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x,共(7)页,52.41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b2d0ec64c09f1492c42da6b7abc08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古巴比伦王国债的主要形式是契约。契约有买卖、借贷、租赁、承揽、寄存、合伙、雇佣等。法典还对高利贷作了限制。这些规定在当时()A.重在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B.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C.意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D.规范了人们的经济活动3.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
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
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4.中古时期的西欧,每个庄园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人们的经济生活需求都是能在庄园内得到满足的,生产与消费间的差距不大。这体现了庄园()A.生活水平比较高B.自给自足的特点C.手工业技术先进D.农耕经济水平高5.英王爱德华三世通过颁发《1
327年特许状》,向伦敦让渡了多项权力。同时,伦敦为爱德华三世提供的贷款常达到王室所获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伦敦的富商与自治市官吏在这时期成为了王室的财政官员。这说明()A.特许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理念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C.城
市成为王权强化的依靠力量D.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君主立宪制度6.有学者认为,拜占庭帝国皇帝康斯坦提乌斯(337——361年在位)在两河流域大规模屯兵,其目的并非扩张、侵占领土,而是“在底格里斯河我们这一侧拉起警戒线,监督波斯国王可能入侵的地方”。这表明()A.波斯人未曾征服过两河流
域B.拜占庭帝国初期两河流域实现统一C.罗马帝国鼎盛期疆域已恢复D.两河流域成为拜占庭帝国东部边疆7.东非沿海地区城邦文化的真正发展与繁荣,是在公元7世纪之后。因为自那以后,印度洋贸易文化圈才真正发展起来,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地中海贸易文化圈而成为中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这
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B.阿拉伯帝国的兴起C.班图人的民族大迁徙D.拜占庭帝国的衰亡8.古埃及的农具在几千年间没有多大改进,直到新王国时期才把犁头的形状稍稍改变了一下。就此,有人指出,古埃及的农业技术长长地拖着新石器时代
的尾巴,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降低了应用铜铁工具的迫切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古埃及的农业经济发达B.远古社会生产工具简陋C.古埃及的文明较为落后D.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9.在印加帝国,皇帝被认为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通过皇家委员会管理帝国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给家庭或社区
使用,但土地不可被私人所有,且土地所有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这种土地管理方式有助于()A.遏止土地兼并现象B.保障国家财源稳定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D.集权统治长治久安10.日本大化改新时期,天皇宣布全国土地为“公地(天皇的土地)”,自由
民为国家“公民”,并授予“公民”一定的土地;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把全国分为31个省250个县并委派官员进行管理。这些举措旨在()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削弱国王专制权力D.结束长期地方割据11.葡萄牙亨利王子(1394~1460)在世期间,创
办航海学校,培训本国水手,设立专门研究航海技术的观象台,聘请各地的航海人才为师。这些措施()A.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B.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C.推动葡萄牙出现商业革命D.改变了与东方贸易的困境12.15世纪中叶,意大利掀起一股以美第奇府邸为榜样的建筑热。该府邸建筑风格采用了更加注重实用功能
的古典主义建筑设计,代替了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设计。这种建筑风格的兴起体现了当时()A.艺术创作摆脱了神权束缚B.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C.实用精神渗透社会各方面D.世俗生活体现出人文精神13.17世纪,英国在美洲的加勒比地区建立了重要的殖民地。这些殖民
地以种植园为主,主要种植糖、咖啡和可可等商品作物。这种生产形式()A.移植了欧洲的封建关系B.是称霸世界的重要条件C.客观上加剧了黑奴贸易D.为打败法国奠定了基础14.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
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15.美国《独立宣言》初稿中有一句话:“他(英王)侵犯了一个遥远民族的人民最神圣的生命权和自由权。他们被捕获,贩
卖到另一个半球,乃至惨死途中。”这句话最终被删除,没有出现在定稿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B.北美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存在分歧C.《独立宣言》否定了天赋人权的观念D.北美黑人的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承认16.按照1871年德意志帝国
宪法的规定,帝国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兼任,任何其他人无权问鼎。普鲁士在帝国议会占236名,超过半数;虽然在联邦议会中没有占到多数,但重大事项非得普鲁士同意才行。这些规定()A.使普鲁士居于优势地位B.使德皇地位至高无上C.使行政权高于立法权D.削弱了联邦
议会的地位二、材料分析题(17题25分,18题15分,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
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摘编自理查·威廉·丘
奇《中世纪的欧洲》材料二:欧洲中古时代晚期,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
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新兴的经济制度,毋庸置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实力的增长,提供了城市与封建主谈判的资金支持,为城市自治权的获取提供了基础。城市经济兴旺,人口众多,城市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之间的交流也孕育着创新新理论的机缘。——摘编自许伸云《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三:10世纪开
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摘编自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古晚期西方城市发展的表现。(9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公民
人人参与政治,人人关注政治,人人思考政治的氛围。虽然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但是开启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源头。文艺复兴使西方人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人们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试图通过对权力来源、权力失衡的思考以及对各种
政体的比较,寻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政体。洛克在《论政府》中指出: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主权的真正拥有者。孟德斯鸠则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三权之间必须相互制约和平衡。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
的经典性理念。——摘编自何越《西方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材料二: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从法律层面巩固了这场非暴力革命的成果。该法案中写明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
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事有选举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简单地说,该法案确立英国议会为英国最高主权代表,废除了君主个人专制。17世纪是英
国的革命年代,最终以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画上句号。“光荣革命”更换了英国人不喜欢的国王,其他的制度性变革是在此之后一点一点完成的,英国迈上了渐进平稳改革的道路,而且再也没有爆发过暴力革命。——摘编自刘成《从革命到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形成的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光荣革命”初步实现了哪些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并分析其历史影响。(9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
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12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由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高一历史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2.D3.A4
.B5.C6.D7.B8.D9.B10.B11.A12.D13.C14.C15.B16.A二、材料分析题(17题25分,18题15分,19题12分)17.(1)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土地层层分封;封主和封臣之间有臣属关系,不能越级管理;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一点2分,四点8分)
(2)表现:城市新兴经济制度的出现;城市自治权的获取;城市大学的发展。(一点3分,三点9分)(3)冲击了封建主的力量,瓦解了农奴制;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推动欧洲思想解放。(一点2分,任四点8分)18.(1)条件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探索;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任答三点6分)(2)政治文明理念:自由;民主;法治;人民主权原则。(任两点4分)
影响:有利干维护英国社会的稳定;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为西方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参照;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借鉴。(任三点5分,任两点4分,任一点2分)19.示例:(12分)观点:公元15
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欧洲进入现代。(2分)评析:我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公元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欧洲出现了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
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引发了思想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思想;经济与思想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欧洲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的变革。(8分)综上所述,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由封建社会逐步迈入现代。(2分)标准:论题明确,结论正确【3分】表述清晰,层次分明【
3分】史实两条3分,一条2分,无史实0分【3分】逻辑清晰,史实与论点之间关系紧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