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化学.pdf,共(4)页,1.732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21603d13943a3c66358e58fa46387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1页共4页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命题人:何昭王琦审题人:吕昌标黄忠梁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Cl:35.5Sc:45Ti:48In:
11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下列有关文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良渚陶器的制作主要原料是黏土B.“贾湖骨笛”制作材料是鹤类直骨,它的成分羟基磷
酸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的“东坡肉”主要成分是242AlSiOF,OH,它属于硅酸盐矿物D.“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表面的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2.“中国芯”的主要原材料是高纯单晶硅,可通过反应42gSiCl2HSis4HCggl
高温制备高纯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4SiCl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B.沸点:444SiClSiBrSiIC.键的极性:H—Br>H—Cl>H—FD.高纯单晶硅熔沸点高于石墨3.《本草纲目》中记载:“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
石。”在实验室完成有关操作,没有用到的仪器是A.B.C.D.4.从东海岛一种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物质R(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含有手性碳原子B.其结构中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C.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4molNaOHD.其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2sp、3sp5.X、Y、Z、W、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n+1nsnp,Z元素原子与X元素原子形成的XZ分子与Y2分子的价电子总数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只有一个电子,Q元素为金属元素,且Q元素原子的+1价离子的M层电子轨道全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元素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B.简单离子半径:W>Y>Z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Z>Y>XD.XZ分子与Y2分子互为等电子体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实验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实验现象解释A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氯气的氧化性强于Br-B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
定1341molLCHCOONH溶液和1340.1molLCHCOONH溶液的pH测得pH都等于7同温下,不同浓度的34CHCOON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得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Na2SiO3溶液中产生
白色沉淀非金属性:S>C>SiD向Na[Al(OH)4]溶液中加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泡生成[Al(OH)4]-与HCO3-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7.光气(COCl2,沸点为8.2℃)与TiO2反应可制备TiCl4(熔点为-25℃,沸点为
135.5℃,密度为31.726gcm),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2COClTiOTiCl2CO。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光气中含σ键的数目为A1.5NB.28.0gTiO中含22O的数目为A0.1NC.244gCO分子中含大
π键的数目为A2ND.常温下11mLTiCl4中含Cl约为A0.4N8.利用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获得22CaNO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223NOgNOgNOg的△S>0B.若尾气中n(NO2):n(NO)>1:1,产品中22CaNO含量
下降C.为使尾气中NOx被充分吸收,尾气与石灰乳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D.22CaNO在酸性溶液中分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323NO2HNO2NOHO{#{QQABbYCAogigQBIAABgCEwHACAMQkhCACagGBAAI
sAAAyQNABCA=}#}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2页共4页9.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X和3molY,发生如下反应:2X(g)+3Y(g)4Z(g)+W(g)△H<0,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W的浓
度为0.2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Z)=0.1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时,将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不移动,W的平衡浓度仍为0.25mol·L-1C.保持温度不变,10min后向容器中再加入1molX和1.5mol
Y,重新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大于50%D.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浓度大于0.75mol/L10.N-异丙基丙烯酰胺可形成一种高分子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温敏特性,结构如图所示。已
知酰胺基具有亲水性、异丙基具有疏水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此高分子膜B.高分子膜在A过程膜内酰胺基中的O、N分别与水形成的氢键断裂C.B过程为升温过程D.高分子膜在A过程发生体积收缩,原因是酰胺基之间形成了分子内氢键11.一种新型电池既可以实现海水淡化,又可以处理含CH3COO
-的废水,装置如图(模拟海水由NaCl溶液替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隔膜II为阴离子交换膜C.a极电极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D.理论上除去模拟海水中的
NaCl351g,可得1.5molCO212.磷化铟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参数为anm,晶胞中所有原子沿y轴的投影如图2所示,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中In的配位数为4B.晶
胞中,若2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4,14,14),则4原子的分数坐标为(333444,,)C.晶胞中,1、2原子间间距与1、3相等D.晶体密度为21-33A584×10gcmNa13.常温下,向1L0.10mol·L-1的Na2S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pH与SO2通入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pH<7.5时,有硫单质生成。已知:常温下,H2SO3的Ka1=1.4×10-2,Ka2=6.0×10-8;H2S的Ka1=1.1×10-7,Ka2=1.3×10-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Na2SO3溶液pH小于相同浓度的Na2S溶液B.a点发
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SO2+H2O=2HS-+SO23C.a点存在c(S2-)+c(HS-)=2c(SO23)+2c(HSO3)+2c(H2SO3)D.b点存在c(S2-)·c(SO23)=7.8×10-7·c(HS-)·c(HSO3
)14.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2MnO、KCl和23KCO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
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③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滴于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④向溶液Z中滴加3Ag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通过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不能确定X中是否含有FeO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2MnO、CuO和Fe
C.Z溶液中一定含有23KCOD.若向④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盐酸,沉淀不完全溶解,则粉末X中含有KCl{#{QQABbYCAogigQBIAABgCEwHACAMQkhCACagGBAAIsAAAyQNABCA=}#}江西省十校协作
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3页共4页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14分)稀土金属钪(Sc)及其化合物在电子、超导合金和催化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以工业钛白水解废酸液(含Sc3+、TiO2+、Fe3+、H+、2-4SO等离子)为原料,制取
氧化钪(Sc2O3)和单质钪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Ksp[Sc(OH)3]=8.1×10-31②“沉钪”所得固体是水合复盐沉淀,其化学式为3NH4Cl·ScF3·6H2O(1)在酸洗时,加入H2O2的作用是(2)反萃取步骤中,加入NaOH溶液后生成Sc
(OH)3沉淀。若沉淀后溶液的pH=8(常温下),则残留的Sc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灼烧”得到Sc2O3。若灼烧Sc2(C2O4)3·6H2O也能得到Sc2O3,其在空气中热分解温度区间和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如下表所
示:含钪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由Sc2(C2O4)3转化为Sc2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传统制备ScF3的方法是先得到ScF3·6H2O,再高温脱水得到ScF3,但所得ScF3通常含有ScOF杂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流程中,“脱水除
铵”可制得高纯度ScF3,原因是(5)含钪元素的微粒与pF[pF=-lgc(F-)]、pH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最好小于,“沉钪”所得滤液中c(F-)应大于mol·L-1。16.(14分)利用可见
光催化还原2CO,将2CO转化为增值化学原料(HCOOH、HCHO、3CHOH等),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2CO资源化有效途径。(1)已知:222HCHOgOg=COgHOl11Δ5
70.8kJmolH2222HgOg=2HOl12Δ571.6kJmolH222COg2Hg=HCHOgHOgΔH3=+43.21kJmol。
22HOg=HOlH1kJmol(2)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2COg和3mol2Hg通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不同时刻容器中2CO的体积分数2CO如表所示。t/min010203040502CO0
.2500.2300.2150.2050.2000.200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保留1位小数)(3)将22CO:H1:4nn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反应Ⅰ:222COgHgCOgHOg1lΔ41.2kJmo
lH。反应Ⅱ:2232COg3HgCHOHgHOg2H0。在相同时间内,测得2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甲。①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P3条件下,温度从T2之
后,2CO转化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②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2COg和3mol2Hg,仅发生反应Ⅱ。起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8pkPa,若10min时实验测得3CHOH的平衡分压为pkPa,则0~10
min内,v(CO2)=11molLmin,该反应的pK=。(4)Bi与BiIn合金催化剂电化学还原2CO生产HCOOH的催化机理及在催化剂表面还原过程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带“*”表示物质处于吸附态)。从图乙进行分析,两种催化剂中,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
,原因是。草酸钪晶体热分解温度区间(K)固体失重百分率(%)生成的含钪化合物Sc2(C2O4)3·6H2O(M=462g/mol)383~42319.48A463~50823.38Sc2(C2O4)3583~87370.13Sc2O3{#{QQABbYCAogigQBIAABgCEwHACAM
QkhCACagGBAAIsAAAyQNABCA=}#}江西省十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4页共4页17.(14分)纳米级2TiO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功能纤维领域。实验室利用普通2TiO制备纳米22xTiOyHO并测定其组成(夹持装置略去)。已知:①2TiO可发生反应224O
10TiO2C2ClTi00Cl2C℃。②4TiCl易挥发,沸点135.5℃,极易与水反应,与HCl气体不反应。③2PdCl在盐酸中的存在形式为24PdCl,可吸收CO生成黑色颗粒Pd。I
.制备4TiCl(1)制备4TiCl时进行操作:(i)组装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ii)添加药品;(ii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接通电炉,,开始实验。(2)装置D的作用为,F中试剂为2PdCl和盐酸混合溶液,则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该实验设计存在的缺陷是。II.制备22
xTiOyHO以2N为载体,用4TiCl和水蒸气反应得到4TiOH,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22xTiOyHO。III.测定纳米22xTiOyHO的组成步骤i:取纳米22xTiOyHO样品4.72g,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得到4TiOSO溶液,再用Al将2TiO全部还原为3T
i,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涤液注入500mL容量瓶,定容得到待测液。步骤ii:取待测液25.00mL,用如图装置进行电位滴定。用10.1000molL标准442NHFeSO溶液滴定,将3Ti氧化为2Ti
O,指示电极的电位随3Ti浓度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4)E表示指示电极的电位,V表示标准溶液的体积,E表示指示电极的电位改变量,V表示标准溶液体积的增量,下列所示滴定终点附近的图像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A.B.C.D.(5)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
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mL,计算该样品的组成为(填化学式)。(6)经测定,配离子3243FeCO具有如图所示的八面体结构,推测其中心原子3Fe的杂化方式为18.(16分)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
酮通过氢键与3HI形成聚维酮碘,聚维酮碘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略)。已知:(1R、2R、3R为H或烃基)(1)L中官能团的名称为。I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碳原子,其名称为(2)已知C中所有碳原子共线,B的电子式为,A→C的反应类型为(3)E可发生消
去反应,其有机产物R分子式为46CHO。R及R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含有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结构简式为。(4)F
的结构简式为。(5)K生成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下列关于聚维酮和聚维酮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b.聚维酮分子由3n个单体聚合而成c.M是聚维酮的单体,其结构简
式为d.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的化合物{#{QQABbYCAogigQBIAABgCEwHACAMQkhCACagGBAAIsAAAyQ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