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50.540 K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共(13)页,50.54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bd01b35b65e33c657a9039eb6cf4a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临夏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是梭伦改革A.颁布《解负令》,

使雅典奴隶获得自由民地位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D.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民主政治”,在梭

伦改革中,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D项正确。A项是经济措施;B项古罗马的法律;C项错误,错在“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所以

答案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2.梭伦在其诗歌中说:“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解放!”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分析,梭伦所说的“他们”系指A.债务奴隶B.平民C.外邦奴隶D.

贵族【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梭伦改革中,颁布解负令,释放债务奴隶;赎回债务奴隶。从材料中可知,“他们”指的是债务奴隶。故答案选择A项。考点: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点评:关于梭伦改革的内容,除了把握每项措施的含义外,还要注

意哪些措施是“除旧”,哪些措施是“布新”。3.下列最能完整反映梭伦改革特点的是A.坚决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满足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的2C.试图在中庸、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D.没有满足各个阶层利益【答案】C【解析】【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梭伦改革实质是调和奴隶主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采用中庸手段调和阶级矛盾以实现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不够准

确,并且是其局限性的表现而非特点。考点:梭伦改革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高考中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

提尼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伯利克里时期古希腊民主达到顶峰;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权利机关的职能③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④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4.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执政官梭伦颁布了“解负令”。这一改革措施A.解放了雅典所有

奴隶B.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C.缓和了雅典社会矛盾D.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和人身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缓和了雅典社会矛盾,所以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

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梭伦改革5.以下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利益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实力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打

击了秦国的奴隶主老世族,梭伦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阶级,二者都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故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梭伦改革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故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商鞅变法,

巩固了秦国的君主专的的3制统治,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所以选C。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梭伦在改革后被迫流落外国,二人结局都比较凄惨,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内容,紧

扣设问要求“错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6.“秦始皇兵马俑”再现了秦朝强盛的国力和兵力,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下列哪一改革措施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D.什伍户籍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兵力强盛,拥有“秦始皇兵马俑”演示的巨大军阵,源于商鞅

变法时推行的奖励军功,B项正确;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与军事强大无关,排除C项;实行什伍户籍制度,强化的是对基层的控制,不是秦国军事力量强大的主要原因,排

除D项。故选B项。7.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A.打击贵族势力B.增强经济实力C.贯彻仁政思想D.扩展秦国疆域【答案】B【解析】

【详解】材料“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实现富国强兵,故B正确;题干未提及打击贵族势力的措施,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等,排除

A;商鞅是法家思想家,反对儒家仁政思想,排除C;题干提及的是招揽三晋农民来耕地,非侵占三晋领土,排除D。故选B。8.某班同学对商鞅变法的结局进行讨论,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改革总是要触及旧势力的利益,因而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改革者需要勇气,更需要牺牲精神③改革都会成功,

改革者都要付出代价④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前进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荆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4【详解】依据商鞅变法的知识可知,商鞅被车裂,主要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而且商鞅改革的整个过程,都充满

了新旧势力的尖锐冲突,商鞅坚持变法,这充分说明改革者要有斗争的勇气,要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商鞅虽然被车裂,但其变法的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反映出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①②④符合题意。D正确;并非所有的改革都会成功,而且不是所有的改革者都付出代价,题肢的表述不符合史实,③排除,ABC错误。

故选D。9.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而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他处。这个故事说明A守旧贵族反攻倒算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D.商鞅对

秦国没有贡献【答案】C【解析】【详解】题中“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体现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百姓影响很深,每个人都在自觉遵守,故选C。B项材料无从体现;A符合事实,但不是题干的核心思想;商鞅对秦国推动了秦国的

发展,D错误。10.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农经商,获得金钱③走上战场,杀敌立功④努力耕织,购置田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

公元前340年,正值战国时期,咸阳地区属于秦国,当时秦国商鞅正在变法。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即奖励军功和耕织,所以③④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奋发读书,考取功名是科举制产生后的现象,科举制产生于隋朝

,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11.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A.知识丰富B.诗辞

写作C.政治体制D.汉族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5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可知,孝文帝在汉族文化方面很有造诣,D项正确;材料与知识丰富、诗辞写作、政治体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

2.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

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在经济上看,实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故A正确;畜牧业化过程、工业化过程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错误;汉化过程不符合“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故D错误。13.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领域举

措举例经济恢复和发展农业推行均田制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长制”文化革除旧俗改姓氏、禁胡语A.商鞅变法B.诸葛亮治蜀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均田制”“三长制”改姓氏、禁胡语,可得出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

容,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C项正确;ABD项的改革中并没有相关的措施,排除。14.485年,北魏统治者颁布诏令规定: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农

民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此制度的实施A.以政府控制全国所有土地为前提B.完善了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C.使吏治逐渐好转,社会矛盾缓和D.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答案】D【6【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均田制,国家对于国家控制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

行分配限制买卖,有利于控制土地兼并。A选项,不符合史实,在均田制实行的情况下中国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态: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和国家控制的土地,为此A表述不准确错误;均田制度主要是一种经济政策北魏的三长制度才是一种地方管理制度,为此B选项错误;C选项北魏主要通过整顿吏治、推行薪俸

等手段来加强吏治管理,均田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改善民生,故不符合错误;D选项均田制推行以后,很多无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稳定,故正确。15.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得以“黄袍加身”,为

了防止此类事件在次发生他首要采取的措施是A.“募兵、养兵”,招抚流民B.“二府三司”,削弱相权C.收内虚外,强干弱枝D.集中军权,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北宋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教训,首先解除禁军高

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D项正确;“陈桥兵变”反映了武将专权的弊端,ABC项是北宋加强统治的措施,但不符合“首要采取的措施”,排除。故选D项。16.宋朝初年,宋太祖为防止地方割据,采纳了宰相赵普

的“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的方针,下列哪项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A.“杯酒释兵权”B.派文官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C.各路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大部分收归中央D.实行“更戍法”,实现兵将分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宋设

立转运使,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从而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AD项是宋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B项是宋太祖实行的行政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排除ABD项。故选C项。17.王安石变法中的下列措施属于解决积弱局面的有①青苗法②保甲法③将兵法④免役法⑤保马法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B7【解析】【详解】王安石变法,为了解决积弱局面、实现强兵,在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在战斗力,②③⑤正确,B项正确;青苗法、免役法属于经济措施,目的是解决积贫问题、实现富国,排除①④,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实现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A.更戍法B.保甲法C.将兵法D.保马法【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实现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是保甲法,B正确;A、C和D均属军

事措施。19.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王安石变

法的"理财"措施主要特点是抑制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调整的是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以及农民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不是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故B项错误;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王安石变法

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20.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猛烈批判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答案】B【解析】【详解】魏源于19世纪40年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器物技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一方面向西方学习政治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另一方面以中国传统儒

家学说为依托,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故B项正确。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度,反对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学说,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8理性,因此他并没有批判儒家道德传

统,故D项错误。点睛:康有为的思想既不是西方思想的单纯照搬,也不是传统思想文化的机械再现,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学说。2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下列侵华方式中不会加剧中国半殖民化程度的是A.向清

政府提供政治借款B.夺取中国的铁路权C.开办银行D.划分“势力范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开办银行并没有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选项符合题干要求,C项正确;ABD都会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C.维新派的影响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答案】B【解析】【详解】统治面临全面危机才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即光绪帝不想做亡国之

君才进行变法,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光绪帝支持变法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新派的影响只是外部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民族危机的加深也是外部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3.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A.提倡私人开办工厂B.向海外派遣留学生C.鼓励官民上书言事D.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答案】D【解析】【详解】“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主要针对的是一部分腐朽落后的封建守旧势力,这一法令直

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铁饭碗”,D项正确。A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守旧势力关系并不明显;B不符合题意;C不是直接影响。点睛: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这就决定了

改革的复杂性。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直接导致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24.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邵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9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D.在各

地设立中小学堂【答案】B【解析】【详解】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之路,故答案选B。其他三项不是最佳答案。点睛: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先根据

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25.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A.变法有群众基础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

的觉醒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戊戌变法首次在我国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正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就是由于不能放手发动群众,所以变法群众基础薄弱,故A错误。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

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但并不是因为改良的方式促进思想解放,故B错误。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但与思想解放无关,故D错误。二、主观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

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太武帝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上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材料二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房,穷苦备罹,征调赋10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

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答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太武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解析】【详解】根据“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得出北魏

统一黄河流域;根据“北魏太武帝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概括得出北魏太武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根据“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概括得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27.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摘自《宋史》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摘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

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摘自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送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摘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的具体原因。(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答案】(1)辽夏岁币,加重了财政负担;机构臃肿,官员多,加重了财政支出;集中军权,使得士兵数量激增,增加了财政负担。(2)措施: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成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解决“积贫”现象。(3)损害了

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现象;出现了损害百姓利益的现象。【解析】11【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可知,辽夏岁币,加重了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一“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可知,集中军权,使得士兵数量激增,增加了财政负担;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机构臃肿,官员多,加重了财政支出。【小问2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二“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可知,材料二涉及了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和市易法,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还采取了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措施。

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变法措施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解决“积贫”现象。【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可知,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根据材料三“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

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可知,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现象;根据材料四“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可知,出现了损害百姓利益的现象。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

生于19世纪60年代,但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历时30余年,民办企业数仅119家,投资总额仅680万元。《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四年时间里(1895——1898年),民办企业数达到274家,投资总额达到1432万元……晚清状元张謇更是“捐弃所恃、投身实业”。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

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答案】(1)甲午战争后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承认了民间设厂的合法性。(2)变法加强光绪帝权力,影响顽固派影响力;消除满族特权,裁汰旧机构和旧官员,遭到满族和权贵的反抗;发展工商业,将动摇清王朝的经济基础;改革措施不合

实际,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群众基础;资12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捐弃所恃、投身实业”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甲午战争后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

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承认了民间设厂的合法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可概括出改革措施不合实际,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群众基础;

根据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变法加强光绪帝权力,影响顽固派影响力;消除满族特权,裁汰旧机构和旧官员,遭到满族和权贵的反抗;发展工商业,将动摇清王

朝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13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9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