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A)(解析版).docx,共(13)页,47.50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f827f2008c02157cfa40045410f866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注意事项:A卷全体考生作答。试卷分值50分,答题时间30分钟。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
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与会代表2980名,分别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这说明:A.在我国,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C.在我
国,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D.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民主广泛性的知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分别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说明在我国民主主体具有
广泛性,C正确;题干表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不体现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故AD不合题意;B表述错误,民主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不具有全民性。本题选C。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
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①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③求真务实、与时俱进④初心弥坚、有诺必践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初心弥坚、有诺必践,③④观点符合题意。①②:材料主要说明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没
有涉及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①②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与西方国家常见的空头许诺和相互掣肘相比,我国建立的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畅通、合理高效,保障了人民权益。这主要体现了()A.我
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C.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D.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公民当家作主”,A排除。B:材料未涉
及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B排除。C: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材料不涉及,C排除。D:人民民主的最管用指的是我国已经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
识、看齐意识,”增强“四个意识”,最终要落实在“看齐”上。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作风等方面,始终做到向党中央看齐。下列直接体现党员干部强化“看齐意识”的是()①践行依法治国,维护法律权威②强化执政意识,提高管
理水平③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④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践行依法治国,维护法律权威没有体现“看齐意识”,故①不选。②:党员干部要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政府要提高管理水平,故②不选。③④: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
”,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作风等方面,始终做到向党中央看齐。共产党员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和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体现了“看齐意识”,故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在
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①国家运用专政职能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②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不能挑战法律
底线③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要尊重国歌,维护国歌尊严④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自觉维护他人合法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专政的对象是敌对分子,材料未体现运用专政职能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不能挑战法律底线,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要尊重国歌,维护国歌尊严,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而未涉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近年来,县人大代表与选民面对面述职并接受选民评议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①增强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责
任意识②增强选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③保证人大代表直接按选民意愿开展工作④保证人大代表成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加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增强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也能增
强选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①②正确。③: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意愿,但不是直接按选民意愿开展工作,③排除。④:人大代表本身就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这种法律地位并不是通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来保证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7.2020年12月22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草案》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并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这表明的()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D.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答案】B【解析】【详解】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A错误。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拥有立法权,B正确切题。CD:材料反映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未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也未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
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A.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B.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C.科学执政的基本方式D.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答案】
B【解析】【详解】A: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题干反映的是党员干部应该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A与题意无关。B:从材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
,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可以看出,中共党员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B符合题意。C: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C与题意无关。D: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员,与题干设问不符,D排除。故本题选B。9.下列做法属于国家行使对内职能的是()A.某公务员上班玩游戏被网友拍照曝光B.某商场开展减价大促销活动C.国家严厉打击食
品安全违法犯罪D.人民军队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答案】C【解析】【详解】A:某公务员上班玩游戏被网友拍照曝光属于民主监督,故A不符合题意。B:商场不是政府机关,不履行政府的职能,故B不符合题意。C: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属于政府履行保障人民
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故C符合题意。D:人民军队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体现了国家履行对外职能,故D不符合题。故本题选C。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真理、“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叫日月换新天”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的行为()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③反映了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④说明基层党支部是战斗堡
垒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材料中的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是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说明焦裕禄的行为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①②正确。③:材料不体现脱离群众,不体现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③排除。④:材料强调的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体现基层党支部的作用,④排除。故选A。11.改革开放40余年的伟大成就,见证了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从国体角度看,我国政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其
根本原因是()A.我国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ABCD,依据题意,从国体角度看,我国政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BD
三项都不是从国体的角度作答,均不是题干主旨的根本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经过代表们广泛的讨论、三次审议,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并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在我国()①人大
代表享有决定权②人大代表享有表决权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④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①说法错误。②:经过代表们广泛的讨论、三次审议,4月29日十三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②符合题意。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③说法错误。④: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对人民负责,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A.基本路线B.基本国情C.历史方向D.历史方位【答案】D【解析】【详解】ABCD: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D正确,排除ABC。故本题选D。1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这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
封建社会的主义矛盾。②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下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国家的权力中心④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质的特征,①错误。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但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③错误。故本题选C。16.“从“八项规
定”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聚焦“四风”到大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①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群众路线②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作风建设③赢得人民群众拥护,赋予党执政地位④履
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为科学发展提供保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群众路线,①正确。②:从“八项规定”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
治病,到大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体现了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作风建设,②正确。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早已确立,是由人民和历史赋予的,③错误。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履行社会建设职能,政府才履行社会建设职能,④错误。故本题选A。17.随着改
革的深入,我国群体事件呈多发态势。在处理群体事件的过程中,有人指出,必须慎用武力、慎用警戒武器、慎用强制措施,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手段来对付人民群众。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民主专政有特定的专
政对象③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④社会主义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材料中,我们在处理群体事件时,必须慎用武力,不能用专政手段对付人民群众,是因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
作主,①正确。②:材料中,我们在处理群体事件时,必须慎用武力,不能用专政手段对付人民群众,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②正确。③: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但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全民的民主,③错误。④: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而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18.“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强力反腐肃贪,突出明规立矩,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①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②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③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④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令行禁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②:近年来,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强
力反腐肃贪,突出明规立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①②符合题意。③: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早已确立,③错误。④:
材料不能说明“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令行禁止,④说法过于夸大,排除。故本题选A。19.邓小平曾说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走过40多年改革历史的今天,我们对改革理解得更全面也更透彻,改
革要更有力度,要上更高台阶。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①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能激发群众的创造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步入发达国家行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①②应选。③:该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联系,③不选。④: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步入发达
国家行列,④不选。故本题选A。20.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名言,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④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③: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故①③入选。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②不选。④: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第Ⅱ卷(共10分)二、材料问答题21.材料一2020年5月22日至5月28日,在北京
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会议主要议程有(1)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2)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2
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会
议的三项议程分别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材料二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领导方式:党组织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领导;党中央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领导;党组织依法向国家机关推荐重干部进入领导
岗位,坚持领导。(2)请你正确填写在空白处。材料三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上述决定和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18年3
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决定和方案并对外公布。(3)上述材料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种执政方式?(只写一个,多写不得分)体现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答案】(1)最高监督权(监督权)、最高决定权(决定权)、最高立法权(立法权)(2)思想领导、政治
领导、组织领导。(3)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的。【分析】背景素材: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全国人大”,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会议的三项议程分别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回答含义内容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该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特点。第二
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监督权(监督权)、最高决定权(决定权)、最高立法权(立法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最高监督权(监督权)+最高决定权(决定权)+最高立法权
(立法权)。【小问2详解】本题属于课内填空,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上述材料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种执政方式,(只写一个,多写不得分)体现了我国的政权组
织形式是什么。回答含义内容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该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特点。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执政方式:有效信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
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上述决定和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依法执政。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有效信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上述
决定和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决定和方案并对外公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执政方式:得分点:依法执政。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得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点睛】非选择
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
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
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