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 语文含解析.docx,共(23)页,88.88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ebead3a96c8892438d3e4ad3496f7c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阳光日复一日在我们心头刻
下年轮。回望2021,留在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是什么?云南一位女士在看完电影《长津湖》后,自己回家做了冻土豆,啃了几口泪流满面。有网友感言:“走出影院,看到灯火辉煌、高楼林立,才发现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是《长津湖》最好的彩蛋。”你用牺牲成就我的今天,你的
志愿变成我的信仰。我们感恩,今天的每一分幸福,都是昨天的坚守。袁隆平一生扎根稻田,他曾说“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有人在医院外放上三束水稻悼念袁隆平,并附上悼言“以后风吹麦浪,应是您灵魂的回响”。网友
纷纷留言:“先生之风,山高稻长。”我们铭记,有些人素未谋面,但深受其恩。7月21日,驰援郑州抢险救灾的一队解放军战士,冲进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抱起娃娃们就往安全的地方转移。战士们脚步匆匆,小心翼翼,臂弯里的娃娃睡得安稳。“最可爱的人抱着最爱的人”,这个温
馨的画面迅速火遍全网。人们纷纷点赞——娃儿,你这是睡在祖国热烘烘的胸膛上啊!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走过2021,每个在这不平凡的
365天里真心拼过的中国人,都会找到答案——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红船身后的航迹是再正确不过的方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当天安门广场上的青春誓言响彻神州,“感谢您在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当
合肥延乔路路牌下堆满鲜花,“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足以告慰百年前的“同龄人”——家国情、民族魂已深深镌入青年心,祖国守护的青春,就是守护祖国的长城。(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奋进是最美的挥别》)材料二:2022年,我们必须看到,内外形势影响运行态势。我
们既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赓续过往,展望前路,只有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才能继续凯歌远航、一往无前。这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2021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展望明年,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做好各项工作,注定不会容易。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是基本基调。无论是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还是能够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微观政策;无论是有助于畅通国
民经济循环的结构政策,还是着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政策,都对各级各地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也要有专业能力、民生关切,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开创新的不凡业绩。这就应该秉持以人
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2021年,民法典开始实施,全方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第四届进博会上,品质高、科技含量高的全球好物,瞄准群众消费需求;“双减”政策落地,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
育评价、家校社协同等多方面变革;医保谈判再现“灵魂砍价”,为老百姓尽可能提供性价比最优药品,努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消费,就业,医疗,教育,生态等民生关切,都在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其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来
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关键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踏上新征程,要更加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坚持正确政绩观,以高质量发展换来群众的幸福安康。这就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风清气正的政
治环境。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研究部署了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百年征程表明,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
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走好前行路,必须打铁自身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
核心。(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2022扬帆远航奋进新征程》)1.下列对材料一所举事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云南那位看完电影《长津湖》回家啃冻土豆而泪流满面的女士的事例,是表现我们感恩先烈的牺牲。B.为袁隆平献上的“以后风吹麦浪,应是您灵魂的回响”的悼言,是礼赞昨天的坚守成
就今天的幸福。C.引用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的三个问题,是为了论证有些人虽素未谋面,但我们深受其恩。D.建党节天安门广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是宣示家国情、民族魂已深深镌人青年心。2.
下面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22年要保持凯歌远航、一往无前的发展态势,其必要条件是抓住机遇,把握主动,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办好。B.“稳”字当头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宏观、微观政策,结构和社会政策都要依托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C.秉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将其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以高质量发展来实现群众的幸福安康。D.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是2022年党建工作的重心。3.两
则材料的体裁都属于新闻述评,结合两则材料的表现形式进行推断,下列对于“新闻述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述评,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叙述和评论。B.新闻述评,从内容看往往述多于评,其重点是述,目的是为了述,评是为述服务
的。C.新闻述评所述的事实要充分、典型,既能说明问题,又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D.新闻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主要是来自对述评所提供的新闻事实的分析。4.两则材料都是由微博新闻作者“橙子辅导”完成,但在语言风格上各具
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5.两则材料的主标题中都有“奋进”二字、两则材料中的“奋进”主要指什么?【答案】1.C2.C3.B4.①材料一语言平实质朴、朴素自然。通过对2021年中部分人物事迹直接陈述,不加修饰,加以网友的评论,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
但于平淡中蕴含着爱国之情。②材料二语言客观、简练、通俗但说理深刻。对2021年成就进行简单客观的概括,并且对2022年进行了指导性建议。5.①材料一“奋进”:是每个人的“奋进”。幸福生活是每个平凡的人通过自己的贡献换来的,是每个
人的“奋进”铸就了现在的幸福生活。②材料二“奋进”:主要强调的是党或国家层面的“奋进”。国家想要取得2022年的新成就,需要党进行顶层设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引用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的三个问
题,是为了论证有些人虽素未谋面,但我们深受其恩”说法错误,根据后文“走过2021,每个在这不平凡的365天里真心拼过的中国人,都会找到答案——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
自然不过的选择,红船身后的航迹是再正确不过的方向”,可知论证的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等。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将其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
其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关键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可见说的是关键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
念的含义的能力。B.“新闻述评,从内容看往往述多于评,其重点是述,目的是为了述,评是为述服务的”说法错误。新闻述评的重点是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二段“云南一位女士在看完电影《长
津湖》后,自己回家做了冻土豆,啃了几口泪流满面。有网友感言:‘走出影院,看到灯火辉煌、高楼林立,才发现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是《长津湖》最好的彩蛋’”第七段“7月21日,驰援郑州抢险救灾的一队解放军战士,冲进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抱起娃娃们就往安全的地方转移
。战士们脚步匆匆,小心翼翼,臂弯里的娃娃睡得安稳。‘最可爱的人抱着最爱的人’,这个温馨的画面迅速火遍全网。人们纷纷点赞——娃儿,你这是睡在祖国热烘烘的胸膛上啊”可知材料一通过对2021年中部分人物事迹直接陈述,不加修饰,加以网友的评论,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由第三段“
你用牺牲成就我的今天,你的志愿变成我的信仰”第四段“我们感恩,今天的每一分幸福,都是昨天的坚守”最后一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感谢您在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当合肥延乔路路牌下堆满鲜花,‘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足以告慰百年前的‘同龄人’——家国情、民族魂已深深镌入青年心,祖国守护的青春,就是守
护祖国的长城”可知材料一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语言平实质朴,于平淡中蕴含着爱国之情。材料二第二段“2021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展望明年,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做好各项工作,注定不会容易。做到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是基本基调……这也意味着,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也要有专业能力、民生关切,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开创新的不凡业绩”第三段“2021年,民法典开始实施,全方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第四届进博会上,品质高、科技含量高的全球好
物,瞄准群众消费需求;‘双减’政策落地,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家校社协同等多方面变革;医保谈判再现‘灵魂砍价’,为老百姓尽可能提供性价比最优药品,努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踏上新征程,要更加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坚持正确政绩观,以高质量发展换来群众的幸福安康
”第四段“这就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可知材料二对2021年成就进行简单客观的概括,并且对2022年进行了指导性建议,语言客观、简练、通俗但说理深刻。【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
能力。由材料一倒数第二段“走过2021,每个在这不平凡的365天里真心拼过的中国人,都会找到答案——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红船身后的航迹是再正确不过的方向”可知材料一的“奋进”是指每个人的“奋进
”。幸福生活是每个平凡的人通过自己的贡献换来的,是每个人的“奋进”铸就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由材料二第二段“这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第三段“这就应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第四
段“这就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走好前行路,必须打铁自身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
导核心”可知材料二的“奋进”主要强调的是党或国家层面的“奋进”。国家想要取得2022年的新成就,需要党进行顶层设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人世间(节选)梁晓声四年里,他这位从“大三线”退休的老建筑工人,似乎
把光字片当成了“小三线”,把自己家所在那条被违章建筑搞成了锯齿状的小街当成了主要工程。如何让自己的家看上去还有点儿家样,理所当然成了他心目中的重点工程——他似乎要独自承担起改良的神圣使命。在春夏秋三季,人们经常见到他在抹墙,既抹自家的墙,也抹街坊邻居家临街的墙
。他抹墙似乎有瘾,四年抹薄了几把抹板。有一年,街道选举先进居民,他毫无争议地当选了,区委副书记亲自奖给他一把系着红绸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钉了个钉挂在墙上。他依然是个重视荣誉的人。他的工具不仅是抹板,还有铁锨。人们也常见他修路,铲铲这儿的高,垫
垫那儿的低,填填某处的坑,像在平整自家门前的地方。见到他那么做的人有过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么大年纪的,常常劝他,“拉倒吧!一条小破街,弄不弄有什么意思呢?下场雨又稀里哗啦踏烂了。”他却说:“弄弄总归好点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或说:“我往土里掺了炉灰,再下雨不会那么泥泞不堪了。”四年一晃过去
,周志刚更老了。汉字的微妙之处是别国文字没法比的,只有中国才有“一字师”的说法。一晃多少年的“晃”字虽属民间口头语,但把那种如变脸般快的无奈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周志刚完全秃顶了,脑壳左右稀疏的头发全白了。他渐渐蓄起了一尺来长的胡子,胡子倒有些许灰色,估计继续灰下去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多了。他
的腿脚已不灵活,有点儿步履蹒跚,浑身经常这里痛那里酸的。当年在“大三线”工地上对体能的不遗余力的透支,开始受到必然性的制裁。别人已经称他老爷子了,而即使别人不那么称他,他也明明白白地意识到自己确实老了。不论
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街坊家临街墙面的义务抹平,他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抹墙需几道工序,先得备下黄泥,还得有足够的麦秸或谷秸往泥里掺。和好一堆抹墙的泥很需要力气,他和不动了。黄泥也稀缺了,可挖到黄泥的地方越来越少,那种地方往往很快便出现了就地取材建起的土
坯或干砸垒的黄泥小屋。当那些小屋住进了人家,如果谁还去周边挖取黄泥,常常引发严重冲突。那些人家会形成一种占山为王的领地意识,攻守同盟,态度凶悍,让企图分享公共资源者望黄泥而却步。周志刚是洁身自爱的人,当然避免自取其辱。缺少了黄泥,不论他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
他们那条脏街所进行的面子工程,都只好停顿下来。毕竟他只是一个老迈的改良者,也只有点儿人生余力做改良者。倘要彻底改造自己家及那条脏街的面貌,需动用推土机和铲车,需有充足的建材,还需有一支建筑队——而单枪匹马的他只有
一把抹板,街坊们心劲儿又不齐。对他们而言,维修自家房屋是分内之事,至于那条脏街已经那样了,可以怎样改良一下不在自己考虑范围。他们认为那纯属政府的事,如果政府不觉得有失面子,他们则是特能忍受的,住在那么脏乱差的地方的人家还有面子值得在乎吗?还
讲得起面子吗?讲面子起码也得有黄泥呀,连黄泥都稀缺了,就只得让面子见鬼去了。墙皮掉得太不成样子了,才趁夜到这里那里去偷黄泥。倘谁家的男人或大男孩天黑后挑着水桶走往与水站相反的方向,那么准是到什么地方偷黄泥去
了,用水桶往回挑是为了掩人耳目,街坊们对此心照不宣。偷黄泥往往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但由于是刚性需求,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周志刚断不会做那种勾当。他连自家墙上掉下的墙皮也宝贵地留存起来,积少成多,以备用时。他不敢放在门外,怕被偷,专门放在
家中一角。星期日或年节假日,儿女们回来看望他和老伴时,他嘴里常常会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谁知道哪儿有黄泥吗?”儿女们便都装聋作哑。他是在儿女面前自尊心极强的父亲,不会问第二次的,总用自言自语缓解自己的担忧:“这个家再
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有删改)文本二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
典型的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
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我们从《人世间》中不难看到,当生活
中的矛盾处在不可调解之时,总有一种正直的友善的力量,内在地驱策着生活向前推进。而矛盾的调和与解决,又往往得助于梁晓声价值取向的牵引。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以周志刚为例,在没有见到女儿周蓉之前,他对女儿不管不顾跑到贵州山区投奔“右派”诗人一事,怒不可遏。等到他见到了这位诗人,
看到了女儿的生活现状,他原谅了女儿,理解了女儿,一场潜在的冲突并没有发生。同样,当他得知自己的小儿子与怀着他人骨肉的郑娟相爱时,周志刚也是愤怒至极。他了解到郑娟的付出之后,他帮小儿子整理行李和洗漱用品,把他送
往郑娟家里。他对周秉昆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恩不报,那是不义。你和人家郑娟早都把生米煮成熟饭了,如果你不与人家结婚,那是双重的不义。……再愁再难的日子,你都要为那边三口把日子给我撑住,而且让他们觉得有了你就有了希望,不仅仅是多了一口混日子的人!”
而周秉昆原以为是父亲要赶他出门。这个时候的他,泪如泉涌。一位深明大义的父亲,看重的是在困难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助和相互守望,更有应该尽到的为人的责任和担当。正是这样,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呈现现实,
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梁晓声说过的四句话,被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
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周志刚独自承担起家所在的那条小街的环境整治工程,是因为他重视荣誉。B.文中对“
晃”字的解释,强化了作者对周志刚很快老去的无奈与感伤之情。C.儿女们都装聋作哑,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治理那条脏街的行为感到不解。D.文中多次将周志刚和街坊们进行对比,来衬托周志刚“改良”工作的阻力。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前提是,他不仅知道人是什么样的,而且能揭示人可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B.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人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是《人世间》从头至尾传递出的思想光辉。C.《人世间》既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
引导现实,这种“理想向度”就是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D.作者认为《人世间》的深刻魅力在于,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好人”定下了标准。8.文本一结尾处,周志刚说“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9.文本二谈到了梁晓声的
“好人文化观”、文本一梁晓声是如何通过周志刚这一形象来体现这种“好人文化观”的?请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么说可以回避重复询问的尴尬。②想以此希望子女理解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并可以接替自己的“工作”。③唤起子女改良周边环境工程的认同9.①通过周志刚退休
后在家周边对房屋道路修修补补,体现了小人物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②尽管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周志刚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依,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③周志刚重视自身的荣誉,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大家都不理解,也要完成自己的“改良”工作【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是因为他重视荣誉”分析错误。应该是他想“如何让自己的家看上去还有点儿家样”。C.“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治理那条脏街的行为感到不解”分析错误。儿女们装聋作
哑,是因为他们并不想接替父亲去治理那条脏街。D.“来衬托周志刚‘改良’工作的阻力”分析错误。是为了衬托周志刚的无私。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分析错误。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一
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可知,小说并非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周志刚在询问儿女们哪里有黄泥时,儿女们都装聋作哑,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想介入父亲对街道的改造工作。而周志
刚面对儿女们的不语感到尴尬,他在儿女们没有回应之后说“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就是为了掩饰这种尴尬,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周志刚指出“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这是向儿女们说明现在这条街道已经残破得不成样子,从而证明自己行动的合理性,想以此让子女理
解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并可以接替自己的“工作”。最后,周志刚强调自己修补墙面的必要性,是想唤起子女改良周边环境工程的认同,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这份工作的态度。【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在材料二的最后一段中,作者指出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在材料一中第一段“在春夏秋三季,人们经常见到他在抹墙,既抹自家的墙,也抹街坊邻居家临街的墙。他抹墙似乎有瘾,四年抹薄了几把抹板”可以看出,周志刚退休后在家周边对房屋道
路修修补补,体现了小人物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从材料一第二段“人们也常见他修路,铲铲这儿的高,垫垫那儿的低,填填某处的坑,像在平整自家门前的地方”,这些情节表明尽管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周志刚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依,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从材料一第一段“有一年,街道选举先进
居民,他毫无争议地当选了,区委副书记亲自奖给他一把系着红绸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钉了个钉挂在墙上。他依然是个重视荣誉的人”,第三段“见到他那么做的人有过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么大年纪的,常常劝他,‘拉倒吧!一条小破街,弄不弄有什么意思呢?下场雨又稀里哗啦踏烂了。’”面对别人
的劝阻,他也毫不在意,还指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我往土里掺了炉灰,再下雨不会那么泥泞不堪了。”而在儿女回家时他会“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谁知道哪儿有黄泥吗?’”,这些都说明周志刚重视自身的荣誉,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大家都不理解,也要完成自己的“改良”工作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沈鲤,字仲化,归德人。嘉靖中举乡试。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四十四
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大学士高拱,其座主..又乡人也,未尝以私谒。神宗在东宫,鲤为讲官。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
进左赞善。每直讲,所陈说独契帝心。帝亟称之。连遭父母丧,帝数问沈讲官何在,又问服阕..期,命先补讲官俟之。万历九年还朝。明年秋,擢侍讲学士,再迁礼部右侍郎。寻改吏部,进左侍郎。屏绝私交,好推毂贤士,不使知。十二年冬,拜礼部尚书。去六品甫二年,至
正卿。素负物望,时论不以为骤。久之,《会典》成,加太子少保。鲤初官翰林,中官黄锦缘同乡以币交,拒不纳。教习内书堂,侍讲筵,皆数与巨珰接,未尝与交。及官愈高,益无所假借,虽上命及政府指,不徇也。鲤素鲠亮。帝忧旱,步祷郊坛,议分遣大臣祷天下名
山大川。鲤言使臣往来驿骚,恐重困民,请斋戒三日,以告文授太常属致之,罢寺观勿祷,帝多可其奏。郑贵妃父成宪为父请恤,援后父永年伯例,鲤力驳之。帝亦嫌鲤方鲠,因鲤乞休,遽命与一贯同致仕..。赓疏乞留鲤,不报。既抵家,疏谢,犹极陈怠政之弊,以明作进规。年八十,遣官存问,赉银币。鲤奏谢,复陈
时政要务。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太师,谥文端。(摘编自微信公众号重庆一诊《文言文练习5》)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B.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
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C.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D.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座主,明清时期,举人、进士称其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为座主,或称师座。B.服阕,又称“丁忧”,古代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在职官员必须回家守孝。C.中官,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又称太监、宦官、内官、内臣。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
事、致政、休致等词、盖指退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鲤考中进士后,在朝为官,而大学士高拱、既是他的主考官,又是他的同乡人,但沈鲤除了跟别人一起进见高拱外,从来不曾因个人私事去拜词。B.神宗还在东宫时,沈鲤就担任讲官。一次沈鲤书写
魏卞兰的《太子颂》来进献,并陈说大义,十分详细,得到神宗赞美,为此还受到了特别的眷顾。C.皇帝担忧干旱,商议分派大臣到名山大川去祈祷。沈鲤认为使臣往来骚扰驿站,恐怕会加重百姓的困苦,建议斋戒三天即可,皇帝同意了他的上奏。D.沈鲤辞官归乡后,上疏谢恩时,仍极力陈述懈
怠朝政的弊病,规劝君王英明作为。甚至到了八十岁的高龄、在奏谢皇帝赏赐时还不忘陈说时政要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旋进左赞善。每直讲,所陈说独契帝心。帝亟称之。(2)鲤初官翰林,中官黄锦缘同乡以币交,拒不纳。14.文本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沈鲤的“鲠亮”?请简要
概括。【答案】10.D11.B12.C13.(1)很快又晋升为左赞善。每次秉直讲授,陈说的事情独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极为称赏他。(2)沈鲤起初做翰林官时,宦官黄锦因为是他同乡送礼给他,他拒不接收。14.①颇有远见。贼人逃去后,禀告驻守大臣严加防守,防止贼人
回来。②关注民生。怕增加百姓负担而向皇帝进谏不要派遣官员。③正直光明。执政时,对贪污贿赂进行革除。④忠君爱国。年老还陈述懈怠政务的弊端。【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师尚诏叛乱,攻占归德,不久向西逃去。沈鲤估计贼民一定会再来,急忙
告诉驻守大臣,捕杀城中与贼民勾结的人,严加防守。贼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见有了防备,便离去了。“陷归德”中,“归德”是地名,作“陷”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AB;“急白守臣”中,“急”作“白”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服阕,又称‘丁忧’”错误。“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服,“丁忧”是指遭到父母的丧事。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建议斋戒三天即可”错误,文章说“鲤言使臣往来驿骚,恐重困民,请斋戒三日,以告文授太常属致之,罢寺观勿祷”,意思是沈鲤劝谏说使臣往来滋扰地方,恐怕又加重百姓负担,奏请皇帝斋戒三日,用文告授予太常负
责此事,罢除寺观的祈祷,故“建议斋戒三天即可”曲解了文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旋”,不久,表示时间短暂;“契”,契合,符合;“称”,称赏,称赞。(2)得分点:“初”,起初;“中官”,宦官;“
币”,礼物;“纳”,接受,接收。【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断句部分说“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意思是“师尚诏叛乱,攻占归德,不久向西逃去。沈鲤估计贼民一定
会再来,急忙告诉驻守大臣,捕杀城中与贼民勾结的人,严加防守。贼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见有了防备,便离去了”,贼人逃去后,禀告驻守大臣严加防守,防止贼人回来,由此可知沈鲤颇有远见。“鲤言使臣往来驿骚,恐重困民……”
,沈鲤怕增加百姓负担而向皇帝进谏不要派遣官员,说明他关注民生。“鲤初官翰林,中官黄锦缘同乡以币交,拒不纳”“教习内书堂,侍讲筵,皆数与巨珰接,未尝与交”“既抵家,疏谢,犹极陈怠政之弊,以明作进规”,执政
时,对贪污贿赂进行革除,拒不收受别人的贿赂,说明他正直光明。“鲤奏谢,复陈时政要务”,沈鲤年老时还陈述懈怠政务的弊端,说明他忠君爱国。参考译文:沈鲤,字仲化,归德人。嘉靖年间乡试中举。师尚诏叛乱,攻占归德,不久向西
逃去。沈鲤估计贼民一定会再来,急忙告诉驻守大臣,捕杀城中与贼民勾结的人,严加防守。贼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见有了防备,便离去了。嘉靖四十四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大学士高拱,是他的主考官和同
乡,未曾因私事拜访。神宗在东宫的时候,沈鲤任讲官,神宗曾经指令诸位讲官在扇子上书写文字。沈鲤书写了魏卞兰的《太子颂》进奉,神宗于是要他讲清大义,沈鲤讲得非常完备。神宗赞美他,于是他蒙受宠爱。等到神宗即位,因为在东宫任幕僚的恩惠,晋升为编修。很快又
晋升为左赞善。每次秉直讲授,举止端庄雅正,陈说的事情独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极为称赏他。他的父母接连去世,皇帝多次询问沈讲官在哪里,又询问服丧期满了没有,指令让他先补任讲官。万历九年,返回朝廷。第二年秋天,晋升为侍讲学士,又升迁为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职,升任左侍郎。沈鲤断
绝私人的交往,喜好推举贤士,不使人知晓。万历十二年冬季,被任命为礼部尚书。由六品小官两年左右,便官至至正卿。沈鲤一向辜负人们的期望,口碑很好,不受非议。很久之后,《会典》写成,加任太子少保。沈鲤起初做翰林官时
,宦官黄锦因为是他同乡送礼给他,他拒不接收。教导于内书堂,侍讲经筵,都多次与大宦官接触,未曾同他们交往。等到沈鲤官阶更高,更加不需要借助他们的势力,即使皇帝的命令以及政府的意图,他也不会轻易顺从。沈鲤一向正直、光明。神宗担忧旱灾,步行到郊外的祭坛祈祷,议论分别
派遣大臣到全国的名山大川祈祷。沈鲤劝谏说使臣往来滋扰地方,恐怕又加重百姓负担,奏请皇帝斋戒三日,用文告授予太常负责此事,罢除寺观的祈祷,神宗大都同意了他的奏疏。郑贵妃的父亲郑成宪替父亲请求体恤,援引后父永年伯的事例,沈鲤极力反驳他。神宗也嫌沈鲤刚正,趁着沈
鲤请求退休,于是指令他与沈一贯一起退休。朱赓上奏请求挽留沈鲤,没有答复。抵家后,沈鲤上书答谢,仍然极力陈述懈怠政务的弊端,来规劝皇帝。他八十岁时,神宗派官去探视慰问,赏给他银两。沈鲤上书答谢,又陈述当时政治的要务。又过了五年沈鲤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赠封为太师,谥号文端。(二)古代诗歌阅
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刘长卿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
诗应该创作于诗人经历贬谪之后从江西回到旧日官舍时。B.诗人遇见昔日同僚心情却“喜复悲”,喜旧友重逢,悲归期日短,心情复杂。C.颔联运用“空庭”“人稀”等词,写出了官舍的萧条冷清与战争的残酷无情。D.诗人最后使用“贾谊谪长沙”的典故,抒发个人怀才不遇、壮志
未酬的感伤。16.颈联“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妙处?【答案】15.B16.①“回雁”“捣衣”既点秋季。②又抒发了自己被远贬至回雁岭的凄凉。③卧听捣衣所引起的羁愁客思。④尾联与首联呼应,在答问中再次抒发了自己与贾谊被贬长沙相同的心情。【解析
】【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悲归期日短”错误,“悲”在诗中包含诗人复杂的情绪,既有贬谪之悲,又因眼前的萧条之景而悲,更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悲。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歌
鉴赏之炼句的能力。“回雁处”,秋天大雁至回雁岭而止;“捣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多于秋夜进行。这两个词语点明时节为秋季;“回雁处”为至南,表明自己被贬谪之远,抒发了自己被远贬至回雁
岭的凄凉;凄冷的砧杵捣衣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这里诗人卧听捣衣,自然引起羁愁客思;这两句通过尾联可知作者是在答问中表达自己无辜被贬的凄凉与哀伤,呼应首联之“悲”,再次抒发了自己与贾谊被贬长沙相同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齐国发生饥荒,富人黔敖在路旁施粥、他对饥饿的穷人说:“嗟!来食!”这与《孟子·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舍救命粮的黔敖态度如出一辙。(2)皇室
贵族虽然平日过着尊荣富贵的生活。可国破家亡的悲剧降临,他们的人生便急转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纷纷乘着辇车来到秦国。(3)《离骚》中作者用方圆不能相容、殊途不可相安的比喻来划清自己与小人的界线,表达绝不同流合污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①.呼尔而与之②.蹴尔而与之③.妃嫔媵嫱④.王子皇孙⑤.何方圜之能周兮⑥.夫孰异道而相安【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蹴”“尔”“而”“媵”“嫱”“圜”“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美丽的延庆区妫水河畔,①一座由半圆形“冰球”和圆角方形“冰壶”组合而成的“天圆地方”冰上场馆群拔地而起,这就是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天圆地方”施工难度极
高,科技含量令人。整个训练基地的场馆都采用钢框架结构,由于冰场内都不能有任何钢柱,②训练冰场二层楼面全部采用平面桁架结构(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进行支撑。场馆内的屋顶上一个个钢桁架纵横交错,好似钢铁骨骼支撑起整个房顶。由于没有专业的冰上训练基地,北京市的冰雪运动队一般需要
与国内外俱乐部合作协议租用场地,③训练时间、配套服务等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相关空白。④同时,为更好地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北京市冰上运动训练基地未来还将面向大众开放,满足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健身需求,进一步提高群
众的参与度。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瞠目结舌所有一幅签定B.瞠目结舌整个一副签定C.叹为观止整个一幅签订D.叹为观止所有一副签订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犹如雪中送炭的“天圆地方”,对于北
京市冰雪运动而言B.“天圆地方”的诞生,对于北京市冰雪运动而言犹如雪中送炭C.随着“天圆地方”的诞生,对于北京市冰雪运动而言犹如雪中送炭D.“天圆地方”的诞生,北京市冰雪运动犹如雪中送炭20.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①B.②C.
③D.④【答案】18.D19.B20.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也形容人害怕的表情。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是强调冰雪馆科技科含量之高,应用“叹为观止”。第
二空,所有:全部,一点也不剩下。整个:全部,整体的。在文段中,强调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冰场内有钢柱,应用“所有”。第三空,一幅: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一副:汉语量词的一种,常用在成对或成套的器物、人或动物的躯体、内脏、容貌、面部表情、姿势、言语、文章、
手段、本领等名词之前,表示数量一。文中将钢结构比喻为人的骨架,应用“一副”。第四空,签定:解释为形成意向性的协议、合同等文本。签订:双方订立条约或契约并签字。文中指合作协议,应用“签订”。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通过上文对中国没有专业的冰
上训练基地对北京市的冰雪运动队的不利影响可知,“天圆地方”的诞生,对于北京市的冰雪运动队来说犹如雪中送炭。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天圆地方’”的谓语中心;C.关联词的滥用导致没有句子主语;D.中途易辙,在“北京市冰雪运动”前后加上“对于……而言”。故选B。【20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实施纲要(2018~2022年)”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因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是文件的完整名称。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
共2小题,11分)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突然发布将于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停止煤炭出口,以缓解国内煤炭供应紧张,避免国内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该国是全球最大的动
力煤出口国。数据显示,印尼的煤炭出口主要面向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其中该国占我国煤炭进口超60%。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指出,此前一段时间,为避免煤炭短缺,中国已经提高了国内的煤炭产量。此外,春节期间部分工厂停工放假,国内煤炭需求往往会下降。且随着冬季供暖需求达到峰值,创纪录的(煤炭)产量
和温和天气帮助填补了中国发电厂的库存,因此即使中国与其最大煤炭出口商(印尼)切断了联系,紧张的煤炭供应状态也能得到缓冲。【答案】印尼政府于2022年1月31日停止煤炭出口,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指出,对中国影响不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
生语段压缩的能力。本语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印度尼西亚政府将于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停止煤炭出口,然后又说到停止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以及该国煤炭出口的主要国家。所以可以将这一层的主要事件概括为:印尼政府于2022年1月31日停止煤炭出口。第二层意思是微博作者橙子
辅导指出因为各种原因,即使中国与其最大煤炭出口商(印尼)切断了联系,紧张的煤炭供应状态也能得到缓冲。所以可以将这一层的主要事件概括为:微博作者橙子辅导指出对中国影响不大。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
目。材料一:目前载人航天都是地球低轨运行,大约90分钟绕地球一圈,直接对地通信的卫星覆盖范围很小,无法覆盖全球。通过天基中继的方式可实现地轨航天器全球覆盖。从2008年开始,我国一共向太空中发射了5颗中继卫星,依靠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实现中国空间站面向全球的稳定直播。材料二:太空
课堂的开展主要是进行太空科普,以天地互动的方式,用有趣直观的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青少年对太空的热情。材料三: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将军曾说:国家为了选拔一名宇航员可以说是费尽心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如果说战斗机飞行员是用与身体
等量的黄金堆起来的,那么航天员就是用等量的钻石堆起来的。有人计算过:钻石每克拉3万元,航天员体重65千克,一克拉约等于0.2克,国家培养一名航天员约需耗费97亿人民币。(1)作为“中国空间站太空课堂”项目负责人,
根据上述材料,拟写了进行该项目的申请理由,请把空缺处补齐。要求:内容合乎上述材料,申请理由与给出的例句相似。项目名称中国空间站太空课堂申请理由一中继卫星技术保证申请理由二太空科普激发热情申请理由三(2)作为航天员的心理健康顾问,为帮助航天员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和陌生的太空环境,请为航天员
挑选两句最适合放松心情的话。①全中国9000万中学生都在紧盯着你呢!②若累了,别怕低头,太空里皇冠不会掉!③你是有五大中继卫星陪伴守护的人呢!④宇宙空间站不是法外之地,请注意言行!【答案】(1)高昂成本物尽其用(2)②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申请理由一和申请理由二分别对应材料一和材料二,且理由一侧重中继卫星的优势,理由二侧重太空科普的优势。分析材料三“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航天员就是用等量的钻石堆起来的。有人计算过:钻石每克拉3万元,航天员体重65千克,一克拉约等于0.2克,国家培养一名航天员约需耗
费97亿人民币”可知,材料三侧重培养宇航员的高昂成本,即:培养宇航员成本巨大,因此应当让他们开展太空课堂,从而物尽其用,再根据理由一和理由二的句式,概括出:高昂成本,物尽其用。【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第一
句中,“9000万中学生”说明观看太空课堂的人数众多,“紧盯着”更会增加宇航员的心理压力。第四句中,“不是法外之地,请注意言行”是从法律角度对宇航员进行警示,也不合适。故选②③。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未来的你是想变成一篇小说还是一首诗?②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跟你同
行旅游的人,你会选谁?李白、杜甫、苏东坡。③一个文化公司想聘请你做销售,在《红楼梦》与《西游记》之间,你更愿意选择哪一本去销售?④读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后,你会变得更谦卑还是更骄傲?在新浪微博的留言区,作者提出了上述四个
问题。如果你是受邀网友,请从上述问题中选择其一,发表现场演说,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自
华之气,助未来之行——关于未来选择的思考尊敬的嘉宾们:大家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斯言诚哉!随时代的发展,快餐文化、短视频文化不断袭来,让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举棋不定。这时,腹有诗书气自华便真正有了用武之地,诚然,做一篇小说更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但是,我们更需要成为一首
诗,于喧嚣中守住本心的同时,用一字一句谱写华章。成为一首诗,一蓑烟雨任平生,诗酒方可趁年华,君不见,持剑走天涯的李白,仅凭一壶美酒,便吐出了半个盛唐气象;君不见,七步成诗的曹植,仅凭七步之侍,便奠定了整个建安风骨;君不见,颠沛流离的苏轼,仅凭满腔热血,便写就了篇篇绝
句。由此观之,以自身为光,跨一隅是一隅;以行动为径,走一程是一程,这便是身为诗歌的崇高理想。大江流日月,慷慨歌未央,快时代的浪潮席卷而至,但作为诗的我们仍不灭几点星光。成为一首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揆诸现实,“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根植石窟蟠,从未名
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她就是敦煌谱写的诗;“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张桂梅一心致力于女校,即使身躯多次遭受病痛折磨,她仍不改初心,馈人间以芬芳:她就是命运与苦难创造的诗。“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让自己成为一首诗,以冥冥之志、昏昏之事筑就昭昭之明,赫赫之功
,自可赢得天光云影共徘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自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成为一首诗,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
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前,有一群青年,他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壮怀,汇聚成了民族觉醒的不朽诗篇;百年后,一定会有无数青年,他们驾驶着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挥洒青春豪情,誓
要谱写民族复兴的壮丽诗篇!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终成钢,自华之气的形成与坚守,绝非一时之功,而是要以宁静致远为“保鲜剂”,用阅读诗歌来增进力量,方能历经风华,初心弥坚,筑未来之阳关大道!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四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人们对于文化与生活的理解。材料前两句话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第一句话中,小说一般着重于描述历史现实或当下生活,而诗歌更注重对人的爱
与美等精神世界的发掘。因此,这句话要我们思考的也是就未来的我们,是想成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人,还是理想主义的人?第二句话,源于余光中说的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一位文化名人一起去旅游,我不会选李白,他太不负责任了;也不会选
杜甫,苦呵呵的;我会选苏轼,比较有趣。”李白与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极致代表,而苏轼,人们一般认为他能非常好地协调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材料第三句话,思考《红楼梦》和《西游记》的销售问题,我们就要思考这两部作品对于当今社会而言
,哪一部更有文化和商业推广价值?哪一部能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同频共振?对于材料第四句话,《乡土中国》所描写的农村是独立于现代文明之外的一种文明形式,保存着中国最深远的传统。我们若从中只看到“乡下人的土气”,那么,我们可能会感到谦卑;
我们若从中看到更多的是每一个乡下人对土地的依恋和所拥有的乡愁、家园以及落叶归根、安土重迁的朴素情感,那么,我们也会为我们的“乡土中国”感到骄傲。对于材料第一句和第二句,我们可以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
我们是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着眼于当下现实,还是认同理想主义,看看远方的诗歌和大海。对于材料第三句话,我们若选择《红楼梦》,我们可从家族关系的处理、人物性格论等方面思考其销售价值;我们若选择《西游记》,可从天庭体现的政界和商场关系学,以及唐僧
师徒九九八十一难体现的过程与结果之论,思考其在当今人际关系方面和求学行事方面的意义。对于材料第四句话,我们要思考的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和我们的乡土乡愁对于我们的意义。此外,根据写作任务可知,试题要求我
们“选择其一”,说明我们无须将几句话综合起来进行辩证,只要针对其中一句进行深入的讨论即可。试题还要求我们“发表现场演说”,因此我们需注意演讲稿的文体要求,此外也要在写作中具备一定的听众意识。立意:1.立足现实,追寻远方的诗歌。2.选择《
红楼梦》,学好新时代的家庭关系。3.记住这份乡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