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共(8)页,43.81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e378d72cdb2cf909511b62aaa9733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涂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吴均的《答柳恽》说:“秋
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湖一般深厚的不平,
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间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
”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
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
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
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
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谓词的
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按照词汇学的解释,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
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可以在词典里一一注明,而且这些意义都是社会性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而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
驱使词语以构成诗的形象,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情感的波澜,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者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以诗的情趣,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
,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可见,
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一首含义丰富的诗歌,好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不同折射和色的不同组合。另外,在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
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如果孤立地看,一个词固然有多种意义,但在具体的时候,一般说来,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
合的作用。“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
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吴均的诗句“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换成“高树”,单从概念上看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就改变了意境,没有了叶子越来越少的空阔感。B.“木”与“树”是同一个概念,但“木”潜在的“木头”“木料”“木板”等形象,更多地让人联想到树干而排斥了叶子,所以会
暗示着落叶。C.从词汇学角度看,一个词语意义是确定的,而且具有社会性;但在诗歌中,词语被诗人艺术地驱使,其意义变得不确定,具有极强的主观性。D.古人说“诗无达诂”,意思正是说诗歌具有多义性,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理
解,并不是说诗歌不能解释。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的A.林文所说的语言“概念中的意义”,和袁文所说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大体上是相同的,都是指“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B.林文所说的“暗示性”,和袁文所说的“多义性”分别概
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属性,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前者应该是造成后者的原因之一。C.林庚对古诗中“木”字的理解独到而深刻,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作者主观上就是表达那个意义,也并不意味着其他读者不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D.林文和袁文分别选取中国古典诗歌语
言的暗示性和多义性作为论题,虽然角度不同,但都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对相应的文艺理论做了系统阐释。3.这两则材料对我们阅读古典诗歌有什么启示?请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作答。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
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知房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
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乃密以闻,诏释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画希亮像祠.焉。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数上章请老..,不允,
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
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希亮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
老,子端平幼,希亮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取道B.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父亲母亲C.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犯罪D.是秋大熟.,以新易旧。(
庄稼)成熟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B.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C.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
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D.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孤”指很小便失去了母亲。“孤”在现代汉语中指父母双
亡,而古文中多指幼年丧母。B.“闾”泛指门户、人家,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闾阎扑地”指房屋众多,市集繁华。C.“祠”在文中指立生祠,是古代民俗,为活着人立祠庙奉祀,其对象都是官员。D.“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表此意的词语还有“致仕”“乞骸骨”“移病”等。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希亮为人宽容大度。他十六岁准备拜师求学时,哥哥故意刁难,他并没有因此记恨,而是在学业完成后教导哥哥的孩子求学。B.陈希亮敢于声张正义。王康在上任途中遇到恶霸,被殴打几乎丧命,官员们都不敢过问,而希亮不畏强暴,终将恶霸流放并惩治了渎职的官吏。C.陈希亮
勇敢承担责任。他在凤翔做官时,发生饥荒,他果断拿出十二万石粮食借给百姓,主动承担了擅自动用官粮的罪责。D.陈希亮真诚善待朋友。朋友宋辅去世,陈希亮照顾朋友年迈的母亲并为其送终,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宋辅之子。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各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
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的的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10.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
”的内容,下句点名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B.后人评价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
,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D.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11.诗的最
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四、默写题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
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五、综合读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莎士比亚的剧作经几百年时光的磨洗,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各国的舞台上,它们历久弥新,甲了莎翁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不朽生命力。。因
此,他的历史剧主人会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起伏跌宕;他的悲剧和喜剧都不是单纯的,而是错综的混合体。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丰富性与思想深度、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他常布置几条线索平行而后交织,于错综复杂中展现广阔多彩的画面,
总是乙增加悬念,使读者、观众的紧张感不断增强。莎翁的戏剧语言,俏皮、华丽、精萃而丰富,从典雅的书面语言到粗俗的市井俚(lǐ)语,从民谣体到古诗体,无所不有。剧本中不少台词,成了成语典故或人们经常引用的格言。比如,“丙
是智慧的灵魂,冗(rǒng)长是肤浅的藻饰”,“心里的瑕疵(cī)是真的污诟”。莎翁创作的三十七部戏剧,塑造了几百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一套符(fù)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面的更叠、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比如,哈姆莱特的语言
,有时温文尔雅,有时明白晓畅,有时妙语连珠,有时又语无伦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位单枪匹马企图重整乾坤的年轻的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13.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俚(lǐ)语精萃B.冗(rǒng)长藻饰C.瑕疵(cī)污诟D.
符(fù)合更叠14.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印证逐步简洁B.印证逐步简捷C.见证逐渐简捷D.见证逐渐简洁15.文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久弥新B.错综复杂C.
温文尔雅D.单枪匹马16.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莎翁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B.莎翁不太介意悲喜
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C.莎翁写戏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D.莎翁关
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六、写作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QQ、微信、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大大小小的媒体每
时每刻发布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发布者的专业素养、利益诉求、文化背景不同,这些信息往往真假难辨,看似信息丰富,却让人迷茫。作为信息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辨析信息的真伪、善恶、美丑呢?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围绕材料
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