的细胞中,发生了失水,且丙失水更多,所以三
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为甲<乙<丙,B正确;C、甲浓度下,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所以也有水分子进出,C错误;D、1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的间隙,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1处的溶液为蔗糖溶液,D正确。故选C。1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方式之一是胞吞。该过程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及小
囊从细胞膜上分离形成囊泡而转运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部。以下对胞吞的理解错误的是()A.该过程只转运大分子进入细胞B.该过程需要大分子物质与膜上的蛋白质相互识别C.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D.该过程需要磷脂分子的参与【答案】A【解
析】【分析】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运输的对象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颗粒性物质等。【详解】A、胞吞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的主要方式,但胞吞过程转运的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也可以是小分子物质,还可以是液体,A错误;B、该过程需
要大分子物质与膜上的蛋白质相互识别结合,也具有选择性,B正确;C、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能量,该能量一般由ATP直接提供,C正确;D、该过程涉及膜融合,需要磷脂分子的参与,D正确。故选A。12.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
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钙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A.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B.乙的浓度为e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C.在一定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D.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
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1:对于甲离子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离子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随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浓度为a时,作物的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a,作物的产量都会降低;对于乙离子
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离子浓度随离子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随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浓度为c时,作物的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c,作物的产量都会降低。分析图2:钙离子浓度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
度的升高,花粉管生长速率升高,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随钙离子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下降。【详解】A、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花粉管生长速率升高,A正确;B、分析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c时,农作物产量最
高,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B错误;C、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钙离子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C正确;D、由图1可知,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D正确。故选B。13.研究人员为生产出可再生能源,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
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不断产生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该反应体系能不断产生NADPH,该物质的作用
就是释放能量C.类囊体产生的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D.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答案】A【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
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B、该反应体系能不断产
生NADPH,该物质的作用既是还原剂,还是能源物质,B错误;C、类囊体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与暗反应无直接关联,C错误;D、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故选A。14.将植物根尖组织从有氧条件下转移到无氧条件下,
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会()A.释放较多的热能B.细胞各种代谢速率均加快C.产生较少的ATPD.产生较少的NADPH【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产生少量还原氢和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产生大量还原氢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还原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
的催化下分解产生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详解】将植物根尖组织从有氧条件下转移到无氧条件下,则细胞呼吸方式由有氧呼吸转为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为不彻
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产生的ATP少,由于细胞合成的ATP减少,因此消耗能量的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呼吸形成NADH,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酶对细胞代谢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可以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C.酶都是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D.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变性【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详解】A、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
率加快,不可以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B、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能发挥作用,B正确;C、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错误;D、高温可使酶变性失活,但低温不会使酶变性,D错误。故选B。二、不定项选择题16.细胞
学说的建立过程就是科学发现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发现需要先从实验人手B.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C.科学发现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推动以及技术的支持D.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
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答案】BCD【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
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
过程说明科学发现需要从观察入手,A错误;B、科学发现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B正确;C、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以及列文虎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等多位科学家的参与,故说明科学发现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
推动以及技术的支持,C正确;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D正确。故选BCD。17.某生物小组统计了胡萝卜根尖细胞内的核DNA含量,并将核DNA含量不同的细胞分为三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A.丙组细胞为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B.若要观察染色体形态,则应从甲组细胞中选取C.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D.细胞板形成于乙组细胞中【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根尖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在该过程中
核DNA数目会加倍,分析可知甲图的细胞是属于不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或者处于有丝分裂间期(DNA还没有复制),乙图的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DNA正在进行复制,丙图细胞的DNA已经完成复制,因此可能是前期
、中期、后期、末期(末期开始的阶段,细胞还没有一分为二时)。【详解】A、丙组细胞的核DNA已经完成了复制,因此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A错误;B、若要观察染色体形态,应选取分裂期的细胞,要从丙组中去选取,B错误;C、乙组细胞的
核DNA正处于加倍状态,因此正在进行DNA的复制,C正确;D、细胞板是在末期形成,应该在丙组细胞中,D错误;故选ABD18.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西瓜的育苗期适当进行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B.微创手术后用氧气置换用于增大腹腔空
间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透气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伤口愈合D.污水净化池底微管增氧技术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答案】AB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①二氧化碳气腹:利用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保持腹腔积气,可以在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手术中使用。②中耕:指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目的:主要是松动表层土壤,一般结合除草,在降雨、灌溉后以及土壤板结时进行。③微管增氧技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管道底层充气增氧是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提高水体
溶解氧含量。【详解】A、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A正确;B、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后腹腔内缺少氧气,易受厌氧菌感染,可用氧气置换用于
增大腹腔空间的二氧化碳,以抑制厌氧菌繁殖,B正确;C、选用透气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C错误;D、污水净化池底微管增氧技术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
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D正确。故选ABD。19.主动运输的能量除来自ATP外,还可依赖浓度差提供能量。某动物细胞Na+浓度外高内低、K+浓度外低内高的状态是由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维持的,载体蛋白甲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对葡萄糖的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Na+进入该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图中的载体蛋白和钠钾泵均没有专一性C.动物体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钠钾泵跨膜运输相应离子的速率D.图中C6H12O6和K+的跨膜运输均为主动运输【答案】
CD【解析】【分析】1、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溶胶的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而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结构可利用ATP,将Na+从细胞内逆浓
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2、题图分析:载体蛋白甲把Na+和葡萄糖同时运进细胞内,而在Na+-K+泵把Na+转运出细胞外,把K+运进细胞内。【详解】A、Na+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错误;B、图中载体蛋白
和钠钾泵均具有专一性,B错误;C、动物体CO中毒,会影响细胞呼吸产生ATP,而钠钾泵跨膜运输离子消耗ATP,故动物CO中毒会降低钠钾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D、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都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其中运输C6H12O6依靠
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K+的吸收消耗ATP、都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CD。20.植物螯合肽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它能通过半胱氨酸的-SH络合重金属。研究发现,ABC转运蛋白能将盐分或重金属以植物螯合肽的形式转运到液泡中,并在液泡中区隔开。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A.植物螯合肽的元素组成至少有C、H、O、N、SB.络合了重金属的植物螯合肽进入液泡的方式最可能是主动运输C.ABC转运蛋白的存在能增强植物对干旱和重金属的抵抗力D.植物螯合肽在液泡中被区隔开有利于降低重金属对细胞的毒害【答案】B【解析】
【分析】由题干可知,植物螯合肽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它能通过半胱氨酸的-SH络合重金属。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有C、H、O、N,S主要存在于R基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最主要的方式是胞吞胞吐。【详解】A、由题干可知,植物螯合肽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因此一定
含有C、H、O、N、S五种元素,A正确;B、植物螯合肽是一种多肽,其属于大分子物质,ABC转运蛋白能将盐分或重金属以植物螯合肽的形式转运到液泡中,说明其转运方式最可能为胞吞,B错误;C、ABC转运蛋白能将盐分或重金属以植
物螯合肽的形式转运到液泡中,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因此能增强植物对干旱和重金属盐的抵抗力,C正确;D、植物螯合肽在液泡中被区隔开,而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植物螯合肽在液泡中被区隔开有利于降低重金属对细胞的毒害,D正确。故选B。三、综合题21
.下图甲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____,d表示的物质是______。(2)若由b组成的
某物质的分子结构如上图乙,则该物质由____种b组成,称为______肽。b的结构通式为______。(3)人体细胞中构成C的基本单位c有_____种,C中特有的碱基是_____(写中文名称)。(4)若某B
分子包含由20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组成的2条肽链,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且该B分子至少含有_____个游离的氨基。【答案】(1)①.纤维素②.维生素D(2)①4②.五③.
(3)①.4②.胸腺嘧啶(4)①.2016②.2【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可知,B是蛋白质,C是DNA,b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c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分析图乙可知,图中含有4个肽键,该化合物为五肽。【
小问1详解】A的组成元素是C、H、O,且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已知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物质A是纤维素,d的功能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因此是维生素D,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小问2详解】B的元素组成为C、H、O、N,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故B为蛋白质
,则b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图乙的多肽中含有4个肽键,由5个氨基酸组成,称为五肽,5个氨基酸中有2个氨基酸的R基均为-H,故该五肽由4种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氨基酸均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其结
构通式是:。【小问3详解】c的元素组成为C、H、O、N、P,是C的基本单位,C为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DNA,故c是脱氧核苷酸,人体细胞中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酸有4种,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而RNA特有碱基是尿嘧啶。【小问4详解】若某蛋白质分子B
由20个氨基酸分子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B含有20-2=18个肽键,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7×20-18×(20-2)=2016,由于该蛋白质由2条链组成,每条链至少有一个游离
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故该蛋白质分子B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22.下图是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结构上看,______(填罗马数字序号)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并且只有_____这一种细胞器。(
2)图中的结构③是_____;细胞Ⅳ既含有③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可以确定Ⅳ是_____细胞。(3)图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填罗马序号)。(4)可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填数字序号),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填数字序号)。(5
)在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6)当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质壁分离之前。若将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细胞自动复原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①Ⅲ②.核糖体(2)①.中心体②.低等植物(3)Ⅱ、Ⅲ和Ⅳ(4)①.④⑤##⑤④②.②④##④②(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6)①.大于②.细胞失水的同时溶液中的溶质会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
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吸水自动复原。【解析】【分析】1、图中Ⅰ细胞具有中心体等结构,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图中Ⅱ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没有中心体,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图中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中
的蓝细菌细胞;图中Ⅳ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中心体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2、图中结构①~⑦依次是: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液泡、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小问1详解】从结构上看,图中Ⅲ细胞与其他细胞差别最大,主要表现为该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
核细胞。【小问2详解】图中结构③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为中心体;图中③是中心体,常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因为细胞Ⅳ既含有③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Ⅳ是低等植物细胞。【小问3详解】图中Ⅰ~Ⅳ各细胞中,Ⅱ和Ⅳ含有叶绿体(题图中的④),
Ⅲ不具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均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为Ⅱ、Ⅲ和Ⅳ。【小问4详解】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④叶绿体和⑤液泡;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是②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和④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量转换站”)。
【小问5详解】在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产生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场所)、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线粒体(为合成和分泌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小问6详解】当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逐渐增多,导致细胞液浓度比质
壁分离之前增大,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大于质壁分离之前。KNO3溶液中的K+和NO3-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吸水自动复原。23.幽门螺杆菌(Hp)是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Hp
能依赖于自身产生的脲酶在人体胃部存活。该酶能分解胃液中少量的尿素产生氨,在Hp周围形成一片“氨云",中和胃酸,保护Hp不被胃酸杀死。沙棘含有多种抑菌成分,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其水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幽门螺杆菌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
____。(2)兴趣小组探究沙棘水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包括_____(答出2点即可);脲酶活性的大小可用_______表示。(3)据图分析可知,沙棘水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影响是_______。【答案】(1)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2)①.温度、pH、沙棘水提取物的用量、脲酶用量等②.单位时间内氨的生成量(3)沙棘水提取物能抑制脲酶活性,且一定范围内其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探究沙棘水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有无沙棘水提取物,因变
量是脲酶的活性,无关变量包括温度、pH、沙棘水提取物的用量、脲酶用量等。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幽门螺杆菌合成脲酶的场所是核糖体。【小问1详解】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比较,Hp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探究沙棘水提取物
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有无沙棘水提取物,因变量是脲酶的活性,无关变量包括温度、pH、沙棘水提取物的用量、脲酶用量等;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可用单位时间内氨的生成量(或单位时间内尿素的消耗量)表示脲酶活性的大小;【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随沙棘水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升高,脲酶的残留活性逐渐降低
,说明沙棘水提取物能抑制脲酶活性,且一定范围内其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24.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得的
密室内CO2浓度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是在_____阶段产生的,该阶段的反应场所是_____。图甲中a点的值表示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___
__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_____表示。(3)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
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①.光反应②.类
囊体薄膜③.细胞呼吸速率④.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①.d②.g(3)2(4)右移(5)①.h②.减少【解析】【分析】1、图甲中: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a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b点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
作用速率;c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表示光饱和点。2、图乙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供给线粒体,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提供给叶绿体,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图丙中:表示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图中f、h两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小问1详解】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光反应的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图甲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
表示细胞呼吸速率,c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此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小问2详解】图乙所示叶绿体产生的氧气既可以给线粒体使用,剩余的还可以向
外界环境释放,说明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可用图甲中d点表示,也可以用图丙中g点表示。【小问3详解】在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大于0,此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小问4详解】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c点时光合速率等
于呼吸速率,当温度由25℃提高到30℃时,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减弱,要想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只有增大光照强度,因而c点右移。【小问5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f-h段CO2不断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会释放氧气,h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会从外界吸收氧气,所
以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h点。j点与e点相比二氧化碳量升高,即有机物分解的多,有机物含量减少。25.下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为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丁
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体积越大,______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2)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_____。请用图丁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3)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图丙的______段;
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之比为_______。(4)图乙与图丁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有一定区别,表现在有丝分裂的_____期。(5)完成一次分裂后,细胞的发育方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完成如上图所示
的分裂过程以增加其数量,另一种是经过_____形成某种特定组织。【答案】(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①.细胞板②.C→E→D→A→B→F(3)①.bc和hi②.1∶2∶2(4)前期和末(期)(5)细胞分化【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图甲中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e表示
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或间期)。2、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3、丙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规律,f→l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4、丁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其中A是后期;B和F都是末期,该时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
色质,染色体消失:C是细胞分裂间期:D是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E是细胞分裂前期。其中1是细胞板,2是细胞核,3是纺锤丝,4是染色体,5是细胞壁。【小问1详解】细胞体积越大,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值越小,细晌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小问2详解】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细胞板;分析图丁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F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表示有丝分裂中期,E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因此C→E→D→A→B→F可以
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小问3详解】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分裂前期,所以发生在图丙的bc段或hi段;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为1:2:2。【小问4详解】图乙与图丁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有一定区别,表现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
末期,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方式不同。【小问5详解】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