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941.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941.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f5203ad3e7b74c210312d865eb192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18年8月,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全球首颗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的“风神”卫星。下图

为该卫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风神”卫星将有助于()A.减缓全球变暖B.监测地震活动C.预防暴雨洪涝D.阻止台风侵袭2.利用“风神”卫星可以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主要是“风神”卫星可()A.分析灾害的原因B.判断重灾区的位置C.制定救灾方案D.及时获取灾害信息【答案】1.C2.

D【解析】【1题详解】“风神”卫星可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监测大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发布灾害预报,可以预防暴雨洪涝,减轻洪涝灾害,C项正确;对大气风速和风向的监测不能减缓全球变暖,A项错误;监测大气状况,不

能监测地震活动,B项错误;可以监测台风,不能阻止台风侵袭,D项错误。故选C。【2题详解】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故选D。灾害的原因分析要具体考查综合分析,重灾区的位置要通过GPS进行定位;救灾方案是政府部门根

据灾情,分析后制定。【点睛】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用途灾害前兆预测遥感可及时观测到灾害时间前的异常和特殊现象,并发出警报灾害跟踪监视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跟踪,并向受灾地区发出警报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用途帮助救灾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

影响救灾行动。遥感可帮助识别重灾区和能通往灾区的路线,从而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建立灾害模型通过灾害模型,遥感技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现象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①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②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

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

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4.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最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

,改善光照条件【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可知,这里面临

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沙丘广布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强烈,太能电池板可以有效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和保存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水分,C正确;减弱风力侵蚀不是促进当地植物生长的最关键因素;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照到地面的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太阳能电池板下光照条件差,A、B、D错误。故选C。雾凇的形成,需要冬季寒冷漫长,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且大气保温作用弱。“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

实写照。吉林雾凇观赏区有“夜看雾,晨看挂”之攻略。读“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地表层水温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5.当地“雾”“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晴朗的夜间②江水温度较低③凌晨气温明显

下降④江水温度较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湖岸边,不能满足雾凇形成条件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雾凇的形成,需要冬季寒冷漫长,空气中有充足

的水汽,且大气保温作用弱”,读图和表可知,松花江丙-甲段冬季表层水温在0℃以上,江水温度高,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大,冬季多晴天,夜晚至凌晨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而形成“雾”“挂”。故选C。【6题详解】结合上题雾凇形成过程的分析,丙、乙、甲都位于

丰满水电站的下游,冬季江面温度都在0℃以上,江水温度高,水汽大量蒸发,清晨气温快速下降,水汽在树枝凝结而形成雾凇;丁位于丰满水电站上游的松花湖,冬季水面温度在0℃以下,水面封冻,蒸发弱,不具备形成雾凇的水汽条件。故选D。2017年1

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

地的行洪能力。结合“洞庭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推断正确的是()A.每年6月至9月份都是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B.洞庭湖西北部坡度比较陡使得湖水面积变化大C.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台风带来丰富降水D.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

天气有关8.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A.物种较单一B.土壤肥力差C.土地退化D.降水减少9.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了湖泊水量B.加剧了泥沙淤积C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D.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答案】7.D8.A9.B【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6月份湖泊水域面积大,长江水补给湖泊水,7-9月,湖泊水域面积小,湖泊水补给长江水,A错误;湖泊西北部水域面积变化大,说明其坡度比较缓,B错误;洞庭湖所在地很少受到

台风的影响,C错误;7-9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高压中心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长江干流水位下降,洞庭湖湖水补给长江水,面积减小,D正确。故选D。【8题详解】由材料“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

河滩区域”可知,黑杨适应性强,生长快,很快成为优势物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其他物种减少,A正确;土壤肥力差、土地退化、降水减少不利于其快速扩张,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会导致流速减慢,流水沉积

作用强,泥沙淤积增多,湖泊湿地水位深度变浅,湖泊湿地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小,导致湿地蓄洪能力降低,B正确;黑杨喜湿,需水量大,大量种植黑杨会导致湖泊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会使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小,A、C、D错误。故选B。读黄

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是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平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m)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图中潜水流速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是A.西南快,东北慢B.北部快,南部慢C.中部快,两端慢D.东部快,西部慢11.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

是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流向东北12.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A.含沙量最大B.主要靠雨水补给C.可能发生凌汛D.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答案】10.A11.B1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潜水流速与潜水等水位线的

关系、地下水流向与等值线分布的关系、黄河水文特征及水源补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读图判断能力。【10题详解】潜水等水位线密集,潜水面坡度大,流速快;反之,流速慢。由图可知,图示区域西南部潜水等水位线密集,东北部潜水等

水位线稀疏,所以潜水流速西南快,东北慢。故A选项正确。【11题详解】读图,东营市附近潜水等水位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潜水流向应与等水位线垂直,由高处流向低处,故大致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故B选项正确。【12题详解】黄河本河段冬季结冰,且由低纬度流向高

纬度,故春季低纬度河段解冻可能引发凌汛。故C选项正确。【点睛】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

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凌汛发生条件:(1)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伞式洋流发电是将电站建在船上,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在洋流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地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下图为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若该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

附近海域,则P洋流的性质及X、Y对应方向正确的是A.寒流东西B.暖流东西C.寒流南北D.暖流南北14.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则P洋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B.降低了

干热程度C.常绿阔叶林形成的主导因素D.扩大了热带雨林的分布范围【答案】13.C14.D【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性质,对沿岸环境的影响。【13题详解】若该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则P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洋流自北向南流,X方向是南,Y对应方向是北,C对。A、B

、D错。【14题详解】若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X和Y分别为南和北,洋流向南流,是由低纬流向高纬度,则P洋流是暖流,对邻近陆地环境的影响是增温、增湿,扩大了热带雨林的分布范围,D对。加剧沿岸地区荒漠化的洋流是寒流,A错。增加了热程度,B错。常绿阔叶林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是气候,洋

流不是主导因素,C错。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该河流位于A.东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北半球16.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A.山区

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B.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D.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答案】15.B16.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育。该题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示的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

析和总结。【15题详解】由题干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受侵蚀的是西岸,流水因在平直河道上,地转偏向力使流水偏向左侧侵蚀西岸,所以是南半球。由于没有经度等信息,无法判断东西半球。故B正确。【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河漫滩

主要是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流速度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地势平坦的地区,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泥沙沉积,山谷水流速度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B不对。根据题干“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可知,河漫滩是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

的河谷地带,所以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发育较好,C不对,故D正确。【点睛】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

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

河口地区。读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及退缩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17.该山峰最可能位于()A.天山B.秦岭C.横断山脉D.台湾山脉18.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地势19.近些

年,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B.地壳运动C.风力增强D.气温升高【答案】17.A18.C19.D【解析】【17题详解】根据我国主要山脉的海拔高度及其分布可知,秦岭、台湾山脉位于地势的第二三阶梯,而且海拔较低,山顶根本没有冰川分布,故排除选项B、D;横断山脉

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南坡是迎风坡,冰川面积分布应该较大,而图中是北坡冰川面积分布多,所以该山脉应该是天山,故选项A正确。【18题详解】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最主要因素是降水,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一侧降水量大,冰川面积大,如上题中:天山北坡有来自

于北冰洋、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形成迎风坡,所以北坡冰川面积大,故选项C正确。【19题详解】地壳抬升冰川面积变化无关,故排除选项B;风力增强对冰川面积减少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故排除选项C;降水减少对于迎风

坡的冰川面积减少影响较大,仔细观察右图,不同坡向冰川面积都在缩小,说明冰川在大量融化,可见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故选项D正确。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

完成各题。20.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21.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A.我国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答案】20.B21.C【解析】水灾受灾比为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其值越大,说明水灾影响面积越大。水灾出现的时期体现了河流的

水文特征和流域内气候特征。【20题详解】考查图像信息的获取。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峰值出现在7月;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故选B。【21题详解】考查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规律。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是在7月份,此时我

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巴西高原草木枯黄,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高位置。故选C。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

高的原因是()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被近地面大气吸收23.图中四条曲线

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22.D23.A【解析】【22题详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故气温越高。故选D。【23题详

解】清晨近地面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为曲线甲;上午近地面逆温先结束,为曲线乙;午后近地面气温最高,气温递减率最高,为曲线丁;夜间近地面首先出现逆温,为曲线丙。所以A选项正确。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右

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2008—2012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4.图示区域的地貌是()A.冰碛平原B.三角洲C.洪积扇D.风蚀洼地25.图中甲处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A.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B.沉积物厚度大,储量大C.降水丰富,补给充足D

.农业活动少,耗水少【答案】24.C25.A【解析】【24题详解】读图分析,冰碛平原是冰川搬运的碎屑物堆积而成的一种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碎屑物一般粒径较大,且不存在分选性,冰碛物平原一般具有较小的起伏,其上发育的

水系一般为树状,由此可以判断甲地不是冰碛平原,A错误;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湖或入海口处,结合图中所示甲地位置,显然并非三角洲地形,B错误;该干旱半干旱区域地下水由下往上逐渐抬升,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等值线呈扇形,扇状区域内有

河流流经,说明该区地势由下往上升高,应为山前洪积扇,C正确;甲地位于格尔木西河上游地区,地势应当较高,所以甲地不是风蚀洼地,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甲处为洪积扇扇顶,扇顶沉积物颗粒较大,空隙多,水源下渗

强,且该地地势较高,因此地下水水位高,埋藏深,A正确;扇顶沉积层厚,蓄水能力强,颗粒物上大下细,利于地表水下渗,使下层地下水沿地势流向扇缘,但不能说明地下水抬升变化幅度大,B与题干无关,B错误;此处为柴达木盆地,降水较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错误;扇顶沉积物颗粒

大,土壤层薄,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而该地地下水抬升变化并非由于农业活动造成,D错误。故选A。二、综合分析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左图为

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1)比较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喀什气候干旱的原因。(2)印度河径流量在每年的12月~次年2月最低,3~5月水位上升

快,7~9月流量最大。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答案】(1)不同: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喀什气温年变化比瓜达尔大);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原因:喀什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闭塞,所以

气候干旱.(2)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12~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少;3~5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7~9月降水多;气

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等.【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巴经济走廊为背景资料,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要从降水量以及变化,气温以及变化上进行分析。从图中看,两地降水每月都低于30mm,均全年降水较少;喀什夏季

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从气温上看,喀什夏季30℃以上,炎热,冬季10℃以上,温暖;瓜达尔气温均在20℃以上,终年炎热;喀什气温年变化比瓜达尔大。喀什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周围被高山高原环抱,地形闭塞,湿润的水汽无法到达。(2

)读图可知,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我国境内,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融水和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主要在夏季;12~2月该地区盛行东北风,降水少,且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少;3~5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和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7~9月降水多,且夏季气温高,高

山冰雪融水量大,所以此时流量最大。(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大的主要自然原因可以从沿线的气候、地形地质、河流分布、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经过山脉、高原,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经过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

沿线沙漠广布,风沙天气多等。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

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

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材料二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答案】(1)图示区域以高原(山地)、平原为主

;(地表起伏较大,)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2)(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盛;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北京失去绿色屏障(,冬季风长驱直入,导致风沙南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风沙南侵;北京与浑善达克沙地距离近。(3)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或生长期较短);属

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冬季风强劲,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地形特征的描述、沙漠化的成因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地形

特征主要从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和倾斜方向等方面描述。结合图示可知图示区域海拔高度多为200米以上,一小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整体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降低。(2)据材料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北京离浑善达克沙地距离近,沙源丰富;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盛;塞罕坝

原始森林破坏后,受冬季西北季风影响,北京失去绿色屏障,冬季风可以长驱直入,导致风沙南侵;据图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风沙南侵。(3)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考虑。据图可知,塞罕坝海拔

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较高,因此气温低,热量不足;据材料可知,塞罕坝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不利于树木生长,且冬季风强劲,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山平的桌面,被称作

“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右图为桌山景观。(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2)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3)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在地质历史时期)在海底形成平坦的沉积岩;沉积岩断裂,整体抬升后内部裂隙较少,顶部平坦;顶部受外力作用(风化和风力侵蚀)进一步被削平为“桌面”。(2)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量大,(开普敦西临海面)但风力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因此全年

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3)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形成海陆风;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易在桌山形成云雾,较弱的风力(和高空下沉)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开普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光线好。【解析】【分析】本题以开普敦桌山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作用、地貌

发育成因、气候成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区域认识能力。【详解】(1)由材料“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可知,山体的石灰岩是经历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于海洋之中

;而后在内力作用下,海底岩体断裂后整体抬升露出海面,形成桌山雏形。由材料“山顶如山平的桌面”可知,桌山山顶地势平坦,说明桌山露出海面后,又受到外力作用,才使其顶部变得像桌面一般平。(2)石灰岩发生流水溶蚀,往往发生于湿润地区。根据题干

可知,桌山降水量大但喀斯特地貌发育很差,说明该地区蒸发量大,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据图可知,该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但由于面临海

洋,风力大,蒸发强;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其全年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3)由材料“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可知,“上帝的桌布”的形成与海陆风有关。由上题分析可知

,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昼夜温差大,晴天多,风力弱,海陆热力性质显著,形成海陆风;白天海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云雾;而且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高温少雨的天气,使得该地晴天多,光线充足,适宜观赏和拍摄。【点睛】喀斯特地貌多形

成于以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为主的湿润地区。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